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执一本淡青色的略厚书卷,迎着泛黄的灯光,几个稍带墨香的大字跃然纸上—文化苦旅。不曾听闻窗外如何喧嚣,仅嗅着淡雅的书卷香气,徜徉在文化与文字的海洋之中······跟随作者,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维度,遨游在历史与文化的海洋之中。文化苦旅,旅,与作者一起漫游天地,巡游名胜古迹,时光倒流,在作者奇幻的文笔下,我的灵魂亦仿佛跟随作者行走在天地之间,:看李冰修建都江堰—以人力扭曲自然的磅礴与宏伟,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望夕阳西下,朔风刺骨,一座座圆寂塔默默矗立,渲染凄凉之氛围;观东坡贬谪之黄州“缥缈孤鸿影”,风水天一阁,东北宁古塔······数不清的胜景名迹,数不清的旅游景点,不多赘述。只是心中却有存疑,这文化苦旅,旅已阐释,苦旅,苦旅,苦在何处?读下去,读下去,深读之余,方才知晓。先从古代说起。一代文豪苏东坡,诗文惊世,早任高管,有句古话说得好:树大招风。苏东坡惊才绝艳,却免不了招来嫉恨。总有一些心胸狭隘的小人,例如:李定、王桂、李宜之。他们品质低劣,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就连“道旁苦李”都能被诬告成不被朝廷重视!“吴儿生长狎涛渊”据说竟是在影射皇帝兴修水利!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切都指向那可恶的情绪——妒忌!或许正如其弟苏辙所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但即便如此,同样也不乏正直之人,小到一名狱卒,大到太皇太后,均为苏东坡求情,关照东坡。着实令我们敬佩与铭记!就连那等候早朝时的静默,也着实有些高贵!这些人保护了文化!或许正如作者所说:对这些人,我们都要深深地感激!最终,可怜一代大文豪,竟流放黄州!令人义愤填膺!那“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凄凉气氛不言而喻!明有八股取士,清亦有文字狱,均为残害文化,巩固统治之举措。譬如:流放宁古塔!当时的文字狱着实令人发指。动辄就是全家流放,一路浩浩荡荡,冻死饿死不及,比之苏东坡流放黄州更甚!还曾记得关兆骞先生的《金缕曲》: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悲凉与无奈之情透纸而出,令人心寒!这流放,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有坏处,亦有好处!伴随着流放之人越来越多,那流放之地竟出现了一个奇迹:在那里,官僚,地位都消失不见了,只留下了善良、正直与友谊和一群赤诚相见的朋友。可叹,一个偏远之地竟成了道德的圣地!可笑,更可悲!同样的被流放之人更将此处文明推动,通过实地考察,也有了与高墙深院内的宿儒不一样的体会和感悟,为中国文化史留下了惊喜一页!除了对人文化的摧残,还有对物文化的损坏。敦煌莫高窟,一个文化的圣地,却被一个叫王圆箓的人,以极低的价格转卖大量经文,粉刷精美的古代文化墙,令人悲愤,作者所说的话也正好表达了我内心的心声:多想早生多年,去挽救那些文化宝藏!可叹!再说现代。或许妒忌真是人类的劣根性之一。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不乏这样之人。正如作者所说:最不通的文人,总是在咬文嚼字;最不洁的目光,总是在检查道德,邪恶之人总是黄袍加身,从者如云,“总输他翻云覆雨手”,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遭受摧残!同样地,黄佐临,谢晋,风水天一阁······这些文化受损之事不知有多少!合上书卷,静静沉思,望窗外清风拂煦、云卷云舒,落叶纷飞······苦旅,苦旅,旅在游山玩水,旅在巡游古地,那苦却苦在璀璨宝贵之文化无奈消逝,苦在文物的传承时有断层,苦在社会的小人一时得逞,苦在真正的君子惨遭摧残······只见远处一条崎岖的山路上,作者的身影愈行愈远,亦仿佛传来一声那深沉的叹息······作者:初二年级1班(级)廉访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症状与治疗
白癜风好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