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高僧传承方式活佛转世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中,最富有神话和传奇色彩的莫过于投胎转世。 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寺院为解决其首领的继承而采取的一种制度,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活佛藏语叫“朱古”,本意为“化身”。活佛转世出自佛教灵魂不灭、生死轮回、佛以种种化身普度众生的观念。 按佛教说法,转世的活佛主要是具有一定名望的大喇嘛和活佛.活佛转世的首创者是噶举派.13世纪中期便开始活佛转世.活佛转生是通过降神、占卜选定灵童,继承法位,.到了清代,由于政府奉行兴黄教辑藏安边、安众蒙古的怀柔政策,藏传佛教格鲁派势力发展很快,为了适应格鲁派势力发展和教派首领的稳定,很快便形成了格鲁派四大活佛转世系统:达赖喇嘛转世系统,班禅额尔德尼转世系统,章嘉转世系统,哲布尊丹巴转世系统.这四大转世系统均源于该派创始人宗咯巴四大弟子。活佛转世制度形成之后,格鲁派各主属寺庙都争相效法.于是蒙藏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等级的大大小小的活佛.据史书所载,到清末时.仅在蒙古地区的喇嘛寺庙就数以千计,大小活佛不计其数. 藏传佛教的高僧法位继承方式有好几种,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家族式传承,它包括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方式,一是非家族式传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活佛转世方式。 传承方式 13世纪以前,藏传佛教的各教派都采用家族式传承方式,如藏族历史上最早形成的教派宁玛派的传承最初是家庭世代继承,宁玛派的创始人“三素尔”就是祖孙三代,素尔波且之后是由其养子穷·喜饶札巴袭养父之业,再后由素尔穷之子卓浦巴·释迦僧格领导宁玛派。三素尔之后,由于宁玛派的势力日渐兴盛,寺庙也逐渐多了起来,传承就以师徒相传为主。 萨迦派采用的是基本上以昆氏家族为基础的家族内部传承方式。如“萨迦五祖”中的初祖贡噶宁波是该派创始人衮却杰波的儿子,二祖索南孜摩、三祖扎巴坚赞,都是贡噶宁波的儿子,四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是扎巴坚赞的侄子,五祖八思巴·洛追坚赞则是萨迦班智达的侄子。 噶举派虽然支派很多,但大多采用师徒传承的方式。藏传佛教其他的一些小教派,如希解(zji-byed-pa)、觉宇(good-yul)、觉囊(jo-nang)等等,也都采用师徒传承的方式。 转世传承 (非家族式传承) 随着藏传佛教教派间争斗的加剧和教派内部一师多徒争袭上师法位的矛盾加深,为了保证教派的稳定和领导权的和平传递,传统的师承方法和世俗社会的世袭制度都有一定局限性,于是出现了藏传佛教最有特色的活佛转世制度。 活佛转世制度可以说是藏传佛教的一个创举。在这里,活佛的传承既不是通过家族式的继承,也不是通过现代意义上的选举,而是通过“转世”这一宗教化的手段完成的。这种传承方式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仪轨和藏族宗教上层错综复杂的政治因素、宗教因素协调起来,巧妙地解决了宗教首领的地位和政治、经济权力的传承和延续问题。因此活佛转世从一开始出现,就和政治有着不解之缘。 按照一般的字面意思理解,“活佛”就是“活着的佛”的意思,英文也是这么翻译的——LivingBuddha。这样的理解有些偏差,实际上“活佛”是指已经修行成佛的人,真正的藏语名字叫“朱古”(sprul-sku),“朱”有幻化的意思,古的意思是“身体”,朱古连起来就是指“幻化身”“化身”。我们所熟知的“转世活佛”只不过是汉语对“佛的化身”这一名词的形象称呼。 活佛转世制度的采用有它一定的理论基础。佛教产生以前,古印度就其他宗教流行。根据《印度通史》的作者介绍,公元前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的摩亨殊达鲁人中已有母神崇拜,“灵魂之说也很流行:树木、野兽和蛇蝎都受到崇拜。和宗教密切相关的是处理尸体的习惯,印度河流域的史前居民已经知道了三种方法:整尸埋葬、分尸埋葬和火化后埋葬”。雅利安人到达印度河流域后,出现了种姓制度,它将人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族,以及地位低贱的首陀罗种姓。婆罗门高高在上,主持宗教仪式。于是到释迦牟尼生活的时代,便出现了反婆罗门教的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的六个教派。值得注意的是:这六个教派都涉及灵魂、转世、轮回等学说。 婆罗门教由于等级观念,婆罗门教认为在四大种姓中,低贱的首陀罗种姓的人是生生世世永袭不变的,而佛以为在业报面前,四大种姓的人等是平等的,都要经过轮回之苦。在藏区的寺院中我们常可以看到昭示这种理论的生死轮回图(srid-pavi-vkhor-1o),它常画在正殿门外侧,图为圆形,分内外四层。中心画首尾相连的鸽、蛇、猪三动物,分别代表贪、瞋、痴;外层以白黑二色区别三善趣和三恶趣;次外层分上二下三五段,上二段表示天界和人界,下三段正中示地狱,右表畜生,左表饿鬼;最外层为十二缘起,画着盲人、瓦匠、猴、船、空宅、接吻、眼中箭、饮酒、采果、孕妇、临产、老人和死尸,次第表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缘。 三士道轮回等思想在阿底峡所著《菩提道炬论》中反映较为突出,也为藏区此一理论的传播推波逐澜。此理论称“三士道”。“三士道”中的“三士”,是指上士、中士、下士。阿底峡将人分为三个层次。“下士”处于“下士道”,以解脱个人今世苦难求得今生快乐为目的。处于“下士道”的人,只要皈依佛、法、僧三宝,才可以在六道中上升一步——脱离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趣,死后往人、阿修罗、天三善趣中投生。这只是修行的第一步。 当然,只求自身的解脱并不是佛的要求,还需要进入涅盘境界,这就要到“中士道”中。中士道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涅盘境界,它所要修炼的内容是戒定慧三学。什么是戒定慧呢?形象地说,戒就是一道墙,可以像挡风一样把外在的危害隔开,使人的内心平静下来,达到定。这时候,智慧之光便像蜡烛光一样得到发挥,由定而达慧,从而进入涅盘世界。这时的人已经自我成佛,但还不具备转生入世、教化众生的本领和资格。 无论是“中士道“还是“下士道”,都处在六道轮回之中,而佛的要求,不光是解脱自己,还要普度众生,这需要发菩提心,实行布施、持戒、忍耐、精进、静虑、智慧“‘六度”,得无上佛道。这样既可度己,又可度人,脱离六道轮回之苦。这才是修行的第三步“上士道”。活佛便属于上士道。 “三士道”理论中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仍是灵魂和来世。活佛转世的理论同样认为,人的神识在修行获得高层次的成就后可以从自己的肉体中游离出来,然后移往另一新生的肉体上。人的肉体可以衰老,但神识可以从衰老的肉体转生到另一个新生的肉体上,这样可以保证优异的神识连续不断地存在下去。藏民族的原始宗教和本教中也有形形色色的灵魂不灭、鬼神灵怪等观念,因此,灵魂、转世、轮回等观念,于藏民族非但不陌生,而且极熟识亲切,在此基础上产生活佛转世制度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上至佛学大德,下至黎民百姓,或是佛教各宗派,以及本教徒,都能接受。在这一点上,民族的文化形态起了重要作用,信仰的理论基础统一,谁也不会怀疑,前世活佛死后他的灵魂照样存在,他照样可以转生。于是同一灵魂在不同的生命身上反复出现。 活佛系统形成 “达赖喇嘛”一词是蒙语和藏语的结合词。达赖(tva-lavi)是蒙语大海的意思,喇嘛(bla-ma)则是藏语“上师”的意思。达赖喇嘛转世系统的出现显示了格鲁派势力与藏传佛教其它教派的斗争中旺盛的生命力。虽然仁蚌巴及后起的辛厦巴地方政权都反对格鲁派而支持噶玛噶举派,格鲁派对自己的领袖人物的这种转世确定,世代相传,无疑对稳定自己的门徒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三世达赖索南嘉措死后,俺答汗的曾孙被定为他的转世灵童,是为四世达赖云丹嘉措(一)。年,四世达赖到达拉萨,遭到第悉藏巴政权的反对。公元年,四世达赖死。公元、年,藏巴汗彭措南杰攻下三大寺,杀僧俗余人,被禁止转世的五世达赖得以转世,这便是藏族史上具有显赫地位的《吐蕃王臣记》的作者阿旺罗桑嘉措(一)。 活佛系统发展——阿旺罗桑嘉措五世达赖年幼时,一切格鲁派宗教事务由札什伦布寺主罗桑却吉坚赞(一)主持。公元年,蒙古骑兵余人攻入卫地。联合第巴吉雪巴,杀藏巴汗军队数千人。公元年,和硕特部固始汗(一)赠罗桑却吉坚赞以“班禅博克多“的尊号,这便导出班禅活佛系统。于是追认克珠杰为一世班禅,索南秀朗(一)为二世班禅,恩萨巴罗桑顿珠(一)为三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则为四世班禅。四世班禅为格鲁派势力在特殊环境中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五世达赖成年执掌格鲁派宗教事务后,为吞并其它教派势力,整顿寺院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公元年,受清顺治皇帝的邀请到北京,册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格鲁派势力的发展更为迅猛。五世达赖时,任命桑吉嘉措为第巴,虽与蒙古汗争夺权力,但格鲁派在政治上已居主要地位。至六世达赖,废除世俗藏王、郡王、贝子与宗教领袖共同掌政之制度,改由七世达赖总理政教事务。其它教派中多有改宗信奉格鲁派的。格鲁派再度稳定发展。据《圣武记》卷五记载,乾隆二年(),七世达赖报理藩院的寺庙数字“达赖喇嘛所辖寺庙三千百有五十余所,剌嘛(喇嘛)三十万二千五百有奇,百姓十有二万千四百三十八户。班禅所辖寺庙三百二十七所,剌嘛(喇嘛)万有三千七百有奇,百姓六千六百五十二户。”〔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第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可见格鲁派势力之雄厚。至今,达赖已传十四世。 年,获得“班禅博克多”称号的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圆寂,其弟子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为其寻找转世灵童,班禅活佛转世系统正式建立。康熙五十二年()清圣祖派人进藏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并赐金册金印,正式确定其宗教地位。班禅·额尔德尼一词中的“班”为梵文“班智达”的略称,意为“通晓五明的学者”;“禅”藏语意为“大”;“额尔德尼”为满语“珍宝”之意。此后,历世班禅需经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雍正六年()清朝重新划定班禅在后藏的辖区,至此,班禅与达赖同为西藏地方政教领袖,至今已传十一世。 下面我们就从两个方面介绍一下活佛转世的寻根问题以及充满神话色彩的转世投胎。 达赖喇嘛是观世音的化身,也就是说是观世音的转世活佛,那么在七世达赖喇嘛以前,观世音菩萨在雪域西藏曾投胎转世为哪些著名人物呢?据《七世达赖喇嘛传》记,观世音菩萨在他的教化地首先转世为西藏的第一位赞普(君王)聂赤赞普,后来又转世为松赞干布,当藏传佛教形成了活佛转世制度后,他又分别转世为各教派的一些高僧。 相传拉萨北面著名的热振寺,有一棵奇异的柏树,该树长有七层树皮,一位高僧解释说,这树是观世音菩萨所为,它表示这位菩萨要在兜率天转世七次,变为七代高僧弘扬佛教。一份叫《噶当书》的藏传佛教史书进一步解释说,这七代名僧就是一至七世达赖喇嘛。 在《六世班禅洛桑巴丹益喜》传中记载,在一世班禅克珠杰以前,这位无量光佛的化身(转世)就已转世过多次,据传说克珠杰的前世光在印度就有5位,第六代以后才开始在西藏转世。这位无量光佛的第六代转世就是西藏著名的萨迦派高僧萨迦班智达·贡噶坚参(—)。他生于后藏萨迦地方的昆氏家族,幼年爬行时便会梵语,未投师而懂多种文字。年轻时跟从当时的高僧扎巴坚赞受灌顶学习显密经论,成为学者。27岁以后,他精通西藏的密宗和显宗,成为全藏最著名的学者。一次扎巴坚赞对贡噶坚参说,“有一位口操异族语言,头戴飞鸟网帽,足登猪鼻靴的人从北方前来请你,此时,务必清除疑虑前往会晤,这会给佛法带来很大的利益。”后来,萨迦班智达·贡噶坚参按此遗嘱答应了蒙古人阔端王的邀请,63岁时从萨迦启程,途行3年,65岁会见于凉州,从此西藏归入中国版图,贡噶坚参也为萨迦派取得了他在西藏的政治、宗教领袖地位。 无量光佛在西藏的第七代转世是雍顿多杰巴,他干年在夏鲁寺(后藏日喀则)附近的一个贫寒咒师家转世,取名多杰本。成年后开始专攻密法,其咒术超群,能使万物服从。后来他应蒙古王室的邀请,在内地传授佛法。享年82岁。 无量光佛的第八代转世才是一世班禅克珠杰。据史料记载,象西藏最著名的佛教大师莲花生、阿底峡、塔布拉杰(噶举派创史人)等众多高僧也被认为是班禅的前世,莲花生和塔布拉杰在西藏佛教史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他们的情况在有关章节已作过介绍,这里从略。 阿底峡又称觉颐杰,生于公元年。出身于孟加拉的王族,他幼年学佛,29岁出家,当了超戒寺的大住持。后受阿里古格王的邀请,于年到达西藏,在藏传法十多年,对西藏佛教的复兴有重大影响,年在拉萨西边的聂塘圆寂。后被噶举派尊为祖师。在噶当派的主寺热振寺以及聂塘等寺院中都建有阿底峡的佛像。 我们认为,象达赖喇嘛和班禅这样的西藏宗教领袖,其地位是无人比拟的,所以一些藏文著作要把他们的前世说成是西藏最著名的高僧,并寻根到观世音菩萨和无量光佛是完全符合僧俗心愿的。另外,象章嘉活佛这样的藏族大活佛,由于其地位不如达赖喇嘛和班禅,所以其前世前生的影响也相对达赖、班禅的前世前生要小一些。 当然,在西藏,每一个不同宗教地位的活佛,他们都有自己的前世(或转世),但这些前世的地位与他们本身的地位是基本一致的。 据藏文史料记载,章嘉活佛的根被追溯到释迦牟尼的弟子祖达尊者。拉卜楞寺第二世嘉木样活佛晋美旺波在他的《奇异诚信宝树》中赞扬祖达尊者说: 佛陀在世上聚起教法祥云,又以三乘法从容擂响春雷,建立担任解脱重任的僧伽,你是摧毁愚昧的祖达尊者,犹如天空群星中的金星,犹如地上树木中的旃檀,你是佛陀弟子中的上座,你是调伏烦恼的尊者勇士。 接下来的转世是:印度的大成就者释迦喜年、龙王达巴拉、吐蕃高僧噶哇贝则、宁玛派高僧濯浦巴、嘛呢师斯斯日巴、噶举派高僧多吉僧格、元代帝师,萨迦派教主八思巴、高僧索南坚赞、明朝大慈法王释迦也失、高僧却吉坚赞、高僧班觉桑布。自释迦牟尼的弟子祖达尊者开始,经过十二次转世才是第一世章嘉活佛扎巴俄色。 这里有两个人物需要简单介绍一下。 章嘉活佛的第八代前世八思巴,生于年,出身于萨迦昆氏家族,为萨迦派的第五祖。他10岁时随伯父萨迦班智达去凉州,会见蒙古皇子阔端,后来就在元世祖跟前作近侍,很受信用。年忽必烈即帝位后,封他为国师,领总制院事,统领天下佛教。年回萨迦,主持西藏政教事务。年到大都,奉命创制蒙古新字(八思巴字),加封为帝帅。藏文史料说,忽必烈将藏族地区作为传授灌顶的供养奉献给他,就是元朝册封他为藏族地区的宗教领袖和政治领袖的标志。八思巴时开始的政教合一地方政权形式对后来藏族地区的历史影响很大,所以他受到各派僧人的崇敬。年,八思巴在萨迦圆寂,元朝追封他为“大宝法王”。 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藏文史书把八思巴作为章嘉活佛的前世转生是很有道理的,无论是宗教地位,还是政治地位都与章嘉活佛相差无几,正如二世嘉木样活佛晋美旺波在《奇异诚信主树》中所赞扬的那样: 出自光净天的昆氏家族,象佛法明月升上东山顶,在这雪山般洁白的地区,用利乐光芒使它分外素净。 你以智慧和慈悲的力量,教化汉地西藏以及蒙古,释迦牟尼之教弘遍各方,尊你为法王八思巴名实相符。 我们再看看章嘉活佛的第十代前世转生。 大慈法王释迦也失(—)是宗喀巴大师的主要弟子之一,对格鲁派的兴起和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年明永乐帝遣使召请宗喀巴进京,宗喀巴因病辞谢,派释迦也失代替前往北京朝见。年释迦也失再次进京,第二年被封为大国师。年他在明朝的资助下,在拉萨兴建了色拉寺,并使之成为格鲁派在拉萨的三大寺之一。年另一位明朝皇帝宣宗封他为大慈法王。释迦也失在京时一直住在嵩祝寺的东寺,年圆寂于返藏途中。 据史料记载,三世章嘉活佛也曾于年被乾隆皇帝封为振兴黄教的大国师,并在京城负责管理各寺庙的喇嘛,从各方面的经历和生前的宗教地位及政治地位上看,章嘉活佛都与八思巴和释迦也失相近,人们有意将他们作为一个转世系统是说得过去的。 由于章嘉活佛属于清代四大活佛之一,名气极大,所以在藏族民间,有关他的前世的传说是很多的。噶举派创始人玛尔巴大师在一些高僧眼里也被认为是章嘉活佛的前世转生。《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中就有这样一段文字: “上师(指三世章嘉活佛)最后一次去西藏时,有一天,他吩咐一位画师为他绘一幅吉祥胜乐金刚的佛土庄严图。当时,我(传记的作者土观·洛桑却吉尼玛)在他的身边,亲耳听见他说:‘画面上诸天神中一定要现出玛尔巴译师来,这是有缘故的。’另一天,我去拜见他。在我行礼时,他开玩笑说: ‘你向我行礼是出于敬仰,还是恭维奉承?’我说: ‘当然是出于敬仰。’上师说:‘你懂得用敬仰的目光观看吗?如果懂得,就会看到我头上日月座上坐着状如清净佛身的玛尔巴译师。’关于此事,上师仅对我说过这一些。但是上师确实对嘉木样协白多吉活佛、扎萨克活佛格列南喀等说过:‘我可能是玛尔巴译师的转世,此事不可对别人讲起。’”由于章嘉活佛曾说过这些话,所以在《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看来,章嘉活佛肯定是玛尔巴译师的转世。这种推断有无道理不得而知。 在西藏,或者是其他藏区,有关活佛前世的民间传说或藏文史料记载是很多的,这里就不再举例。 活佛的认证 寻访转世灵童是活佛转世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之一。一个活佛圆寂后,首要的事情就是寻访他的转世灵童。藏族有一整套完善的测试和挑选转世灵童候选人的方法,活佛转世灵童的寻访程序大同小异,即都通过预言和象征,以及集中观察某些特定地区的预兆得到启示和引导,然后再集中注意这些地区的特殊建筑物、景观等得到指引。不过,对一些著名的活佛,尤其像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这样的活佛转世系统,寻访的程序就更细致、更复杂些。如寻找转世灵童时,一般都要向神或活佛卜问,普通活佛可由某位知名度很高的活佛来卜算,以决定灵童转世的方向和姓名,但达赖喇嘛和班禅活佛必须经过西藏的主护法神乃穷护法神的卜算才能算数。我们以寻访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为例,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重要的步骤。 辨别预兆 达赖喇嘛圆寂前后会出现一些征兆,如把一些很明确的暗示告诉随时听候在他身边的心腹官员;或者圆寂后用身体呈现的某种姿势来暗示他即将转世的方向。 神谕启示 神谕又称护法神,据说能预卜人间世事,在西藏倍受人们的敬重。藏族对这一习俗坚信不疑,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总是乐于求得神谕的指点。西藏地方政府对这些神谕预卜的可靠性和重要性也信得无以复加,因此向神佛卜问是寻访灵童不可缺或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样的卜问在达赖喇嘛圆寂后立即开始,要向众多的活佛和护法神卜算,而且不止一次。这其中,乃穷护法神的占卜验证最为重要。乃穷护法神不仅要多次卜问达赖喇嘛灵童转世的方向,而且要卦卜灵童的诞生地及其周围环境的具体特征。 护法神是藏传佛教的神灵系统之一,它的种类非常多。这些护法神大多是被塑造在寺院里,享受香火,供人敬奉,当然也有的护法神只有名称而无塑像,他们有的是人间的救主,有的可以保佑寺院、僧人平安无恙,震慑八方邪魔,有的掌握着众生之生命等,但惟有乃穷护法神与众不同,他不是以塑像或者是佛教传说来存在的,而是曾幻化于空行母天地,随后降世保卫佛教的神。所以在藏族人的信仰中,他就是所有护法神中的主要护法神,人们有时也称他为乃穷大法王。?据说,乃穷护法神保护佛教的方法是预示达赖喇嘛或者是班禅的转世,使藏族人可以准确找到他们教主;他也担负着来自宗教和政治方面的占卜任务,总之只要遇到重大的事情,无论哪方面,人们都需要听他的神谕。因此,乃穷护法神在西藏的内外事务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他在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的一生中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开始寻访十二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时,是乃穷护法神说出了灵童父母(即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父母)的名字,以及灵童家宅方位的一些细节;是乃穷护法神发现了一个旨在谋害达赖喇嘛的阴谋;同样也是乃穷护法神在1年就预言了达赖喇嘛的疾病和圆寂。 观巡圣湖这是寻访达赖喇嘛灵童过程中最神圣又最神秘的程序之一。在原始信仰一节中我们已经介绍过藏族的圣湖信仰,确实在藏区有很多圣湖,寻访达赖喇嘛或班禅转世灵童的时候必须要到藏族最著名的圣湖之一拉姆拉错寻找重要的线索。拉姆拉错因位于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所建的曲科结寺东北约5英里处的山岩林立的秃山山脚下,所以也叫曲科结寺神湖。曲科结寺座落在群山之中,四季雪山环绕。在秃山山脚下的拉姆拉错三面岩石环绕,湖呈奇特的头颅状,因而被视为神湖。湖水平常湛蓝湛蓝的,湖面平静,周围地区一片寂静,透明的湖水中有蓝天漂亮的倒影。根据藏文传记的记载,在寻访十三世达赖喇嘛时,突然刮来的阵风将拉姆拉错湖中的积雪一扫而光,这样就便于寻访者找到他们所需的答案了。 寻访灵童观看圣湖显影后,寻访工作就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寻访灵童阶段。一般而言,观巡圣湖的人员返回拉萨后,经西藏地方政府和三大寺代表秘密商讨后,寻访工作才开始进行。一些高级喇嘛和显要人物便开始被派往藏区各地,他们心中牢记湖中幻影的秘密,寻找观湖在湖水中见到过的那个地方。 辨认遗物 通常来说,寻访到的灵异儿童不止一个,因此辨认遗物这一关也是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所谓遗物是指灵童前世的圣物,一般要辨认的圣物是他前世常用的东西,如手铃、小鼓、念珠和金刚(象征不可摧毁的权力)等。辨认时,两件东西并排放着,一件是他前辈用过的东西,另一件则是前者惟妙惟肖的复制品,如果灵异儿童顺利通过了这些检验,这表明他确实有出众的地方。一旦有几个儿童通过检验,还需经过另一道关键的手续——金瓶掣签。假如通过检验的儿童只有一个,亦须将一个有灵童的名字的签牌,和一个没有名字的签牌,共同放置瓶内,假若抽出没有名字的签牌,就不能认定已寻得的儿童;而要另外寻找。 金瓶掣签 金瓶掣签制度是清朝乾隆皇帝制定的,原因是活佛转世的一些弊端:在灵童的寻找过程中,有很多人为的因素可以左右转世灵童的寻访。一些人为了某种利益,就不择手段地采取各种措施,寻找转世灵童传统程序中的薄弱点。《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的作者土观洛桑却吉尼玛针对当时的不良风气,就指出过:“现今多数寻认活佛转世者,总是努力在前辈活佛去世后不久出生的有钱有势的家族的孩子中寻找,一经找到,就不顾护法神、活佛圆寂时的授记,真伪莫辨,互相串通,即行认定。另外在执行问卜认佛等程序时,有的以重金贿赂活佛的左右侍从和扮护法神者,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作出预言,甚至伪造盖了印的假文书等,种种弊端如妓女的舞步,花样翻新,不胜枚举。”?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当活佛所带来的利益太诱人了。 实施原因政治方面 从政治方面来说,西藏是一个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政治和宗教的关系密不可分,谁要是有办法控制大活佛,就可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并巩固所获得的特权。我们知道,在寻访转世灵童的过程中,乃穷护法神的作用非同小可,因此可以通过贿赂乃穷,让他在跳神中,假借神谕,指定活佛的转世灵童出在蒙古王公或西藏的大贵族家中,有时甚至还是乃穷家族中的人。比如六世班禅、札什伦布仲巴呼图克图和噶玛噶举红帽十世活佛三人是亲兄弟;三世达赖由青海蒙古王公俺答汗赠“达赖”名号,四世达赖转世就是俺答汗的曾孙;七世班禅、八世达赖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噶伦丹泽班珠、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均是姻亲。这种大活佛几乎都出自一家的现象,是促使乾隆皇帝下决心整治西藏活佛转世制度的流弊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方面 在经济上,当活佛也有相当丰厚的利益。谁的家里有幸出了个活佛,那么这家就可以一步登天,财源滚滚,享受奢侈的生活。对像达赖喇嘛、班禅等这样大的活佛转世系统尤为如此,这就是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西藏大贵族中就有一支特殊的家族系统,即亚溪家族。亚溪(yab-gzhis)的意思是指父辈的庄园,特指给达赖喇嘛的父亲或兄弟册封的大庄园。年,清朝封七世达赖喇嘛的父亲为“辅国公”,并赐给大量的庄园和农奴,从此开创了西藏最大的贵族家族系统——亚溪家族。到目前为止,西藏共出现过六个亚溪家族,即七世达赖喇嘛家族“桑珠颇章”(bsam-grub-pho-brang),八世达赖喇嘛家族和十二世达赖喇嘛家族“拉鲁”(lha-klu),十一世达赖喇嘛家族“彭康”(phung-kang),十三世达赖喇嘛家族“朗顿”(glang-mdun)和现在的十四世达赖喇嘛家族。?当拉木登珠被认定为十四世达赖喇嘛后,他的一家人都跟他到了西藏,西藏地方政府按照旧规也拨给他家许多封建庄园和农奴,同他们的前一世家族一样,拉木登珠一家也成了西藏的大贵族,民间一般称“达拉”。这跟他们家以前的务农生活岂不是天壤之别?难怪谁都想挖空心思在家里弄出一个活佛呢!? 主要原因 不过,使乾隆痛下决心在西藏实行金瓶掣签制度的,是噶玛噶举红帽系活佛确朱嘉措叛国、勾引廓尔喀人入侵西藏事件的发生。?乾隆四十五年(公元年),六世班禅远赴北京参加乾隆皇帝七十大寿庆典,所获的金银财宝无以计数。当年深秋,六世班禅因患天花不幸在北京圆寂,他的所有财物均由其哥哥札什伦布寺的扎萨大喇嘛仲巴呼图克图押送回西藏札什伦布寺,其中的大多数珍贵财宝被仲巴呼图克图攫为己有,而六世班禅的弟弟噶玛噶举红帽系第十世活佛确朱嘉措因不属同一教派却分毫未得,这引起了他的强烈不满,他一气之下,在乾隆四十九年(年)外逃投靠了廓尔喀国。在廓尔喀,确朱嘉措大肆渲染札什伦布寺有无数金银财室,西藏边务如何空虚,挑唆廓尔喀国王发兵西藏。? 廓尔喀人第一次侵藏获利不多,乾隆五十六年(年),廓尔喀兵再入侵西藏,把札什伦布寺洗掠一空。乾隆皇帝得奏报后十分震怒,派嘉勇公福康安为大将军,率多满汉清兵入藏,将廓尔喀兵逐出西藏,并挟军威,一路扫荡,最后兵临廓尔喀首都加德满都城下。廓尔喀国王几次乞降,并将确朱嘉措的尸骨、妻小及掠去的札什伦布寺部分财物一并送至福康安军前,表示永不敢犯边界,并许诺向大清国五年一朝贡。至今,在札什伦布寺的大院内还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记述的就是福康安大将军进藏驱逐廓尔喀入侵者的军功。 福康安班师回藏后,按乾隆皇帝旨意对西藏事务进行了整饬。首先严惩确朱嘉措的叛国行为,废除了噶玛噶举红帽系活佛转世系统。为了使西藏长治久安,对外不受外入侵扰,对内治理有法可依,乾隆皇帝还着大将军福康安、四川总督孙士毅、驻藏大臣和琳、惠龄四人,会同达赖、班禅以及西藏地方的僧俗要员,商议并在年制订出《钦定二十九条章程》。《钦定二十九条章程》第一条就立下了金瓶掣签制度。 操作细节关于寻找活佛及呼图克图灵童的问题。依照藏人旧例,确认灵童必问卜于四大护法,如此难免发生弊端。大皇帝为求黄教得到兴隆,特赐一金瓶,今后遇到寻认灵童时,邀集四大护法将灵童的名字及出生年月,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于签牌上,放进瓶内,选派真正有学问之活佛,祈祷七日,然后由各呼图克图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前正式认定。假若找到的灵童仅只一名,亦须将一个有灵童的名字的签牌,和一个没有名字的签牌,共同放置瓶内,假若抽出没有名字的签牌,就不能认定已寻得的儿童;而要另外寻找。达赖和班禅额尔德尼像父子一样,认定他们的灵童时,亦须将他们的名字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在签牌上,同样进行。这些都是大皇帝为了黄教的兴隆,和不使护法弄假作弊。这个金瓶常放在宗喀巴佛像前,需要保护净洁,并进行供养。” 乾隆皇帝还特别设立了两个金瓶,一个放在北京雍和宫,专供蒙古地区大活佛转世灵童掣签用。另一个放在拉萨大昭寺,专门供西藏、青海等地掣签定大活佛转世灵童。乾隆五十六年(年)九月,御前侍卫惠伦等奉旨护送金瓶到达拉萨,受到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以及西藏地方僧俗官员的隆重接待,金瓶安放在大昭寺。 操作程序根据《番僧源流考》的记载,金瓶掣签的程序是这样的: “进门(佛殿门)先挨次入坐,献清茶,次献酥油茶,毕。令满印房人将原文呈阅(中央政府对所报请入瓶掣签儿童情况的批文),合对入掣牙签上所写满洲字、蒙古字、西番字的名字、年岁相符,又令官送至达赖(或)班禅阅看后、将该入掣各本家之人唤来跪看签上名字,年岁有无误,祛彼疑心。后交满印房官人见面,用黄纸包妥,供在瓶前,又俟番僧诵经念至应将签入瓶时,喇嘛回请帮办大臣,起立行至瓶前,行一跪三叩首礼毕,不起立即跪,将签双手举过额入瓶内,以手旋转二次,盖瓶盖,起立仍归旧座。其帮办大臣将签入瓶时,正办大臣在左旁侍立礼毕,同归本座,又俟念经至掣签时,喇嘛回请正办大臣,亦行一跪三叩首礼毕,跪启瓶盖,用手旋转,掣签一枝。帮办大臣在左待立、拆开黄纸、同众开看,唤掣得本家人跪听,令其观签后,又使满印房官人送至达赖(或)班禅前阅看,将签供设瓶前,又将未曾掣出之签拆阅与众人观看,又给各本家之人观看,以除疑义,后用纸擦去。” 光明佛坛 已拥有30余万北京学生治疗白癜风费用白癜风去哪里治疗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4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神奇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入定千年的高僧
- 下一篇文章: 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后,是不是随时可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