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日,农历二月十五,释迦牟尼佛涅槃日,作何善恶成0亿倍。值此殊胜日请持清净、广大发心,依身、语、意三门广行善业、吃素、放生、供灯、持咒、诵经等。让我们共同缅怀佛陀,共同祈愿,愿在佛陀的慈光照耀下,一切法界众生福慧增长、法喜充满!祈愿我们的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祈愿各个国家能够人人向善,人心和谐,祈愿世界和平,宇宙祥和无浊障!

两千多年前的今天(农历二月十五日),出现过一位智者,他具有一般人毕生追求的物质生活,权力、荣华。他是一个圣人,不沉缅于其中,却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充满了追求真谛的愿望。他就是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乔达摩的双脚行走在广阔的天地间,行走在无人走过的蛮荒之路上。他毕生弘法,度化众生,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娑罗双树下入大涅槃。人天大众、法界有情,於是日莫不惆怅万分。感恩伟大的佛陀,发如白莲花般五百大愿,大慈大悲度化众生,为我们指明究竟的解脱大道。

释迦牟尼,意译“能仁寂默”,是开创佛教的教主。大乘佛教有三世佛之说,释迦牟尼是横三世佛之娑婆世界教主,又是竖三世佛之现在佛。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太子,父名净饭,母名摩耶,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时示现涅槃(公元前年)。

凤凰涅槃得以浴火重生,佛陀涅槃却留下佛学教化世间。佛的智慧是非物质的、不生不灭的。领受佛陀无量的慈悲,让我们追寻佛陀的足迹,震撼我们的前世今生。

佛陀涅槃日的故事

涅槃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

佛陀入灭时,众弟子公推阿难陀请问佛陀四个问题:

、佛陀在世时,我们依佛为师,佛陀涅槃后,我们依谁为师?

2、佛陀在世时,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后,我们依什么安住?

3、佛陀在世时,恶性的比丘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后,恶性的比丘,如何调伏?

4、佛陀在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后,经典的结集,如何叫人起信?

佛陀回答:

、我涅槃后,应依戒律为师。

2、我湿透后,应依四念处安住。

3、我涅槃后,恶性比丘,应默摈置之。

4、我涅槃后,一切经典首句应安“如是我闻”等证信的句子。

佛涅槃日,即纪念释迦牟尼佛入涅槃的佛教节日。根据各种经论著作资料,世尊涅槃时期说法计有以下数种:一、《长阿含经》卷四,二月八日。二、《大般涅槃经》卷一、《善见律毗婆沙》卷一等,二月十五日。三、巴利文《一切善见律序》、巴利文《律藏》、《大史》第三章、《大唐西域记》卷六“拘尸那揭罗国”条等,卫塞月后半十五日。四、《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八月八日。五、《大毗婆沙论》卷一九一、《大唐西域记》卷六援引说一切有部所传,迦剌底迦月后半八日。六、《灌洗佛形像经》,四月八日。一般大乘佛教国家(如中国、日本、朝鲜等)定于农历二月十五日(依据《大般涅槃经》等),各部史书皆有相应记载,如《佛祖纲目》《景德传灯录》《指月录》等。在这一天,各寺院往往举行涅槃法会或纪念仪式。

《佛祖纲目》诸书记载:“壬申二月十五日,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临涅槃时,说《涅槃经》,告大众言:‘我以甚深般若遍观三界,根本性离,毕竟寂灭,同虚空相,一无所有,法相如是。其知是者,名出世人。是事不知,名生死始。’时诸比丘劝请如来:‘惟愿久住,不入涅槃。’佛言:‘汝等不应作如是语,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已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犹如如来。’复告文殊:‘阿难给侍我来二十余年,闻法受持,如泻水置器。我今欲令受持是《涅槃经》,为诸魔所恼,汝可持是大陀罗尼救护阿难。’文殊受已,至阿难所,魔王闻咒,即放阿难,归至佛所。佛于是三入禅定,三出三告,乃云:‘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乃于宝床右胁而卧,于其中夜,寂然无声,便般涅槃。”

嗡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索哈

图文:网络

五台山佛教协会官方网站: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浠锋牸澶ф闇瑕佸灏戦挶
鍖椾含涓鍖婚櫌鏄亣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