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节气芒种
芒 种 传统节气 节气介绍 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中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 雨量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芒种前后若遇连阴雨天气及风、雹等,往往使小麦不能及时收割、脱粒和贮藏而导致麦株倒伏、落粒、穗上发芽霉变及“烂麦场”等,使眼看到手的庄稼毁于一旦。 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 芒种时节,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多,适中的梅雨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梅雨过迟或梅雨过少甚至“空梅”的年份作物会受到干旱的威胁。但若梅雨过早,雨日过多,长期阴雨寡照,对农业生产也有不良影响,尤其是雨量过于集中或暴雨还会造成洪涝灾害。 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气温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位于黑龙江北部的嫩江,在97~年30年间,最热的一天37.℃,就出现在芒种期间。 6月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 在华南的台湾、海南、福建、两广等地,6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气湿度大,确实是又闷又热,有时需要向公众发布高温预报,提醒人们预防中暑、空调病和急性肠胃炎。 农事活动 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高潮。 民俗特点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 嫁树芒种是农忙季节,在山西荣河开始收获大、小麦,当地人称之为“农忙”。有谚语说:“麦黄农忙,秀女出房。”因此在此节气,妇女也要下地帮助度过“农忙”。而在河北盐山则是在“忙中”这天有“嫁树”的习俗。就是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 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此俗今已不存,但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提及。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芒种节道:“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绩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 安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饮食养生 多补水,要午休中国有些地方有谚语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这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这个时节的懒散。医生提醒,首先要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夏日昼长夜短,午休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芒种时气候开始炎热,是消耗体力较多的季节,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水。 勤换衣,勤洗澡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洗浴以药浴最能达到健身防病之目的。 饮食宜清淡饮食调养方面,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在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 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热天消化液分泌减少,心脑血管不同程度地硬化,饮食宜清补为主,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和具有降压、降脂功能的食品。 节气轶事 根据作家刘心武在《百家讲坛》之揭秘红楼梦中的论述,芒种被认为是贾宝玉的生日。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用大篇的笔墨描述了芒种当天送花神的习俗: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谢,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俞平伯《红楼梦八十回校本》) 著名的黛玉葬花的情节也发生在芒种那天。 全国各地农谚 芒种忙,麦上场。 夏季农活繁,做好收、种、管。 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 五月十三,不雨直干。 吃了端午粽,寒衣不可送。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机、畜、人,齐上阵,割运打轧快入囤。 推车不用教,全靠屁股摇。 两腿拉得宽,屁股摆得欢。 平路怕后沉,上坡怕前沉,下坡载重难驾稳。 小麦选种在田间,弄到场里就要掺。 选种忙几天,增产一年甜。 若要种子选得好,秆粗、穗大、籽粒饱。 秆黑粉,不抽穗;散黑穗,不长粒;腥黑穗,粒腥味。 麦收有三怕:雹砸、雨淋、大风刮。 麦在地里不要笑,收到囤里才牢靠。 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 麦收九十九,不收一百一。 麦熟九成动手割,莫等熟透颗粒落。 黄熟收,干熟丢。 麦收要紧,秋收要稳。 紧收麦子慢收秋。 麦子夹生割,谷子要熟妥。 麦子争青打满仓,谷子争青少打粮。 生割麦子出好面,生砍高粱煮好饭。 杏子黄,麦上场。 枣花开,割小麦。 麦到芒种谷到秋,豆子寒露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芒种前后麦上场,男女老少昼夜忙。 三麦不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麦忙。 麦收有五忙:割、拉、打、晒、藏。 麦子入场昼夜忙,快打、快扬、快入仓。 麦松一场空,秋稳籽粒丰。 麦收时节停一停,风吹雨打一场空。 快割快打,麦粒不撒。 麦收无大小,一人一镰刀。 好手不压快刀。 手巧不如工具巧。 七分家什,三分行家。 把式把式,离不开家什。 手快不如工具快,老汉能把青年赛。 心巧不如手巧,手巧不如家什巧。 要酿好酒需好曲,巧手还得好工具。 战士爱武器,庄稼人爱农具。 小小轴承黄豆大,千斤百斤它不怕,运转工具安上它,好像跨上千里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磨镰擦锄,不误工夫。 磨刀不误砍柴工。 面朝黄土背朝天,腰酸腿疼割得慢,收割机过去一大片。 打轧机械转速高,检查调试必须搞。 润滑点,注机油,固定零件要牢靠;磨损变形要修换,试验运转要良好。 脱粒机,效率高,安全操作要记牢,填入麦秸要注意,扎好袖口站立好,两侧喂入危险大,一不小心把手咬,均匀填入别成捆,谨防机子吃不消。 机械要戴防火帽,防止火星把麦烧。 夜间照明要注意,千万不能明火照。 机器起动在场边,远离麦垛为最好。 轧麦头遍先慢速,二遍车速再提高。 回转半径要适宜,车速过快会翻倒。 场内防火铭记心,灭火设备不可少, 湿麻袋,大水缸,沙土铁锨准备好, 有备无患就主动,麦场操作安全保。 脱粒机,好又快,一天能打百麻袋。 联合机械收麦强,代替收割和轧场, 东征西进流动战,南北收割跨区忙。 快收快种抢时节,丰产丰收夺米粮, 农业出路机械化,万机联合创辉煌。 麦捆根,谷捆梢,芝麻捆在正当腰。 小麦虽丰收,就怕收中丢。 一步丢一棵,一天丢一垛。 小麦不进场,不敢说短长;小麦进了场,也难说短长。 田里看年景,场里看收成,仓里定输赢。 拉到场里一半,收到囤里才算。 麦入仓,谷入囤,豆子入库才放心。 芒种三日打麦场。 忙不忙,先打场。 有风没风,堆到当中。 会扬场的一条线,不会扬的一大片。 冷装豆子热装麦,不冷不热装芥菜(泛指菜种)。 湿麦进仓,烂个净光。 霉烂病虫能生灾,入到囤里还得晒。 夏种无早,越早越好。 夏种晚一天,秋收晚十天。 夏季田,早一宿,高一拳。 五黄六月去种田,午前午后差一拳。 麦不让场,豆不让墒。 豆不让宿,麦不让晌。 割麦种豆不用犁,有雨抓紧耩地皮。 麦播一月,豆种一时。 麦子割倒还未运,遇雨种豆不用问。 麦茬无早豆。 豆不隔宿。 晚种一宿,秸矮二指。 晚种一天,秸矮粒扁。 豆子播上大雨下,不管黑白快套耙。 豆子就怕急雨拍,抓紧划搂莫懈怠。 豆勒脖,一个豆粒打不着。 豆子当宿就翻身,再下大雨就无损。 要吃豆腐,泥里咕嘟。 阴种豆子晴种棉,种菜宜在连阴天。 高地芝麻洼地豆,沙岗坡上种绿豆。 浅播豆,半边露。 埋麦露豆,提耧耩谷。 埋麦露豆晒芝麻。 提耩谷子,按耧麦,皮上豆子播下来。 种子要齐,下种地皮。 五月冷,一棵豆子收一捧。 槐花稠,豆子收;槐花稀,豆子秕。 槐连豆,打滴溜,今年不收明年收。 收扁豆就收黄豆。 沤了麦子收豆子,沤了豆子收麦子。 大豆锄瓣,豇豆锄蔓。 大豆锄芽,荞麦锄花。 芒种黍子夏至麻。 春谷宜晚,夏谷宜早。 芒种谷,赛过虎。 芒种不种高山谷,过了芒种谷不熟。 播夏谷,抢时间,不用耕,不用翻。 耕耕不如耪耪,耪耪不如快耩上。 能种当时,不种二犁。 耩地深又暄,就怕大雨灌。 麦前没串,麦后紧赶(玉米)。 水源能保险,可以提前串。 玉米地里带豆,十年九不漏,丢了玉米还有豆。 南京到北京,都耩隔耧青。 端阳好插秧(晚稻),家家谷满仓。 芒种插秧谷满尖,夏至插的结半边。 芒种打火(掌灯)夜插秧,抢好火色多打粮。 栽秧割麦两头忙,芒种打火夜插秧。 老乡种西瓜,头刀不结瓜,二刀结小瓜,三刀结大瓜。 芒种有雨豌豆收,夏至有雨豌豆丢。 麦子去了头,高粱没了牛。 五月栽薯(夏地瓜)盘大墩,六月栽薯一把根。 麦收前后浇棉花,十年就有九不差。 麦收前后浇棉花,促棵健长把架搭。 棉花灌在麦收时,十年就有九适宜。 麦前蹲苗,麦口浇花。 得不得,麦芒水。 棉花常规措施有五手:追、浇、锄、治、修。 麦子上了场,棉花别没娘。 光忙麦,不管棉,麦子入囤棉攥拳。 不治蜜,光忙场,棉棵就像“屎克螂”。 管粮不管花,麦后棉“烫发”。 苗蚜治不下,伏蚜积疙瘩。 棉花卷成蛋,收成减一半。 棉花不治虫,结果一场空。 棉花不治虫,有苗没有铃。 棉花果枝见花蕾,后边紧跟脱裤腿。 芒种现蕾,带桃入伏。 灭虫先灭娘,擒贼先擒王。 高压灯,诱成虫,棉田卵量减五成。 杨柳枝,诱虫蛾,虫未出腹就消灭。 割麦后,快灭茬,棉铃虫蛹回老家。 玉米螟一代明显,二代阴险,三代就怕赤眼卵(蜂)。 防治玉米螟,一代虫等药,二代药等虫。 防治玉米螟,喇叭口施药效果灵。 蚂蚱蚂蚱,剩个楂楂。 有肥没有水,庄稼干噘嘴;有水没有肥;庄稼饿肚皮;有肥又有水,庄稼有吃有喝抖神威。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不怕施肥远,就怕施肥浅;不怕施肥浅,就怕埋不严。 棉花不打杈,光长柴禾架。 杈子不去掉,好像氓流把兜掏。 旱耪田,涝浇园。 中耕松土渐加深,蕾期达到三四寸。 苹果树,要夏剪,疏枝、扭梢、枝盘圈。 夏季修剪桃摘心,三次摘心增千斤。 麦上场,牲口忙,拉麦子,轧麦场,耠麦茬,送公粮,春田耠耘除草荒。 麦秸氨化好,牛羊没个饱。 氨化麦草,营养提高,气味浓香,牛羊之宝。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时节常识介绍 芒种忙,麦上场。 夏季农活繁,做好收、种、管。 大旱小旱,不过五十三。 五月十三,不雨直干。 吃了端午粽,寒衣不可送。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机、畜、人,齐上阵,割运打轧快入囤。 推车不用教,全靠屁股摇。 小麦选种在田间,弄到场里就要掺。 选种忙几天,增产一年甜。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 芒种打雷年成好。 芒种刮北风,旱情会发生。 芒种日晴热,夏天多大水。 芒种诗词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 [宋]王之望 水乡经月雨,潮海暮春天。 芒种嗟无日,来牟失有年。 人多蓬菜色,村或断炊烟。 谁谓山中乐,忧来百虑煎。 伊犁记事诗 [清]洪亮吉 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北固晚眺 [唐]窦常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芒种後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 [宋]陆游 芒种初过雨及时, 纱厨睡起角巾欹。 痴云不散常遮塔, 野水无声自入池。 绿树晚凉鸠语闹, 画梁昼寂燕归迟。 闲身自喜浑无事, 衣覆熏笼独诵诗。 梅雨五绝 [宋]范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 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 田间杂咏(六首) [明]樊阜 新水涨荒陂,芸芸稻盈亩。 东家及西邻,世世结亲友。 夏至熟黄瓜,秋来酿白酒。 新妇笑嘻嘻,小儿扶壁走。 门口沙溪清,垂垂几株柳。 醉卧梦羲皇,凉风入虚牖。 近说明府清,征徭曾减否? 枣花落靡靡,一犬护柴关。 节序届芒种,何人得幽闲。 蛙鸣池水满,细草生阶间。 刈麦欲终亩,风吹雨过山。 大儿早未饭,叹息农事艰。 豪贵本天命,悠悠不可攀。 素材来源:百科 END 主编 高发 责编 康彦文审核 薛婧 编辑 高鹏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hyj/9506.html
- 上一篇文章: 秀外慧中四川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经验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