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圆寂纪念日,千古一僧的光辉一生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602607.html 农历八月二十日 是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圆寂纪念日 伟大的佛教翻译学鼻祖、语言学大师 鸠摩罗什法师是过去七佛的译经师 我们今天熟知的《妙法莲华经》 《金刚经》、《佛说阿弥陀经》等 均出自大师译笔下 他与玄奘大师、不空大师、真谛大师 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并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 龟兹国智慧之子 鸠摩罗什(—年),一称鸠摩罗耆婆,或称罗什,意为“童寿”。东晋时后秦僧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他祖上原为古天竺人,世代任国相。祖父鸠摩达多虽身居高位,但洒脱豪放,不为礼法所拘,名重于世。 他的父亲鸠摩罗炎,聪慧机敏,品德高尚,完全可以嗣承父业,继任国相,但却离开尘世,出家为僧,并越过葱岭,到达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一带)。鸠摩罗什法师到了中国,这时候,佛法才真正有显著的成就;他的功德真是对后世的佛弟子,是特别的深厚,报答不完的。所以,佛教能以流通到各国去,都是鸠摩罗什法师的力量所成就的,也就是他的功德庄严所成就的。 龟兹王曾听说过他的事迹,很为敬慕,亲自到城郊迎接,拜他为“国师”。国王有个叫耆婆的妹妹,年方二十,聪明好学,过目成诵,很多国家的王子派人来求亲,她都未同意。但对鸠摩罗炎却一见倾心,后来竟逼着与他成亲。他们生下的他一个孩子就用父母的名字合称为“鸠摩罗耆婆”(鸠摩罗什)。 罗什七岁时随母亲出家,诵习佛经,很能理解其中深奥的含意。因为罗什的父亲是国师,母亲是王妹,生活享受丰厚,不利于修炼,母亲便带着罗什离开龟兹,渡过辛头河,来到厨宾国。罗什拜在该国名德法师盘头达多门下为徒,极受法师器重。 罗什当时才九岁,便能面对好些成年僧人,诘难辩论,毫无惧色。厨宾国王也很敬重他,每天供奉他腊鹅两只,米面三斗,酥油六升,又派五个僧人,十个沙弥供他调遣。这样过了三年,罗什随母回到龟兹。 后到沙勒国,该国的见喜法师对国王说,罗什来到我国,一定要加以礼遇和厚待,这样,一方面使沙勒的僧人们都感到自己比不上年幼但法高的罗什,以激励他们刻苦学经,力求上进;另一方面,出身龟兹的罗什来沙勒,沙勒尊重他,也就是尊重龟兹国,必然能增进两国的关系。 沙勒王采纳了见喜法师的建议,设大法会,恭请罗什升座讲经。龟兹王闻知此事,果然派重臣为使,与沙勒国交好。 大乘小乘互为师 罗什讲经之余,又能虚心向各方高僧学习。 有一年,罗什随母亲到邻近的温宿国,该国有个僧人英秀神辩,闻名各国,他扬言如果有人能在讲经论法上超过他,就把自己的头割下来。罗什与他论辩,几个回合下来,那个僧人自愧不如,连连谢罪。罗什以仁爱为怀,不让他践誓,反而与他交好。 当时莎车国王子须耶利苏摩舍国出家,专习大乘。—直专习小乘的罗什,深受启发,便悉心向苏摩求教,广泛诵习大小乘经论。 △克孜尔第38窟壁画残片,现藏于柏林 民族学博物馆。从出土佛像残片及 壁画中依稀可见当时西域佛教盛况 罗什二十岁时,在龟兹国王宫受具足戒,从卑摩罗叉法师学《十诵律》。龟兹王特地为罗什设“金狮子座”,用罗马产的锦缎装饰,请罗什讲经。罗什曾与他的启蒙老师盘头达多辩论大乘教义。 达多法师说:“大乘说一切皆空,太可怕了,哪有丢掉所有的经典而去追求‘空’的呢?这样做就象传说中的一个狂人,他让纺织师傅纺线,纺得越细越好。那师傅加意纺线,细如微尘,可是那狂人还是嫌粗。师傅大怒,便干脆用两只空手比划着说,这根线物别细,该合于你的要求了吧。狂人说,我什么也没有看见啊。师傅说,这根线极细,我这么高明的工匠还看不见呢,何况一般的人。狂人听后大喜,也用手比划着接过那根并不存在的线,看了一番,又交还给师傅。” 达多法师接着对罗什说:“你所讲的大乘,也是如此吧。”鸠摩罗什对达多法师深深施礼,恭敬地说:“老师,大乘主张‘一切皆空’,是指我及尘世间的喜怒哀乐、恩怨毁誉、利害得失、休戚祸福,都因种种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易幻化,如过眼烟云,并无常恒坚实的自体。所谓‘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放无所住。无所住故,则非有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至于我佛点化顽冥、普度众生的经义法言,则非但不空,而且普照环宇、永存不灭。” 罗什诚恳的态度,透剔的说理,反复的论证,使达多法师深为信服。 他深有感触地说:“老师诚然比学生强,但在某些方面,老师确有所短,学生反而能开启老师。这个道理现在得到了验证。我打心眼里觉得,我是罗什小乘师,罗什是我大乘师。” 此后,西域各国僧俗人众无不敬佩鸠摩罗什,每当罗什讲经时,诸王甚至都长跪在座侧,让罗什踏着他的肩背登上法座。 东土译经功绩卓 鸠摩罗什不仅声震西域,而且也名扬中国。 △鸠摩罗什游学时间地点经历简表 前秦的苻坚就曾遣使邀请罗什。后又于建元十八年(年)派骁骑将军吕光、陵江将军姜飞等率兵七万,西伐龟兹。临行时苻坚还特意叮嘱吕光:“此次西伐龟兹,非贪其地。朕闻西国有鸠摩罗什大师,深解法相,善析阴阳,为后学之宗师,朕甚思之。贤哲者是国之大宝,若克龟兹,则用驿车急送罗什来。” 后吕光率军破龟兹,找到了罗什。吕光见罗什年轻面嫩,貌不惊人,想试探他一番。合强令罗什与龟兹王的女儿成婚。罗什拒而不受,言辞甚苦。吕光却说,你的德行,超不过你父亲,你父亲出家后尚且娶了亲,你又何必推辞呢,吕光用酒灌醉了罗什,接着把罗什和龟兹王的女儿一起关在密室中,遂使罗什“破戒”。 后秦弘始三年(年),后秦王姚兴派人迎接罗什来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姚兴以国师之礼相待,请他住进西明阁及逍遥园,译述佛教经典。 鸠摩罗什回顾佛法东传以来,自东汉以至魏晋,三百余年,经论渐多,但由于佛法义理玄深,又限于梵汉文字之适译多所艰难,眼下的经卷实难令人满意。 所以他决心带领一班人马,依据梵文原本,对照旧译经卷,先后译出《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经论著述多部。 鸠摩罗什大师神思敏锐、学识渊博、见解独到、文才卓绝,对梵学、汉学造诣很深,加之他生性宽厚仁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充分调动和发挥弟子们的才思能力,译出的佛经达数十部三百余卷,而且尽量忠实于原作,文义圆通。 罗什大师曾说:“改梵为汉,失其文义,虽得大致,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罗什和弟子们通力合作,呕心沥血,重译经论,的确力避旧有经论的疵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使得“众心惬服,莫不欣赞”。 后秦王姚兴常对罗什说:“大师聪慧颖悟,天下无人能匹,如果一旦去世,恐怕后继乏人了。”于是便从宫中挑选美女十人,逼令罗什接受,以便“传宗接代”。罗什有口难辩,此后不住僧坊,别立官舍,过着与—般僧人不同的生活。但作为高僧,他内心的苦楚隐衷的确难以言状。 每次讲经时,他总是说自己“譬如臭泥中生莲花”,告诫僧俗大众“但采莲花,勿取臭泥”。不久后,大师心力交瘁,于后秦弘始十五年(年)圆寂,享年七十岁。 鸠摩罗什大师一生,在我国佛教史、哲学史、文化史、翻译史方面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他的品德学识、治学著译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其意义和影响十分深远。 对大师的生平思想和他的译述成就,历代虽有所探讨研究,但尚嫌粗疏,还需有志者探幽发微,深入继承,古为今用! ↓近期文章↓ 中秋节,我们恭迎月光菩萨圣诞南怀瑾《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佛国品第一(上)南怀瑾老师《维摩诘经》讲记-开场白大乘宝经《维摩诘经》五句经典,通彻佛门禅机虚云老和尚:认识佛陀 虚云老和尚与能海上师、清定上师的交集 能海法师:入般若法门了解更多文章或学修内容 可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dmyj/7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鸠摩罗什圆寂纪念日,千古一僧的光辉一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