施伟专栏第期

专栏

※卑微者的高大原型——赖寿华长篇小说《卑微者》读后

赖寿华长篇小说《卑微者》

小说的故事发生地泉城--泉州也,作者与我皆是此地人。据说,我们祖先或在晋朝或在唐代,从河南避战乱衣冠南渡来到这里,依照黄帝命名黄河的旧例,命名了晋江和洛江,把一个小渔村且当作故都洛阳,偏安一隅了。闽南语也就是古代官话,河图洛书上记载的语言,谢安吟诗的河洛音也。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从闽北而来的朱熹不禁为之拍案惊奇,留下一副楹联:

此地古称佛国,

满街皆是圣人。

做人犹难,圣人岂是容易!圣人者完人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于是,闽南的精神就是“爱拼才会赢”:做生意比谁挣钱更多,盖楼比谁盖更高,买车比谁买更豪华……什么都要攀比一番,笑贫也笑娼,最笑那没文化的爆发户--仅止物质上的追求犹原是苟且,精神家园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记得那年“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N周年暨某文学奖颁奖典礼”现场,作者同我一样去领奖,分明初相见,默默地对视之中,仿佛已是旧相识,遂凑到一隅聊个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他自我介绍说乃电视台记者--“坐台男妓”也,我自我介绍说乃汽车服务店老板--“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也,我俩共同的业余爱好都写一点小说……他问:“还玩什么呢?”我说,绘画、雕塑、电影;他说,诗歌、书法、摇滚音乐……这么广泛的兴趣爱好,哈哈哈,岂止玩文艺,几乎是在玩命啊!

累吗?

能不能累?

累并继续累着!

我们常说,咱俩属于互相取暖,或如顾城的一句诗:像小鸟那样,相互做梦。有次,他来找我,大谈这个时代就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云云,因那天真的有点累我没怎么说话,仅意思意思地劝了劝酒,他一个人在那又大谈文艺复兴,一杯接一杯开怀畅饮,两瓶葡萄酒之后,问我卫生间在哪,可否借他一用,哗哗哗吐了。明天还是一枚新鲜的电视台记者!

岂不是犯贱啊?

可是且不说,天行健,君子什么什么的;地势坤,君子又如何如何,谁不知泉州人自古如那歌里唱“为了那一片海不顾一切”,若不是清政府海禁锁国,郑芝龙(民族英雄郑成功之父)的舰队横行西太平洋海域,“大航海时代”哪至于没有中国参与热闹啊,历史会不会由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变成中国入侵八个什么国家?历史不允许假设,但是闽南人生意早早做到海外,世界各地都有泉州的华侨!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闽南大地更是一片欣欣向荣……你看,泉州街头少年们刚刚还在酒楼、菜馆、KTV和桑拿洗浴中心花天酒地、醉生梦死,转眼凑一堆翘着兰花指泡茶,一杯又一杯铁观音灌让自己清醒,灯红酒绿之后方知钱花起来像流水,须研究一套更好的投资项目以维持高消费,想不出来茶就一杯接一杯,直喝得你脾胃虚弱肾亏了……这是普通人群,而文艺青年们则不甘如此,挣钱投资置业是一条不归路,一山比一山高,天外还有天,当你老了亦如小说里面那些跳广场舞、在家听佛歌的老阿姨,围绕麻将桌或者向擦鞋女买春的老头们!

文艺青年自有一番追求:……

在此间即使爆发户亦要附庸风雅,搞搞古董字画收藏,真品也好赝品也好;做一名按摩女也要读杂书听摇滚,安妮宝贝、朱文也一种独特品味……说真咯,在此间随便哪家都有海外关系,年轻人都有稳定工作,即使工作辞掉也能捞到钱,供房供车养家糊口不成问题,上一代若有积淀的甚至有好几套房,上上班之余开着名车四处自驾游,碰上拆迁好机会垂垂老矣家里则有几十间房出租,一辈子吃香喝辣,比起漂泊在一线城市的内地青年们,比起当年混迹于巴黎塞纳河左岸那帮屌丝们,真叫过着神仙的日子。可是:当我们的男主角在电视台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工作,采访报道着一成不变的新闻,看到工作一辈子的老同志“光荣”了,临摹书法碑帖里千年之前名字叫“张黑女”者的墓志,惊觉一个人的人生多么卑微啊……

泉州古谚说“站着像东西塔,倒下像洛阳桥”,那才叫高大完美人格。于是,他开始了思考,开始了寻找和救赎,为之焦躁不安乃至失眠,从迷茫走进更加迷茫,救赎则愈救愈亏欠……这也是一条不归路!称不上遍地黄金白银,却也是气候宜人、丰衣足食的南方滨海城市,居然让人如此闹心如此窒息,难怪当年温陵居士李卓吾宁可四处游荡,宁可以剃刀自刎也不愿再回来……原来“爱拼才会赢”拼的不是物质财富,拼的不是高层次的文艺追求!拼的是一个好心态?

男主角亲历一场由功成名就、名利双收的老艺术家,活着就为自己设计的另类追掉会,沿着老先生的指引观摩了全过程,犹如置身世外看到自己的追悼仪式……

他悟出了什么?

他登上一列火车,而他帮忙寻找到的被遗弃的女孩登上另外一列火车,二者背道而驰……

他和她,皆逃离这个城市了?

不不不,事实上他们并未逃离,而是在精神上得到逃脱。民国时期,高僧弘一云游四海来到泉州,住锡在市区的开元寺。法师修持的是佛门最为戒律精严的律宗,偏偏挑选十丈软红之中,享不尽人间烟火充满诱惑的城市,作为长久修行之地?此间还有各种各样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以及重!一座炼狱之城。某年某月某日,法师提笔写下四个字:悲欣交集……刹那间,法师圆寂了。事实上,作为小说男主角映照对象的作者,已悟出了——满街的圣人皆是如此修炼出来的。

金陵的贾宝玉出家为僧的同一时刻,江南的甄宝玉恰迷途知返。

在这几年当中他结婚了,妻子生下一千金,早就在市区买了房子(几套未详),二老双亲住在郊区,不时去看看,略尽人子的孝道。书法作品多次在国级大展入选得奖,做着一个颇有影响力的收藏栏目,没事诗歌也写了一大堆吧。这不,一部记录这一段时空里,他作为一枚文艺青年的意识活动轨迹的长篇小说面世了。

小说临近结尾,那女的对男的讲了个天真有趣的想法:地球不断被加热,硅含量那么高,在燃烧中成为透明玻璃球,映衬着蓝天的颜色,它是一个蓝色的玻璃球。

这就是一个人在一座城里的修炼。

年9月10日感

施伟

施伟,字伟强,号歌堂。诗人,文人画画家,汽车机械工程师。福建惠安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美术评论发表于《中华书画家》《收藏与投资》《经济?艺术》《海峡工艺美术》《惠安书法》等专业期刊。诗歌发表于《星星》《诗歌月刊》《中国诗人》《绿风》等文学期刊。小说曾被《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中篇小说选刊》《青年文摘》等选刊转载,获惠安薯花文艺奖、泉州文学奖、泉州市刺桐文艺奖、福建文学奖、福建省百花文艺奖,入选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中国小说排行榜、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施伟往期回顾

施伟专栏

早恋

NO.期施伟专栏

逃脱术

NO.期

施伟专栏

人海漂流瓶(上篇)

NO.期施伟专栏

人海漂流瓶(中篇)

NO.期施伟专栏

人海漂流瓶(下篇)

NO.期

施伟专栏

小说的题跋

NO.期

西海岸文化平台现已开通以下作家专栏:

王忠智

陈客

戴冠青

姚雅丽

曹淑风

廖伏树

姚添丁

庄马炮

林世铨

王朝晖

郑剑文

胡建志

寇婉琼

陈丽桔

施伟

林精秀

木雷……

(按开栏的先后时间为序)

爱写作的人都







































白癜风初期
招聘网络编辑包吃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