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在线   唐光嶼,金城韓氏子,幼業儒,有青雲之誌。常夢神人曰:“若意於仕祿,若誌鄙哉!若必求道,莫若如者也。”嶼曰:“我將何之而可?”曰:“五臺山者,聖賢所棲,汝與斯地,且有宿緣,宜速歸之。”即往清涼真容院出家,因讀凈名,至依義不依語。遂求講學,稽諸大乘,唯華嚴圓極,即終身奉持。波濤於無盡義海,遊泳於法界重玄。後還臺山,頂戴華嚴,五峰行道。顯德七年冬,示疾,謂諸子曰:“猶龍者,厭乎大患,如鳳者,悲於逝川,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門人問:“四大百骸,既屬生滅,如何是不生滅法?”師曰:“四大百骸。”言訖而化。世壽六十,僧臘四十六,燒得舍利甚多。

唐代的光屿,金城韩氏的子孙,幼年熟读儒家精典,立有青云大志。

时常梦到神人告诉他说:

“如果立志于官场俸禄,那属于小志。如果发心修道,就要一心向佛。”

光屿说:

“我该怎么办呢?”

神人说:

“五台山是圣贤所居,你与这个地方有宿世的因缘,应该很快回去!”

于是光屿就到五台山真容院出家,精心研读《维摩诘经》而依义不依语。周游各地给大众讲授大乘褚经,唯有《华严经》圆满至极,于是终身受持。真是“波涛于无尽义海,游泳于法界重玄”

后来返回五台山,头顶《华严经》在五台山日夜行持。显德七年冬天,身患疾病,对弟子们说:

“犹龙还会担心大患而亡,凤凰也会在大川中逝去,诸行无常就是生灭法”

门人问道:

“人身四大:地水火风,既然属于生灭法,什么是不生灭法呢?”

光屿回答道:

“人身四大”

说完就圆寂了。年方六十,僧腊四十六岁,火花后舍利子非常多。

1、净名

维摩诘经

2、依义不依语

“义”是谓中道第一义,“语”是经文表面上的言辞或人师、论师的言论。须依常住不变之佛的真实教义,不可依照经文表面上的言辞或人师、论师所说之意。

3、生灭法

万事万物有生、有灭的理法。

4、不生灭法与生灭法

凡精神的、物质的一切事事物物,都是运动变化、生灭代谢的,都叫生灭法。悟证本性的人,知本来不生,今亦无灭,空有圆融,寂照同时,故叫不生灭法。生灭与不生灭,体同用异,它们的关系是不一不异的。

5、四大

指构成一切物质的四种要素。又名四大种、四界。即指地大、水大、火大、风大。此四种元素之体遍存于一切物质,故称为大。

随喜鼓励善法,让正法久住人间!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2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