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四,恭迎弘一法师圆寂日,从民国
白斑复色 http://pf.39.net/bdfyy/jdsb/180423/6185659.html 弘一法师圆寂日 农历九月初四,恭迎弘一法师圆寂日! 他出生在秋天 也在秋天 离去 \\\ 年农历九月初四, 弘一大师圆寂于 泉州温陵养老院晚晴室。 他出生在秋天,也在秋天离去, 63年的岁月里, 像是一场演出, 弥留之际, 只留下四个字“悲欣交集”, 为绚烂的一生, 画上圆满的句号。 \\\ 他的前半生是李叔同,他擅书法,精金石,通诗词,达音律,风花雪月,交友宴饮,是举世瞩目的天才; 他的后半生是弘一法师,他把爱变为了慈悲,尝尽人间悲欢,笃志苦修,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高僧。 01举世瞩目的前半生 不可思议的 文化奇迹 在一百年来中国文化史上,曾经出现这样一个李叔同,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文化奇迹: 论音乐,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在国内第一个使用五线谱作曲;在国内第一个推广西方“乐器之王”钢琴。他是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也是“学堂乐歌”的最早推动者之一。 歌曲《梦》:(作词:李叔同) 李叔同自画像 论绘画,他堪称中国油画的鼻祖,他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最早创作者和倡导者。 他广泛引进西方的美术派别和艺术思潮,组织西洋画研究会,他撰写的《西洋美术史》、《欧洲文学之概观》、《石膏模型用法》等著述,皆创下同时期国人研究之第一。 上图:弘一法师油画 右图:弘一法师 国画画作 论戏剧,他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 论书法,他的字犹如浑金璞玉,清凉超尘,精严净妙,闲雅冲逸、富有乐感,朴拙中见风骨,以无态备万态,堪称中国历代书法中的逸品。 弘一法师墨宝 论篆刻,他是西泠印社的元老;又曾亲自发起成立了继“西泠印社”之后的又一印学团体——乐石社,定期雅集,编印作品集和史料汇编,在近代篆刻史上领风气之先。 论教育,他一生执教大江南北,作育英才无数…… 周恩来总理对曹禺说: 你们将来如要编写《中国话剧史》,不要忘记天津的李叔同,即出家后的弘一法师。他是传播西洋绘画、音乐、戏剧到中国来的先驱。 02道是无情,却有情 爱 就是慈悲 电影《一轮明月》中有这么一个场景: 清晨,薄雾西湖,两舟相向。 诚子:“叔同。” 李叔同:“请叫我弘一。” 诚子:“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李叔同:“爱,就是慈悲。” 在李叔同身上,世间人原本认为高于生命的爱情,并没有能够阻拦他剃去烦恼丝,归入佛门。 从他写给日籍妻子的那封信中,可以看到他的柔情与决绝: “ ……做这样的决定,非我寡情薄义,为了那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我必须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我们要建立的是未来光华的佛国,在西天无极乐土,我们再相逢吧,人生短暂数十载,大限总是要来,如今不过是将它提前罢了,我们是早晚要分别的,愿你能看破。在佛前,我祈祷佛光加持你········ ” 他在出家前曾预留了三个月的薪水,将其分为三份,其中一份连同自剪下的一绺胡须托老朋友杨白民先生,转交给自己的日籍妻子,并拜托朋友将妻子送回日本。 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弘一大师内心的柔情和歉疚以及处事的细心和周到。 上图:弘一法师与在家好友合影 此后24年间,再未与妻儿相见。从此,世间再无李叔同,剩下的只有弘一法师。 03洗尽铅华的后半生 潜心戒律 笃志苦修 实践躬行 年正月十五,李叔同正式皈依佛门。于杭州大慈寺出家,投礼了悟法师为师。未久,于杭州灵隐寺受具足戒,法名演音,法号弘一。 皈依佛门后,他一洗铅华,潜心戒律,笃志苦修,实践躬行,他云游四方,学习、讲习佛法。 他说,佛法非迷信、佛法非宗教、非厌世、非说空以灭人。佛学的核心是慈悲之心,即利万物他人一切生灵之心。 年10月, 摄于宁波轮船码头 年夏,弘一大师赴新城(今浙江富阳新登)闭关。图为弘一大师与当地居士合影 弘一法师慨叹僧界为世所诟病者皆以不守戒律之故,于是发愿毕生精研戒法,初学有部之律,其后专弘南山律宗。 法师操行至苦,苦修律宗,常年跣足芒鞋,孑然一担,过午不食,寒不逾三衣,于寺内,洗衣缝补,全都自己动手;外出云游,也不过一席一被而已。 除了苦心修行外,还不辞劳苦,四处弘扬佛法、授业讲经,闽南很多寺院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法师之所以成为律宗大师,不只是他对于律部的钻研和整理,更是他的实践生活,他对微细的戒行也能行守无亏,因弘扬南山律宗的缘故,被佛教界尊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年(54岁), 摄于泉州开元寺 20世纪20年代, 弘一大师在上海。 63个流年,在俗39年,在佛24年,恪遵戒律,清苦自守,传经授禅,普度众生,但法师却自号为“二一老人”,意为,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 林语堂说:“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 04悲欣交集,谁与共言 民国三十一年,弘一法师在晋江温陵养老院,中秋节还曾为大众讲经,并向院中老人讲说净土法要。不久示现微疾,拒绝医药、探问,专一念佛。 弘一法师绝笔() 二十八日,撰写遗嘱,交代妙莲法师负责后事。九月一日下午,在一张纸上写“悲欣交集”四字交给妙莲,嘱咐注意: “如助念时见我流泪,并非留恋世间、挂念亲人,而是悲喜交集所感。”说完这一番话,依然默念佛号。 弘一大师圆寂处——泉州温陵养老院晚晴屋 年10月13日,弘一大师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 九月四日戌时,弘一法师在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圆寂,右肋而卧,神态甚是安详,令人不胜景仰。 荼毗后留下舍利千余颗,于泉州清源山西弥陀岩及杭州虎跑定慧寺建塔供奉。世寿六十三,僧腊二十四。 05大德赞誉,后世流芳 法师的一生 充满了传奇色彩 法师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是绚丽至极归于平淡清寂的典型人物。 弘一大师的一生堪称“完美”,正如夏丏尊所总结的: “宗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 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 为严肃之教育者, 为戒律精严之头陀, 而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 太虚大师曾为赠偈: 以教印心,以律严身, 内外清净,菩提之因。 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 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文章内容和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平台删除。 免责声明无注明作者简介文章转载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经检索无法确定原创者,故未标明作者。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小编更正。 日行一善转发分享 精彩感悟点滴留言 盛和塾简介 盛和塾成立于年,是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创建的向企业经营者传授经营之道和阿米巴经营的学习平台。稻盛经营哲学在中国经过10年的实践和验证,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的认可和推崇。 大连盛和塾简介 年12月,大连盛和塾正式成立,是中国地区成立最早的盛和塾分支机构之一。年10月,由稻盛和夫塾长亲自揭牌,同时举办了题为“会计七原则”的全国报告会。创会会长谢世晶,副会长张勇、孟强、王国军等,秘书长闫宏,注册会员99人。 点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lyj/11993.html
- 上一篇文章: 佛前上香,上一炷香好还是三炷香好修佛人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