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

就是这样一个风光无限的名士,

却悄然出家遁入空门;

消息传出,

整个中国知识界为之震惊。

在上海生活得有滋有味

一个偶然,李叔同和上海相遇了。

年,李叔同18岁,奉母之命结婚。第二年,光绪皇帝重用康有为推行变法,李叔同很是赞成,刻了一枚印章“南海康君是吾师”以抒胸臆。不料变法很快失败,光绪皇帝被囚禁,康有为出逃,李叔同因为刻过一方印章而被传是康有为同党,于是,年10月,李叔同携母王太夫人和妻子俞氏,从天津匆匆赶到上海。

初到陌生的上海,李叔同住在法租界卜邻里第三弄,其址位于法大马路与郑家木桥路相交处,就是现在金陵东路与福建南路相交的金陵东路弄区域。李叔同特地到照相馆拍了一张依栏而立的照片,以此纪念他的人生进入新阶段。

初到上海的李叔同

李叔同在上海的生活很愜意,很快结交了一些文人墨客。他参加了一个以诗词文章为同好的团体“城南文社”,“城南文社”的活动都在上海大南门外青龙桥畔的城南草堂进行,草堂主人许幻园很是欣赏李叔同,让出“城南草堂”一部分,热切邀请李叔同一家搬来同住。于是,年孟夏,李叔同离开卜邻里,举家迁入城南草堂居住。

李叔同和许幻园朝夕相处,诗文唱和,还和另外三个上海才子袁希濂、蔡小香、张小楼时相唱和,宴饮笑谈,他们五人义结金兰,号称“天涯五友”。许幻园的夫人宋梦贞为“天涯五友”题诗,其中吟咏李叔同的诗曰:

李也文名大似斗,等身著作脍人口。酒酣诗思涌如泉,直把杜陵呼小友。

“天涯五友”合影,左一为李叔同

到了上海一年半,年3月,李叔同联合友人朱梦庐、乌目山僧等人,在四马路杨柳台旧址成立了“海上书画公会”,每周出版一期书画报,李叔同任主编,该周报随《中外日报》发行。

让李叔同欣喜异常的是,年11月10日,李叔同的第一个儿子李准出生。

李叔同在上海除了诗词唱酬、书画寄情之外,重大的兴趣就是寻花问柳,结交名妓,在声色情场尽情风流。

他在《戏赠蔡小香四绝》诗中写了自己的感受:“艳福者般真羡煞,佳人个个唤先生……佯羞半吐丁香舌,一段浓芳是口脂。”

名妓李苹香

李叔同第一次拜访名妓李苹香,一见钟情,赠给李苹香三首七绝,其中一首诗这样写道:

沧海狂澜聒地流,新声怕听四弦秋。如何十里章台路,只有花枝不解愁。

李苹香也是才女,回应道“不知青帝心何忍,任尔飘零到处飞”。

李叔同考入了上海南洋公学,除了上课外,他一有空就赶来和李苹香幽会,她也总是坐在天韵阁里静静地等他。他们席地而坐,面面相对,诗酒唱和,尽情享受男欢女爱之乐。

后来,李叔同远赴日本留学,临别时赠她七绝四首,有诗云:“梦醒扬州狂杜牧,风尘辜负女相如”、“笑我风怀半消却,年来参透断肠禅”、“取次花丛懒回顾,休将薄幸怨微之。”

李苹香也以香诗回赠。

李叔同在上海何以为生?原来,李家在上海有钱庄生意,李叔同次子李端在《家事琐记》中说:“见过一本流水帐,是先父和我祖母王氏、母亲俞氏等在上海居住时,由沪庄的帐房给开的。记得上面写着:‘三老爷用××’‘三老爷购家具用××’‘三老爷购××用××’等等。从此也可以见到,我们一家当时在上海的生活是较阔绰的。”

年秋天,李叔同考入了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就读于经济特科班。对他口试的老师是张元济先生,他录取后的老师是中文总教习蔡元培先生,同学有黄炎培、邵力子、谢无量等。

李叔同同学黄炎培

同学黄炎培回忆说:“我和叔同是、年上海南洋公学——后来被先后改名南洋大学、交通大学——特班的同学。……同学时他刚二十一二岁。书、画、篆刻、诗歌、音乐都有过人的天资和素养。南洋公学特班宿舍有一人一室的、有二人一室的。他独居一室,四壁都是书画,同学们很乐意和他亲近。”

李叔同在蔡元培的指导下,翻译了日本人写的《法学门径书》《国际私法》两部法学著作,并于年出版。

南洋公学特班办演讲会,多数同学来自江浙,一开口满是方言,让人忍不住地笑出声来。同学们都请能讲一口标准国语的李叔同示范带教,他也忙得不亦乐乎。不久,举办辩论会,同学都用新学会的国语发言,效果相当不错。

风波来了,年11月,校方无理开除学生,蔡元培率领学生公开退学表示抗议,李叔同也跟随蔡元培一起毅然退学。

李叔同的老师蔡元培

他到上海圣约翰书院任教国文。年,马相伯等人成立沪学会,倡导向西方学习和尚武精神,李叔同也参与了其中的一些活动。年,李叔同为沪学会创作了一首《祖国歌》:“上下数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纵横数万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我将骑狮越昆仑,架鹤飞渡太平洋……”李叔同的名字,随着这首激情澎湃的《祖国歌》唱响沪上,传遍全国。

最痛苦的事发生了,年4月,母亲在上海城南草堂病重,李叔同出外置办棺木,等他回来母亲已经不在了,没有给母亲送终成为他心中的永远的痛。料理完母亲后事,李叔同决定前往日本留学。年秋天,他告别了在上海出生的两个儿子,告别了妻子俞氏,告别了生活6年的上海,登上轮船,远行日本。

新的生活开始了,李叔同会遇到什么呢?

出家后和上海因缘不绝

李叔同(中立者)在日本留学时留影

李叔同到了日本,才华像一束光一样照耀出来。

他在上野美术学校西画科师从黑田清辉等画家学习,同时又入音乐学校研究乐学作曲。第二年2月,李叔同创办《音乐小杂志》,在东京印刷后寄回上海发行,此为中国第一份音乐杂志。不久,李叔同又与留日学友创办中国最早研究话剧的团体“春柳社”,并于年登台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

年3月,李叔同从东京启程归国。他在天津直隶模范公业学堂等学校任图画老师,年2月来到上海,在杨白民当校长的城东女学任国文、音乐老师。任教仅1个多月,李叔同被上海沪军都督陈其美创办的《太平洋报》聘为主笔,兼管文艺副刊及广告。李叔同对广告图案进行改革,运用生动形象而活泼多变的漫画来发布广告,从而使得中国报纸广告形式面目一新。

在《太平洋报》期间,年5月14日,李叔同与柳亚子、叶楚伧、曾存吴、朱少屏等人成立“文美会”,研究文学、美术,相互交流文艺作品。

李叔同如鱼得水,事业如火,却不料《太平洋报》年秋季停办。不久,李叔同赴杭州任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图画、音乐教师。

岁月流逝,李叔同教书育人,乐在其中。然而,年,一条新闻轰动全国知识界:年农历七月十三日,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正式出家,削发为僧,身披袈裟,法号弘一。

李叔同削发为僧,仍与上海往来密切。

李叔同断食17天照片

年春,弘一和弘伞法师从杭州至沪,他抽空探访当年居住的“城南草堂”,闻悉许家破产后,草堂已卖给别人,后又转赠佛门,改名为“超尘净舍”。他母亲母原来的居室,现供着佛像,有僧人诵经。

年秋天,弘一法师来到上海江湾,住在学生丰子恺家里。弘一法师出家近十年,云游各地,弘法布道。

李叔同的学生丰子恺

丰子恺受弘一影响,在室内供上释迦牟尼像,请老师为他取个堂号,弘一为其题写堂号“缘缘堂”。

丰子恺发现恩师每次坐下,都要先将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才慢慢坐下,好奇地问其缘故。

“椅子里缝隙很大,也许有小虫伏着,忽然坐下,会把它压死,摇一摇,可以让牠逃出,坐下来不至于杀生。”弘一说。

丰子恺听了大为感动。

受到恩师的影响,丰子恺对佛教有了感悟,请求老师为其证授皈依佛门。

“这是彻悟人生必经之路,你的因缘开始成熟了。”弘一微笑。

年10月21日,弘一为丰子恺举行了皈依仪式,并为其取法名为“婴行”。

上海朋友为了拜谒法师,在沪上有名的功德林菜馆聚宴,日本友人内山完造也在场。席间,弘一把自己精心编撰的《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请内山转赠日本的寺院和大学。

年秋天,弘一法师又到上海,看见丰子恺创作的两幅戒杀漫画,他们商定编辑一套《护生画集》,丰子恺作漫画,弘一大师配诗写文,其主题是弘法扬善、敬天爱人、除暴戒杀和宣传素食等。

年的弘一法师

年5月,弘一大师赴青岛讲律,返回福建路经上海,又停留了三天。

这天,弘一大师从新北门旅社打电话到开明书店找友人夏丏尊,经理章锡琛接到电话,立即赶去看望弘一大师,夏丏尊晚上才赶到。

弘一看见夏丏尊愁苦神情,笑着说:“世间一切,本来都是假的,不可认真。前回我不是替你写过一幅金刚经的四偈了吗?‘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现在正可觉悟这真理了。”

第三天,夏丏尊又到外滩附近的旅馆看望弘一大师,其时,日本人的飞机在附近狂轰滥炸,可弘一大师镇定自若,微动着嘴唇端坐念佛。

中午,夏丏尊与几位朋友请弘一大师到觉林蔬食馆午餐,又请他到附近照相馆拍照。

年10月,弘一大师病重,仍然一心念佛。

“你在为我助念时,看到我眼里流泪,这不是留念人间,或挂念亲人,而是在回忆我一生的憾事。”他告诉弟子妙莲法师。

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在一张小纸上写下了“悲欣交集”。三天后,弘一大师沐浴更衣完毕,在念佛声中安详圆寂。

临终遗书

弘一法师圆寂

中国佛教律学有《十诵律》《四分律》《摹诃借祗律》《五分律》等四大律,弘一大师穷研《四分律》,著成《四分律比丘戎相表记》,此书和他撰写的《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成为佛教学的两大名著。弘一法师出家20多年,登上了佛学高峰。

李叔同扮演京剧

李叔同的油画作品

李叔同是20世纪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前半生学贯东西,最早用五线谱进行音乐教学,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话剧社,擅长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音乐和演戏等;他后半生慈悲度世,修成佛门南山律宗第11代祖师,被誉为“人天师范”。

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他创造了传奇的人生,而这传奇的精彩章节,都是在上海舞台上呈现的……









































白癜风形成的原因
白癜风需要忌口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5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