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明作品福清江阴一高僧常年吃住树上
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 鸟窠禅师,浙江杭州富阳人。俗姓潘,本号道林,法名圆修。出生于唐开元二十三年(年),晚年移居福清白屿(今江阴镇),圆寂于唐大和七年(年),享年99岁,僧龄达80多年。 据传,其母亲朱氏,有一次梦见阳光直射口中,感而有孕。鸟窠禅师出生的时候,“异香满室,遂名‘香光’”。《宋高僧传·唐杭州秦望山圆修传》中说:“释圆修,姓潘氏,福州闽人也。生而岐嶷,长而俊迈。” 鸟窠禅师9岁出家,14岁到河南嵩山会善寺学习佛经。他“仪表容与,日新厥德,研穷经论,俄约观方。”21岁到湖北荆州果愿寺受戒。后又到陕西长安西明寺跟从复礼法师学习《华严经》、《起信论》。最后投到福建长乐人、著名佛教改革家百丈怀海法师的门下,“根教相符,遂明心要”,颇得百丈怀海法师的真传。 鸟窠禅师云游浙江杭州时,看到西湖背面的秦望山有一棵松树枝繁叶茂,盘屈如盖,于是就住在上面,因此有人叫他“鸟窠禅师”。又因松树上有一个鹊巢,有人又叫他“鹊巢和尚”。鸟窠禅师“物我都忘,羽族驯狎,由兹不下近四十秋。”每一个太守到任,只能从树下仰视。当时,太守裴常棣坚请鸟窠禅师下树结庵,始终说服不了他。 唐元和年间,著名文学家白居易到杭州任太守,与韬光法师常相往来。他听韬光法师提起鸟窠禅师的怪癖,前往拜访,果真看到他端坐树上,于是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赶紧下来吧!”鸟窠禅师笑着答道:“太守,其实你的处境更危险啊!”白居易百思不得其解,反问道:“我在朝廷为官,位镇江山,何险之有?”鸟窠禅师说:“薪火不停,识性交攻,安得不危?”意思是官场沉浮,勾心斗角,危险处处皆在。白居易似乎有些领悟,又问鸟窠禅师:“那如何禅解?”鸟窠禅师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白居易说:“这三岁小孩都知道,不见得有什么高见。”鸟窠禅师严肃地说:“三岁孩儿也解道得,百岁老人略行不得。”白居易被这么一说,对鸟窠禅师肃然起敬,完全改变了那种自恃清高的态度,于是拜鸟窠禅师为师,先后为其写了两首《赠鸟窠和尚》的诗,一曰:“形羸瘦骨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曾结草庵倚碧树,天涯知有鸟窠名。”一曰:“空门有路不知处,头白齿黄犹念经。何年饮著声闻酒,迄至如今醉未醒。”白居易另写一首题为《鸟窠与白居易》的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还有一次,鸟窠禅师、白居易、白居易的三弟等人在一起论禅,旁边一个侍从想离去,鸟窠禅师问:“你要去哪?”侍从说:“向诸方学佛法去。”鸟窠禅师一边抽出一根布毛,一边说道:“若是佛法,我这里亦有小许。”侍从顿悟。白居易的三弟见此情景,作诗曰:“白头居士对禅师,正是楞严三昧时。一物也无百味足,恒沙能有几人知?” 白居易与鸟窠禅师结识之后,经常问禅于他。有一次,白居易以偈语请教鸟窠禅师:“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鸟窠禅师以偈语答曰:“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须更问此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白居易听了鸟窠禅师的开示,愈加佩服,从佛法中领悟到自己安身立命之处,终成一位意境高深、修为脱俗的大居士,还在西湖旁边建起一个竹阁楼,以便与鸟窠禅师“朝夕之参益”。晚年的白居易更是素养其心,将自己的住处改为香山寺,自号香山居士。后来,人们把竹阁楼改造为广化寺,将白居易的画像挂在寺内。 白居易被贬苏州为刺史后,鸟窠禅师也离开杭州,南归于闽,并在福清江阴岛琼田山旁边垒洞为家,作为隐居之所。闲暇时,鸟窠禅师常把白居易的诗念给村民听。唐文宗大和七年(年),鸟窠禅师自觉不久于人世,告诉侍从说:“吾今报尽……”“言讫跏趺而化”。敕谥“圆修禅师”。江阴的老百姓为了纪念鸟窠禅师,在他仙归后,把其隐居的岩洞命名为“鸟窠岩”。此岩洞的遗迹至今犹存。 明《八闽通志》载曰:“白屿山在县(即福清县)南江阴里……山有鸿休岩……又有鸟窠岩,在鸿休岩之西,累石为之……后居此,故以名岩。”宋淳熙《三山志》亦载曰:“鸟窠岩,鸿休岩西,累石为之……(鸟窠)后居是,故以名岩。”清《福清县志》载曰:“(鸟窠岩),昔鸟窠祖师禅栖之所,秽草不生,圣水存焉。”《江阴宗教史》载曰:“琼田龙井……乃鸿庥、鸟窠二祖修道之所相传井有圣泉,壑容水数斗,盛夏不竭,人汲祷雨辄应。”又载:“(鸟窠于)唐长庆四年回江阴,于鸿庥岩四垒石禅栖,因名。其法窟在琼田寺。” 南宋著名书画家梁楷有感于鸟窠禅师与白居易的相识、相知,特地作了一幅画——《白居易拱谒·鸟窠指说》(如图),让后人得以感受彼时的情景。南宋诗人董嗣杲在《鸟窠》一诗写道:“松顶巢成亦甚危,元和禅此太和归。比丘随处心传异,刺史(即白居易)游山礼谒稀……” 作者简介 林秋明,福建福清人。诗人、作家、民俗学者、文史专家。福清市政协委员、福清市社科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福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闽都乡学讲习所讲师。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美国国际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文化产业学会、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州市作家协会理事;福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成员;福清市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清市历史名人名家研究会副会长;福清市革命史研究会、福清市闽浙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福清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福清《玉融文学》杂志顾问;福清市全民阅读活动推广大使。曾获评福清市“书香家庭”、福州市“十大读书明星”。已出版著作20部(部分著作详见下图,欢迎选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dmyj/10131.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僧故事憨山大师的一生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