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首诗是藏地活佛仓央嘉措的绝唱,诗的意境很凄凉,其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让无数人为之动容。而在历史上有一位高僧,他的一生仿佛便是这首诗的真实写照,穷极一生都难以两全。他就是被誉为千古第一僧的佛教宗师——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是翻译学的鼻祖,也是语言学大师,他不仅精通梵语、娴熟汉文,还精通于大乘小乘佛经,并能将经藏、律藏和论藏熟练运用,其佛学造诣极其深厚,被世人誉为”千古第一僧”,就连金庸先生笔下的虚竹、网剧《不负如来不负卿》中的罗坻,都是以鸠摩罗什为原型创造出来的人物。他的一生共翻译出了佛经74部、卷,其中最重要的有《金刚经》、《大品般若经》和《妙法莲华经》等。他所翻译的经文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浅显易懂,文辞流畅优美,使中土诵习者易于接受理解,为佛教在汉族地区的广泛传播和进一步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罗什的译经成就无人能够代替,在中国译经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那么这么一位传奇的宗师为何会与“破戒”扯上关系呢?

公元年,鸠摩罗什出生于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龟兹国的一个名门望族。他的父亲是天竺宰相之子鸠摩罗炎,而母亲则是龟兹公主耆婆。据传,在鸠摩罗什的母亲刚刚怀孕的时候,从未接触过梵语的她,突然能使用梵语与人侃侃而谈。

因此,还未出世的鸠摩罗什便被世人认为是舍利佛的转世。或许真的是佛陀转世的原因,鸠摩罗什自幼就天资超凡,半岁开口说话,三岁便能识文认字,五岁开始博览群书。七岁时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摩罗什天赋异禀,出家后每天能背诵千偈经文,虽然一偈有三十二字,总共三万二千言,但这对于自带“佛陀”天赋的罗什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公元年,母亲带他远赴罽宾国,拜到著名法师“盘头达多”门下学习小乘派经文。罗什无论记忆力还是理解力都让大师称奇,往往前头刚讲完课,他接着就能流畅背诵并颇有领悟,于是达多常常称赞罗什“神骏”,罽宾的国王听说后大为惊讶,便召集了一些大师与鸠摩罗什辩论。

而鸠摩罗什舌战群僧,以超凡之论挫败众人,名震罽宾。3年之后,12岁的鸠摩罗什回到龟兹拜佛陀耶舍为师,学习《中论》、《百论》和《放光般若经》等大乘经典,并且无师自通了梵文,随后开始登坛讲经,名声大噪。

鸠摩罗什所生活的时期刚好是东晋时期,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一段,而他本人,也见证了许多政权的兴衰。

公元年,前秦宣昭皇帝苻坚统一北方十六国。在一天晚上,太史夜观星象发现,将有大德大智之人入辅中原,而此时鸠摩罗什刚好名传天下,苻坚便认定这位具有大智之人便是罗什。于是,他派骁骑将军吕光率军攻打西域龟兹,将罗什带回中原。

此时的鸠摩罗什已经成为了西域大乘佛教的领袖,西域各国的国王都自愿让他踩着脊背登坛开示,并以此荣幸,人们也竞相传诵这位智者的思想。而吕光不懂佛法,认为这鸠摩罗什只是一个不知所谓、会耍嘴上功夫的出家人,于是他对羞辱罗什百般羞辱。好几次,吕光都强迫鸠摩罗什乘坐劣马穿行于闹市,受到惊吓的马把罗什当众摔在街上。甚至,为了彻底粉碎罗什的高僧形象,吕光变本加厉,他设宴强行将罗什灌醉,然后把他和龟兹公主关进密室,就这样,鸠摩罗什跨过了通往俗世的门槛,成为了第一位破戒的佛教大师。

罗什的遭遇一度人很多人意难平,如果不是吕光的刁难,他原本可以成为真正的佛陀的。曾有一位三果罗汉预言:“只要鸠摩罗什35岁之前不破戒,必将有惊天动地的作为,可以将佛法流布世界,度化无数人。”而这一年,刚好是预言的最后一年,一个“戒”字,传承着佛陀的慧命,也让这位赫赫有名的译经大师,最终没能成为第二个佛陀。

然而,即使是破戒这种折辱,也不能动摇罗什一心向佛的心。他始终不卑不亢、淡然处之。渐渐地,吕光也不再为难罗什。而此时已经过去一年,刚刚经历淝水之战的前秦元气大伤,最终被羌族所灭,苻坚最终亦遭羌人姚苌杀害。听闻这一消息,手握重兵的吕光便在凉州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而鸠摩罗什也被吕光囚禁在凉州17年。

后秦弘始三年,后秦皇帝姚兴攻破凉州,亲自将鸠摩罗什迎入长安,以国师之礼对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让罗什主持译经事业。在弘始四年至十五年期间,他一共翻译出经论35部,卷,就连后世各宗派所使用的大部分经书,都是他在此期间翻译而成的。

然而,面对这样一位干净如水的大师,皇帝姚兴却产生了一个恶毒的想法。他说:大师如此奇才,圣种一定要保留下来。于是姚兴通过种种威胁强迫鸠摩罗什娶妻生子。于是一代宗师不得不再次破戒。

西域高僧竟然娶妻生子?此事一出,很多出家人也开始轻慢鸠摩罗什,并想模仿他“娶妻生子”。一天,鸠摩罗什在上座讲经时,拿出一钵铁针,当众吞下,并告知他们:“如能做到,尽可学我。否则,各自持戒修行。”鸠摩罗什的这一神通,震住了在场所有人,也许多不怀好意的人纷纷歇了心思。

鸠摩罗什曾说过:“身如污泥,心向莲花。”这是鸠摩罗什对“戒”新的理解,此破“戒”已非“破戒”。

公元年,鸠摩罗什圆寂于长安,他曾对弟子说过:如果我翻译的经书没有错误,就让我的舌头不被大火烧成灰烬。果然事实如此,罗什被火化之后,其肉身皆化为灰烬,仅留下了舌头,成为了世上唯一的舌头舍利子,被供奉在草堂寺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yjfh/11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