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廿五惭愧祖师圣诞
爱国爱教 千佛塔寺 年5月6日农历三月廿五 恭迎惭愧祖师圣诞 1 祖师介绍 惭愧祖师,俗名潘了拳,原籍福建省沙县,生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年),是唐代著名高僧。他17岁出家,20岁来到梅县阴那山五指峰下,结茅修道,自号“惭愧”。圆寂后,人们以檀香木雕其法像作为纪念,称“惭愧祖师”。后人将其茅屋改为砖瓦建筑,名曰“圣寿寺”,后又改名为“灵光寺”。 2 祖师的传奇故事 相传惭愧祖师出世时,左手抱拳不张,其父取名为“拳”。三日后,恰好有一僧人过其家门,父抱潘拳示僧,小潘拳啼哭不停,十分可怜。僧人细细审视之后,连声念“阿弥陀佛”,取笔在潘拳手背上写一“了”字,拳即张开,遂又取名“了拳”。 其时祥云盖顶,金光万道。潘父欲谢僧人之恩,僧人不受,并说:“此儿长大后必有长进,要好好照料。”临别时婴儿对他莞尔一笑,僧人道:“十七年后再见。”又说:“他会在阴那山五指峰开基、造化得道。”说罢而去。 祖师在童年时期就曾显示神通。他用竹枝在地上划一圆圈,牵牛在中间,而后便随几个牧牛的小伙伴玩去了,游玩回来时,牛还在划定的圆圈里面,一步也没离开。 祖师十七岁出家为僧,离开福建来到广东省大埔县赤洁寺住了半年之后,又到三河坝手指村高礤寺拜师,并下决心再度出游访胜。一日,他西望梅县阴那山五指峰,有如拳伸五指,直插云端,观此处森林茂密,千峰环绕,碧水萦回,便决心到五指峰下结茅修行。阴那山当地有两种特有水生物“片生熟鱼”和“无笃螺”,其来历也和惭愧祖师有关。 (千佛塔寺祖師殿內供有慚愧祖師像) 当年在庵里做工的人,从溪中捕到鲜鱼,正在厨下煎煮,被祖师发现,遂即劝工人将锅里正在煮着的鱼铲起放回溪中,而已煎煮一面的鲜鱼居然起死回生,相传繁殖。鱼身两面,一面呈白色,和普通的鱼一样;另一面则为赤色,俨如经过锅里煮熟后的色泽一般。(注:片生熟,是客家方言,意即“半生半熟”。) 还有一次,适有十方善信来寺进香,拾得溪中石螺作为佐菜。他们把螺敲去尾部后,正要下锅之际,被祖师发现,于是上前劝说“信佛人要戒杀生”。善信遵听奉劝,便将石螺放回溪中,繁衍至今。从此,无笃螺成阴那山的一种富有特色的水生物。(注:“无笃”是客家方言,意即没有尾巴。) 祖师在阴那山修行二十多年,为当地人民祈福禳灾,功德无量。但他感到自己不能弘扬佛法,心中实为内疚,自号“惭愧”。四十九岁坐化之时,遗下一偈云“四十九年,无系无牵。今朝撤手归空去,万里云开月在天。”他圆寂后,人们尊称其为“惭愧祖师”。 灵光寺的不解之谜 1 灵光寺大雄宝殿后面绿树繁荫,但大殿屋顶上却终年不落一片树叶。 2 建寺之前祖师亲手种了两棵柏树,树龄达一千一百年以上,现在这两棵柏树一生一死。生者高30多米,枝繁叶茂,傲然挺立;那株枯死的已死三百多年,却与生的那株几乎同样高大,枯死而不腐不朽。这两棵树被人称为“生死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9758.html
- 上一篇文章: 好色者必定早死
- 下一篇文章: 横阳文化ldquo三教荟萃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