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颠禅师全传受衣钵有感通唱歌度世无
济颠禅师全传(受衣钵) 有感通唱歌度世 无执着拂棋西归 编者按: 道济禅师,乃大神通圣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显不思议事。其饮酒食肉者,乃遮掩其圣人之德,欲令愚人见其颠狂不法,因之不甚相信,否则彼便不能在世间住矣。凡佛菩萨现身,若示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绝不显神通;若显神通,便不能在世间住。唯现作颠狂者,显则无妨,非曰修行人皆宜饮酒食肉也! 世间善人,尚不饮酒食肉,况为佛弟子,要教化众生,而自己尚不依教奉行,则不但不能令人生信,反令人退失信心,故饮酒食肉不可学!彼吃了死的,会吐出活的;你吃了死的,尚不能吐出原样的肉,何可学彼吃肉?彼喝了酒,能替佛装金,能将无数大木,从井里运来;汝喝了酒,把井水也运不出来,何可学他? 《济公传》有几种,唯《醉菩提》最好。近有流通者,云有八本,多后人敷衍之文。《醉菩提》之若文若义均好,所叙之事,乃当日实事。 世人不知所以然,不是妄学,便是妄毁。妄学则决定要堕地狱;妄毁则是以凡夫之知见,测度神通圣人,亦属罪过,比之学者,尚轻之多多矣!见其不可思议处,当生敬信;见其饮酒食肉处,绝不肯学,则得益不受损矣。祈洞察是幸。(济颠禅师全传序——印光大师复庞契贞书) 话说道济禅师自翻筋斗,证出本来,那些大众不叫他道济禅师,却都叫他做济颠禅师了。这济颠禅师竟将一个“颠”字,认做本来面目,是后穿衣吃饭,屙屎撒尿,都带着三分颠意。 大家见他搅扰禅堂,都来禀告长老,长老只是安慰大众,绝不惩治。济颠一发任意,疯疯痴痴,无所不为。有时到冷泉亭上,引着一班孩子拨跤戏耍;有时到呼猿洞里呼出猿来,同他对翻筋斗;有时合着几个酒鬼,去上酒店,唱山歌胡闹,再无一日安眠静坐。 忽一日,大众正在大殿上,香花灯烛,替施主诵经,道济禅师却吃得醉醺醺,手里托着一盘肉,走到佛面前,踏地坐下,口中唱一回山歌,又吃一回肉。 监寺不胜愤怒喝道:“这是佛殿庄严之地,况有施主在此斋供,您怎敢在此装疯搅扰,成何规矩?还不快快走开!”济颠禅师嚷道:“放屁!我吃肉唱歌,比施主斋供你们这班僧人念的经还利益许多,怎不逐他们,倒来逐我?” 监寺见逐他不动,欲禀长老,又因长老屡屡护短,谅来不听,无可奈何,只得转央了施主,同见长老,对济颠禅师搅乱佛堂之事,细细说了一遍。 长老道:“既是这等,待我唤他来吩咐。”遂命侍者将济颠禅师唤至方丈,说道:“今日乃是此位施主,祈保母病平安的大道场,你为何不发慈悲,反打断众僧的功果,是何道理?” 济颠道:“这些僧人只会吃斋讨衬钱,晓得什么做梵修?弟子因见施主诚心,故来唱一个山歌儿,代他祈保祈保,奈何那班僧人,反来逐我。” 长老道:“你唱的是甚么山歌,就能祈保?”济颠禅师道:弟子唱的是: 你若肯向我吐真心, 包管你旧病儿一时好。 长老听了点点头儿。众僧正要再上前说话,不道那施主的家里人,慌慌张张地来报道:“老太太的病已好,坐起在床,叫人快请官人回去哩!” 施主听了又惊又喜,道:“老太卧床不起,怎地一时便能好了?”家人道:“太太睡梦中闻得一阵肉香,不觉精神陡长,却似无病一般,竟坐了起来。” 施主听了,看着济颠禅师道:“这等想起来,老师正是活佛,待我拜谢!”说还未了,济颠禅师早一路筋斗,溜出方丈,不知那里去了。正是: 漫道真人不露踪, 显然无奈是神通; 因愁耳目昭彰去, 装瞎看人又作聋。 济颠禅师经此一番,早有人将他的行事,传到十六厅朝官耳朵里去。那众太尉(官名)闻他的名儿,都与他往来。当不得他疯疯颠颠,终日在顽蠢群中打游戏,这些俗眼人,又都被他瞒过了。 忽一日,长老在方丈中闲坐,那济颠禅师手拿着一盏伞灯,引着许多小孩子,敲着小锣,打着小鼓,乱从从地跟着济颠禅师。济颠禅师口里唱着山歌儿,一同舞进方丈来。 长老道:“济颠!你怎这等没正经,吵闹此清静禅堂,惹得大众说长道短,连累老僧受气。” 济颠禅师道:“我师不可听信这般僧人胡言乱语说梦话,禅堂原是清净,弟子何曾吵闹?今日是正月半,元宵佳节,难逢难遇的,弟子恐辜负了好时光,故作乐耍子,此乃人天一条大路,可来可去,与这班僧人有甚相干?却只管来寻事吵闹,望我师作主。” 长老道:“你们是是非非,我也不耐烦管。今日既是正月半,不可无一言虚度。”遂令侍者撞钟擂鼓,聚集众僧,都到法堂上焚香点烛,长老升座念道:大众听着! 正月半,是谁判? 忽送一轮到银汉。 闹处摸人头,静处着眼看。 从来虚空没边岸, 相呼相唤去来休。 看取明年正月半? 长老念罢,正要下法堂,济颠禅师忙上前道:我师且少待,弟子有数言续于后: 正月半,莫要算! 一算便要立公案。 两年为甚一年期, 一般何作两般玩? 今年尚是好风光, 只恐明年是彼岸! 长老遂令侍者将语录抄了,报告诸山,才下法座。大众不知其意,都拥着济颠禅师来问,济颠禅师早一个筋斗,又打出山门去了。 却说这远长老原是个大智慧的高僧,见济颠禅师举动尽合禅机,自己的衣钵有传,故放下了心头,随缘度去。 时光迅速,不觉过了一年,又值正月半。忽临安县知府来拜,长老忙请入方丈来。 相见毕,长老道:“相公今日垂顾,不知为着何事?”知府道:“并无别事,只因政务清闲,特来领禅师大教。”长老道:“既是相公有此闲情,请同到冷泉亭上去,着盘棋子何如?”知府道:“知己忘言,手谈更妙!” 二人遂携手,同到冷泉亭上来,排下棋局,分开黑白,欣然对着。一局尚未终,只见众侍者纷纷来报说:“诸山各刹方丈中的长老都到了!”说未了,又有侍者来报道:“佛殿上十六厅的朝官都来了。” 长老惊问道:“为何今日大众都来?”侍者道:“想是吾师去年正月半升法座时,曾有‘相呼相唤去来休,看取明年正月半’语录,抄报诸山,故众人认了真,尽来相送。” 长老笑道:“我又不死,来做甚么?”侍者道:“我师既尚欲慈悲度世,何不作一颂,打发大众回去?” 长老想了一想道:“既是众人都来了,怎好叫他回去!”就对知府道:“相公请回吧!老僧不得奉陪了。”遂立起身来,将棋子拂了一地,口中念道: 一回残棋犹未了, 又被彼岩请涅槃。 长老遂回方丈,洗了浴,换了洁净衣服,走到安乐堂禅椅坐下。此时诸山和尚,并一应人等,皆来拥看。 长老叫人去寻济颠禅师来,众人去寻了半晌,那里见济颠禅师影儿。长老道:“既寻他不见,也罢了!只是贫僧的衣钵无人可传,必须他来方好!”众僧道:“我师法旨留与济颠,谁敢不遵?”长老道:“还有一事,下火亦必要济颠,不可违了。”说罢,遂合眼垂眉,坐化而去。 众僧正在悲痛,忽见长老养在冷泉亭后的那只金丝猿,忙忙地跑将来,看着长老灵座,绕了三匝,哀鸣数声,立地而化,众僧尽皆惊异,方知这位长老道行不凡。 但不见济颠禅师回来,多议论纷纷,尽说长老待他甚厚,济颠禅师却将长老待得甚薄,不知是甚缘故。只得合龛子,将长老盛了。 守候了五七日,并不见济颠禅师回来。大家等不得,将要抬龛子举殡,只见济颠禅师一只脚穿着一只蒲鞋,一只手提着草鞋,口里啰哩啰哩地唱着,不知唱些什么,从冷泉亭走入寺来。 众僧迎上前,数说道:“你师父何等待你,今日圆寂了,亏你忍心,竟不来料理!大众等你不得,今日与师父举殡,专望你来下火,你千万不要又走了别处去。” 济颠笑道:“师父圆寂,有所不免,有什么料理用着我?若要我哭,我又不会;今日下火,那师父之命,我自然来的,何消你们空着急!”转说得众人没能开口。 那时众僧钟鼓喧天,经声动地,簇拥着龛子,抬到佛圆化局,松柏亭下,解下扛索,请济颠禅师下火。 济颠禅师乃手执火把道:大众听着: 师是我祖,我是师孙; 着衣吃饭,尽感师恩。 临行一别,弃义断恩; 火把在手,王法无亲。 咦! 与君烧却臭皮囊, 换取金刚不坏身! 念罢,举火烧着龛子,烈火腾腾,烧得舍利如雨。火光中忽现出远瞎堂长老,看着济颠禅师道:“济颠!济颠!颠虽由你,只不要颠倒了佛门的堂奥!”又对众人道:“大众各宜保重。”说完化阵清风而去。众人看得分明,无不惊异。事毕,各各散去。 众人齐对济颠禅师道:“如今师父圆寂了,禅门无主,你是师父传法的徒弟,须要正经些,替师父争口气。”济颠禅师道:“你见我哪些儿不正经,要你们这般胡说?!” 众僧道:“你是一个和尚,啰哩啰哩地唱山歌,是正经么?”济颠禅师道:“水声鸟语,皆有妙音,何况山歌!难道不唱山歌,念念经儿就算正经?”众僧道:“你是一个佛家弟子,与猴犬同群,小儿作队,也是正经么?”济颠禅师道:“小儿全天机,狗子有佛性,不同他游戏,难道伴你们这班袈裟禽兽胡混么?” 众僧见他说的都是疯话,便都不开口。单是首座道:“闲话都休说了!但是师父遗命,叫将衣钵交付与你,你须收去。”济颠禅师道:“师父的衣钵,我久已收了,这些身外物件,要他何用?”首座道:“这是师父严命,如何违得?你纵不要,也须作个着落。”济颠禅师道:“既是这等说,且抬将出来看。” 首座遂叫侍者将盛衣钵的箱子龛子,都抬到面前放下。济颠禅师道:“既是老师父的遗物,凡在寺中的和尚都有分,须齐集了,一同开看,方见公道。”首座道:“这是师父遗命传与你的,你便收去罢了,何必又炫人耳目?”济颠禅师道:“你不要管,且叫众人同看明白了,再作道理。” 首座只得叫人撞钟擂鼓,将合寺大众聚将拢来,济颠禅师遂将箱龛一齐打开,叫众僧同看,只见黄的是金,白的是银,放光的是珊瑚,吐彩的是美玉,艳丽的是袈裟,温软的是衲头,经儿典儿,是物皆存;钟儿磐儿,无般不有。 众僧见了,一个个眼中都放出火来,只碍着是老师父传与济颠禅师的,不好开口来争。大家都瞪着眼睛看,那首座便对济颠禅师道:“济师兄,我有句话儿替你说,你且听着。” 不知首座怎的说来,且听下回分解。 禅林网 公众平台声明 以上内容并不反映或代表禅林之意见及观点,转发及引用请自行核实或抉择。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请重编录用者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权。 禅林chanlin 禅宗智慧的传播者 chanlinorg 禅林APP下载 苹果/安卓 苹果版 安卓版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384.html
- 上一篇文章: 法王如意宝圆寂13周年纪念征稿启事
- 下一篇文章: 心有桃源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