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从著名音乐家到传奇高僧
01弘一大师简介 李叔同(年10月23日-年10月13日),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02李叔同成就太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佛学,其人几乎涉足了文化艺术的所有领域。用丰子恺的说法就是,“文化艺术的园地,差不多都被他走遍了”。所以,梁实秋、林语堂等人说他“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所以,从来目下无尘的张爱玲要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听上去,实在像是个“神话”,而这个“神话”,竟然真的发生过。03如此成就为何成为和尚年创作《送别》这首歌之前,李叔同是名副其实的世家子弟,英姿翩翩、才名四播,一度风流倜傥地悠游于诸多名流、艺伎、坤伶之间。所以,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这首歌中所流露出来的忧伤、空灵,竟然会是一个预兆。 创作了这首歌的3年之后,“浪漫名士”李叔同摇身变成了一个和尚。一个在滚滚红尘中获得如此成就的李叔同,为什么会突然非常轻易地放弃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他可以成为绘画大师、戏剧大师,成为中国的贝多芬和易卜生,怎么就不当回事地把这些别人梦寐以求的成功都放弃了? 年的夏天,李叔同偶然听夏丏尊提起在一本日本杂志上读到过的一篇文章,内容是介绍有关断食体验的目的与方法。李叔同在半年之后实行了。 那一年寒假,李叔同跑到杭州虎跑寺去“断食”,这给他带来了从未有过的体验,“身心安乐愉悦之感日益强烈”,“自觉身体较以往安和舒泰了许多”。 也就是在这次“断食”过程中,李叔同不断地与庙宇的法师求教佛经,逐渐接受了佛家思想的精髓。 年初,李叔同在虎跑寺中见到了出家的情景,大受震动,遂直接导致其于翌年的元宵节成为佛门在家弟子。接下来的半年里,李叔同将自己的财产物什陆续分赠友人。 年8月19日,李叔同在虎跑寺正式剃发出家,号“弘一”。 在他看来,佛教为自己,也为世人,提供了一条医治生命无常这一人生根本苦痛的道路。 年,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开元寺圆寂,跨空而去,临终绝笔仅寥寥四字,曰:“悲欣交集”。悲的是什么,欣的又是什么?天知地知,你我不知。 一个真实的“天才神话” 猜你喜欢《静静的嘛呢石》真实僧人的生活是这样的!企业禅修之旅佛教的一部经典——《楞严经》《观音菩萨祈祷文》佛法无边,听者福气大!永不生病的办法找到了!点击“阅读原文”下载APP免费获取大量经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lyj/8958.html
- 上一篇文章: 布袋和尚坐化日
- 下一篇文章: 钟灵毓秀福山子,却向百合作维摩诗咏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