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高僧济公,为什么疯癫
历代高僧之济公 济公,即道济禅师,又名济颠,以疯癫示人,喝酒吃肉,游戏神通。现代人根据其事迹改编成影视作品,广泛传播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之名句。 济公(年—年),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又称月引流光。 济公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 莲台坠地罗汉转世 据说济公是降龙罗汉转世,而且他出生时还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济公诞生时正好碰上国清寺罗汉堂里的第十七尊罗汉(即降龙罗汉)突然倾倒,于是人们便把济公说成是罗汉投胎。凡人道济成为历代供奉祭祀的神灵,其成佛后的尊号长达28个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集佛道儒于一身,堪称神化之极致,“活佛”也因此而来。 据《济公全传》记载,有一位李善人叫李茂春,到罗汉堂拈香求子,方烧至四尊罗汉,忽见神像由莲台坠地。性空长老说:“善哉善哉,员外定生贵子,过日我给员外道喜。” 李员外回到家中,某夜,其妻王氏梦见一尊罗汉,赠以一朵五色莲花,王氏接过莲花吞食,不久便怀有身孕。过了数月,生了一位公子。临生之时,红光罩院,异香扑鼻,员外甚喜。 这孩自出生后,就哭声不止,直至三朝。这日正有亲友邻里来庆贺,外面家人来回话,说有国清寺方丈性空长老,给员外送来一份厚礼,亲来贺喜。员外迎接进来,性空长老说:“员外大喜。令郎公可平安?” 员外说:“自从生落之后,直哭到今朝不止。吾正忧虑此事。老和尚有何妙法能治?” 性空长老说:“好办。员外先到里面把令公子抱出我看看,就知道是何缘故了。” 员外说:“此子未过满月,就抱出来,恐有不便。” 性空长老说:“无妨。员外可用袍袱盖上,可以不冲三光。” 员外一听有理,连忙把孩儿从里面抱出来,给大众一看。孩儿生得五官清秀,品貌清奇,啼哭不止。性空和尚过来一看,那孩儿一见和尚,立止啼哭。一咧嘴笑了。老和尚就用手摸那孩儿头顶说: 莫要笑,莫要笑,你的来历我知道。 你来我去两抛开,省的大家胡倚靠。 那孩儿立时不哭了。性空长老说:“员外,我收一个记名徒弟,给他取个名字,叫李修缘罢。” 员外应了,把孩儿抱进去,出来给和尚备斋。吃罢,众亲友都散去,性空长老也去了。 皈依佛门被称“颠僧” 李修缘年幼,过目不忘,目读十行,才学出众。杜先生甚奇之,常与人言:久后成大器者,李修缘也。至十四岁,五经四书诸子百家,背诵极熟,合王韩二人,在学房,时常作诗,口气远大。李修缘极好道学,每见经卷必喜爱,读之不舍。 少年济公成长在赭溪畔,读书于赤城山。由于受天台山“佛宗道源”和李府世代积善信佛家族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萌生了方外之念。弱冠之年,皈依佛门,法号道济,先入国清寺,后至临安(今杭州)投奔灵隐寺瞎堂慧远,这位“佛海禅师”为济公授具足戒。济公出家后,一反常态。言行叵测,难耐坐禅,不喜念经,嗜好酒肉,衣衫褴褛,浮沉市井,常行救死扶弱之事;状类疯狂,人们称他为“济颠僧”。 在一般僧俗眼里,道济的言行出格,被认为不是正常的人。所以有的僧人向方丈告状,说道济违犯禅门戒规,应责打并逐出山门。谁知,方丈慧远一边口宣:“法律之设原为常人,岂可一概而施!”并在首座呈上的单纸上批了:“佛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此后无人再敢诟逐。 后来慧远禅师圆寂后,济公从灵隐寺出来,又转到净慈寺,先是替人念经兼作火化工,后来升了书记僧,却依然出入歌楼酒肆,游山逛水。他写诗自述:“削发披缁已有年,唯同诗酒是因缘。坐看弥勒空中戏,日向毗卢顶上眠。撒手须能欺十圣,低头端不让三贤。茫茫宇宙无人识,只道颠僧绕市廛。”活脱脱的一幅“游戏人间”的自画像。从外表看,这位号称“湖隐”、“方圆叟”的穷和尚,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似丐似氓,非僧非道,实际上却是禅宗杨岐派第六世得道高僧。 他学识渊博,擅诗善文,出语谐谑,往往超诣。中国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对他的四首《西湖》绝句和临终偈语尤其赞赏,说“若以诗境而论诗格,他与宋代四大家的范成大、陆放翁相较,并无逊色”;如以禅学的境界论诗,则已臻禅境之极诣。 名宦富室慕名,竞相订交。道济却轻易不入侯门。而用他精湛的医术为老僧、贫民悉心治疾,疑难杂症多得根治。净慈寺失火,他自撰榜文,前去严陵山一带募化,使之恢复旧观。他好打不平,息人之净,救人之命。 道济禅师,乃大神通圣人 印光大师: 道济禅师,乃大神通圣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显不思议事。其饮酒食肉者,乃遮掩其圣人之德,欲令愚人见其颠狂不法,因之不甚相信。否则彼便不能在世间住矣。凡佛菩萨现身,若示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绝不显神通。若显神通,便不能在世间住。唯现作颠狂者,显则无妨,非曰修行人皆宜饮酒食肉也。 世间善人,尚不饮酒食肉,况为佛弟子,要教化众生,而自己尚不依教奉行,则不但不能令人生信,反令人退失信心,故饮酒食肉不可学。彼吃了死的,会吐出活的。你吃了死的,尚不能吐出原样的肉,何可学彼吃肉?彼喝了酒,能替佛装金。能将无数大木,从井里运来,汝喝了酒,把井水也运不出来,何可学他?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 如同入魔道。 输12 世人在看了《济公传》后,留下一句济公活佛口头禅:“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但都没有说出济公活佛所说的后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 世间有许多吃肉的人,为自己找借口说:“济公是和尚,他都吃肉、喝酒,我为什么不可以吃?”这都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者。佛门里戒酒、戒肉,出家人吃肉、喝酒,必定要堕地狱,怎么可能还成为圣人?济公当然不可能故意的去犯戒。 佛门里有一条规矩,凡是佛菩萨化身到世间来度众生,必须示现和常人一样身份,绝不能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不可以轻易显神通,一旦暴露身份,立刻就要圆寂走人,不能继续留在世间,否则便与经上所说不符。 但是济公他常常显神通,如果不表现出疯疯癫癫的样子,就不能留在世间,所以他表现出很疯癫,又不守戒律,使人看了之后不相信他是真的佛弟子,这样就可以显神通。但是他并非真的不守戒律,因为他有大神通,所以可以掩盖,他吃了死的,可以吐出活的。 所以,古往今来凡是祖师大德,大都是佛菩萨再来,都是有大神通的,只不过他们不显示神通罢了。所以,圣人的境界,并非我们凡夫可以测度知晓。 比如,沈员外派家仆给济公送两只熟鸽子和一壶酒,仆人路上偷吃一只翅膀、偷喝了几口酒,以为能瞒天过海,神仙也难知。结果济公指了出来,仆人不承认,于是济公到阶前吐出两只鸽子,其中一只少一个翅膀……这种特别神奇的境界,世人完全望尘莫及,故不可乱学表面行为。 圆寂:依旧天青水碧 南宋开禧二年(西元年)的5月16日,济颠端坐圆寂,留传诗偈一首:“六十年来狼籍,东壁打倒西壁,于今收拾归来,依旧天青水碧。”济公圆寂后,就葬在杭州西南大慈山虎跑泉处,当地建有二层楼高的济公塔院。 汝等当知, 是食肉人, 纵得心开似三摩地, 皆大罗刹, 报终必沉生死苦海, 非佛弟子。 ——《楞严经》 编辑/慧嫣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2741.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僧虹化之谜
- 下一篇文章: 94岁高僧圆寂后,惊现观音形象舍利子,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