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得道高僧,岁圆寂时仅留下一字
佛曰: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很多人都被佛教至理深深感染,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坚持与人为善,广积阴德,只为了死后能去往极乐世界,子孙后代能多福多寿。然而,这世上却多为一些半路出家的和尚,少有天生与佛有缘之人,要知道,佛家讲究一个“缘”字,若与佛无缘,即便穷毕生之力,也无法踏入佛门。 萧玉堂,在福建泉州任府幕一职,他与夫人颜氏已经结婚20多年了,二人相敬如宾,鲜有争吵之时。不过,萧玉堂心中却有一个遗憾,他已经40多岁了,但一直没有孩子,大夫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能建议他们去寺庙祈福,也许会发生“奇迹”。于是,二人就抽空来到了永春州的观音寺祈祷,希望佛祖能赐给他们一个孩子。 结果,夫妻俩在当天晚上做了相同的梦,一个长胡子青袍老头,头顶观音,骑着一只猛虎,来到了他们的床上。他们惊醒之后,都为这个事感到奇怪,不知是何寓意。然而不久之后,颜氏却发现自己怀孕了,夫妻俩开心地不得了,看来是佛祖“显灵”了。年,萧古岩降生,但母亲颜氏却不幸去世,萧玉堂强忍悲伤将妻子下葬,从此一人担负起了抚养萧古岩的职责。 萧古岩从小在府衙中长大,跟着教书先生读了不少书,他对这个世界也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13岁那年,祖母因病去世,萧家在家中作佛事,到处都摆满了法器与佛像。奇怪的是,萧古岩却对佛像、经书、三宝法物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他顿时萌生了出家的想法。17岁时,萧古岩偷偷跑出了家,想到南岳衡山出家,但半路上却被父亲截回,计划宣告失败。 为了让萧古岩打消出家的念头,父亲赶紧给他娶了田氏和谭氏两房妻子,希望他安定下来。然而,萧古岩却不为所动,他虽与二女同居一室,但却没有一点别的想法。一天早上,萧古岩留下了一封《皮袋歌》便离家出走了,随后,他来到了鼓山涌泉寺,拜常开老人为师,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释虚云,从此与俗世一刀两断。 从那天起,他便潜心修行,一心悟道,在寺庙后山的岩洞里一住就是数年。期间,他的吃喝拉撒都在山上解决,饿了就吃野果,渴了就喝山泉水,蓬头垢面,衣不蔽体,他认为这样才是对佛祖的虔诚。一次偶然的机会,天台山的融镜老法师对他进行了指点,他说释虚云这种修行方法只是“外道”,只有“发菩提心,上求下化,自度度人”才是正途。 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释虚云从此走出岩洞,遍访名山大川,逢佛便拜,遇庙就住,无论何时都能做到“心中有佛”。年,在缅甸、印度留下道场的释虚云已经成为一代得道高僧,但此时的他却大限将至,他简单向弟子交待了一下后事,留下一字“戒”后,便驾鹤西去。后来,弟子遵照遗嘱,将他的遗体炼化,得到了数百枚五色舍利子。 迄今为止,释虚云留下的“戒”字始终没人能参透,后人百思仍不得其解。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回顾 中国历史上女子“缠足”这一陋习有多残忍?它起源于哪个朝代?阿富汗:一个年历史中,从来就没有自己说的算的国家 为何朱元璋登基后曾经想认朱熹当祖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yjfh/11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市政协副主席李好臣走访调研泺口服装城复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