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与中队芒种时节收获夏粮忙
五月节, 谓有芒之种谷 可稼种矣。 芒 DUANWU 种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叫芒种节气。 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芒种起源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芒种气候 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 芒种养生 芒种时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进人梅雨季节,持续阴雨,雨量增多,气温升高,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十分闷热,各种物品容易发霉,蚊虫开始孳生,极易传染疾病。 根据这一气候特点,这一时期的健身养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精神调养方面,应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忌恼怒忧郁,这样可使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2.起居方面,要顺应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但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旺盛的阳气,利于气血运行、振奋精神;中午最好能小睡一会,时间以30分钟至1个小时为宜,以解除疲劳,利于健康。 3.天热易出汗,衣服要勤洗勤换,要“汗出不见湿”,因为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 4.要经常洗澡,但出汗时不能立刻用冷水冲澡。 5.不要因贪图凉快而迎风或露天睡卧,也不要大汗而光膀吹风。 芒种习俗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安苗 芒种安苗习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芒种谚语 芒种谷,赛过虎。 芒种不种高山谷,过了芒种谷不熟。 播夏谷,抢时间,不用耕,不用翻。 芒种不种,再种了无用。 端阳好插秧,家家谷满仓。 芒种诗词 《芒种后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 宋·陆游 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 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 绿树晚凉鸠语闹,画梁昼寂燕归迟。 闲身自喜浑无事,衣覆熏笼独诵诗。 《梅雨五绝》 宋·范成大 梅雨暂收斜照明,去年无此一日晴。 忽思城东黄篾舫,卧听打鼓踏车声。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芒种时节收获夏粮 崇本园里,土豆丰收, 且看龙山实小的土豆节。 Grain/inEar Grain/inEar 瞧,这是一出“土豆戏法”。 Grain/inEar 忙中带甜努力向前 Grain/inEar 收获夏粮,播种秋实。 芒种,是在汗水中展笑颜、 在丰收中继续繁忙的时节。 望你也是如此, 把握当下, 在品尝到收获的香甜后, 依然努力向前。 来源:大队部、各中队及网络 编辑、排版:方小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hyj/9494.html
- 上一篇文章: 诗歌到乡村去2这里有个招蜂引蝶的地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