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高僧虚云法师传奇78
岁高僧虚云法师亲诵《楞严咒》珍贵录音(9’56”) 纪实连载:绝世高僧虚云法师传奇(7-8) 作者:张永根 7 经过充分酝酿和协商,年11月,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人会议在北京召开,虚云法师被推选为首席发起人。年6月,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虚云、查干葛根等被选举为名誉会长,圆瑛为会长,赵朴初、噶喇藏等为副会长。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会议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宗教信仰自由庄严地写进了法律。 虚云法师自从离开云门山以来,只要得空,就按照原定的计划,带着佛源到全国各大佛教圣地,尤其是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湖北等地的佛教名山和寺院参访、观摩,同时联络各方僧尼,整顿佛门僧纪,推行佛教改革,统一规章制度,逐步改变了一盘散沙的状况,为新中国的佛教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期间,他还常在禅宗丛林打禅七,每七均有人开悟。 虚云法师看到国内形势稳定,政府的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各地僧团的活动也渐渐走上正轨,咀角总是挂着微笑,以至中国佛教协会要他去庐山疗养一段时间的安排也欣然接受了。 在庐山疗养期间,虚云法师每天都要在佛源的陪同下,于匡庐的山径上散步,欣赏“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胜景。出家百年来,这还是他第一次如此轻闲。 一天散步时,突然听到身后有人下跪,口称师傅。虚云法师回头一看,吔,这不是觉民、宽纯吗,你们怎么在这儿? 宽纯咀快:师傅,我们是来接您回云门山的。 觉民接着说,是呀师傅,明空长老年迈体衰,已去日苦多,寺院各项事物,都需要有影响的住持来张罗和协调。满寺僧众一致推荐我俩来拜见师傅。 佛源扶起觉民、宽纯道,师傅虽然离开云门两三年了,但一直在为佛教、为禅宗的事业奔走,况且还有夙愿未了,目前暂不能回山。他当着觉民、宽纯,不便把师傅的具体夙愿说破。 虚云若有所思:哦,让我想想。他边走边说,呃,倒是有个人选,可当云门住持。说完他用眼睛瞟了瞟佛源。 佛源知道师傅的用意,低着头直噜咀。 虚云用藤杖敲敲佛源的肩膀:你噜什么咀?地藏萻萨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况且云门山还不是地狱。你跟随师傅多年,也该出道了。 佛源脑子里转了转,嘟囔道,师傅要我回云门也可以,但您得答应我三个要求。 嗬?成精了是吧,敢跟师傅谈条件?不过你先说说看。 一是留下觉民给师傅当侍者,不然我不放心。二是师傅到云居山后,得允许我可以随时上山亲近。三是…… 虚云明白佛源的第三条要求一定是自己日后的圆寂仪式,须对现承诺,仍由他来主持,就接口道,好吧,不必多说了,师傅都答应你。另外再加上一条,你把我用特制松烟墨精抄的《铁苗倒吹》带上,留作念想。 佛源同宽纯在庐山盘桓了两天之后,就告别虚云法师回云门山大觉禅寺去了。 8 虚云法师在庐山疗养的时间尚未过半,听到有人议论,说是江西永修县要将云居山辟为林场,还要在原真如禅寺的旧址上新建场部。他对觉民说,看来师傅得走了。我生来业重,想清静几天都不行。 师傅,往哪走? 云居山!师傅不忍祖庭废灭,又要还宿债去了。 云居山真如禅寺是唐代元和年开山,汉传佛教三大丛林之一,为历代祖师最胜道场。历代名住持有道容、道膺、斋禅师、融禅师等等。历代名居士有白居易、皮日休、苏东坡、黄山谷等不计其数。日军侵华时,惧其山势险峻,容易隐藏部队,于是用飞机将其全部炸毁。 在下庐山的路上,觉民见师傅身着衲衣,手拄藤杖,坚定地向前移动着年迈的躯体,心里阵阵发酸:师傅呀,您苦修百年来,一杖一衲行遍天下,历坐15个道场、重兴5大祖庭、主持复建80多座寺庙,怎么到了岁高龄,还发如此宏愿,要再复建一个祖庭?!您到底是为什么呀?您的身体能吃得消吗? 虚云法师要复建云居山真如禅寺的消息不胫而走。在他前往云居山的途中,陆续有海灯和尚、祝华平居士等僧俗不断加入,抵达云居山时已有11人之多。 上山那天,天气炎热,数十只乌鸦跟随虚云法师一行,不断在上空盘旋,既像是为他们遮阳,又像是在迎接新主人的到来。 劫后的真如禅寺,荆棘丛生,只剩两尊铜佛,一座观音菩萨埋于草莽之中,剩下性福、直纯、修定、悟性等4个和尚住在伙房,延续着香火。 虚云法师见祖庭毁败成这个样子,不禁嚎啕大哭,长跪不起,发愿一定要重修殿宇,再塑金身! 众僧怕老法师哭坏身子,一起将他扶起,好言劝慰。 上山的人一天天多起来,没处住,老法师就让大家把破寺西边的几间用土坯、茅草搭建而成的牛棚略事修整,暂时棲身。没想到这个牛棚竟是日后虚云老法师的圆寂之所。 毕竟是新社会,毕竟是人民政府,复建真如禅寺,一切都比预想的要顺利得多。不用呈递报告,政府主动派员上门询问需要什么支持;不用印捐册、化缘,十方善信,群情踊跃,皆愿随喜;不用招工,四方衲子,闻风而至,最多时达数百人。最巧的是没有山志记载和原寺图纸,也无处查证,恰好有位苏州居士寄来孤本《云居山志》。虚云老法师率领僧众,自炸石、自烧砖、自伐木、自建造、自塑像、自开垦,以往需要7、8年才能完成的主体工程,现在仅用3年功夫,就基本结束了。 苏东坡曾说,“云居为冠世绝境,大士所居,其中湖开明月,潋滟寺前,三面平田,四山带砺,岩恋盘曲,宛若莲瓣矗抱”。怎知虚云法师入山以来,很快将殿、堂、楼、阁、厅、舍、库、塔,都依山就势次第建成,昔日的佛国楼台,唐宋旧观,今天都一齐重新呈现在眼前,真是不可思议。 在疏浚寺前的明月湖时,还挖出了当年苏东坡入山访印公时的“谈心石”,铭文虽已漫灭,但仍能辨认。老法师一高兴,当即赋诗一首: 坡老崇佛夙愿深, 寻山问水去来今。 青溪桥畔谈心石, 谈到无心石有心。 昔日金山留玉带, 钝机偶滞故缘情。 云来卷出谈心石, 为筑溪桥记姓名。 云居山真如禅寺到年才将所有扫尾工程完全竣工,建筑面积约平方米,新塑佛像50余尊。工程落成后,各方僧俗纷纷上山参拜、庆贺。虚云法师亲任住持,性福、海灯、觉民等三寮职事一一派定,常住僧人已达多。寺院成立了僧伽大队,耕云锄雾,讲经传戒,一派农禅景象。(未完,待续。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并注明作者及出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3935.html
- 上一篇文章: 直指当下七位大德高僧留给世人的最后
- 下一篇文章: 影响整个中国的6位高僧临终遗言公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