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修五停心观的前提是以禅定为基础,因为得证禅定后,此时的观照力就不会被妄想散乱心所干扰,所以修观之前,最好先修禅定。古人说“修得禅定犹如密室,所修观智犹如灯照,在密室之灯就不会被境界的风吹灭”,所以需要先修禅定。

真正称为得禅定的,是在初禅以上,但有人认为欲界定上,也能修观。更有人认为,不需修禅,直接修观,也能破惑,而得解脱等。但一般根性的人,最好还是先修止,再修观,然后止观双运,更合适。

下面介绍修禅定的次第。

要修禅定先需聚集福德资粮,消除累世业障,才能使修禅定时,减少违缘和障碍,而容易入静,所以在未修之前,第一步要先修四前提法。

第一前提、为了从始至终修行,得到三宝的传承和加持,免受天魔外道的侵扰,先修三皈依法。

第一前提·修皈依三宝法(A、B)

(A)坐中修(一、二、三、四)

皈依三宝的最终目的,是究竟成就无上菩提之道,现世获得平安吉祥。这一过程,既贯穿了佛法的整个修行,也离不开三宝的时刻加持。所以皈依之后还须要反复修持三皈依法,藉由三宝功德的加持,转化现有的生命,一步步增福消业转凡为圣,最终获得最殊胜的境界。

修三皈依法,分为二部分(前方便观想法+正修三皈依观想):

一、前方便观想法(调身、调息、调心)

(一)调身

天台《童蒙止观》中说:“夫座者,须先安处,使久无妨。或单跏趺,双跏趺(或端身正坐)双手结放于脐下,宽衣带,周正身,无令坐时,更有脱落,挺动支节,七八许度,勿曲勿耸,正头直项,令鼻对脐,不偏斜,不低昂,无骚动,无宽急过,是身调相。

--摘自能杰法师《天台四教仪》讲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dmyj/8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