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纪念日辛丑年二月初五玄奘大师圆
辛丑年二月初五,公历年3月17日,唐朝高僧三藏法师玄奘圆寂纪念日。 玄奘(-年)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唯识宗)创始人。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俗姓陈,名炜。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外交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卷。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隋大业八年(年),玄奘时年13岁,于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隋大业十二年(年),玄奘随其兄长赴长安居留,后入汉川,北至益州,适逢空、景二法师,从之受学。继而至高僧大德云集的成都学习。武德五年(年),玄奘于成都受具足戒。 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 贞观元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年,一说贞观元年),从凉州出玉门关西行,长途跋涉五万余里。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与当地学者论辩,名震五竺。 历经十七年,贞观十九年(公元年)回到长安。组织译经,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丰富了祖国古代文化,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典籍,世称“新译”。 曾编译《成唯识论》,论证“我”(主体)、“法”不过是“识”的变现,都非真实存在,只有破除“我执”、“法执”,才能达到“成佛”境界。所撰又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 公元年农历二月初五,玄奘法师圆寂,世寿64岁。 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等,均由其事迹衍生。 (文中图片皆源自网络)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往期精彩 祖师纪念日辛丑年正月廿一净宗九祖蕅益大师圆寂日祖师纪念日 辛丑年正月十二净宗七祖省常大师圆寂日祖师纪念日 庚子年腊月十七日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圆寂日祖师纪念日 农历十二月初一净宗四祖竹林法照大师圆寂日祖师纪念日 农历十一月廿四天台四祖智者大师圆寂日 欢迎投稿:dashengzhulinsi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yjfh/9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统整课堂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
- 下一篇文章: 纪念济世弘法育僧才爱国高僧圆瑛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