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林冲之愚,武松之慧
林冲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愚笨。之所以说林冲是大愚,李逵是小愚,是因为林冲的愚很隐蔽,隐蔽到表面几乎丝毫看不出,甚至还会让人——包括他自己——产生一种林冲心里很有算计的错觉。而真正误事的往往是自以为是的小聪明。李逵知道自己笨,就不会因笨而误事,误事也是小事,而林冲始终不知道自己笨,以为自己一身本事,这才是最可怕的。 有一种聪明叫藏拙,但林冲绝对不是。这可以从林冲的两次侦察事件中看出来。一次是被陆虞侯骗去喝酒,给了高衙内调戏林娘子的机会。林冲后来发现上当,去找陆虞侯。 还有一次是刺配沧州,听李小二说陆虞侯要来害他性命。 单独看,看不出来,找不到一个人很正常嘛,说明不了智商低。但万事就怕对比,让武松这里一站,区别就出来了。 武大郎死后,武松归来,见到潘金莲哭,第一句话是:“嫂嫂且住,休哭!我哥哥几时死了?得什么症候?吃谁的药?” 林冲带解腕刀,武松也带解腕刀。出门要杀人,带刀谁都想得到。但武松不仅带刀,还带了钱,他知道办事有用着钱的时候。不仅如此,武松还换了身素净衣服。如此紧张的时刻,连换衣服都不遗忘,可见武松之冷静。林冲是“带”了刀,武松是“藏”了刀。凭林冲武松的本事,杀人用不上刀。林冲带刀,起到把人吓跑的作用,最后找不到人。武松藏刀,起到恫吓的作用,找到了要找的人。 什么人对什么事了解多少,从何人处能得到何种消息,武松一清二楚。他无比顺利地通过何九叔找到郓哥,带身上的银子就派上用场了。 摸清原委后,找到西门庆也是分分钟的事。他没像林冲那样站在门口傻等,也没大街小巷乱窜。 如此,差距毕见。 林冲嗅觉十分不敏感。死到临头,还一点不能察觉。鲁智深都料定公差要在野猪林结果林冲性命,林冲却毫不知情。 碰到这关头,自己先哭了。可见林冲的傻真不是装的,就是对事情毫无预见能力。同样的经历武松也有。武松可没有鲁智深的帮助,而且,要杀武松的还是四个人。 武松吃鹅,不仅是吃鹅,还起到让对方麻痹大意的效果。武松特别擅长这种手段。在孙二娘的包子铺,武松知她不怀好意,就拿些风话来撩拨她,让孙二娘以为武松色虫上脑,其实武松全识破,只是藏在心里。鲁智深已比林冲心细不少了,在十字坡依然着了孙二娘的道儿,差点丧命。而武松破解孙二娘的道儿不费吹灰之力。 武松是个可怕的角色。别人都以为他中了计,实际上他在将计就计。而林冲不行,高俅差人卖刀给林冲,骗林冲入白虎堂,一骗一个准儿。要是武松,岂能瞒得过他? 如果林冲了解武松的手段,就知道自己在智商方面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但林冲完全不知。而最可怕的愚笨就是,自以为十分聪明。 林冲杀死陆虞侯三人后,没逃多久,到一间屋里歇脚,抢人家的酒喝,结果自己喝高了,醉倒在雪地里。要不是人家捆了他,搞不好就冻死了。人家捆了他之后,要不是刚好被柴进撞见,肯定押去报官了。这种人岂是心里有谱的人? 林冲之愚还体现在上梁山时。王伦不接纳他,众人都道是王伦器量狭小,容不得人。事情没这么简单。《水浒》有一种笔法:为尊者讳,为亲者讳。《水浒》以梁山人物为中心,写梁山人物,善的地方多直笔,恶的地方多曲笔。不是不写梁山人物的不好,而是含蓄隐晦地写,在蛛丝马迹中逗露,比如宋江之好色,扈三娘之貌寝,林冲之愚,石秀之恶,都是如此。(插一句,宋江之好色,扈三娘之貌寝,我会在两周后的讲座中聊,时间地点暂不定,届时再通知,欢迎大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7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西藏的这66个地方,一定要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