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去哪儿赤滩古镇邀你来探幽
订阅“泾县新闻网” 赤滩古镇位于泾县城东北7.5公里处,西临青弋江,东接琴溪河,三面环水,环境清幽,风景宜人,民俗文化丰富,佛教氛围浓郁。赤滩古镇紧靠省道,距芜湖市80公里,距宣城市35公里,至黄山公里、九华山公里,去长三角各大城市只有2-4小时的车程,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由于赤滩古镇位居青弋江与琴溪河交汇处,水上交通十分便利,来往船只、竹(木)筏繁多。皖南各地的山货常年在此集散,所以自宋代建置起,赤滩古镇就物畅其流、人声鼎沸,商业发达,经济繁华,历经千年不衰。遗憾的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陈村水库建成蓄水,青弋江水位徒降琴溪河水流变小后,赤滩古镇就失去了昔日“水上码头”的优势,风光不在,顾客稀少,市井萧条。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时间过去了整整三十年,三十年后的历史,再次选择了赤滩……“赤滩”地名的来历自古到今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据宁国府记载,三国时期,泾县东北三十里地之侧有白龟城,名曰:“龟潭”。昔日宣城未建,卜此基地,役者插石而破白龟之首,血流满溪,遂名为红子巷,附近的河滩便为赤滩。这个传说实为荒诞,但也说明了赤滩建置很早。 第二种是百姓流传的说法:清代中叶,太平军恶战清军,死伤无数,尸横遍野,血染沙滩数年不退而得此名。这种说法也无从考证。 第三种说法是据《泾县志讯》记载,“赤滩地面系江河水流冲击而成,相传沙为赤色,始得名为赤滩。” 沉睡千年的古镇,完好的保存着明清一条街古建筑群,卵石路面,青砖黛瓦,马头墙,四水到堂,古朴典雅。赤滩古镇古色古香的独特魅力,吸引了许多影视剧前来拍外景,如《一个女人的史诗》、《税务局长》等多部电视连续剧曾在这里拍摄。赤滩古镇/欢迎您孔庙 为纪念孔子而建,珍惜他留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遇事和为贵仁为先,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共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释迦殿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为人类文化史上一位先哲圣人。世尊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现在北印度。 按中国佛教学者在佛教史中通常采用的说法,释迦牟尼诞生的时间是公元前年,逝世于公元前年,享年八十岁。关于释迦牟尼的诞生日,我国一般认为是农历四月初八,东南亚各国则以公历五月的月圆之日(相当于我国农历的四月十五)为释迦牟尼诞生日。平安殿 殿里供奉的肉身菩萨法号慈济,湖北黄冈人,幼年出家,习文练武,懂医术。慈济二十岁时,云游名川大山,走遍全国各地。一生慈善喜舍,广度众生,救人与危难之时,故人们称他为“平安菩萨”。 慈济89岁圆寂,三年后肉身不腐,被后人装金供奉,以保佑众生平安,是唯一保佑平安的菩萨。我们要学习平安菩萨慈悲为怀,乐善好施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和谐文明的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中药铺 赤滩古镇过去不仅商贸繁荣,经济发达,传统的中医文化底蕴也比较深厚。 昔日,赤滩老街较有名气的老字号中药铺有:董恒春中药铺、保康药号中药铺、培元堂中药铺、张宏昌中药铺、卫中和中药铺等六家。其中培元堂、董恒春等药店为清代中叶创办,药品齐全,名噪江南。中医造诣较高的有唐立志、唐飞如、卫超生、董体贤等老中医。 中医诊所有近十家,早前,儒医卫良恭、卫严不仅医术高明,且医德高尚,对看不起病的穷苦百姓分文不取,还经常下乡义诊,深受泾县北乡一带患者的好评。文房四宝文化园 中国文房四宝文化园泾县馆:是国家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和安徽省文房四宝协会,安徽省泾县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高端文化机构。中国文房四宝文化园泾县馆的成立,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旨在全面展现安徽泾县文房四宝精品、名品及新品,进一步推动安徽泾县文房四宝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文化园于年底建成,由宣纸捞纸古作坊、文房四宝体验馆、书画廊、文房四宝书画展示馆、古籍印刷等六部分组成。许宅 房屋特点就是“四水到堂”。什么叫“四水到堂”呢?过去的古房子有二进、三进还有四进的,因为房子建的深加之窗户小,采光困难,显得光线昏暗。怎么办呢?先人很聪明,在房子的中央建一个天井(即一块露天的空间)这样就解决了房子采光的问题。因为有了天井下雨时雨水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顺天井流了进来,故称“四水到堂”寓意肥水不落外人田。 你看这幢房子就是典型的“四水到堂”式样,因该房屋徽派风格明显而且保存完好,所以电视剧《税务局长》第九集、第十三集的内容和外景就是在此拍摄和取景的。电视剧的播出不仅提高了赤滩的知名度,同时还充分发挥了古建筑在旅游文化市场上的独特作用。观音殿 “观世音菩萨”其名出自她的职能,她观察世人有诚心呼唤她名字之声音,她必垂救之,以是名“观世音”。“观世音”菩萨修行的是大悲行解脱法门,大悲是观世音菩萨特别的德行。观世音在中国又称观音,有人认为是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将“世”隐去,而变成观音的。 据说观世音菩萨现于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辅佐,西方三圣中的一尊,协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西方极乐世界,使一切众生永离苦恼得安乐。观世音以大悲心关照世间众生,而现身说法,大悲救苦,成就了与佛平等的功德。甜酒铺 赤滩人爱吃甜酒,也擅做甜酒:先用水将糯米泡半天,漂洗干净后蒸熟成米饭,再拌酒曲、保存,期间需要检查,看有无发热,完成发酵的糯米是酥的,有汁液,气味芳香,味道甜美,酒味不冲鼻,大约发酵24-48小时,将容器盖打开加满凉开水,再盖上盖,即可放入冰箱保存,留着慢慢吃了。陶瓷馆 我国的制陶业历史悠久,工艺先进,陶瓷(器)品质量譽满全球,有瓷都景德镇,陶都宜兴。我镇境内有省文保单位宣州陶窑古窑址,宣州窑丰古窑址,吸引了众多文化工作者前来考察,陶窑的制作工艺土法龙窑烧制陶瓷品还在延续。据考证陶瓷古窑地属民窑,主要烧制人用陶器陶瓷日用品。百年老澡堂 原名沧浪池,建于清朝光绪末年(年)。昔时的赤滩是泾县的商贸重镇,水陆交通便利,是青弋江沿岸的重要水码头之一,皖南山区各地的山货均在此中转集散,外埠的日用品由此转口进入山区销售,街上终日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人气旺盛,因此沧浪澡堂生意红火,久负盛名。 特别令人感到难忘的是,一九四一年一月,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叶挺军长蒙难被国民党军暂扣在赤滩附近的新店村。一天上午10时许,叶军长在国民党军一个加强排的“护卫”下,从赤滩上街头信步走到下街头的沧浪池沐浴。事先,国民党52师副官处做了周密安排,澡堂周围戒备森严,屋顶平台架设两挺轻机枪,澡堂附近道路戒严,沧浪池里还特地喷洒了香水。约一小时后,叶军长骑高头大马离去。百年老澡堂保存至今,也是老百姓为了缅怀叶挺这位抗日名将。佛舍利馆: 位于讲经堂殿内,占地面积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多平方米,大厅内金碧辉煌,蔚为壮观。佛舍利晶莹剔透,庄严至臻,进入观瞻大厅,令人肃然起敬。“来自尼泊尔的祝福” 赤滩古镇有保存完好的赤滩老街和丰富的民俗文化,佛教气息浓厚,并把佛教文化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及生态休闲旅游相结合,这种做法得到了国际旅游业管理协会原主席赵现璋先生的充分肯定和赞赏。经赵主席介绍,年12月7日下午2时,尼泊尔驻华大使在北京亲切会见了赤滩古镇佛舍利馆馆长胜德法师,其为佛舍利馆题词并将一颗珍贵的佛舍利交给赤滩古镇佛舍利馆永久珍藏。农家轩 这里是农趣园,陈列着部分古时的农具。天津南开大学教授尹沧海先生将它定名为“农家轩”。民以食为天。相传神农教农耕之术,嫘祖授养蚕之法,使人食之有粮,遮体有衣。我们的祖先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作,凭着简单的生产工具勇敢的战天斗地,繁衍生息,延续历史,创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民俗文化陈列馆 为纪念孔子而建,珍惜他留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遇事和为贵仁为先,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共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赤滩古镇历史上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昔日这里码头街市喧闹,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市场繁荣,吸引了大批徽商。这里搜集和展出的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一些民俗实物一千多件,有古代生产生活和文化娱乐等个方面的物品,可谓包罗万象,琳琅满目。通过这些民俗物件充分展现了过去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一个缩影。同时也展现了古时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镇馆之宝白龟城守城狮 镇馆之宝白龟城守城狮这尊人面兽身石像是从白龟城遗址------青弋江中打捞起来的,它是白龟城的守城狮,迄今为止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据江南史载: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曾游览白龟城,留下“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冰夷”的诗句,此诗佐证白龟城就在赤滩附近,也说明了赤滩古镇的历史悠久。 整块的梨花木桌子很罕见~ 赤滩古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传承这种文化而组织成立了老街画苑,供书画爱好者欣赏品味学习,从而进一步促进对书画的兴趣爱好,激发对书画的创作灵感和热情。通过对所展书画的学习和创作实践进而提高自身素养和修养并陶冶情操,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努力。 《中华和谐盛世图》 画苑展出的《中华和谐盛世图》是由中国传媒大学美术传播研究所主持,全国六十位著名画家共同创作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六十周年献礼之作。卷长米,创中国国画长卷之最。画长米,取意60周年的倍数,高90厘米,寓意国运长久。 财神文化广场 年,泾县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入多万元,打造了赤滩古镇财神文化广场,并在年1月18日举行了财神文化广场落成庆典仪式,海内外高僧大德,信众和群众数千人参加了落成庆典活动,四方宾朋前来莅临指导。 财神广场的建成(财神菩萨塑像高18米,皖东南首屈一指),标志着赤滩古镇景区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景区以后将继续走好民俗文化发展之路,打好传统文化发展之牌,念好佛教文化之经,坚持旅游富民的宗旨,为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做贡献。大草原新增加项目: 自助烧烤、篝火晚会、真人Cs、皮划艇、拓展项目 赤滩古镇正以崭新的面貌重现昨日风采 生机无限,诚意满怀赤滩古镇诚邀天下宾朋来这里游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yjfh/10340.html
- 上一篇文章: 追忆49张珍贵老照片追忆一代高僧的悲深
- 下一篇文章: 禅宗七祖刘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