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十六,是降龙罗汉、南宋临济宗高僧济公道济禅师的圆寂纪念日。道济就是济公和尚,民间又称济公活佛,出家于灵隐寺,长住于净慈寺,圆寂于虎跑寺,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颇有逸才的名僧。平生喜欢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深入群众,同情人民疾苦。一般老百姓就以“活佛”或“圣僧”称呼。今日恭逢道济禅师圆寂纪念日,顶礼缅怀道济禅师!南无阿弥陀佛!《济公》电视剧塑造的人物形象还有歌曲,吸引了广大观众和读者,一时无论老年、青年、少年都在谈论济公,都唱济公活佛的歌,引起了“济公热”,群众受到感染、教育,也对济公崇拜不已。在济公的家乡,人们在他幼年读书的赤城山上修了济公院,重塑金身。杭州的净慈寺重修了济佛殿,虎跑寺也兴修了济公亭;甚至在海峡对岸的台湾,也修过一千多座济公堂。世人对济公的评价也不相同,有持否定态度,也有高度赞扬。持否定态度者,认为济公行为浪荡,不守戒规,饮酒食肉,影响僧人形象,并不值得学习。持赞扬态度者,认为济公不拘小节,活泼天真,常与小儿嬉戏,与老百姓为伍,豪情仗义,关心群众疾苦,其行为是“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与众不同,是超尘脱俗的真修行人。也有人则一分为二:其一,济公已成罗汉,罗汉已达自觉境界,常住世间,弘扬佛法,行菩萨道。济公深知娑婆世界众生冥顽难度,因此看似极意颠狂,实际是活泼的禅机,是方便的游戏法门,是应娑婆世界之机,解脱众生之苦。佛教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济公这种行为就是一种体现,“济私”终成凡夫,“济公”则是“活佛”。其二,则如印光大师所说,“济公借此疯疯癫癫,以令人疑信相参,以密行教化,令人知佛法不可思议,以生正信。此非凡僧所可行,行之则破坏如来正法,为害不浅”。(图为:九峰寺大殿海岛观音旁济公活佛)当代高僧惟贤法师认为:依佛教正义阿罗汉译义有三,一曰无生,即生死已断、不受后有、不堕轮回;二曰杀贼,即经过修行断除烦恼,消灭三界见思惑,达到离欲寂静;三曰应供,即游戏人间,接受众生供养,堪为众生福田。而方便善巧、大机大用、处污泥而不染、品行高洁、悲智兼运、游戏神通,则非登地以上菩萨不行。唐代高僧寒山、拾得,五代奉化布袋和尚,即是文殊、普贤、弥勒化身,都属此类。认为济公既为罗汉,又为菩萨,“内秘声闻乘,外现菩萨身”,未尝不可。

济公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颇有逸才的名僧。他的师父就是著名的瞎堂慧远禅师。济公佛学造诣颇高,但其一生行径与一般出家僧人也确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济公一生怡然飘逸,喜好云游,出行四方,足迹遍及浙、皖、蜀等地。他常常衣衫不整,寝食不定,为人采办药石,治病行医,解忧解难,常常灵验,广济民间疾苦。因此,其德行广为人们所传颂。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dmyj/9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