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唐密祖师金刚智三
年10月2日(农历八月十六),是唐密最重要的祖师之一金刚智三藏的圆寂纪念日。 对于这样一位后人称为“开元三大士”之首、对弘扬密法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祖师,仅仅看一眼祖师像,实在不足以表达感激之情。 在佛前礼拜时,在朝圣时,我们经常合掌祈祷:南无三国传灯诸大阿阇梨。对于“三国传灯”几个字背后的故事,对于祖师在千年前付出的心血,我们常常觉得自己一无所知。 借此特殊的纪念日,我们推送这篇来自《宋高僧传》当中的《唐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 不止是为了拉近与祖师的距离,不仅是为了增加与祖师的感情,相信通过祖师的传记,通过对祖师的了解,当我们重新捧起经书时,心情也会不一样。 以此缘起,也敬请大家期待在接下来的连载中,我们将跟随智广大阿阇梨学习包括这篇传记在内的几个不同版本的金刚智三藏传记。 /宋高僧传卷第一/ 宋左街天寿寺通慧大师赐紫沙门赞宁等奉勅撰 唐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 释跋日罗菩提。华言金刚智。南印度摩赖耶国人也。华言光明。其国境近观音宫殿补陀落伽山。父婆罗门善五明论。为建支王师。智生数岁日诵万言。目览心传终身无忘。年十六开悟佛理。不乐习尼犍子诸论。乃削染出家。盖宿植之力也。后随师往中印度那烂陀寺。学修多罗阿毗达磨等洎登戒法遍听十八部律。又诣西印度学小乘诸论及瑜伽三密陀罗尼门。十余年全通三藏。次复游师子国登楞伽山。东行佛誓裸人等二十余国。闻脂那佛法崇盛。泛舶而来。以多难故累岁方至。开元已未岁达于广府。敕迎就慈恩寺。寻徙荐福寺。所住之刹必建大曼拏罗灌顶道场度于四众。大智大慧二禅师。不空三藏。皆行弟子之礼焉。后随驾洛阳。其年自正月不雨迨于五月。岳渎灵祠祷之无应。乃诏智结坛祈请。于是用不空钩依菩萨法。在所住处起坛。深四肘。躬绘七俱胝菩萨像。立期以开光明日定随雨焉。帝使一行禅师谨密候之。至第七日炎气爞爞天无浮翳。午后方开眉眼。即时西北风生。飞瓦拔树崩云泄雨。远近惊骇。而结坛之地穿穴其屋。洪注道场。质明京城士庶皆云。智慧1一龙穿屋飞去。求观其处日千万人。斯乃生法之神验也。于时帝留心玄牝。未重空门。所司希旨奏。外国蕃僧遣令归国。行有日矣。侍者闻智。智曰。吾是梵僧且非蕃胡。不干明敕吾终不去。数日忽乘传将之雁门奉辞。帝大惊。下手诏留住。初帝之第二十五公主甚钟其爱。久疾不救。移卧于咸宜外馆。闭目不语已经旬朔。有敕令智授之戒法。此乃料其必终。故有是命。智诣彼择取宫中七岁二女子。以绯缯缠其面目卧于地。使牛仙童写敕一纸焚于他所。智以密语咒之。二女冥然诵得不遗一字。智入三摩地以不思议力令二女持敕诣琰摩王。食顷间王令公主亡保母刘氏护送公主魂随二女至。于是公主起坐开目言语如常。帝闻之不俟仗卫。驰骑往于外馆。公主奏曰。冥数难移。今王遣回略觐圣颜而已。可半日间然后长逝。自尔帝方加归仰焉。武贵妃宠异六宫。荐施宝玩。智劝贵妃急造金刚寿命菩萨像。又劝河东郡王于毗卢遮那塔中绘像。谓门人曰。此二人者寿非久矣。经数月皆如其言。凡先觉多此类也。智理无不通事无不验。经论戒律秘咒余书。随问剖陈如钟虚受。有登其门者。智一觌其面永不忘焉。至于语默兴居凝然不改。喜怒逆顺无有异容。瞻礼者莫知津涯自然率服矣。自开元七年始届番禺。渐来神甸。广敷密藏。建曼拏罗依法制成。皆感灵瑞。沙门一行钦尚斯教。数就咨询。智一一指授曾无遗隐。一行自立坛灌顶。遵受斯法。既知利物请译流通。十一年奉敕于资圣寺翻出瑜伽念诵法二卷。七俱胝陀罗尼二卷。东印度婆罗门大首领直中书伊舍罗译语。嵩岳沙门温古笔受。十八年于大荐福寺又出曼殊室利五字心陀罗尼观自在瑜伽法要各一卷。沙门智藏译语。一行笔受删缀成文。复观旧随求本中有阙章句。加之满足。智所译总持印契凡至皆验。秘密流行为其最也。两京禀学济度殊多。在家出家传之相继。二十年壬申八月既望。于洛阳广福寺命门人曰。白月圆时吾当去矣。遂礼毗卢遮那佛。旋绕七匝。退归本院焚香发愿。顶戴梵夹。并新译教法付嘱讫。寂然而化。寿七十一。腊五十一。其年十一月七日。葬于龙门南伊川之右建塔旌表。传教弟子不空奏举。敕谥国师之号。灌顶弟子中书侍郎杜鸿渐。素所归奉。述碑纪德焉。 系曰五部曼拏罗法。摄取鬼物必附丽童男处女。去疾除祆也绝易。近世之人用是图身口之利。乃寡征验。率为时所慢。吁正法醨薄一至于此。 1此处在《乾隆大藏经》中为“慧”,在《新修大正藏》中为“获”。 注:出自《乾隆大藏经》(龙藏),第84册·第部·第7页,《宋高僧传卷第一·唐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此土著述,宋释赞宁等撰三十卷。 1.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金刚智三藏纪念日特别推文2.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卷第一∣不空三藏法师圆寂纪念日特别推文3.他是唐密集大成之祖师|不空三藏法师圆寂日特别推送4.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5.观音密修次第——必得灵应6.《般若心经秘键》并序 纪念弘法大师圣诞7.愿法界众生同登妙觉 传教大师圆寂纪念日特别推文8.生也无边行愿莫极|惠果阿阇梨圆寂纪念日特别推送9.道心宏愿,照亮千古 缅怀年前入唐求法的传教大师10.智广阿阇梨:怀念一千两百年前的那位入唐留学僧 版权声明 一乘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lyj/11957.html
- 上一篇文章: 九月十二日,虚云老和尚圆寂纪念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