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的故事
九华山的故事一、圣山缘起:新罗国(位于朝鲜半岛南端)王族金乔觉(—年),24岁时削发为僧,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来华求法,经南陵等地登上九华,于山深无人僻静处,择一岩洞栖居修行。当时九华山为青阳县闵员外属地,金乔觉向闵氏乞一袈裟地,几亩或数顷都不在话下,何况只是区区一袈裟地,闵氏自然不暇思索、慷慨应允,此时只见金乔觉袈裟轻轻一抖,不料展衣后竟遍覆九座山峰。这使闵员外既十分诧异,又大开眼界、叹未曾有,由静而惊,由惊而喜,心悦诚服地将整座山献给“菩萨”,并为持戒精严、艰苦修行的高僧修建庙宇,唐至德二年(年)寺院建成,金大师有了修行道场和收徒弘法的条件。金乔觉由此威名远扬,许多善男信女慕名前来礼拜供养。连新罗国僧众闻说后,也相率渡海来华随侍。闵员外先让其子拜高僧为师,遂后自己亦欣然皈依、精进修行。至今九华山圣殿中地藏像左右的随侍者,即为闵氏父子。金乔觉驻锡九华,苦心修炼数十载,唐贞元十年(年),于九十九岁高龄,跏趺示寂。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根据金乔老的行持及众多迹象,僧众认定他即地藏菩萨化身,遂建石塔将肉身供奉其中,并尊称他为“金地藏”菩萨。九华山遂成为地藏菩萨道场,由此名声远播、誉满华夏乃至全球,逐渐形成与五台山文殊、峨眉山普贤、普陀山观音并称的地藏应化圣地。九华山有三座肉身殿,分别在神光岭、百岁宫、双溪寺。神光岭肉身殿是安置金地藏肉身的地方,亦称“地藏塔”。历经唐、宋、元各个时期的兴衰更迭,九华山佛教至明初获得显著的发展,清代达到鼎盛时期,有寺庙余座,僧尼多人,“香火之盛甲天下”。今存寺庙90余座(其中9座列为全国重点寺院,30座列为省级重点寺院),有僧尼近人,存真身(肉身)5尊,佛像6余尊,藏历代经籍、法器等文物余件。二、真身宝殿:明万历年间,朝廷赐银重修地藏塔殿,赐额“护国肉身宝塔”。清康熙二十二年()重修殿宇。咸丰七年()大部分殿宇遭兵焚毁。光绪十二年()肉身塔大规模重修,移殿门正南向,门额悬挂“东南第一山”横匾。年殿宇重修。年,北洋军阀政府总统黎元洪,书赠“地藏大愿”匾额。年和年又经两次重修。建筑面积为平方米。肉身殿是典型的宫殿建筑,殿高15米,门朝西南,红墙森严,巍峨雄壮。入殿须登八十一级台阶。站在台阶之下,举目仰望,可见南门厅上两块匾额。上额书“肉身宝殿”,下额书“东南第一山”。塔东侧有明刻石碑《地藏圣迹碑记》,为明万历年间刘光复所撰写。与塔基相平处横一巨石,似人工洞顶,南面镌刻“磐石常安”横幅;北面雕着“神光异彩”四字。 大殿四周回廊上方雕梁画栋,仙鹤、麋鹿等珍禽异兽,牡丹、灵芝诸鲜花奇草,栩栩如生、鲜艳夺目。回廊有石柱20根,南北檐下石柱上均刻有楹联,北边是:“誓度群生离苦趣,愿放慈光转法轮”。南边两副,一副题着:“心同佛定香火直,目极天高海月升”;另一副是:“福被人物无穷尽,慧同日月常瞻依”。两副对联的首字连读是“心目福慧”,表示“心中目前”不离地藏、终能修到“福慧”圆满。 此殿庄严雄伟,是塔殿式建筑,上盖铁瓦,四角有宫殿式翘檐。殿宇面阔三间,进深16米,地面平铺汉白玉石。中央为1.8米高的汉白玉塔基,上矗七层八面木质宝塔一座,高17米。塔的每层八面皆有佛龛,每龛均供奉地藏金色坐像,共大小不等五十六尊,塑造于清光绪十二年()。木塔外为汉白玉神台,上有双手捧圭的十殿阎罗立像,朝奉着“幽冥教主”地藏菩萨。塔基四角有回柱顶梁,塔内是供奉金地藏肉身的三级石塔。塔前悬着镂空八角琉璃灯,终年不分昼夜灯火长明。塔北门廊下,有黑底、金字的小篆横匾,写着地藏菩萨誓言:“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为黎元洪所书。晨曦中,台下云层如海,称为“云铺海”胜景。多雨季节,低云凝重,云层含有微细水珠,在日光照耀下,银光闪闪,现出“银铺海”奇观。据说塔下真身六十年开放一次,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三、百岁宫的肉身菩萨九华山百岁宫供奉的无暇禅师,是九华山最著名的“肉身菩萨”之一。他历游五台、峨眉等山,于明朝万历年间来九华山东崖峰结茅,耗用28年时间,以指血调研银珠濡笔,写成《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共八十一卷。天启三年寿终岁。明思宗朱由检尊无暇禅师为“应身菩萨”。 1无暇禅师由来年前,岁的高僧无暇禅师在九华山坐化,百年肉身不腐被尊为“肉身菩萨”。据介绍:日前中国刑警学院首席教授赵成文为无暇禅师做相貌复原,再现了这一明朝佛教高僧的真容。 2无暇禅师又名海玉和尚,顺天苑平人(今北京卢沟桥),此僧历游五台峨眉等山,于万历年间来九华山东崖峰结茅,名摘星亭,用功苦修,隔绝尘世,饥食野果,渴饮山泉,耗用28年时间,以指血调研银珠濡笔恭书《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共八十一卷,天启三年()寿岁,临终口占一偈:“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头迹失魔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间人境运相远。客来问我向何处,腊去春回又见春。”话音刚落,随即往生,众徒将其形骸置于缸中,天启四年()钦差王大人来九华山摘星亭敬香,夜见置缸处屡放光霞,异香不散,视为神奇,三年启缸,颜面如生,装金龛供奉并奏闻朝庭,天启六年()明思宗朱由俭尊无暇禅师为“应身菩萨”,现供奉九华山百岁宫。3赞美诗“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我国明代九华山佛教的典盛与兴旺。在九华山繁繁点点、如星空般的寺庙中,有一座风格别具、为旅人香客特别注目的寺庙,它就是矗立在东崖峰悬岩峭壁上的百岁宫。4隐居地百岁宫初名叫摘星庵。意思是这庵的位置非常的高,高的都可将天上的星星摘到。其实,它的海拔才八百多公尺。后来怎么改叫百岁宫呢?这完全是因为一个明代和尚的缘故。他的法名叫海玉,字无瑕,是我国河北须天宛平(今北京市)县人。传说他自幼出家在山西佛都名山五台,24岁云游天下,26岁来安徽九华山学佛参禅。当时,九华山经历了元末明初的战乱,荒无人烟,许多寺庙空空荡荡、无僧无尼,一片凄凉景象。海玉不为所难探寻金地藏的足迹,来到东崖摩空岭,发现一块巨大的龙头石下有个可供人藏身的石洞,于是便独自一人呆在这石洞中修炼。山上没有人烟,没有五谷杂粮他就到林深之处采摘黄精、百合等野果为食。5舌血书海玉开始钻研佛经,为教化后人,他用长达38年的时间,抄写了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部血经和通常的不一亲是用舌血掺和金粉写就的,传说他七天放一次舌血,这样写了再放,放了再写,一张、两张,一册、二岫,终于耗尽38年心血,留下这部八十一册的传世至宝。它字体端庄清秀,大小如一,像刻板印制。据有关资料表明,世间世经很少,用舌血写就的更是罕见。因此,九华山这部血经极为珍贵,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海玉在九华山活到岁才圆寂,创下了僧人寿命最长的记录。明天启三年,海玉临终之时,写好自己生平简历,整理完八十一册血经,放在身旁。然后,他拈得一偈:“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头迹失魔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天上星晨高可摘,世间人境远相离。客来问我归何处,腊尽春回又见海。”拈完偈便溘然离去。三年后,遗体坐化不腐,并托梦给当朝的崇祯皇帝。于是,崇祯皇帝派兵部尚书王大人带人前来寻找。九华山方圆百里,树木参天,王大人寻觅了诸多山峰和峻岭,也不见踪影,正打算第二天回京城。夜里,突见东崖之巅和神光岭两处祥光齐放,交相辉映。王大人心想,这深山老林怎么好好地放起光来了呢?觉得奇怪,决定次日前去探个究竟。第二天,他领兵寻找,这才在东崖峰处的石洞里,发现了海玉。只见他端坐在洞中,以为是在念佛打坐。呼之不应,近听已没有呼吸,再看身边,放着生平简历和八十一册《大方广佛华严经》血经,这才知道面前端坐的老和尚是北京宛如平县人,已经坐化三年。站在海玉坐化的地方向外看去眼前是金地藏肉身盖函的神光岭。王尚书似有所悟,这是地藏菩萨二次现身九华,于是欣喜万分,立即策马回京城禀报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听后大喜,于崇祯三年时正式敕封海玉为“应身菩萨”,题额“为善为宝”,赐海玉肉身塔“莲花宝藏”四个字。并拔款给海玉肉身装金,在庙里,海玉肉身与菩萨一样供奉着。海玉是中国籍的僧人,九华山上唯一由皇帝谕赐的“菩萨肉身”,海玉肉峰的出现,标志着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到明朝已经完全中国化。6退火传说海玉使九华山佛地再次名声大振。由于海玉寿高在余,世人称摘星庵为百岁庵。以后,来此庵修心的人渐多,百岁庵扩建,改名万年禅寺面岁宫。海玉不仅活到了一百二十六岁,而且在九华山就呆了整整一百年。海玉肉身形成到现在,风风雨雨过去了年,至今仍完好无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不愧是奇僧。传说百岁宫山头历史上曾被火烧过几次。特别是有一次大火就要烧到百岁宫时,庙里年轻的僧人都吓跑光了,只剩下几个行动不便、年龄较大的出家人没有走。他们想这庙烧了事小,那百年修成的菩萨万一烧掉就可惜了。于是几个人到供奉海玉肉身的地方,想将其搬走,不知怎么搞的,就是搬不动。火越烧越近,几个老和尚越搬不动越是着急。心想这肉身今天怎么了,身子不大,平时好搬得很,再搬不动不就完了吗?几个人急的哭了起来:“海玉大师!火就要烧上来了,你要不走我们都不走了,要死我们就死在一块了。”据说这时海玉和尚显灵,他举起胸前的两个手,掌心向下,将火势压了下去。当时,几个年老体弱的僧人,哭的悲天恸地,一点不知,许长的时间过去才醒悟过来,四下看看,寺庙依旧,不觉听惊,火没有烧上来。再抬头看肉身菩萨,那海玉的两只手抬起,呈遮挡状。唉啊!原来是他老人家将火退下去了,救了我们几个。此后,庙里的僧人更加仰慕海玉,尽心保护好他的肉身。 时至今日在那史无前例砸烂封资修的日子里,九华山佛地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未能免遭其灾难。寺庙拆的拆,菩萨砸的砸,不少珍贵文物被毁流失,海玉和尚的肉身当时更是危在旦夕。为防止红卫兵小将的抄家,百岁宫的僧人将海玉肉身一会藏在这,一会又藏在那,放到屋上天花板里还是觉得不安全。考虑来,考虑去,最后决定在海玉当年禅修的洞前土坎上挖个地窖,将海玉肉身藏在地窖里,用钢钎担空,上面再放块石板,然后盖好泥土,这才躲过了这一劫。改革开放,党的宗教政策得以真正贯彻落实,九华山法炬复燃,佛光重光。被赶下山的僧人重新回来了,侵占的寺庙全部归还佛教,海玉肉身也重见天日,从地窖中起了出来,金黄的色泽已退去,挡土石的钢铁快要断裂,但肉身无恙。年肉身重新装金,海玉出土的彩色照片刊登在不少画册报刊上,传播于海内外。 兹定于年9月9日至11日的《领袖天机》将带领政、商、军界的领袖走进九华山这块佛教圣地,去亲身感受秀甲江南的山水之美,去追寻地藏王菩萨的超然空灵。届时将由终生国学传播者——康华兰先生与您及全国各地的企业家朋友们共同研讨《领袖天机》。康老师将运用儒家、道家、佛家、兵家等国学精髓来帮助各企业诊断企业文化、企业领袖思维、企业运营思维,以国学思想为基础,为各企业家讲述天道、地道、人道与商道的关系,所谓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企业领导只有善用这几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使企业更好地发展。活动时间:年9月9日至11日(三天两夜) 活动地点:九华山 参加对象:企业董事长、总裁、总经理、高管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jgyj/9774.html
- 上一篇文章: 九华山99座寺院朝拜攻略年
- 下一篇文章: 空海的肉身入定与现代科学哲学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