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白癜风的原因 http://www.sjqbdf.com/
插音频

《六祖法宝坛经》咐嘱品第四讲

上一讲讲到六祖大师在先天二年,也就是癸丑年这年八月初三,一天他召集徒众,告诉大家:我要走了,要和大家告别,然后又和大家叮嘱一下关于识众生即是识佛。最后强调了,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然后继续说:

今天要留一个偈子,和大家道别。

最后给大家留个偈子叫什么名?叫做《自性真佛偈》

所以大家要重视这个偈子,后代的人,只要是把这个偈子搞懂了,你就自见本性,自成佛道。所以后代人你都不用去拜师什么的,六祖都给你做了授记。授记就是你把这个搞懂了,你就可以自见本性,自成佛道。

下面,我们看这个偈子:

这个偈子我们大家来看一看,

这一句话非常的直白,就是你的真如自性,你的真性、你的本性、你的真实,真实的你去掉了五蕴之后剩下是什么?那就是真实的你。你不着五蕴之后的你就是真实的,那就是你的真性,那就是你的真佛。

我们每个人身心之中都有佛性有魔性。魔性是什么?三毒,三毒就是魔王。

当你处在邪迷的状态的时候,那么你的魔就在你的身中。

当你具足正见,正见是什么?不偏不倚,远离亲疏爱憎,发菩提心,这都是正见。

正见之时佛在堂,佛就在你的堂上守护着你。

当你的身心当中,当然它也来于你的本性,本性生万法。

邪见是由你的本性所生,知见必须得打破。

魔王就到你身上来住下了。

那么我们这个三毒的心怎么才能去掉呢?用什么去掉?用正见。正见是什么?就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度众生,度尽一切众生而不着度众生相。利益一切众生而不住心。常行布施,利益众生,利乐有情。

心要清净,不住心。平等心,清净心,这是正。正见它就可以除却你的三毒心。于是魔就变成了佛。这个事儿真无假。这是真的,你要真信,相信。你要这么做。

不用分别,唯有法身是真实的。报身是法身的显现,化身是法身的应用。净下来没有化身,没有报身,唯一法身。那就是自己的真佛性。

如果你能够向你的本性中去自见,自己见自己的真性,自己见自己的法身、真身,那么这件事,你自见自照这回事,它就是你成佛的菩提因。

我们的本体要依附于化身生净性,这个化身是有为的,但是它的本性是清净的。你要在你心里头用你的心性去确定它。那么这种净性在哪?也常在化身中,我们要做到时时刻刻做一切事,见一切法,行一切法,但是时刻都在道中。所以行住坐卧无处不是道场。

正所谓道即通流。道不受自身以及各种现象界的影响,一切现象,一切行住坐卧不离道,不离清净。为什么呢?因为万法本来清净。所以在《坛经》开始的时候第一品就说过,若见性,言下即见,提刀上阵也是见性。

往下看,

这个性,我们的佛性、本性、真如,它可以让我们这个化身,让我们的身口意行正道,离贪嗔痴,离一切邪见。那么当来圆满真无穷,你将来一定会圆满,实现一个真如、真实。

就是这个淫欲心,它本性同样是净性所生。

去掉了淫的这种表象,那么它本体同样是清净的。

所以我们要在自性当中去守护,这就是法。因为本性本身它就离去了一切欲。对于我们人来说,就是五欲都离去了自然离去,五欲是本性的分别所显现。

如果说这个化身相对于凡夫来讲,那么它就会表现成五欲。而对于觉者来说,它就会表现成自利、利他,度众生,行布施。以清净心行布施,也叫六度。

只要见性了,刹那就是真。为什么?性是真。真如本性,见性即是见真。

你今生如果能够有机缘遇到顿教的法门,那么,你会一下子就领悟了,领悟自性,领悟自性就是见世尊,就是见佛,见自性就是见佛。

如果你想通过修行,到处去找佛,想修一修找出一个佛,你把它称做一个叫佛的一个东西,或者一个人,一个生命,你在那找外佛,有为的,有相的,它都是假佛,如梦幻泡影。所以魔来魔斩,佛来佛斩。

如果能够在心中自己见真,就是见本体,见真实,见无相的那个真实。

真本身就是成佛的因。

你要没有见自性,不去想法见你自性,结果跑外面去想找佛,想见佛,天天在那望虚空在那喊,上天上去找个佛,那都是如梦幻泡影,所以不见自性外觅佛,错!起心总是大痴人。

你如此的起心,你产生这种想法,就已经注定你是一个大痴人。所以我们大家想一想,看看自己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是不是至今仍在外觅佛?你要是还在外觅佛,就应该回来,回到自性上来。

否则的话,六祖大师说你是大痴人。不只六祖大师,达摩祖师也这么骂你,连佛陀都这么说你,说你愚痴、迷失、颠倒、邪见等等,所以大家切勿外觅佛。

顿教法门,今天已经给大家留下来了,那么救度世人这个事,需要我们世人自己来修,佛替不了,六祖大师也替不了,只有自己修。怎么修?自己悟。上面已经讲明白了,要自己去自观自心,自求自性。自性是真佛。

我现在告诉你们这些未来的学道人,不做这样的见解。什么见解?就是这个偈子上面所讲的见解,你就是大傻瓜。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任,麻木的人,糊涂的人,自己忽悠自己的人。你就自己忽忽悠悠一辈子,麻木不仁,迷迷糊糊,白做人一回。大悠悠,你都不是一个小悠悠,自己把自己给悠了。

好,往下,

把偈子讲完了。

告诉大家:你们好好活着,汝等好住。好住就是住在这个世界上,吾灭度后,吾:我,灭度以后,你们大家莫做世俗那种悲悲切切,哭眼抹泪等等这些事,也不要做什么受人吊问,还要身著孝服,这样做都不是我的弟子,也不是正法。

所以大家只要但识本心,自见本性,不动不静,不生不灭,不去不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就是保持你的修行状态,不要被我灭度这个事让大家远离了修行,远离了道。恐汝等心迷,我怕你们心因为我的离去,你们的心就被这个现象给迷失了,为什么呢?

因为都依赖了半辈子、一辈子了,突然一下子依赖的这个人没了,尊敬、崇拜的这个人没了,那很打击人,是吧?所以你悲悲切切,说明你被相所转了,被境所转了。所以担心汝等心迷,不能领会我的意思。今再嘱汝,今天再一次嘱咐大家,令汝见性,让你们见性。

我灭度以后,你们要按照这样修行。那样你就同我在这一样。

如果你们违背了我的教言,那么纵然是我在世间,也没有什么利益。

然后他就说偈了。偈子是怎么说的呢?

就这么修,会了吧?我们现在来研究研究这个偈子。

兀兀不修善,:兀兀的意思就是一个山峦跌宕,然后把尖去掉,整平它,然后成为一个高岗,平坦,把陡峭的给削平,但是它却有高的意思,所以你看看,你要是修要往上修往高处修,你要就这么调心,然后变广大、变平坦,没有障碍。

但是你保持这种状态,不修善,不是有意的一定要去修善,而是一种兀兀的,不修善,当然他也不造恶,平等、高尚、清净、圆满、正直,能理解吧?它是一种这样的心理状态。

所以,腾腾不造恶。是什么呢?腾:奔腾,它是一种往上的,上升、腾飞、奔腾。腾还有一个意思,叫作把什么玩意给我腾开,就是把障碍挪掉,清空。

这个腾腾应该是个什么状态?一是空寂,是向上,腾腾有一种火爆的感觉,充满了热情,积极、旺盛、火热,但是呢,它还是空。包括腾飞也是和空相联系的,没有空间它往哪腾飞?腾不起来,所以腾一定是空旷的,它和空相联系。

另外腾就是也是把它挪开,是把路摊平,把有障碍的东西把它去掉,还是和空意接近,所以这个腾腾,你把自己这个心调到这样的一个状态,没有造恶的心,也没有修善的心。

寂寂断见闻,见闻是一定要断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通通都要舍掉。那么干嘛要寂寂呢?寂是什么?是空寂,寂是无生,寂是清净。不生见闻想,不生知见,仅仅清净。

荡荡心无著,无著,没有黏着,不着相。什么意思?荡荡它有平坦的意思,有平展、广大,也有使它平展,还亮堂,没有障碍。当然了,有着就会是障碍。所以它这个荡荡,心不着,那就心胸广大,没有障碍。

所以你看一下这四句偈,有很多人会说,每一句的后面那三个字是有用的,前面的那两个字没啥用处,你好好想想,其实前面的那两个字才是更重要的。后面告诉我们如何修?不修善不修恶,断见闻,心不着相。前面为我们塑造了心灵的形象,这个心什么样?

那是兀兀,腾腾、寂寂、荡荡、不染,而且广大,摩诃,而且是积极的、高尚的、向上的、广大的,也是坦荡的,有光明前途的。光明前途不是你将来提拔个什么职务,一官半职的,不是这个意思,是心灵的前途,生命大道。

六祖大师把这个偈子说完了,端坐着。

到三更时分,

突然召唤门人,和门人说话,告诉门人,说什么呢?

我走了。就这么就走了。

什么意思?就是在这个时候,异香,很奇异的香气满房间都是。白虹属地,这个白光,很特别的白光,虹光,白中透着美,透着美丽,一束光洒满房间,外面林木变白,这个林木都显得分外的着了白光。还有禽兽哀鸣,林木里面的禽兽都哀鸣,六祖大师走了。

到十一月份,前面那是八月,现在是十一月,广州、韶州、新洲三郡的官僚,还有六祖大师的弟子、门人,僧俗,出家的、在家的都有,争迎真身。

都抢着要把六祖大师的真身请到自己那去,都有这个想法。所以就莫决所之。定不下来,因为大伙都想请,往哪去?定不下来。于是,大家想了个办法。

大家想了一个办法,那个香,点着以后的香往哪飘?那个方向就是六祖大师所要归去的地方。于是他们就点上香了。

点着以后,一看这个香、这个烟就径直就往曹溪的方向去了。这就定下来了,曹溪。

就把神龛,装相的排位等等,还有衣钵,一块都迁回去了曹溪。

第二年的七月出缸。

方辩也是六祖的弟子,他善雕刻,所以这个活得他来。他用香泥,就是香灰做的那个泥,上到六祖的身上,哪块有不周到的地方,以香泥上之。

门人,六祖在走之前,曾经说过他过五六年会有人来砍他的首级。

所以就用铁皮,还有上了漆的布,把这个脖颈给它护住了,护好以后,处理好了,把他送到塔里去了。

把真身送到塔里去了,结果,这个塔一下子就充满了白光。而且光直冲到天上,一直持续了三天,后来光没了。

韶州刺吏,韶州府他向朝廷禀报了六祖大师圆寂。然后朝廷就下旨,让韶州府衙为六祖立碑,而且在碑上要记明白六祖大师一生修道的过程。

六祖大师活了七十六岁。

在二十四岁那年他受五祖传他衣钵。

三十九岁那年剃度。

弘法的时间一共三十七年。继承他法脉的弟子有四十三个。

因为听六祖大师的法而领悟佛道,超凡了,不计其数。

还有

方辩给六祖大师所雕塑的那个像。

还有六祖大师生前所用的那些法器,上殿行道所用的那些器具。

永远都留在宝林道场,作为镇寺之宝。

《坛经》在社会上用它来彰显六祖大师南宗禅法的宗旨。

就是佛法僧要以这个法的兴隆,以《坛经》的宗旨去兴隆三宝事业,去普利一切有情众生。

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讲完了,大家要反复学习,深刻领悟,遵照执行,真正的去悟道,行道,去证果。好,祝大家彻悟佛道,速证菩提!

--------完------------

截止到本期为止《六祖法宝坛经》音频版,已经连载完了。

久晃法师感恩弘法义工们辛勤无私的功德奉献!

落笔行文,法语甘露,只为洗涤、净化、拔济、滋养无量众生,让无数迷失者具大智慧,得大成就,离苦得乐!你们的每一份付出,每一份奉献,每一次键盘敲击,都凝聚着一颗佛子的真心,一份对佛陀正法的担当,一股满载着大悲的力量。你们是行走在人世间的真菩萨!

久晃弘法宗旨:“以探知生命及大千世界的本体实相,认识生命规律,发掘生命智慧为根本,跟随国家及社会发展步伐慈悲利众,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人民积极、善良、智慧、勤奋。积极倡导人人学菩萨,人人做菩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华文化精髓”。

再次感恩上久下晃法师的智慧布施,辛苦讲解!感恩所有参与制作的出家师父及居士护法的辛勤努力!一切善德善举,功不唐捐,德铸千秋!

音频版《坛经》制作任务表

请上下滑动查询

设计

隆喜

编辑

亲芳

观审

金秋

责编

释隆慈

往期回顾

请上下滑动查询

?《六祖法宝坛经》行由品第一讲

?《六祖法宝坛经》行由品第二讲

?《六祖法宝坛经》行由品第三讲

?《六祖法宝坛经》行由品第四讲

?《六祖法宝坛经》行由品第五讲

?《六祖法宝坛经》行由品第六讲

?《六祖法宝坛经》行由品第七讲

?《六祖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一讲

?《六祖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讲

?《六祖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三讲

?《六祖法宝坛经》般若品第四讲

?《六祖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五讲

?《六祖法宝坛经》般若品第六讲

?《六祖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七讲

?《六祖法宝坛经》般若品第八讲

?《六祖法宝坛经》疑问品第一讲

?《六祖法宝坛经》疑问品第二讲

?《六祖法宝坛经》疑问品第三讲

?《六祖法宝坛经》定慧品第一讲

?《六祖法宝坛经》定慧品第二讲

?《六祖法宝坛经》定慧品第二讲

?《六祖法宝坛经》定慧品第三讲

?《六祖法宝坛经》定慧品第四讲

?《六祖法宝坛经》定慧品第五讲

?《六祖法宝坛经》坐禅品第一讲

?《六祖法宝坛经》忏悔品第一讲

?《六祖法宝坛经》忏悔品第二讲

?《六祖法宝坛经》忏悔品第三讲

?《六祖法宝坛经》忏悔品第四讲

?《六祖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一讲

?《六祖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二讲

?《六祖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三讲

?《六祖法宝坛经》机缘品第四讲

?《六祖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五讲

?《六祖法宝坛经》机缘品第六讲

?《六祖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讲

?《六祖法宝坛经》机缘品第八讲

?《六祖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九讲

?《六祖法宝坛经》机缘品第十讲

?《六祖法宝坛经》机缘品第十一讲

?《六祖法宝坛经》顿渐品第一讲

?《六祖法宝坛经》顿渐品第二讲

?《六祖法宝坛经》顿渐品第三讲

?《六祖法宝坛经》宣诏品第一讲

?《六祖法宝坛经》宣诏品第二讲

?《六祖法宝坛经》咐嘱品第一讲

?《六祖法宝坛经》咐嘱品第二讲

?《六祖法宝坛经》咐嘱品第三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dmyj/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