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天气阴沉,不一会儿,竟飘飘洒洒地下起了雨。今天要去隰县看梨花。隰县古为隰州,号称“梨乡”,每年在人间最美的四月天里,都要隆重地举办一次“梨花节”。前些年,我曾去看过一次,那洁白素净的成片成片的梨花至今还时不时地在脑海里回映,飘拂,让人总是记挂着它。饭后,天晴了,我们上路。觅着一股股甜甜的清香,车在路上奔驰,我的胸中也觉得滋润。隰县友人在午城镇阳德村的坡前等候。会聚了,便一起沿着山坡路面往塬上走去。阳德村是隰县梨花节的主会场,这里梨花开得正艳,山坡陡洼都有梨花,像一团一团的雪。古人诗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是用梨花去形容落雪,现在这一片片一簇簇的梨花,灿灿的白亮,还真就是一团一团的雪。梨花像雪,也像云。在塬面上下车,我们钻进平展展的一片梨园中,在白色的花海中徜徉,就像在银白色的云层中浮游。我一棵树一棵树地去看,轻轻地攀着枝杆端详。梨花很小,五片叶瓣,浅绿色的花蕊挺起娇艳的红点,散发着淡淡的香甜。可这一朵一朵的小花密密地布满了满树的枝杆,就像聚集着千千万万只白色的蝴蝶。我攀住一根花枝,去嗅那带着一缕缕香甜的芬芳。不知为什么,忽然就想到了秋天那枝上垂吊着的一个又一个的金色的梨。眼前梨花正在绽放,可它们在完成自身美的过程中,也在孕育着美的果实。我忽然醒悟了,美是生命的追求,从始到终。人如此,大自然亦是如此。站在一条塄坎上,往远处去望,一片白茫茫的,映衬着山影和远岚,真如在飘缈的云海仙境里,人亦飘飘然似仙了。又乘车上路,仍是在梨花中穿行。一团一团的白云从车窗外涌来,无边无际,让人心动。据说,隰县种植玉露香梨树20多万亩,占全国种植玉露香梨树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玉露香是隰县农村的主导产业,农民致富的根本,人们称是“摇钱树”。忽然,看见了海市蜃楼般地,路边的旷野里搭起了红红的舞台,有红男绿女正在台上演出,亮亮的歌声在白云间缭绕萦回。我们停车去看,原来是阳头升乡正在举办“第十一届梨花节”的演出活动。于是就急忙去拍照,还凑近人群里,去看那一张张映着阳光的灿烂笑脸,和他们一起分享着对秋的期待和希望。在云海深处畅游半日,真如入仙境,实实在在地醉了。与隰县“小西天”有缘,也就一去再去了好几次,每次都怀着无比的虔诚。读王哲士先生的长篇小说《小西天》以后,今天又来,觉着“小西天”多了美妙缠绵的故事,心中也就多了一层向往。正好仍是王哲士先生作陪,他仍是娓娓地讲述着那永远也讲不完的“小西天”的故事。望着他那年届耄耋却光彩焕发的脸庞,我的心中充满了崇敬和温暖。在山下莲花广场下车,我就望着这形似凤凰的小小山头。山势呈扇形,扇头形似鸟头,两边长长的溪流如同鸟的两条细腿。整个山脉,前开后合,如同一只巨大的凤凰正在鼓动双翼,腾空欲飞。正是这座如同凤凰的山上,为王哲士先生笔下演绎出生动美丽的故事:东明禅师毕三十余年精力坚心不改的“宏寺传世”,美丽聪慧而又善良的苏州姑娘林凤娇的“佳话流芳”,隰州匠人三姓管以及他的“张家班”的“丰功伟绩”。我朦朦胧胧地似乎看到了有两只凤凰正在这佛天圣境里比翼双飞,听到了他们那仙乐般的鸣唱。踏着陡陡的台阶走上去,进入西天圣境,我仍是虔诚地去礼拜大雄宝殿。千佛栩栩如生,大殿清净无尘。可我却从一片玲珑的西天世界里,看到了三姓管的精巧匠心,和他为创造这个精彩世界的献身精神。在大雄宝殿里徘徊,我还特意去看北墙那个可爱的小沙弥,因为他是东明禅师初出家时的形象,心中便多了几分倾慕。我又去南墙看那很像凤凰的飞天,因为她是回珠尼师,也就是出家前的苏州姑娘林凤娇。在小说《小西天》里,林凤娇最后浪迹天涯,不知去向,我也和隰州巨匠三姓管一样,愿她圆寂后也能化作一只凤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演绎出一出突兀的美丽神话。到山前,站在凤凰头上的一条塄边,我先是去看山下林凤娇出家修行的观音寺。然后就转向南边山坡,寻找东明禅师曾经住过的那孔作过羊圈的破窑洞。我想那孔破窑洞里,应有东明禅师的孤灯,有他深深浅浅的足迹,甚至还存留着他微热的体温和诵经时的轻轻声息。可我认真地去看那山坡上一孔一孔散落的破土窑,每孔都像残月般地凸露着半圆形的壑口,周边长满了荆棘荒草,一片沧桑,究竟应该是哪一孔,让人难以辨识。我向王哲士先生征询,他并没有正面回复我,而是指着山坡前面的两孔窑洞告诉我,说是那里住着一家两口,坎坎坷坷一生,老来却分道扬镳,各住各的窑洞,各开各的灶。不过,他们又都住在这西天圣境之下,像出家人修行一样度着余年。佛心向善,普渡众生,也许能够求得释怀。这也是东明法师“宏寺传世”的一片心愿。夕阳西斜了,余晖映着金碧辉煌的西天圣境,我们恋恋不舍地走下山去。仍是踏着那一层一层的台阶去走,但我心中却还是想着发生在这西天圣境里的美丽故事。

李玉山: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黄河仙子传说传承人。专著有《情满太行》《黄河仙子传奇》《日月凝眸》等10部,主编、编审省内外他人文学作品二十余部。多次获国家和省市级文学作品奖,获省、市“五个一工程”奖。曾获临汾市首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梨原

真情的怀念(作者/李玉山)

●隰县

话梨原

●一部《小西天》满腔乡关情

隰县历史悠久,素有“河东重镇、三晋雄邦”之美誉,公元前17世纪,是商朝属下的基方小国部落。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分封诸侯,属同姓诸侯国中的蒲国。春秋时代,晋文公重耳分封此地,史称蒲邑。战国归魏,改蒲阳。秦属河东郡。汉置蒲子县。西晋永嘉二年()刘渊建汉,曾徒都蒲子,后迁平阳,于此置大昌郡。北魏初属仵城郡。魏孝文帝改蒲子为长寿县,太和十二()年于此置汾州。北周大象元年()置龙泉郡。隋朝统一全国,视晋西为要冲,开皇五年()废郡置隰州,继设隰州总管府,开始以“隰”命名。《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南有龙泉下隰,因以为名。”开皇十八年(),下设隰州县,大业三年()改隰州总管府为龙泉郡,辖隰州、永和、楼山、石楼、蒲县。唐武德元年()置隰州,属河东道。武德二年设总管府,领隰州、中州、昌州、南汾、东和、西德6周。贞观三年()复置隰州。宋、元、明、清因袭州置。

中华民国元年年5月,隰州改隰县,直隶山西省。民国3年()划属河东道,民国19年()撤销河东道,仍直隶山西省。民国26()年9月,山西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移驻隰县黄土村,晋西事变后又移驻城关镇、辖汾西、霍县、灵石、石楼、永和、隰县、大宁、蒲县、吉县(次年划出)、乡宁(次年划出)、临汾、赵城、洪洞、襄陵、汾城等15县。

年11月28日,隰县解放,中共九地委、九专署、九分区驻隰,辖隰县、蒲县、永和、汾西、洪洞、赵城、大宁、石楼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隰县划归临汾地区。年6月27日,隰县与大宁合并为隰宁县。同年又与蒲县、永和、石楼合并组建吕梁县。年复改隰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jgyj/9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