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坐化日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今天农历三月三,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节日,古称“上巳节”,人们用水洗掉身上的污垢,消灾除邪。同时也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晚清《都门杂咏》里有诗描写到:“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

同时今天也是佛教中布袋和尚的圆寂纪念日。据《宋·高僧传》记载,弥勒化身——布袋和尚于公元年三月初三圆寂。

值此殊胜日请尽力行善、吃素、放生、供灯、持咒、诵经,回向、祈愿世界和平、无有灾厄、众生吉祥安泰、得闻正法、具正念、造善因、自利利他、早证菩提!

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至五代后梁时期明州奉化(现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僧人,号长汀子,是五代时后梁高僧。世传为弥勒菩萨或弥勒佛之应化身,身体胖,眉皱而腹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常用杖挑一布袋,见物就乞,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却从来没有人见他把东西倒出来,但布袋看起来又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请问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还不懂他的意思,继续再问,他就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如果还是不理解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

据《释氏稽古略》记载,后梁贞明二年三月三日布袋和尚坐化,示灭之前,在岳林寺东廊下端坐于磐石之上,说了一首偈子:“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从此,民间相传他是弥勒菩萨化身。

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有一次,有一位师父问布袋和尚:“什么是佛法?”

衪把布袋往地下一放,不说话。

“这个就是佛法吗?”

衪又把布袋拎起来,往肩上一扛。然后再问衪,祂就走掉了。

衪用形体语言作答案。“什么是佛法?”把布袋放下,是“放下”烦恼。

再问:“这个就是佛法吗?”

衪又把布袋“提起”,是指“放下烦恼提起智慧”;

“放下”不代表放弃——是放下负面的、提起正能量。

心地清净方为道

据正史记载:布袋和尚喜好田间劳作,有次与人比赛插秧,四位农夫手起手落,不一会儿田中就绿了一大片,而布袋和尚眼看就要输了,祂却呵呵笑着,高声吟诗:

手捏青苗种福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稻,

退后原来是向前。

大伙一听,这首《插秧偈》很有意思。

六根清净方成稻

退后原来是向前

“六根”不单单是说插秧每行有六株,也暗示佛经指的眼、耳、鼻、舌、身、意。

“稻”与“道”又谐音,最后一句,“退后原来是向前”,不仅描绘了插秧情景,更包含了佛教的智慧和辩证的哲理。

人们在琢磨的时候,布袋和尚施展神通,乐呵呵地插完秧苗。

农历三月初三布袋和尚坐化纪念日,

祈愿我们都可以

从每一位菩萨的亲身经历和示现中

悟到修行的真谛。

大肚开怀,能容天下,

看破放下,喜笑颜开。

祈愿世界和平,灾难永息,

回向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平安吉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yjfh/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