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温州仙岩圣寿禅寺
禅寺风光距今年历史…… 摄影艺术家郑阳 历代兴衰 圣寿禅寺,原称仙岩寺,位于瓯海仙岩积翠峰下。据《康熙·仙岩寺志》载,寺创建于唐贞观年间(67-),开山祖师为慧通归一。北宋初,高僧楞严遇安茹辛经营,拓建梵宇,弘法宣教,声名大显于世,僧侣曾多达三百余人。大中祥符二年(年),吏部姚揆奏请真宗敕赐“圣寿禅寺”额,寺遂改称今名。熙宁间,神宗又敕赠“昭德积庆禅院”额。北宋宣和年间(年)毁于兵乱,大师高世则(乐清人)重修。元延佑五年,住持致蕴和尚复重修。元末毁于战乱。明洪武年间,仲温禅师驻锡仙岩,大殿佛像眉间宝珠夜深发光,彻照大殿,由是乡宦蔡仲礼捐资重兴修造,后复请庵禅师主持修复落成。永乐八年,住持和尚鉴空奉旨进京,预修《永乐大典》,十三年,钦赐紫衣还山,奉诏大兴梵刹,香火鼎盛瓯郡。明嘉靖甲寅(年),道憙、道蒿禅师捐资募化,由瑞安县令刘畿与永强名士、乡宦王叔杲、王叔果兄弟增建殿堂,扩展梵宇,更使古刹增光。现存主体建筑为清顺治十七年(年)及乾隆后,平南将军梅勒、章京陈典谟等檀越陆续重建,光绪十四年(年)重修,共有殿、堂、楼、阁、轩、厅与客舍、僧房等10多间,是浙南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中轴线上原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妙法堂、藏经楼等主殿,依山起势,一殿高于一殿,气象崔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群众集资及政府补助,进行了全面修葺。年由潘贻衡、陈春生等居士发起重修大雄宝殿。年由池凌云居士负责修梅雨亭。同年冬月,释继修、释道法住持仙岩,修复金刚殿、方丈楼、放生池、斋堂及青石七如来幢等。年,道法方丈再建千佛殿、重建慧光塔。年后,虹光法师兴建华严三圣殿、迎请佛陀及圣弟子舍利修筑塔林,建成了蔚为壮观的塔群。现寺总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规模宏大,雄伟庄严,为浙南一大名刹。人文鼎盛 圣寿禅寺乃千年古刹,历代方丈、住持中又多学行卓越之高僧。寺中宗教文物、图籍与书画原本积累甚多。如清代僧本泉,通文艺,与画家蒲华最相友善。蒲华至此游访,被留住一月,写赠本泉与寺院书画甚多。因长久以来屡经兵火之灾,殃及藏品,文物、图籍书画星散殆尽。虽李唐距今久远,文献多所湮灭,而颜真卿匾书,司空图《仙岩寺铭》,仍见载于史志,铭文俊逸:“岩之巅,森戟插天,中宅灵仙。瀑之作,凤斡洞壑,地涌山凿。越之裔,瓯之隅,人逸而腴。某某师,某某牧,寺圮而复。”宋元至明清,则冠盖频临,特别温籍与游宦瓯郡之名流,莫不都曾是圣寿禅寺的座上宾抑或捐舍者。如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陈傅良早年常宿圣寿禅寺读书,成名后将大量良田捐给该寺。明代寺旁建陈文节公祠,祀陈傅良。朱熹在乾道年间,曾到仙岩寺访问陈傅良,切磋学术,遂为圣寿禅寺题书了“开天气象”匾额,现悬于寺院山门门楣之上。清康熙初,因祠年久失修,方丈天目师便拨寺银予以修葺,并书刻“山中檀越,天下贤人”一联榜于台门,赞颂陈傅良。当时传为佳话。史书记载,仙岩寺之名流吟咏,篇章异常丰富,仅《康熙仙岩寺志》和《民国仙岩山志》两书所收录的即有百多首。如明虞原璩(邑人,布衣,永乐中征召上京篡修《大典》)之吟咏:“瑶华楼阁拥诸天,金碧庄严法界前。遂有於菟驯石畔,从教白鹤下松巅。山光水色天开阵,翠竹苍松我亦禅。何日重分云外榻,一溪春雨看鸥眠。”又如明张逊业(永嘉人,官司丞)之吟咏:“支杖探奇度远峰,云门远见翠微重。珠宫缥缈悬银汉,宝树参差锁玉龙。咽露蝉声和法偈,出林香霭带疏钟。寻僧拟结青莲社,应觅庐山惠远踪。”明清两代的许多名流,曾为圣寿禅寺题书过不少匾额。如明王叔杲的“南宗净业”,邱启元的“章安福地”,诸定远的“法雨慈云”,稽宗孟的“名山选佛”,泮之彪的“优境仙昙”,范永盛的“仙岩佛国”,王国泰的“天下第二十六福地”等等,惜都已尽付灰劫。文物荟萃 仙岩寺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从寺前慧光塔出土的北宋刻印书、金书、银书、墨书经卷,以及金器、银器、油泥堆塑漆器、玻璃器皿、黄杨木雕等珍贵文物百余件可证该寺为东瓯名刹。 寺院山门开在天王殿前左侧,山门门楣上悬朱熹所书“开天气象”匾额。进入山门,是一片开阔的庭院,中凿“佛陀池”一口,广袤三四亩,池水莹澈鉴人。池上方,面对天王殿,有如来七佛塔和一座经幢。经幢为唐大中十四年遗物,弥足珍贵。天王殿系清乾隆时重建,七开间,中五间单层,两边尽间一楼一底,为钟鼓楼。这在佛教寺院建筑中是颇为特殊的布局形式。 大雄宝殿为清顺治十七年(年)的建筑,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虽经几度重修,但未改变原建格局,是一座单层、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七开间,高十八点四米。檐下高悬“大雄宝殿”匾额,乃当代高僧、曾任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的圆澈法师所书。另有“起敬”匾额,据记载,原出于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手笔,今为温州书法名家曾耕西先生耄耋年时所书。 殿内释迦牟尼佛像,慈祥、庄严;阿难、迦叶侍立两侧,形意自然。两厢十八罗汉,姿态各异,系荣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浙江黄杨木雕刻家叶润周先生于年设计雕塑。 大雄宝殿内名家楹联荟萃,惜年代早的都已无存,现存的均为晚清之作。其中脍炙人口的有:“震日一花开,却看龙象高居,指顾仙岩成佛国;曹溪勺水在,未许马驹蹋破,庄严福地接罗天。”此为乡宦太仆寺卿孙衣言撰书。孙衣言治“永嘉”之学,有“晚清特立之儒”之称,是光绪十四年重修圣寿禅寺的发起者之一。“三千界象教门中,愿证菩提真种子;五百年龙华会上,谁当香火大因缘”为邑书法家薛遇辰撰书,他精研柳体,造诣很高,也是光绪十四年重修圣寿禅寺的发起者之一。 大雄宝殿东侧,有池,因有泡珠从池底频频泛起,故名“珠泉”。此外,寺内尚存明代石雕十八罗汉及宋、元、明碑刻等文物。 慧光塔在圣寿禅寺山门外,位于虎溪之南,卧象山右首,相传建于唐,为开山祖师慧通归一所建。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六面七层,总高约4米,每层腰檐翼角飞翘,风铎叮咚,声闻数里,外施回栏,内设扶梯,可逐层登临远眺。现塔为00年重建落成,塔高49.9米,塔身直径10米,为温州规模最大的佛塔。年11月,举行了重建落成典礼。来自中国佛协、省佛协的高僧们,同时按照佛教南传、汉传、藏传三大系统的三种方式举行了隆重的开光仪式。国家宗教局、中国佛协、中国诗词协会、中国楹联协会等全国及省、市、区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领导及十方信众万余人莅临祝贺。期间还举行了百名书法家沐手敬书《心经》书法笔会。 禅修圣地 仙岩佛国,灵山圣水。高僧辈出,名流云集。仙岩寺历代皆有道风远播的禅门大师,禅师们广开禅门、接引众品,使仙岩寺成为弘扬佛法的重要道场和禅修圣地。《四库全书》、《佛祖统记》、《高僧传》等记载仙岩高僧大德事迹甚多,其中以天目和尚、楞严伏虎禅师、归一禅师、歇了禅师最为著名,有关史志留下了大量有关禅师的禅风事迹:楞严遇安禅师(北宋)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年),里人陈敏九请楞严遇安禅师驻锡中兴仙岩寺。当时吏部姚揆奏请真宗皇帝,敕赐“圣寿禅寺”。楞严遇安禅师,得法于天台,又常阅首楞严经,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师乃破句读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于此有省。有人语师曰:“破句了也。”师曰:“此是我悟处,毕生不易。”时谓之安楞严。至道元年春,将示寂,有嗣子蕴仁侍立,师乃说偈示之:“不是岭头携得事,岂从鸡足付将来。自古圣贤皆若此,非吾今日为君裁。”付嘱已,澡身易衣,安坐,令抬棺至室。良久,自入棺。经三日,门人启棺,睹师右胁吉祥而卧,四众哀恸。师忽再起,升堂说法,诃责垂诫:“此度更启吾棺者,非吾弟子。”言讫,复入棺圆寂。处元法师(北宋)处元法师生于北宋天圣元年(年)。母处生时,梦观音菩萨告言:“生子当令出家”。年十四,舍入崇信寺,礼净邦为师。十六试《法华经》,得度。十九受具足戒,至四明事延庆广智法师尚贤,学天台教观有得而归。后从法明,继忠法师卒业,以传教住仙岩教院开元寺东阁。忠卒,继住法明,遂从赵公,公薨,逾年求退。由钱塘杨杰次公与语高之,为作赞曰:“天台适裔法智,曾孙清献劝请,千人登门,种白莲于净土,凭一念以为根。”时眉山苏公守杭,欲以南屏兴教处子,师念曰:“退赵公,赴苏公请,非我志也。”乃遁归,筑草堂于仙岩东溪之上终焉。宣和已亥岁十二月二十七日晚,鸣磬说偈,手结印右胁而逝,寿九十腊七十一。明年十二月七日,葬草堂后岩下。未寂前五日,梦韦陀天神报五天竺国请法师,有三大莲花从空而下,登大船,度彼岸,见阿弥陀佛像。僧逝夜,月黑室如光昼。师终身褐衣,不名一钱。著有《赞辅记》三卷。《止观文广述义例随释》六卷。瑞安知县吕勤撰写墓志铭立碑传世。石碑现存仙岩寺方丈楼内。昙旭法师(明)昙旭法师生于明洪武四年(),十四岁游仙岩,皈依仲温法师,剃度出家。正统二年岁次丁巳()四月初七,师会诸生前友好长老故旧,谓曰:“我世缘已尽,当西归。”侍者拿纸笔亲书偈曰:“六十七年春梦足,了知世事总虚花,任渠幻出诸形象,明月清风是我家。”书毕掷笔而逝,世寿六十七,僧腊五十有三,龛留七日,神色不变,当地绅士,州官次第设奠,远近信众烧香拜佛,度舟相继,火葬之烟,色现五彩,当时温州太守何文渊作其传记。佛铎禅师(清)佛铎禅师为天目和尚入室弟子,禅机敏捷,智慧超人,凡事当仁不让,圆寂前索水沐浴,洗毕执笔作偈曰:云幻影灭了无事,出袖灵珠活泼泼,循环屈曲莫能藏,历历寒光吞祖佛,吞祖佛,真妙诀,归去来兮霜月天,飘空黄叶填沟壑。又说偈曰:“多年拖病骨,今日始离他,识得生前句,风流至到家。”掷笔而逝。师生于天启乙丑年九月初一日,寂于康熙戊申年十一月十八日戌时。天目和尚(清) 天目和尚生于明天启二年(16),降生时,房内异香满室,直透窗外,远近人闻之皆觉奇异。天目幼童时代梦见祖坟变成大雄宝殿,金碧辉煌。有一老人指大殿金色佛像说:“此是你的祖宗。”自此有了出家为僧之想。某—夏半夜时分,坐于地乘凉,忽见天裂如丹、霞光灿烂,闪烁夺目,后出家便取法名为天目,乃符天裂如目之意也。一日,有托钵和尚临门乞食,师见其威仪自在,即躬身下拜,托钵和尚问他:“你还知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否?快说!快说!”师被再三追问,忽有所悟,自此就学坐禅,誓吃长素。顺治戊子年(1)于栖真寺由林野老和尚受具足戒。一日天目进方丈楼问方丈:“如何做功夫?”祖曰:“若论功夫要见本来面目,举心便错,动念即违。不动念,不举心,不漫在死水里,你向什么处去参,不得无言,速说,速说。”当时天目和尚甚感茫然,正要想一下再说,岂知方丈和尚当他胸部一推,推他在地,复问:“你会么?”天目说:“不会。"方丈又曰:“无你用心处。”天目乃觉有悟。自此天目和尚日间洗菜,早晚参禅。顺治已丑年()秋月,偕同引礼赤子师、维德师至嘉定黄渡镇罗汉寺参学。自闲和尚一见便问:“三人同行,必有一智,哪个是智?”天目和尚向前合掌问讯。自闲和尚说:“问迅且止,脚跟下道将一句来。”天目答:“道过了也。”当时大和尚让天目当侍者。同治庚寅年()至崇明县慈济寺担任书记(文书)之职,三月初四日,慈济寺撞钟召集众僧付法天目和尚。顺治十三年丙申()四月初八,瑞安县令谭希闵延请天目和尚,立为方丈。初七夜,寺中有一和尚梦见一天神告曰:“明日有一位肉身菩萨到此寺作大佛事也。”自此皈依弟子,不知其数。当时仙岩已多年失修,草没人腰,椽瓦残缺,野狐出没,戒律松驰。师兴建寺宇,重修慧光塔,宏扬正法,严持戒律,振兴禅宗,随机接引,道风四布,晨钟暮鼓,轨则清严,自此仙岩寺自成名刹。年,日本的荣西大师到圣寿禅寺求师访道。荣西大师被日本人推崇为日本禅宗临济宗开创者、茶圣,他曾两次西行入宋。日本禅宗东京建仁寺一行人于6年、00年,两次专程到圣寿禅寺追寻“日本临济禅门祖师”荣西大师的踪迹。据日本访问团提供的史料,荣西大师当年带回日本种植并推广的茶种,就采自于仙岩。仙岩寺现任住持虹光法师继承历代禅宗祖师衣钵,于年6月1日正式建成那兰陀国际禅修中心。禅修院为大众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完善的共修圣地,为好乐禅修者提供专业的指导老师和修行方法,使大众找到适合自己修行的法门和方法,通过深度的修行体证佛法,更好地推动南传、汉传实修法门,使解脱道、菩萨道悉皆圆满。禅修院举办了动中禅、祖师禅、悲智禅、止观禅、内观禅、企业家一日禅、青少年夏令营禅修周、觉性禅乐会、正念禅修、1天正念妈妈禅修、无我茶会、无心茶会等大量活动,一则培养出家僧众的正知正见,使出家人具足威仪,定慧熏修,清净解脱,使大批禅修弘法人才脱颖而出,为解除众生的烦恼、打造幸福人生、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二则让在家社会大众透过对人内在觉醒的激发,滋润培育普遍的平和与宁静、喜悦与自在、慈悲与智慧,提升生活品质,安享生命本有的常乐我净。目前那兰陀国际禅修中心已经成为全国最完备的禅修机构之一。禅修院每年仍继续举办各种禅修活动,欢迎广大禅修爱好者参加,共同走向解脱大道。旅游胜地 仙岩有山皆绿,无水不清,名山胜境,人文并茂,是修心养性的灵山福地和人间仙境。圣寿禅寺不仅是佛教活动的圣地,同时也是登临观光的旅游胜地。寺院坐落于被道家称为“天下第二十六福地”的仙岩风景区(浙江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内,素有“五潭二井之秀,九狮一象这奇”的美誉。梅雨潭、雷乡潭、龙须潭、玉涵潭、三姑潭秀甲天下。有以唐宋以来摩崖题刻等文景观为特色的仙岩景区;有以洞景清幽为特色的化城洞景区;有以水景浩淼为特色的天河景区。早在南朝时,仙岩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谢灵运曾游此,并写了《舟向仙岩寻三皇井仙迹》的诗篇;唐朝姚揆题了“维仙之居,既清且虚;一泉一石,可诗可图”的《仙岩铭》;杜光庭称仙岩为“天下第二十六福地”;南宋朱熹来游时亲书“溪山第一”和“开堂气象”匾额,大加赞扬;近代朱自清以“醉人的绿”来刻划仙岩,更使其声名远震。如今,圣寿禅寺及其周围许多景点已经修复一新,游、行、食、宿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迎接着海内外的香客游人。住持简介 虹光法师,年出生于浙江瑞安市,6年于温州仙岩圣寿禅寺出家,9年于泉州开元寺受具足戒。4年毕业于厦门闽南佛学院,8年、00年分别于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院毕业。曾执教于闽南佛学院。历任闽南佛学院养正院(位于虎溪岩寺)负责人、“天下第一禅林”——江西宜春慈化寺住持、江西上高九峰寺住持、山西朔州崇福寺住持等,现任温州仙岩圣寿禅寺(又名仙岩寺)住持。法师先后创办了那兰陀学院中心、那兰陀慈善基金、那兰陀国际禅修中心、那兰陀禅书画院、闭关中心、法师弘法团、青年居士学佛会、慧光杂志等,培养僧才,学修并重,精进办道,绍隆佛种,续佛慧命。法师在全国率先恢复托钵习俗,并建大悲楼、迎请佛陀及圣弟子舍利,建成了蔚为壮观的释迦牟尼佛舍利塔、舍利弗尊者舍利塔、目犍连尊者舍利塔、龙树菩萨空性塔、永嘉大师证道塔、楞严禅师伏虎塔、弘一法师纪念塔等露天古塔博物馆,以财法接引四众,光大正法,和谐社会。法师著有《大智度论的思想》(一、二)、《佛经诗偈撷摘》(含《金刚经》、《楞严经》,《圆觉经》、《法华经》诗偈撷摘)、《宗镜录诗偈撷摘》。主编有《慧光》、《开启智慧之门》、《纪念道法法师文集》等。年曾应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校区东亚中心宗教研究系邀请前往讲学。知是空华·即无轮转! 那兰陀国际都市禅堂每日0分钟冥想共修 ▼备注姓+名,扫一扫 人文仙岩,等你来邂逅她的美…… 仙岩佛国亦蓬瀛 发心建塔,福报加持 唯一一部由中国人写的佛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yjfh/10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因缘如幻,世事无常敬悼佛门耆宿梦参长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