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大德依止赞僧功德经谈ldquo
佛门大德谈:“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阿含经中略集出,叹大福田诸僧宝, 大梵天王及帝释,以大梵音赞僧宝。 如地坚牢诸神等,赞叹一切僧宝众, 我末法中出家人,常住僧赞常住僧。 僧赞僧共佛法兴,志求菩提微妙果, 于浊苦恶世界中,常在如来清净众。 恭录自《赞僧功德经》大正藏NO. 注:此经取九种经典文字会集而成,有敦煌本、大正藏本两种,海内外有多位大德弘扬赞叹过此经。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他实有德,不欲显扬;他实有誉,不欲称美;他实妙说,不赞善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瑜伽菩萨戒本》 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若佛子,口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自向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梵网经菩萨戒·十重罪》 虚云老和尚 ? 修行要一门深入,以一门为正,诸门为助,各修一门,彼此不互谤。谤法、轻法、慢法都不对。“欲想佛法兴,除非僧赞僧”,互谤,是佛法的衰相。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乙未年六月初三日韦驮菩萨圣诞 来果老和尚 ?丛林下人,见人有习气者,隐而不记,纵人问者,亦不言之。人若责者,即隐其恶而扬其善。能止不犯多住一日,多种一天佛种。如是在上者扬在下之善,居下者隐在上之恶,互相隐忍。不但道成、丛林兴,而菩萨道行。又常言:“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诚久住三宝之要素也。——禅门宗匠来果老和尚《来果禅师语录·卷一》 ?附:虚云老和尚和来果老和尚珍贵合影 慈舟律师 第五、上人与敬僧: 我与陈大莲居士等,迎请上人来泰宁,上人离双泉寺时,先向本寺诸上座一一顶礼,然后下山。至宝盖岩,大众将行李放好,上人领大众进大殿礼佛。次向住持,监院一一顶礼,不论到何寺,悉皆如是。上人敬僧,不分高下老幼,一切平等。上人说:“若要佛法兴,应当僧赞僧”。上人真为护持正法的师范。如是年高德绍,尚如是敬僧;实在令人生大感动!生大惭愧!僧众若能如是奉行,佛教自然兴隆了。此是上人敬僧之谦恭。 ——道宣法师《亲近慈舟上人之因缘及其见闻》 广钦老和尚 还有一次,有些皈依的弟子去听演讲,认为讲演的法师有影射批评广钦老和尚的意思,就打抱不平上山报告老和尚,不料老和尚当下非但毫无愠意,反而要上来报告的弟子去忏悔“误会讲演法师”的过失,并替那位法师解释其言辞的佛法含意,告诫弟子假如今天人家指名道姓骂我们,尚要诚恳感谢,何况人家没指名!老人家还严肃晓以“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的大义,他赞那位法师“能在花花世界度众生,实是菩萨”,并自谦说:“我还不敢去呢!”老和尚的功夫非我们能测,但一些日常突发的琐事中所显示的胸襟,每每令末学感动不已!——道证法师《倾听恒河的歌声》 附:宣化上人和广钦老和尚珍贵合影 宣化上人 在正法时代,所有的圣人,都示现于世,来助佛弘扬佛法。当时,跟佛出家的弟子,从无量劫以来,都随着佛修行。这些证果的圣人发愿:随着佛到处转法、度众生。所谓“一佛扬化,千佛护持。”佛入涅盘后,这些圣人也相继而入常寂光净土。 佛灭五百年后,修道人的根性不锐利,没有深厚的善根,所以变成像法时代--只有供养佛的形像而已。当时,人人都要造庙、造塔、造佛像,可是忘了造就本身的慧命和法身,所以一天一天离开正法时代的修行,走向像法时代的修行。 像法时代住世一千年,慢慢过去了,现在正是末法时代。在像法时代,虽然是像法,可是还修正法。没有人诽谤,没有人攻击,大致上能和平相处,不起诤论。不是“僧毁僧,佛法灭”,而是“僧赞僧,佛法兴”。 ——《宣化上人开示录二》之《正法时代的境界》 体光老和尚 比如说方丈,他的徒弟做维那,他的徒弟做知客、做当家,到方丈来了,可以喊他的名字;在公共的地方,还是要喊维那师父、当家师父、知客师父,那就不是你的子孙了,这些事都得知道。虚老和尚他当了多少年方丈了,首座也是他的徒弟,首座也是他的戒子,云居山每年开期,你看云居山那些首座哪个不是老和尚的戒子啊!为什么要说这些事呢?就是互相之间要僧赞僧,这现在变成了你说他不对,他说你不对,弄得烦烦恼恼的。 我今天说这么多,我的意思啊,你们大家不要说人我是非,不要这个那个的,要团结六和僧众,要僧赞僧,不能背地里说长说短,常住的教规,禁止这个背后里说长说短,一定要这样,催板!——虚云禅师法嗣、宗门耆宿体光老和尚青原禅堂开示 道源长老 佛门里有句话:“要得佛法兴,还得僧赞僧”,佛法要兴隆,还得出家人赞叹出家人。经上佛与佛的互相赞叹,就是要给我们做榜样的,也是要令众生起信仰心。僧赞僧,就是要众生信仰僧宝,因为僧宝是住持佛法,弘扬佛法的人。若是没有僧宝,佛宝和法宝就无法住世了。所以要佛宝和法宝兴隆,就必须僧赞僧! ——台湾净土宗导师道源长老《佛说阿弥陀经讲录·第七天》 会性法师 所谓“若要佛法兴,须要僧赞僧”,彼此互相赞叹,法门上彼此互相赞叹,出家众也互相赞叹,这样佛法才能兴隆起来。 ——天台宗硕德会性法师佛七讲话第二日年11月台中灵山寺 觉光法师 我们都是源自释迦世尊的传承,我们都是弘扬世尊的正法,希望令众生离苦得乐,所以不论各宗派都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所谓“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摘自《香港佛教》第六一八期:《我与十六世噶玛巴的因缘》 星云大和尚 ?目前的社会,尤其佛教界,极需要有一次提倡“说好话”的运动,让“欲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的圣言,真正能实践在僧(众)信(徒)之间!——星云法师摘自《佛教的前途在哪里》第一讲前面讲过,禅宗自菩提达摩五传至弘忍,其下分“南能北秀”。“南宗”主张“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的顿悟教说;“北宗”则重视“息妄修心”,强调“渐修渐悟”。后来,顿渐一直纷争不已,能、秀的门徒也势如冤家,各护其主。现在我们就从《六祖坛经》来看看这两位一代大师,他们彼此之间各有什么评语。 首先,根据《传灯录》记载,神秀禅师的徒众经常讥讽南宗的惠能禅师说:“能大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一个做苦工,担柴的苦行者,他凭什么资格能做到祖师呢? 在这个世间上,很多人“同行相忌”,甚至在佛教里,有时候也是彼此互不尊重。譬如,有一个人很会写文章来弘扬佛法,就有人批评说:“他只是能写写文章,不会讲述,也不善于言语。” 这个人一听,赶快学习讲经说法,等到会讲经说佛法了,又有人批评说:“某人只是讲讲说说,如同瘸和尚,能说不能行。” 这个人听了人家这样的批评,他很着急,赶快修行。但是还是有人批评:“某人只是能修行,不会办事。” 喔!赶快学习办事。又有人批评了:“只是一个事务僧,他也不会英文,也不会日文,不能宣扬国际的佛教。” 总之,不管他如何努力,别人就是批评,嫌他这样不够,说他那样不好。所以,在佛教里面,有一句话说:“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同样的,我们今天的社会,要有一种“与人为善”的心理。只要别人有一技之长,总是难能可贵,你又何必一定只寻他的短处,不赞美他的长处呢?假如有人问你:“你是不是就是万能呢?”你该怎么回答? 六祖惠能大师当年隐藏在人群中达十五年之久,他随缘安住,自我肯定;及至后来龙天推出,说法度生,人天敬仰,然而还是有人批评他说:“一字不识,有何所长?” 但是,神秀大师并不是如此说法。神秀大师告诉徒众说:“惠能大师他是得到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付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亲自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他日回复,还为吾说。”由此可见,神秀大师虚怀若谷,他对六祖的禅法更是肯定、推崇;而惠能大师对于神秀大师也是十分尊崇。 例如,神秀大师曾派弟子志诚去亲近他,他曾经这样对志诚说:“汝师戒定慧,接引大乘人;吾之戒定慧,接最上乘人。彼此悟解不同,见有迟疾。”其实,悟道都是一样,六祖惠能大师也是如此的推崇神秀大师。 我们从高僧传里,也可以看到过去很多的高僧大德,有时同门同辈纵有所争,也是在法上一点就通,一点就破,沟通以后,彼此哈哈一笑。不像弟子们,不惜为法争,甚至演变成意气之争。——星云大和尚《六祖坛经讲话》 从古至今,有许多人际之间的混乱、冷狱的冤屈、家门的不幸,都是由见不得人好的坏心理怂恿下,造成难以弥补的巨祸。如果能够换个角度去看待:邻居、朋友、同学、家人有成就,自己也是与有荣焉,沾光沾光,真是皆大欢喜。 祈愿人间的和平兴盛,佛教告诫“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赞僧”,普贤菩萨也发下“随喜功德”愿,都为我们树立一个好模范,随喜赞叹!——摘自星云大和尚《留一只眼看自己》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第一版人赞人,出伟人;僧赞僧,出高僧。——《星云日记》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四日星期一 索达吉堪布 我们应该警惕自己,千万不要嫉妒别人,尤其在出家僧团里,僧众之间一定要和睦相处。佛经中云:“僧团和合为安乐”,汉地大德也说:“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赞僧”,为了兴盛佛法,大家应该互相赞叹。——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德索达吉堪布摘自《弟子规另解》第十五讲 慧律法师 听课的诸位法师,出家人攻击出家人是佛门的不幸……法身叫做慧命,就会断了无量无边众生的法身慧命。“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如果你想要佛教兴盛,只有僧赞僧。——慧律法师开示《说僧过恶,犯大重罪》今天出家众特别多,护法居士也特别多,我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就要讲几句我们内心的话,要奉劝所有的出家人,要敬佛、要敬法、一定要敬僧;要赞叹佛、要赞叹法、要赞叹僧,也要赞叹拥护正法的居士。“若欲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居士也要赞僧,居士要互相赞叹,不可刚愎自用。——《僧璨大师信心铭》 《赞僧功德经》 敦煌本--佚集人名 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阿含经中略集出,叹大福田诸僧宝,大梵天王及帝释,以大梵音赞僧宝。如地坚牢诸神等,赞叹一切僧宝众,我末法中出家人,常住僧宝常住僧。僧宝僧共兴佛法,志求菩提微妙果,于浊苦恶世界中,常在如来清洁众。僧中或有求四果,或以证果在僧中,此等八辈诸上人,和合僧中常不断。或有头陀常乞食,或有山间乐寂静,乃至于微细戒中,不犯如来严命教。或有深广学智慧,或有息虑习诸禅,并诸集在僧众中,犹如百川归大海。殊胜妙宝大德僧,长养众生功德种,能与人天胜果者,无过佛法僧宝众。善心僧中施掬水,获福多于大海量,微尘尚可有算期,僧中施宝无有尽。若人当来求远离,越于生死贫穷河,应当速疾志诚心,于僧宝中树因果。于此最妙良福田,若有种植功德子,当来收获无边畔,犹如云中含大雨。施者不筹量度者,平等奉施无二心,是人方可能堪任,受人天中胜妙果。无量功德具庄严,大悲世尊弟子众,凡人肉眼难分别,犹如灰覆于火上。或有外现犯戒相,内秘无量诸功德,应当信顺崇重之,贤圣愚凡不可测。或有外现具威仪,或示未能舍其欲,外相人观谓凡夫,不妨内即是其圣。肉如四种奄罗果,生熟难分不可别,如来弟子亦如是,有戒无戒亦难辨。是故殷勤劝诸人,不听毁骂僧宝众,若欲不沉沦苦海,常当敬重植良田。常欲人中受乐者,亦当供养比丘僧,勿以凡夫下劣心,分别如来弟子众。若有清信士女等,能于十念生信心,平等供养比丘僧,是人获得无量报。若于僧中起邪见,当来定堕三恶道,世尊亲自以梵音,金口弘宣诚不妄。宁以利刀割其舌,或以捻杵碎其身,不应一念嗔恚心,谤毁如来净僧众。宁以吞大热铁丸,宁使口中出猛焰,不应戏论以一言,毁骂出家清净众。宁以利刃自屠割,残害肢节毁肌肤,不应戏笑调凡愚,何况打骂比丘众?宁以自手挑两目,宁于多劫受盲生,其于习行离欲人,不应恶眼而瞻视。宁毁精舍及制多,宁焚七宝舍利塔,勿于僧中出恶言,诽谤如来清净众。毁塔之人自堕落,经无量劫受诸苦,好说众僧短长者,自堕亦引无量众。是故智者善思量,勿于僧中起轻慢,善自防护口业非,莫谈此持彼犯戒。若一恶言毁沙门,当堕泥犁受极苦,从地狱出得人身,即招聋盲喑哑报。世间多有愚劣人,谈说僧尼诸过恶,因兹堕落恶道中,永劫沉沦没苦海。大悲世尊礼大众,尊敬和合大德僧,诸佛尚自致殷勤,何况凡夫轻慢众?世间多有信心人,崇重世尊弟子者,闻说三宝短长时,怨于僧中起邪见。因此退败诸善人,毁坏如来清净众,不见贤劫千世尊,是故智者应思忖。昔有俱迦离苾刍,以一恶言骂僧众,犹落钵头磨地狱,舌被犁耕数万段。亦有迦叶佛弟子,谤毁无量世间人,承斯恶业舍残形,还受耕舌地狱苦。沙门怀忿毁诸人,尚招无量口业报,何况无戒白衣人,骂僧免堕恶道者?是故智人不应骂,乃至草木砖瓦等,况毁清净出家人,习行离欲善法者?踪使欲火炽烧心,点污尸罗清净戒,不久速能自忏除,还入如来圣众位。如人暂迷失其道,有目还能寻本路,苾刍虽犯世尊禁,虽然暂犯还能灭。如人平地蹶脚时,有足还能而速起,苾刍虽暂缺尸罗,虽犯不久还能补。犹如世间金宝器,虽破其价一种贵,木器纵然全不漏,不可比于破宝器。破禁苾刍虽无戒,初心出家功德胜,百千万亿白衣人,功德纵多不及彼。出家弟子能堪任,继嗣如来末代法,万德无量在俗人,不能须臾弘圣教。最下犯禁破戒僧,供养由获万亿报,是故世尊赞胜因,天上人中受尊贵。是故殷勤劝诸人,勿毁如来僧宝众,今生习恶因缘故,当来业成亦毁佛。缘兹身口意业支,永断世间人天种,当堕三涂恶道中,亿劫沉沦无休息。若于清众起正信,无有毁谤名僧罪,常能防护口业过,不谈如来僧宝众。若人于僧有骂罪,应须志诚速求忏,于僧勿起憍慢心,来生受苦必当悔。如僧刹那有功德,其福不容于天地,何况经月累岁年,坚持如来严禁戒。是人持戒功德报,佛于一劫说不尽,况余凡俗知其边,福等虚空无有量。当知功德广庄严,释迦如来僧宝众,是故不听在家者,毁辱打骂出家僧。纵见沙门犯戒时,当宽其意勿嫌毁,如入芳丛采妙花,不应摘选枯枝叶。广大清净佛法海,多有持戒精修者,其中纵有犯威仪,白衣不应生毁谤。譬如田中新苗稼,于中亦有稗莠草,应可一种敬良田,不应拣选生分别。是以世尊制诸人,不听毁谤沙门众,唯当尊重生敬心,同此受胜诸天报。佛日灭没虽久远,僧宝连晖传法灯,犹如龙王降甘雨,大地萌芽普洽润。和合僧宝亦如是,雨于如来妙法雨,滋润枯渴诸群生,长养善芽功德种。于多劫中宿植田,得为如来弟子众,处在贤圣法海中,饮妙解脱甘露味。传持世尊末代教,流化十方诸国土,利益一切诸众生,令佛法轮恒不绝。佛法久后灭没时,伽蓝精舍毁成聚,龛塔尊像并荒凉,设欲供养难可得。壁画僧形不可见,何况得闻于正法?人身难得生人中,佛法难逢今已过。如何于妙良福田,不种当来功德种?冥路悬远不渴达,当办资粮备前所。善福田中不种植,当来崄路乏资粮,是故诸人应善思,闻经僧中应惠施。依经我略赞僧宝,功德无量遍虚空,回施一切诸群生,愿共当来值弥勒。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以金刚为正法眼 以楞严为降魔杵 以大悲为利世灯 以弥陀为导归处 教在天台行归净土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法喜充满六时吉祥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10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枝江历代名人传略之四南朝神将陆法
- 下一篇文章: 让我们与高僧大德同行在祈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