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横陽明代高僧大德名声在外,颇具传奇色
白癜风治疗的好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2.html 横陽历代高僧之--明代寂照禅师 --历代《平阳县志》中无载,事迹见清代《屏南县志》 文:光明人家-11-18 明代有关平阳籍高僧大德记载人物、事迹不多,据目前笔者查据,民国《平阳县志》中记载有至刚、智顺(二人均为瑞安人),吴良佐、妙智四人。吴良佐是为居士,真正释家其实也就妙智法师一人而已(另有专篇介绍),这里介绍一位名声在外的明代平阳籍高僧-寂照禅师。 历史上,温州与福建山水相连,水陆相通,交往密切。加上一些历史原因,历代闽民徙温州络绎不绝。据目前学者的考证,温州人的祖先近80%来自福建,也可以这样说,瓯闽之间的关系是唇齿相依,血脉相通,人员来往极为频繁。而这位平阳籍高僧寂照禅师的资料主要记载在乾隆和光绪年间的福建《屏南县志》里。 屏南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霍童溪、古田溪上游,东南与宁德市相连,东北与周宁县交界,北与政和县接壤,西北至西与建瓯县毗邻,西南至南与古田县相接。清雍正十三年(),析古田县境东北部移风里、新俗里和横溪里的13个都之地置县。县治双溪位于翠屏山之南,故雍正皇帝给取名“屏南”。屏南置县后属福州府,现归属宁德市。 寂照禅师,明中期(约生活天顺-弘治年间)之高僧,他是浙江平阳人,俗名无考,生卒年也不详,在平阳地方史料中无载。现据清乾隆《屏南县志》仙释附载:“僧寂照,浙之平阳人。深悟禅理,能诗。景泰初,来屏住景福寺,后居九峰圆寂。诗偈俱详载《寺观》内。” 而光绪《屏南县志》卷三十《人物志》-方外载:“明,僧寂照,浙之平阳人。深悟禅理,能诗。景泰初,停景福寺。尝独坐荒山三日夜,致精灵伏匿,虎狼来参.猿鹿含花献果之异。后圆寂九峰,有偈传世,寿七十九。” 寂照禅师早年便出家普渡与修行,其深悟禅理,精研融通释儒之道,修禅写诗,道行很深,颇具传奇色彩。在屏南地方文献记载与民间传说中,他尝独坐九峰荒山三天三夜,以致有精灵伏匿,虎狼来参,猿鹿含花献果之异像,世寿活了79岁。寂照禅师他在屏南县事迹主要有重振景福禅寺和创建九峰寺,对屏南县地方的佛教重兴作出了贡献。 据明-杨德周于崇祯六年()编纂《玉田识略》中记载,景福禅寺创建于北宋建隆年间(--年)年间。坐落在岭下村后溪龙山,千余年来,景福寺历尽沧桑,几经兴废。重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年),下殿为同治十三年(年)重建。 年,岭下几位村民筹资重塑三如来、观音、弥勒、韦陀、伽蓝等主要佛像,寺院初具规模。景福寺坐东北向西南,中轴线上由大门、空坪、下殿、正殿后部组成,下殿正中天井三面围廊,北侧修为厢房,正殿面阔5间16.43米,进深5柱8.95米,带前廊,后部设神龛,祀三如来佛,正殿前设挡板,悬山顶。 寺院广六丈,深八丈余。庙宇建筑雄伟,进山门后是一个圆门,走进圆门,迎面高坐着慈眉笑脸的弥勒佛,转过屏风,是面向大殿,俯首而立的韦驮菩萨,沿着天井旁的走廊而上,就是该寺正殿,大殿正中的莲台上是三尊大佛,两旁是面目狰狞的罗汉。殿后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场所和僧人的起居室,寺后沿墙一带是小花圃,一株枝叶繁茂的月季花蔓满后墙,开花季节,煞是好看。殿前天井的石板上整齐排放着数盆桧、柏等长青花木,环境宁静、幽雅。 在明、景泰初年(年),时来自于浙江平阳的高僧大德-寂照禅师来屏南地方,他曾住在景福寺。以往曾经一度香火鼎盛的景福寺此时已是门庭冷落。而深悟禅理且善诗通文的寂照禅师,面对荒凉破败的庙宇,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巍巍梵宇蔓颓墙,古寺苍苔昼掩门。 犬吠屋腰山杳杳,虫鸣阶下草荒荒。 寒溪淡月蒹葭冷,篱落西风桔柚香。 昔日凤凰池上客,也曾此地拜慈光。 而后寂照禅师在景福寺修行居住使得寺庙重新一振,香火旺盛。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寺中佛象被红卫兵作为“四旧”毁掉,庙宇也因年久失修,只剩下断垣残壁。近年来庙宇开始逐步修复,佛象已重塑部分,但与原寺院对比已面目皆非。 在屏南,寂照禅师又创建了九峰寺。此寺在屏南四坪。明景泰元年(年),也是来自浙江平阳的寂照禅师所创建。后在清.乾隆五十七年()毁。嘉庆二年()僧洞苍重建。道光五年()僧宏修重修。其山脉自武夷分支至寺,奔涌蜿蜒,蟥兀特起,恰合阳九之数,是名九峰。 据明、崇祯《玉田志略》载:“(寂照)禅师,浙之平阳人。深悟禅理,尝独坐荒山三日夜,致精灵伏匿,虎狼来参,猿鹿含花献果之异。后于九峰圆寂,有偈传世:‘寿七十九,看来无所有。云中水嘶,泥牛含月走。’详《古迹》。 曾任清代屏南知县沈钟有《过九峰》诗: 乍入九峰路,峰高不易攀。 僧巢云外寺,人种屋头山。 落涧龙藏碎,空堂虎踞关。 登临殊未倦,身在翠微间。 屏南训导黄正绅有《重游九峰》诗: 仄径人深竹,峰峦生面开。 一龙归海去,九鲤抱山来。 此地无尘迹,前游尚草莱。 野花寒更发,烂漫读书台。 参考文献: 1、《屏南旧志集》清.沈钟编纂.福建人民出版社.. 2、《屏南县志》四种.福建省文史研究馆编.方志出版社. 3、《屏南文史资料》第15辑政协屏南县委员会文史委 4、《玉田识略》明.杨德周纂,明崇祯六年()修 光明人家欢迎分享本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dmyj/12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民间故事高僧投猪胎
- 下一篇文章: 佛教佛学弥勒佛像是如何由瘦变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