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神将陆法和陆法和,南北朝时名将,生卒年不详,不知出生何处,陆法和很有才干,信仰佛教,有军事天才。民间传说他有法术,长期隐居在枝江百里洲,百里洲曾修有陆法和讲经台。他平时衣食居处,与修行的和尚相似。年岁大的人小的时候就看见过他,他的容貌脸色经常改变,人们无法猜度。有的人说他来自嵩山,游遍了远近各地,他到荆州汶阳郡高安县的紫石山(远安县鹿苑寺)修行,很快就无缘无故地离开了这里,不久便出现了少数民族首领文道期发动的战乱,当时人都认为他有先见之明,事先避开了兵灾。梁武帝太清元年(公元年)北魏军阀侯景率部投降梁朝,驻守寿阳(寿阳县今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东部)。次年侯景骗取梁武帝的信任渡过长江;四月,侯景攻陷京城,占领皇宫;五月,侯景逼死梁武帝,在侯景的刀剑下太子萧纲即皇帝位,史称简文帝。萧纲的傀儡皇帝勉强做了二年便被侯景毒杀,侯景再次扶持一个傀儡皇帝萧栋。侯景肆虐南梁王朝期间,梁武帝住外藩的几个儿子、孙辈纷纷起兵讨伐。9月,侯景叛乱起兵进攻梁。陆法和对南郡(今荆州、宜昌)朱元英说:“施主和贫僧一起去攻击侯景吧!”元英道:“侯景正在为国立功,师傅要攻击他,是为什么?”陆法和却说:“现在攻击正是时候。”等到侯景的叛兵过江之时,陆法和住在清溪山上,元英前去问他道:“侯景现在围城,这件事应当怎样对待?”陆法和回答:“一般人摘果子,应当等待熟透,不用动手就落地了。施主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会不打自败,何必问啊。”元英又问他能不能攻下来,他说:“可能攻下来,也可能攻不下来。”。大宝二年(年)三月,侯景派遣部将任约率领人马到江陵攻打湘东王萧绎。为击退侯景叛军,保卫江陵,陆法和进见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主动请战抗击任约。得到允许后,他召集当地少数民族子弟八百人,二日便出发,备战于江陵的江津渡。在平定侯景之乱时,梁湘东王萧绎任陆法和为信州刺史。五月,湘东王还派遣游击将军胡僧祐率千余兵配合陆法和一起支援巴陵(岳阳)。陆法和登上兵船大笑说:“我们有无数的人马”。江陵一带有很多民间神祠,当地人经常到这些地方祈祷,自从陆法和的军队出发之后,竟然没有什么灵验的了,人们不再去寺庙祈祷,信众反而认为各位神灵都跟从陆法和出兵打仗去了。陆法和率部到了赤洲湖,与任约的军队对峙。陆法和乘坐轻便小船,不穿盔甲,沿江流而下,到离任约军队一里远的地方观察敌情后回来,他对将士们说:“我看对方军队疲惫不堪,像懒龙一样寝卧不动,我军却是龙腾虎跃,马上发起攻击吧!如果等到明天,虽然双方没有损害一人而获胜,但是也有不利之处。”于是点燃火船,但风向不对,陆法和拿起白羽扇扇风,风向即转。任约的兵士看见梁兵在水上行走,以为是神兵,又见到大船顺风冲来,立即溃败,纷纷投水而亡,任约也不见了。陆法和泰然地说:“明天中午可以抓住。”第二天中午没有抓住任约,将士们来问他是什么原因,陆法和回答说:“我以前在这个洲水干露出地面时修建了一座塔,告诉施主们,这虽然是一座佛塔,实际上是抓贼的标识,现在为什么不到贼标下抓任约呢?”就像他说的,将士赶到湖边,果然看见任约仰头抱塔躲在水里,刚刚露出鼻子,就被抓住了。任约被抓住,乞求在陆法和面前去死。陆法和说:“施主有福相,肯定不会死在战场上,再说湘东王与施主有缘,请不要多虑,施主以后定会助王一臂之力的。”湘东王果然宽宥了任约,还让他做了郡守。后来魏兵围江陵时,任约率兵救援,而且出力不小。此战获胜后,陆法和升任护军将军。大宝二年(年)五月,陆法和打败任约之后,到巴陵(今岳阳市)进见王僧辩,说:“贫僧已砍下侯景一臂,他还有什么作为,请施主马上进攻。”请示返回江陵,对梁湘东王萧绎说:“侯景之乱自然会平,没有值得担忧的理由。蜀贼快要来了,我请求去守巫峡,等待他们自投罗网。”。梁武帝的七子湘东王萧绎脱颖而出,打败侯景,于公元年,在江陵即皇帝位,史称梁元帝。大宝三年(年)八月,梁元帝萧绎之弟萧纪率巴、蜀大众连舟东下,萧绎派遣护军将军陆法和屯兵巫峡以拒萧纪蜀兵。陆法和于是率领诸军赶往巫峡,亲自搬运石块堵塞长江,三天时间水便分流,接着又用铁锁横断长江。陆法和为了不使蜀兵顺江而下,又在峡口增筑二城,取名七胜城,锁江断峡,阻挠萧纪军队过巫峡。武陵王肖纪率蜀兵赶往巫峡渡江,因峡口势蹙,进退两难,反而被困在峡中。湘州刺史王琳与陆法和商议作战方案,指挥兵马,一战而胜,肖纪与其第三子萧圆满被杀于峡口,平息了这次战乱。陆法和精通文韬武略,又信奉佛教,懂医术,在战争局势需要的时候,他善于根据地方习俗,“借”用“神力”,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公元年)董侹《荆南节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关庙记》载:“昔陆法和假神以虞任约,梁宣帝资神以拒王琳,聆其故实,安可诬也。”获胜了就成为有说服力的证据,于是民间就有了他的许多神奇传闻。大军驻扎在白帝城,陆法和对将士们说:“诸葛孔明可是一位名将,我自己见过他。白帝城边有他埋藏的弩弓箭镞一斛(一斛相当于现代的62.5千克)多。”他在地上插了标志,命令军士开挖,果然与他说的一样。诸葛亮生活的三国时代,已经与陆法和所在的南朝相距三百多年,如此说来陆法和至少应该有了三百多岁,难怪百里洲的老人从小就见过他,当然这不过是个传说而已。他曾经到襄阳城北的一棵大树下,在地面划出两尺见方的位置,要他的徒弟挖出了一只一尺半长的乌龟,用手杖敲敲,对乌龟说:“你想出来又不能出来,已经过了几百年。要不是遇到我,难道可以重见天日吗?”于是陆法和给乌龟传授佛教“三归(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乌龟受教便到草中去了。当初八叠山很多人患恶疾,陆法和采药治疗,不过三服药,这些人的病就好了,请求成为弟子。山中的毒虫猛兽,陆法和給它们传戒,再也不伤人。陆法和停泊江湖,所到之处,一定要在岸边的石峰上贴一张表文,声称:“此处放生”。打鱼的人就会一无所获,即使有点收获,马上就会遭受大风雷的袭击。渔人害怕便放走捕捉的鱼虾,风雨才会平息。晚年时虽然领兵打仗,还是禁止诸军捕鱼。如果有人违纪,半夜必然要被野兽吃掉,或者船缆不见了。有个年纪小的弟子觉得好玩,把蛇的脑袋砍掉了。来见法和时,陆法和问他:“你为什么杀蛇?”说着指给他看,小弟子看见蛇的脑袋咬住自己的裤裆不放。陆法和要小徒弟忏悔“杀生”的错误,为蛇做佛事祭奠。又有个人拿牛试刀,结果一刀下去,牛头被砍断了,来见陆法和时,陆法和说:“有一头断了头的牛,急着向你索赔它的命。你如果不为它作佛事祭奠谢罪,一个月之内就要有报应降临。”那个人不相信,没有过几天,果然死了。陆法和的话,大多数应验了。像这样佛教教义的因果报应故事,陆法和有很多。承圣二年(年)九月,梁元帝任陆法和为都督、郢州刺史,封江乘县公。陆法和对朝廷不称臣,他撰写表奏的公文和姓名印章,自署司徒。梁元帝对仆射王褒说:“我没有打算将陆法和位列三公,他为什么自称司徒?”王褒回答说:“他以法术自命,或许是预知。”承圣三年(年)三月,梁元帝认为陆法和功勋重大,于是给陆法和加司徒,护军将军、郢州刺史等职依旧。陆法和有部曲几千人,他统统地唤作弟子,而且只以道术点化,从不使用刑法惩罚。在集市商铺,不任用市丞牧佐管理,也不制定管理制度,没人收税,只将一空箱置放在路中,箱上开一个往下丢钱的孔。商人依据货物的多少,计算出应该缴纳的税钱,自行投放到箱中。主管之人,傍晚开箱,记载数量,输入官库。陆法和平时沉默少语,如果讨论问题,却是雄辩无敌,但还带有南方少数民族的口音。他善于设计制作攻战的工具,在江夏(今武昌)聚集大量兵船,准备偷袭襄阳后攻入武关。可是梁元帝派人加以制止。原来梁元帝生性多疑,他见陆法和身边常年相随的弟子、信众有数千人,虽然陆法和帮助梁元帝打败侯景有功,但梁元帝始终对陆法和抱有戒心,自然要阻止他出兵。陆法和说:“陆法和是求佛之人,难道不求佛教释梵天王(帝释和梵天,高居于色界诸天之上,是护持佛教、统治世界的天神)的坐处,岂想图谋王位?只是由于空王佛(过去世之一佛)与皇上有香火因缘(古人结盟立誓,多设香火告神,故佛家谓彼此契合为香火因缘),见主人当有报应到来,所以来援罢了。现在既然被人怀疑,这是业定,无法更改。”于是设置供食,都是很薄的大蒸饼。魏兴兵时,陆法和从郢入汉水口,欲往江陵。梁元帝派人拦阻他说:“我们能够打退敌军的进攻,你只须镇守郢州,不要移动。”陆法和回到郢州,用白灰涂抹城门,自己准备祭奠的丧服,穿着粗白布衫、布裤、戴孝巾,用大绳束腰,坐在苇席上,整整一天才脱去。当听到梁元帝败灭的消息,又穿好前些日子穿过的那套丧服,哭泣哀悼。年西魏占领梁地后,果然看到当初陆法和所摆放的大薄蒸饼。陆法和开始在百里洲建造寿王寺的时候,已经架好了佛殿,他再次截短梁柱,说:“四十多年后,佛法将受到雷电之灾,这座寺院幽静偏僻,可以免受灾难。”魏兵夺取荆州以后,宫室俱焚,急需建材复建,总管想拆掉寿王佛殿,因为嫌其木料太短,才没有拆除。后周武帝灭佛时,这座寺院在陈朝境内,所以没有被毁。大宝六年(年)春,北齐清河王高岳进军来到江边,此时萧梁政权已处于崩溃的局势,陆法和便举州降北齐。北齐文宣帝高洋任命陆法和为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太尉公、西南道大行台。陆法和入朝。文宣帝听说陆法和的奇术,诚心相见,备好了三公的仪仗,在都城南门外十二里的地方设供帐迎候。陆法和在很远的地方望见邺城,下马禹步“步罡踏斗”。北齐吏部尚书辛术是藏书家,很有学问,他见了,便说:“公既然万里归诚,主上虚心相待,为何还要作此法术?”陆法和没有回答,手持香炉,步行在路车的后面,一直到旅馆。明日朝见前,文宣帝高洋赐给陆法和布帷幔的油络網车以及随从卫士百人。进入宫殿晋见时通报名姓,却不称官爵,也不称臣,只说是荆山居士。文宣帝在昭阳殿宴请陆法和及其徒众,并赐陆法和钱百万、物千段、甲第一区、田地百顷、奴婢二百人以及生活物资等。陆法和将所得奴婢,全部释放,还说:“各随缘份而去。”散发钱财,一天便尽。将朝廷赐给他的豪宅改建佛寺,自己只住一间,与凡人没有区别。三年之间再为太尉,民间还是称他为居士。陆法和没有生病,但他知道自己的死期,便将自己的死期告诉给弟子。他圆寂前,烧香礼佛,坐棕床而终。弟子将他洗浴后准备装殓放入棺中时,就像高僧大德在圆寂后一样,遗体忽然缩小,只有三尺多一点。北齐文宣帝高洋听说后,令人开棺一看,不过空棺而已。陆法和是著名的佛教居士,又有军事天才,懂得气象学、地理学、风水学、医学知识,可以预测一些事物,就被人们赋予了许多神话传说。唐代李百药的《北齐书》中的陆法和传记,把陆法和说得神乎其神。参考文献《北齐书?陆法和传》中华书局年11月版《梁书?本纪第五?元帝》中华书局年5月版(清)彭绍昇撰张培锋校注《居士传校注?荆山居士传》中华书局年6月版作者简介黄道华,原枝江市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系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武汉大学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兼职研究员,三峡大学三峡文化研究会会员、理事,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年开始,先后参加两次全国文物普查,共编辑35个临时展览和两个基本陈列及其提升。在专业工作的同时进行民间文学艺术、地方史志和民俗调查,任枝江县政协文史调研员,长期参加地方志民间文化专章的调研和编纂工作,系资深地方志民间文学艺术专题和文史资料供稿人。先后发表相关文章百余篇,担任《枝江历史风情》副主编,出版有文史散文集《九十九洲》。先后分别担任《枝江县志》的民俗撰稿人;负责撰写《枝江市志》文化篇、文物篇、民俗篇、体育篇共四个专篇的编纂工作,包含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其后,担任《宜昌市文化志》民俗、民间文学艺术的撰稿人;担任《枝江市文化志》总纂。年,中共枝江市委、市政府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年评为枝江十大“藏书之家”之一。年11月,个人业绩载入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学会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志》。年4月26日被聘为“枝江市全民阅读活动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年4月被宜昌市全民阅读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年度宜昌市“文化宜昌?全民阅读”活动先进个人。年10月,被宜昌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第二轮修志工作先进个人”;年6月,被宜昌市文联评为“《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卷》编撰工作先进个人”;该书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团体)”。年评为“宜昌市十佳书香家庭””;年,担任《枝江市博物馆馆藏文物集萃》、《枝江市历代名人传略》、《枝江市地名志》、《枝江市地名典故故事集》、《枝江市乡土教材简编》主编。年出版《历代文献所见枝江史料辑注》,担任枝江市城市规划发展专家组成员,为本市城市建设、文化、旅游、宗教事业发展提供咨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10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