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长老诞辰纪念日听大德高僧讲老和尚
能问下豆腐水可以治疗白癜风吗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baidianfenglunwen/40953.html 16 年9月 农历七月二十九 近代禅宗泰斗 虚云长老诞辰纪念日 虚云长老一生 一衲、一杖、一笠、一钟 行遍天下 由自度而度人 于一九五九年 农历九月十二日圆寂 世寿一百二十岁 戒腊一百零一 虚云老和尚 在现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虚云长老。 长老作为近代禅门泰斗,除了恢复重兴寺院之外,更为后世禅宗复兴而培养储备了大量的弘法高僧和护法居士。其门下嗣祖沙门比丘较为著名的如一诚长老、传印长老、净慧长老、寂诚长老、佛源长老、宣化上人等。 适逢长老诞辰纪念日,我们来一起重温大德高僧们是如何回忆长老的德风亮操和精严戒行的。 01 绍云老和尚: 如理如法、节俭惜福 他老人家(虚云老和尚)是很节俭惜福的,他睡的草席破了,要我们帮他用布补好。不久后,在同一个地方又破了,实在补无可补。我们就对他说想把草席拿到常住去换一张新的。那时,一张草席只不过是两块人民币左右,不料他老人家听后,便大声地骂:“好大的福气啊!要享受常住上一张新席子。”我们都不敢作声了。 云居山地势很高,海拔一千一百多米。冬天气候很冷,低至零下十七八度。收藏在地窖里的红薯,经不起寒冷的空气,皮都发黑了,煮熟后吃起来很苦的。 有一次,我和齐贤师一起在老和尚那里吃稀饭,吃到了那种又苦又涩的红薯皮,便拣出来放在桌边上。老和尚看到时默不作声,待吃过稀饭后,他老人家却一声不响地把那些红薯皮捡起来都吃掉了。当时我们俩目睹那情景,心里感到很惭愧、很难过。从此以后,再也不敢不吃红薯皮了。 他经常训诫我们年轻人说:“你们要惜福啊!你们现在能遇到佛法,到我这里来修行,可能是过去世栽培了一点福报。但是你们若不惜福,把福报享尽了,就会变成一个没有福报的人。犹如你过去做生意赚了钱,存放在银行里。如果现在不再勤奋工作赚钱,只顾享受,把银行的储蓄全部花光了,那么再下去便要负债了。” 02 净慧老和尚: 不受出家人礼拜、 艰苦朴素、严守因果 虚老的老规矩,不接受出家人的礼拜。出家人向老和尚顶礼,不论年龄大小,他一律随着一起拜下去。他当时已经一百多岁了,他还能拜下地去,拜下去自己还能从地上起来,现在我不能就地下拜了,拜下去起不来了,惭愧得很。很多人不敢当着老和尚的面来顶礼,怕他老人家回拜,折福报。 老和尚那么大年纪,他还是睡的硬板床。用两条板凳,搁两块铺板,垫一条棉被,那就是他的床,冬天夏天都是那个样。老和尚在云门寺住的房子还算是已经修好的了,是瓦房,到了云居山后,就是住的茅蓬。开始住的是拴过牛的牛棚,打扫干净,再把有漏洞、有空隙的地方用茅草围一围,老人家就睡在那个地方。 后来茅蓬修好了,用泥土筑起的墙,上面盖的茅草,老和尚在茅蓬里住了六七年。一直到最后时刻,他老人家就在那个茅蓬里圆寂的。老和尚那时候用信封信纸都印上了“云居茅蓬”,那是实实在在的茅蓬,是名副其实的茅蓬,并不是起一个茅蓬的雅号。 老和尚的衣食住行,都是简单得没法再简单。他那种生活,我想说他是平民生活,还是估计得过高了,要用过去的话来说,那是贫雇农的生活。当然,老和尚也有条件把生活稍微改善一下,但是,他老人家感觉到,常住所有的经济都是十方善信的血汗,都是拿来供养三宝的,不是供养个人的,一定要按照因果的原则来办事,不可乱花一分钱,不可把三宝的钱用错了,用错了有因果。 但是,老和尚对于他人关心得无微不至。常住大众,不管哪一个人有病,他一定叫侍者把药送到病人的手上。因为那时候有很多人从广州、香港去看老人家,就像今天有居士带一些药品到寺院里来一样,他们也会带一些药品到山上来,老和尚将药品分类存放在一个柜子里。老和尚做事情特别地认真仔细,感冒的、发烧的药各放在哪里,一定不会拿错。尽管老人家年纪很大,但他对每一件事都很认真地去对待,从来不马虎。 03 梦参老和尚: 虚云长老为什么总是闭着眼? 佛教我们走路的时候,眼睛所见到的,前后左右不能超过三尺。如果听到不正的声音,心里头可以完全不动,正念现前。但是就眼睛这一样,很难做到,因为我们的眼睛总是在看。在道友和老师当中,我只看见一个人——虚云长老,永远如是(闭眼)。 我跟他住了几年,只要他离开方丈室,我就没看见过他的眼睛,不论在哪里看见他,那老和尚总是如是的(闭眼),总有微微那么点光。小和尚只要遇见了老和尚,总是观察他。 我就注意这件事,几时碰见他,他永远是这样子的(闭眼)。我说这个老和尚一定有神通,不用肉眼了,总是闭着。没有看到过他脑壳像拨浪鼓似的摆来摆去。 走路的时候,一般是看三尺,他只看三寸。他有神通,有慧眼,连路也不看,他是用眼看吗?那个见不是眼见,而是心见,心里的见是正知正见那个见,这个就不容易。为什么说不可思议呢?不分别什么是正,什么是邪,没有邪,全是正的。 04 宣化上人: 舍生忘死,一言难尽 生于福州近彭山,受具涌泉戒妙莲; 朝礼普陀观自在,北拜五台文殊来。 云楼不楼南华寺,大觉云门复又出; 云居安详示圆寂,云公高登涅槃巅。 ——嗣法门人宣化拜题年 一九四七年春,南华寺传戒,我才与虚老第一次会面。现在还记得,当传完戒之后,虚老受点刺激,喉咙发炎,不能说话,当时不便详问,经过医生的治疗,始慢慢痊愈。 虚老一生,所受困苦艰难,真是一言难尽!我相信没有任何人能经得起这种的折磨。他老人家在这一世纪中,自度度他,自利利他,诸项出神入化,祥瑞之事,不胜枚举。 现在的出家人,坐了几天的禅,就想有感应,就想开悟得大智慧,未免贪心太大了。虚老一生之中,舍生忘死,才把本来面目认识清楚。我们受了什么苦?做了什么功德?就妄想开悟,简直是幼稚的想法。 05 佛源老和尚: 证道脚不着地,持戒降龙伏虎 出家人修不修行,但行住坐卧之四大威仪一定要有,行如风,风来了,轻轻地,无声无息地,所以老和尚行脚是一天能走百多里路。 为什么我们不能跑?因我们这个身子业障太重,脚跟提不起来,你看老和尚的脚轻轻的,走到你面前你也不知道,所以证道果的人,是脚不着地。 如果你什么境界都不会动摇,风吹草动也无所谓了,鬼叫也不怕,老虎来了也不怕,但谁做得到呢?老和尚做得到。 老和尚在南华寺时,早上老虎出来了,国民党在那里要发枪射杀,老和尚即喝止说:“不要杀!”“不杀会咬人的!”“它不会咬人!”老和尚说完走到老虎跟前说:“喂,你不要咬人啦!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还跟它打皈依,老虎即驯伏不动了。其实降龙伏虎不是什么神通,是戒律问题,戒持得好,没有杀生心,自然就能降龙伏虎。 06 一诚长老: 戒行精严,定慧圆明 虚云老和尚一生之中,戒行精严,定慧圆明。每次中兴祖庭,整肃僧纪,都以严守戒律入手。一生之中,虚老反复强调戒律为佛法之根本。 虚老告诫弟子,修行不持戒,“纵参禅、念佛、讲经亦与佛法相违,人于外道”。这样“纵有多智,皆为魔事”。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虚老对身边侍者的嘱咐还是:“要使佛教保持兴旺,保守这一领大衣,只有一个字,曰‘戒’”。 精神不朽 虚云老和尚遗物——祖衣 坐阅五帝四朝 受尽九磨十难 虚云老和尚 虽已离开我们半个多世纪了 但老和尚的行持精神 依然策励着我们 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懈前行 今值长老诞辰纪念日 谨以此文 纪念长老一生慈悲愿深 严己律身 以戒为师的行持典范 感恩诸佛菩萨倒驾慈航 救度迷众! 祈愿长老重返娑婆 普度众生! 祈愿众生身心自在 佛教正法久住! -END- 声明 本文由「月明天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lyj/7505.html
- 上一篇文章: 瞻仰湘中佛教圣地雷峰山,探究肉身菩萨不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