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对ldquo六祖真身rdq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50915/4696949.html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50915/4696949.html 现存于南华寺祖殿的“六祖真身”像,是南华寺的镇寺之宝,也是南华寺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至唐代以来,一直受到海内外佛教徒的遵崇。因佛教徒认为六祖是“肉身菩萨修炼出正果”,也能象佛那样有“真身”。据《南华史略》(释传正主编)记载:六祖“真身”是六祖惠能大师圆寂后遗体经特殊制作而成,形态生动逼真,表现出大鉴禅师的风范。这尊“真身”像是六祖大师的弟子、唐代著名的雕塑家方辨大师的杰作。 关于“六祖真身”千年不腐的奇迹,《新编曹溪通志》中收入了一则后世学者研究的看法。年7月27日,《羊城晚报》刊登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杨鹤书先生撰写的《“金刚不烂身”与防腐葬》一文,他认为六祖惠能“真身”,是用佛教特有的防腐葬法制成的,的的确确是人的真身。古代佛教徒对“真身”的保护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据《新编曹溪通志》(第十二章附录)中记载,自唐代塑“六祖真身”始,六祖真身像就得到了很好的护法保护。史料记载:唐代大诗人王维受六祖弟子神会之邀,在为南华寺撰写《六祖能禅师碑铭》中记载了“六祖真身”安放的情况,写道:“某月日,迁神龛于曹溪,安坐于某所。”当时,南华寺修建了灵照塔专为存放“六祖真身”像用。充分反映了“六祖真身”从一开始就得很好保存和供养。《唐大和尚东征传》书中记载:唐鉴真大和尚东渡时,于天宝九年(公元年),从海南岛北上返回扬州,途经韶州时,专门到韶州法泉寺(今南华寺),拜见“六祖真身”。唐代诗人张乔写有《赠仰山禅师归曹溪》诗中写道:“曹溪松下路,猿鸟重相亲。四海求元理,千峰绕定身。毕花天上坠,灵草雪中春。自惜经行处,焚香礼旧真”记载了“六祖真身”当时的真实情况和深受世人的尊崇。此外,最早记载“六祖真身”保护情况的是《曹溪大师传》一书,详细记载了“六祖真身”的护法和保护。北宋赞宁撰写的《宋高僧传》书中也记载了“六祖真身”得已保存的前因后果,并记载了六祖圆寂后,为六祖塑身的是西蜀人(今四川)方辩和尚。《六祖坛经》中也记载了将“六祖真身”确定为南华寺镇山之宝,“永镇宝林道场”的明确寺规。 宋代赞宁《宋高僧传》记载:五代南汉刘氏,“每遇上元烧灯,迁六祖真身入城,为民祈福。”宋《五灯会元》记载,北宋初年残匪兵乱,“师之塔庙,鞠为煨烬,而在塔中的‘六祖真身’,为守塔寺僧保护一无所损。”到了宋太宗时,又重建七层新塔,命为“大鉴真空禅师太平兴国之塔。”宋仁宗天圣十年(公元年),又“具安兴,迁师‘真身’及衣钵入大内供养。”到了元朝,皇帝还专门下了两道圣旨,免除南华寺差役,保护南华禅寺。 明代时,对南华寺和“六祖真身”的保护更为重视,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年)至二十九年(公元年),陈大纶任韶州知府,他十分重视韶州文物古迹的保护,多次到南华寺参拜“六祖真身”,并捐款修缮南华寺。明代著名理学家、诗人湛若水到韶州游览南华寺时,参拜了“六祖真身”,写下了一首《谒六祖真身》的名诗,诗中写道:“大师天所生,灵境地所启”、“草木皆佛性,云日超定慧。”“应变意弥定,到寺心颇动”,对六祖慧能禅宗的“顿悟法门”很是钦佩。明代军事家袁崇煥,在他落职忧伤,怀着壮志难酬的心情,返回岭南故乡东莞时,途经韶州专门前往南华寺拜谒“六祖真身”,写下了一首著名的《游曹溪参六祖》的长诗,诗中写道:“我来礼金身,恍惚旧眷属。”“愿师大慈悲,更与同人勖”。写出了他参拜“六祖真身”后的人生感悟。从以上几位明代诗人参拜“六祖真身”诗中,不难看出明代时“六祖真身”的广泛影响和护法保护。除此之外,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德清和尚(憨山大师)是护法保护“六祖真身”的主要人物之一。据《南华史略》记载,德清和尚一生道路坎坷,但他传播六祖禅宗文化的意志始终如一。明万历二十八年(年)秋,南韶长官祝公请德清和尚入曹溪, 当时的南华历经战乱,寺庙破落已久,德清到寺后,选僧受戒,设立僧学,订立清规,历经一年时间,使南华祖庭百废俱兴。明万历三十一年(年),德清和尚被人诬陷,直到万历三十九年(年),朝廷大敕,德清和尚才得以重回曹溪,他四处化缘,采运木材,修复大殿,又有僧人诬陷他私吞财物时,他仍然为众讲经,后因病辞去南华寺住持。明天启二年(年),德清和尚再受寺僧之邀请回归南华,弘扬六祖禅宗佛法。次年十月十一日,78岁高龄的德清法师在南华寺圆寂,众寺僧念他守护南华祖庭德高望重,弟子们将他遗体制成肉身菩萨升座,供奉在“六祖真身”旁(即今天所见的憨山大师真像)。因他为护法保护南华寺及“六祖真身”作出重要贡献,后世尊其为“南华中兴之祖”。 清代时,保护修缮南华祖庭的主要有清顺治四年(年)的实心禅师,他大动土木,主持修葺大雄宝殿;清顺治十年(年),心照和尚主持重建方丈室;清康熙七年(),平南王尚可喜护法南华,邀请雪槱禅师住持南华寺,鼎新曹溪寺宇,保护“六祖真身”,并与韶州知府马元,重修《曹溪志》,传承禅宗法脉。 民国时期,早在孙中山北伐时,孙中山与夫人宋庆龄到南华寺游览,并捐款给南华寺,嘱咐寺僧要保护好寺内文物。民国七年(年)7月,李根源任粤赣湘边军务督办兼滇军总司令、陕西省长,驻扎韶关时,李根源数次到南华寺游览,并带头捐款修缮南华寺庙等。年,李汉魂将军任广东西北区绥靖委员,率部驻扎韶关,多次到南华寺,见寺庙荒芜,殿宇破漏,带头倡议筹集经费修缮保护寺宇,并成立“重修南华禅寺筹备会”,发动李宗仁、陈济棠、余汉谋等人参与南华寺修缮工作,并联络迎取虚云老和尚从福建来南华寺住持。虚云和尚到南华寺后十年营南华,为护法传承祖脉,修缮南华寺做了十件大事。随后又有本煥和尚、惟因和尚、佛源和尚等几十年来为护法和保护南华祖庭及“六祖真身”,贡献了毕生精力。 新中国成立后,除地方政府注重保护南华寺和“六祖真身”像外,佛源和尚保护“六祖真身”功不可没。据《南华史略》记载,“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押六祖,憨山,丹田真身像至韶关游行,还破坏“六祖真身”像,是佛源和尚冒死收祖师灵骨,藏于后山九龙泉侧树下,后又修复“六祖真身”供奉。年,佛源和尚赴北京中国佛学院讲学时,拜会了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将南华寺“六祖真身”的保护问题汇报后,引起了赵朴初的重视,赵老即刻致函给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书记立即派要员到曹溪南华寺,协助佛源和尚恢复“六祖真身”像的供奉。年2月1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到南华寺游览;年3月10日,中国佛教协会长赵朴初到南华寺视察,都亲自作出指示,要保护好南华寺文物古迹和“六祖真身”。赵朴初先生还写诗赞扬:“十方翘首宗风振,第一功臣在树人”表扬寺僧对“六祖真身”的护法保护所做出的贡献。如今“六祖真身”已是南华寺镇寺之宝,每年吸引接待几十万海内外信众和游客前来礼拜。南华寺已成为闻名海内外的禅宗祖庭,和凝聚海内外广大游客的向往圣地。(摄影:肖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7177.html
- 上一篇文章: 英州名人足迹一明代四大高僧憨山大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