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3日,农历九月初四,近代高僧、律宗十一祖弘一大师圆寂纪念日。

弘一法师(~),是中兴南山律学之高僧。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俗姓李,名广侯,号叔同,又名成蹊,字惜霜,其他别署甚多。

法师出家之前,性情倜傥恬醇,于诗文词赋外尤好书画,又工篆刻,书法颇得汉魏六朝之秘。二十六岁东渡日本,入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并研究音乐,创立春柳剧社,为我国新剧运动之先驱。回国之后,任教天津工业专门学堂,后赴上海主持《太平洋报》,借书画文字以宣传革命。又应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之聘,主持图画、音乐等科,前后七载,介绍西洋戏剧、音乐、绘画,实开风气之先。

三十九岁之时,将一切书籍、字画等赠给好友、学生,将平生所雕金石封于西泠印社石壁中,于杭州大慈寺出家,投礼了悟法师为师。未久,于杭州灵隐寺受具足戒,法名演音,法号弘一。

弘一法师慨叹僧界为世所诟病者皆以不守戒律之故,于是发愿毕生精研戒法,初学有部之律,其后专弘南山律宗。弘一法师操行至苦,常年跣足芒鞋,孑然一担,云游各处,讲经弘法,以在闽南为时最久。

民国十六年间,弘一法师去函杭州官员,止息“灭佛”之议。

民国二十五年,闭关于鼓浪屿之日光岩,并向海外请藏经万余卷。其后,又闭关于永春普济寺、泉州福林寺。晚年自号晚晴老人,又号二一老人。

民国三十一年,弘一法师在晋江温陵养老院,中秋节还曾为大众讲经,并向院中老人讲说净土法要。八月二十三日,示现微疾,拒绝医药、探问,专一念佛。二十七日,绝食,只饮清水。二十八日,撰写遗嘱,交代妙莲法师负责后事。九月一日下午,在一张纸上写“悲欣交集”四字交给妙莲,嘱咐注意:“如助念时见我流泪,并非留恋世间、挂念亲人,而是悲喜交集所感。”说完这一番话,依然默念佛号。九月四日戌时,遂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往生,世寿六十三,僧腊二十四。

弘一法师堪称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在书画、诗文、戏剧、音乐、艺术、金石、教育等各个领域都有极深造诣;出家之后精修律宗,又成佛门一代高僧。弘一法师平生最推崇净土宗高僧印光大师,效其不收徒众、不主寺刹之风,惟以写字与人结缘,其清纯恬淡、孤高耿介之风范,对民国佛教界影响极大。出家之后,著有《弥陀义疏撷录》《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清凉歌集》《华严联集》《戒本羯磨随讲别录》《四分含注戒本讲义》《南山道祖略谱》等书。因为弘扬南山律宗,被佛教界尊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放下你,非我薄情?是的!放下你,非我薄情!如果一个普通的人,抛妻弃子肯定会被骂,但这个人做了这件事,却褒多贬少,这个人有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就是李叔同,也是弘一法师。

当他还是李叔同的时候,他擅书法,精金石,通诗词,达音律的风流才子;当他是弘一法师的时候,他用自己的方式,不知让多少人接触了佛教。

当他还是李叔同的时候,他有着人世间的小爱;当他是弘一法师的时候,他把爱变为了慈悲。

回首弘一大师的一生,李叔同写给前妻的那句话,“放下你,非我薄情”,成立!

(李叔同戏剧照)

李叔同是一个富二代,他父亲李世珍十年苦读成了天子的门生,辞高官后回到天津继承祖业,成了盐业大亨,兼作银行业务,成了津门巨富。其母虽出身丫鬟,但也略通文字,还是一位佛教徒。

必须承认,名门望族、大富大贵,给了李叔同比别人更多的学习机会与条件。

不论是接触戏曲、书法,还是日后出国接触绘画、音乐,李叔同验证了那句“仓廪实而知礼节”的古话,再加上自己的天资、好学。天时地利人和,塑造出了一代全能型风流公子。

在李叔同38年的红尘时光里,有着两位妻子,和多位女性知己,可以说女人缘好到了极点。

李叔同的结发妻子虽是大家闺秀,但绝不是李想要的。在那段两个大家族包办的婚姻里,他和她都被捆绑其中,举手投足间都是尴尬。此后,李叔同到达上海,在那段风雨飘摇的日子里,继续过他富家公子的生活。

后来,在李叔同生命里承担重要角色的母亲去世,李叔同悲痛留学日本,和自己学绘画时的模特,一位日本姑娘相爱并结婚。

因缘二字,让李叔同漂洋过海遇见了第二任妻子,而她也只身离家和他到了江南。两个人在中国度过了十多年最美好的日子。爱情,超越了国籍、年龄、种族、甚至生死,但并没有超越李叔同的灵魂。

正如丰子恺说的,(李叔同)他把人的生活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他认为弘一大师就是属于一步一步走上第三层的宗教徒,“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

在李叔同身上,世间人原本认为高于生命的爱情,并没有能够阻拦他剃去烦恼丝,归入佛门。

李叔同写给前妻的那封信所说,做这样的决定,非我寡情薄义,为了那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我必须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我们要建立的是未来光华的佛国,在西天无极乐土,我们再相逢吧········

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李叔同正式皈依佛门。

(护生画集)

出家后,李叔同成了弘一法师,他云游四方,学习、讲习佛法。他说,佛法非迷信、佛法非宗教、非厌世、非说空以灭人世……佛学的核心是慈悲之心,即利万物他人一切生灵之心。在大师的观念之中,信奉佛法即是一种信奉大善的人生态度。

弘一法师一直严苛律己,遵守佛家戒律。从富家公子变为勤俭朴素的佛门弟子,专心追求精神的超越。他与弟子丰子恺合著的《护生画集》,是他慈悲心肠的一种很好的体现。

年底,厦门轰炸不断,众人劝他避难,弘一大师却集众演讲,尽一己之力,渡劫众生。每次开讲时,后面的墙壁上,都挂着他亲手书写的中堂:“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

现在想想,日本妻子当年和李叔同的对话,“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爱,就是慈悲。”

弘一法师,并没有食言。

弘一大师是充满智慧的,当我们还在爱恨情仇、功名利禄中挣扎的时候,他可以跳出这些,把生活过的简单化,去追寻自身的内心宁静,也帮助了他人开启了寻找自性之门。

年,大师在开元寺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圆寂,留下舍利余颗。弘一大师的一生堪称“完美”,正如夏丏尊所总结的,“宗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

今天,是弘一大师圆寂日纪念日,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宁愿身背抛妻弃子的骂名,也要出家为僧,普渡世人的弘一大师吧!

赞赏

长按







































北京平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最好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