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http://pf.39.net/bdfyy/tslf/

每年秋季丹桂飘香的时候,灵谷公园内一座标明为志公和尚所葬之地的宝公塔便会吸引不少游客的目光。志公,法号宝志,即民间传说中济公活佛的原型。那么,他的墓葬是如何出现在这里的呢?这就要从明初朱元璋修建明孝陵说起了。

公元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国号大明,由此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登基后不久,朱元璋就带领刘基、徐达、汤和等人来到钟山为自己寻找百年之后的风水宝地,并最终看中了位于钟山玩珠峰下的独龙阜,但遗憾的是,这里却已经名花有主了,南朝高僧宝志和尚的僧冢就位于独龙阜,还有为宝志和尚所建的南朝古刹开善寺。

然而即使是得道高僧,终究无法与帝王权势抗衡。明孝陵的营建如期进行,朱元璋第一次将开善寺迁移到了独龙阜东侧不远的紫霞洞南。迁移中频频发生怪事,当时挖出宝志和尚的真身,“只见他曲膝盘坐在两只对合的莲花缸内,头发披身,指甲缠绕,容貌如生”,军士怎么也抬不起。朱元璋知道后又惊又怕,不得已占了一卦,解卦辞云:“世间万物各有主,一厘一毫君莫取。英雄豪杰自天生,也须步步循规矩。”朱元璋大悟,他郑重许愿,不但要用金棺银椁厚葬宝志,还为其建造一座更大的寺庙,赐田顷以奉香火,这才搬动了宝志和尚。

第一次搬迁之地离孝陵只有一墙之隔。朱元璋认为新寺靠孝陵太近,分了龙脉,于是再次迁移,寺庙东移到今天灵谷公园的位置。

寺成之后,朱元璋赐额“灵谷禅寺”,并专门题写了“第一禅林”的匾额,作为国都南京三大寺之一,分管诸多中小规模的寺院,从此名声远播,香火极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禅林”。

(宝志像)

宝志禅师于南朝宋元嘉十三年()出生在建康东阳(今南京栖霞区东阳镇),一位朱姓妇女去井边汲水,听见一棵古树上的鹰巢中,传出婴儿的啼哭声,就将其带回家抚养,所以传说宝志生有一双鹰爪般的手。宝志7岁出家道林寺,成年后,显出灵迹,居止无定,饮食无常,常赤足行于街市,手持一锡杖,杖头挂刀、尺、拂之类,好为人预卜未来征兆。他杖头所挂的刀、尺、拂,被说成预言了未来的三个朝代,刀切削整齐,预言齐朝;尺用于丈量,预言梁朝;拂可掸尘,预言陈朝。宝志的谶言多有应验,因而名气越来越大,其流传于后世的,称为“宝公符”,散见于《南史》各传中。如《梁武纪》载,天监中宝志诗云:“昔年三十八,今年八十三。四中复有四,城北火酣酣。”梁武帝命人记下。梁武帝萧衍原是齐朝雍州刺史,在得到江州刺史陈伯之支持后,于年攻入建康,建立了梁朝,这年萧衍38岁。萧衍83岁时,他舍身当和尚的同泰寺发生火灾,火起之日恰为四月十四日,宝志的谶言得到了验证。

据《梁书·何敬容传》载,宝志对何敬容说:“君后必贵,终是何败何耳。”后来何敬容做了丞相,担心宝志的话应验,极力抑制姓何的人做官。结果被河东王萧誉所劾下台,应了河(何)败何的话。齐卫尉胡谐生病,请宝志去看,宝志写了“明屈”二字即离去,结果胡谐当天病死,次日载尸还宅。“明屈”者,明日尸出也。齐武帝萧赜对宝志谶言惑众非常忿恨,将他锁押下狱。第二天人们看到他依然游于街市,都很惊讶,齐武帝知道后,亲临大牢勘查,却见他还在狱中,只得将他迎入华林园。宝志和尚的名声更响了,“京土士庶,皆敬事之”。后来,梁武帝也非常敬重他,还特别传旨,宝志可以随意出入皇宫。因此,宝志常常食宿在宫中,与梁武帝讲经论佛。有一次,梁武帝问宝志如何解救地狱中的痛苦,宝志答称“夙生定业,不可顿灭,惟闻钟声,其苦暂息”。于是梁武帝下诏要天下寺院击钟,这就是寺庙里多铸大钟的由来。天监十三年()某日,宝志忽将佛堂中的金刚像搬出,自称“菩萨当去耳”,次日无疾而终。

(今灵谷景区内宝公塔)

宝志圆寂后,梁武帝出二十万钱将宝志葬在紫金山下独龙阜,并敕令太常卿陆倕撰写《志法师墓志铭》。梁武帝的女儿永定公主,也以汤沐之资为宝志建造了一座五层宝塔,塔顶嵌有来自西域的琉璃宝珠,所以称为玩珠塔,又称宝公塔。第二年,梁武帝又在宝公塔前为宝志建造了一座开善寺。

八九百年前的神僧当然比不上当今圣上有权势,既然朱皇帝看中了这块吉壤,马上有人心领神会。主持仲羲“以寺近宫阙,王气攸聚,圣迹神灵均今灵谷景区内宝公塔未妥善”为由,建议寺庙近地改建。虽然不是朱元璋直接下令迁寺,但他也难脱“强拆”之嫌。之前选址故事里就提到,出现了宝志和尚金身不坏,军士无法抬动等“钉子户”现象。还有故事说朱元璋为此求了个签,签上写:“世界万物各有主,一厘一毫君莫取。英雄豪杰自天生,也须步步循规矩。”清代乾隆皇帝游灵谷寺,还作诗批评朱元璋:

建陵故迁寺,儒释典俱违。

儒固有忠恕,释仍有是非。

旧名殊杳杳,新境自依依。

暂向匡床坐,那看雨花霏。

当然,朱元璋开出的置换条件还是很优厚的,他于洪武十四年()九月令寺迁今灵谷寺址,“舍旧图新,大其规制,可容千僧”。次年寺成,朱元璋赐额“灵谷禅寺”,并题书“第一禅林”四字悬于山门。不仅如此,洪武十八年他又为宝志建鸡鸣寺,并造五级宝公塔于寺后山巅。这两所寺庙都是明代南京信众极多、香火极盛的大寺。

(注明:根据南京高座寺住持灵山法师介绍,历史上灵谷寺并非两迁,而是三次搬迁。)

(图:光影剑客殷召军文:明孝陵博物馆)

今夜9点丨金陵高僧宝志禅师的神机妙算

我在灵谷寺朝拜志公墓时发生的灵异之事

志公禅师的故事:你在看戏而我却在念佛

感恩转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lyj/6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