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高僧翻译金刚经,两次被逼破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编者按—— 今天是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的鸠摩罗什大师圆寂纪念日。鸠摩罗什(—),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 鸠摩罗什大师是谁? 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学佛、诵经都离不开他。我们熟知的《金刚经》、《阿弥陀经》、《妙法莲华经》当初都是由他从梵语翻译成汉语的。 鸠摩罗什大师既通梵语,又通汉文,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他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鸠摩罗什和其弟子共同翻译出《大品般若经》、《维摩诘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系统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总计翻译经律论传94部、卷。 今天是鸠摩罗什大师的圆寂日,我们一起来通过了解大师的故事,去承接祖师大德宏大的愿力与无上的菩提。 出生于王族 大约一千六百多年前,有一个少年降生在美丽的天山南麓。 鸠摩罗什的爸爸叫鸠摩罗炎,从天竺来,原本打算到西方极乐去,却在半道上被龟兹国公主给截了胡。 长公主耆婆跟王兄撒娇,“不都说父母出生地相距越远,生出来的孩子越聪明吗?” 那一年,她都二十了,从小玩到大的古丽、买买提她们都是三个娃的娘了,公主还没对象。 “咱们国家以后要是没能青史留名,指定因为多音字!” 龟兹国国王懂妹妹的意思,他不仅给全国各大媒婆都发了一本《龟兹字典》,还贴心地在shi那页折了角,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所以,当妹妹恳求王兄逼迫鸠摩罗炎还俗时,他二话没说,就把这位话还说不太明白的印度僧人给扣下了。 “Anglee!ValleyValleyDiffigoDoDogDoDem。(生气,很难和他们沟通)①”鸠摩罗炎表示也很无奈。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字幕组打出“十个月后”的光景,鸠摩罗什就诞生了。 后人在形容鸠摩罗什天资聪颖时,一般都会追溯到他还处于怀胎的时期的时候。 “你看人家,生个孩子的功夫把二外都学会了!你这孕傻都第四个年头了!可咋办啊。”那几年,龟兹国的婆婆都这么教育儿媳妇。 公主自己也不明白,自己怀孕期间,怎么就张嘴就来天竺歌,抬手就跳天竺舞了。 总之那几年,感性赢了理性那一面。 鸠摩罗什大师雕塑 鸠摩罗什的母亲出家 “我无处不在”,公主活在“别人家的儿媳妇”的头衔下,正经风光了几年。 但很快,她就发现自己越来越聪明。 她开始思考很多哲学的问题,就像很多人在礼拜二上班的时候会瘫在工位上,思考“我是谁?”“我来自哪儿?”“我要到哪儿去?”一样的深邃。 有一天,公主突然跟丈夫鸠摩罗炎说,“我想出家。” 鸠摩罗炎给了公主一张正宗的黑人问号脸。 “还要带上儿子。”公主又说。于是,接下来,就没有鸠摩罗炎的戏了。 母子二人踏上了慢慢取经路。只有一个问题,他们本来就在西边,周围又都是山,所以貌似只能在原地打转。 “妈妈,为什么你都不拿行李,都放我头顶上呢?” “儿子,因为剧本就是这么写的呀。” 据史书记载,当时幼小的鸠摩罗什,头顶着巨大的瓦罐出行,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不对啊,我还小,怎么能负担这么大个东西呢?瓦罐马上掉下来碎了一地。 “儿子,咋了?” “妈妈,我心动了。” 鸠摩罗什的出家 心动,不如行动,行动不如嘴动。 出家那年,鸠摩罗什七岁,跟七岁才开口叫爸妈的文征明不同,少年鸠摩罗什,“每天背上千首佛教诗,每首都有三十二个字,一天要说三万两千个字,没有老师教,他统统无师自通。②” 这个可以说是非常溜了,并为以后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鸠摩罗什二十岁那年,已经在整个西域成了家喻户晓的少年偶像。 他的妈妈,也在这一年做了一个决定——去天竺。 她交代给鸠摩罗什的话简直让人竟无言以对——“儿啊,我看你成长的也差不多了,咱们就分开了吧”。 那一年,《晋书》里是这么写的——“有星见外国分野,当有大智入辅中国。” 龟兹国的灭亡 “你知道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诗词大会》,但绝不会有历史典故大会吗?” 有一天,鸠摩罗什跟舅舅白纯一边吃哈密瓜一边聊天。白纯就是那个憎恨多音字的龟兹国国王,耆婆的哥。 “因为诗词优美?”白纯说。 “不对,因为历史年代不好背。我打赌,再过一千六百年,咱们这个时代不是必考题。”一语中的。 你可能知道魏晋,却不一定知道和两晋并列的西部历史——五胡十六国。 这段历史怎么说呢?随便拎出一个知识点,你都会懵。比如说,吕光就是这么一个知识点。 这个“知识点”原来是前秦王朝的一位大将,皇帝苻坚派他出征西域,顺便把那个叫做鸠摩罗什的能人,给带回来③。 此时,鸠摩罗什掐指一算,大事不好,大龟兹要完了! 白纯见到吕光就是一顿喷,什么“有本事你打我呀”统统说出口。没多久,龟兹只停留在字典里,供后人查阅。 世人亲切地把白纯称为——“傻白纯”。 ▲吕光为鸠摩罗什建造的鸠摩罗什寺塑像 凉国的灭亡 龟兹另一边,被吕光虏获的鸠摩罗什一脸不开心。 他还记得,曾经有个算命的盲人跟他妈说过,佛陀有三十二相,鸠摩罗什有三十相,但是命里注定犯桃花,要是过了三十五岁,还没有破色戒,那就是当代第二佛陀了。 “知识点”给他送了一个姑娘进来。不是别人,正是他舅舅的女儿,大表姐。 “我是个僧人,我不能娶妻的。”鸠摩罗什义正言辞地跟“知识点”说。 “你爸原来不也是和尚吗?有什么不行的。④” 在万般屈辱之下,鸠摩罗什只好接受了(究竟是不是逢场作戏已无从可考)。 就这样,鸠摩罗什成了“知识点”的军师,给他排忧还给他解难。前秦的国王在凉州左等右等也等不来“知识点”,然后去世了。 于是乎,“知识点”自立为王,成立了一个凉国,主要经营丝绸之路上的凉茶产业,取义人走茶凉。 然而好景不长,打败前秦的姚苌是鸠摩罗什大师的粉丝,江湖人称“罗师粉”。 于是,他率兵大举讨伐凉国。 就像做考试题似的,罗师粉在应对知识点时,简直如学霸亲征。三下五除二就干掉了“知识点”。 鸠摩罗什的辉煌与屈辱 “罗师粉”把鸠摩罗什迎请到都城后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给地位,拜他为国师; 第二件,给资源,拨给他八百个僧人在西明阁和逍遥阁里,共同翻译佛经; 第三件,给人。 “法师,这10位美女送给您!可千万不能让咱这智慧的血脉绝了后啊。” 这一年,鸠摩罗什刚好三十五岁,算命说的那个坎儿,他没过去。 于是,鸠摩罗什从此不再住僧房,改住民宿。 后来,有人开始不理解他的行为,于是他把所有僧众召集起来团建。 团建的项目只有一个——吃面。面不是一般的面,那是相当劲道,一个大碗里,装满了长长短短的针。 “你们谁要是能像我一样把这碗“针面”吃了,谁就可以跟我一样娶妻纳妾。” 说罢,抬起碗,吸溜吸溜地就把针给吃了。底下没有一个人敢吭声。 “不愧有天竺血统,吃面都不用筷子!” 从此,大家才认识到鸠摩罗什的境界非普通人所能及。 ▲鸠摩罗什寺的舍利塔 火烧不坏的舌舍利 于是这些弟子们收了心,一心一意跟着鸠摩罗什搞翻译。 那时候,参与翻译的都是顶级的人才。 鸠摩罗什经常语重心长地教导他们,“你们没去过天竺,你们不知道天竺人有多爱唱歌,经常好好唠嗑呢,突然就唱起来了。你说这样的唠嗑,难不难忘?⑤” “难~~忘~~” “所以啊,咱们做翻译的,一定要信达雅,不仅要对,还要优美。比如,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可以用以四个字为主的方式来断句。” 这种翻译方式,后来被称为“译经体”。 历史上包括唐玄奘在内的很多高僧都曾翻译过《金刚经》,然而,没有一个人能超越鸠摩罗什版本。 后来,有一个叫陈寅恪的人,认为鸠摩罗什的译经堪称艺术,简直完美! 他总结了三个特点:“一为删去原文繁重,二为不拘原文体制,三为变易原文”。 可是,鸠摩罗什却并不是很满意⑥,最终活了五、七十九岁⑦,在长安圆寂。 临终前,他嘱咐弟子们,“要是我所传播的都是没有错误的,那就让我死以后,舌头不被烧烂。⑧” 这时候,他的弟子们才知道,哦,原来师父要火葬。 那一年的长安,下了一场漫天的大雪,雪后静悄悄,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最会说话的人走了。 鸠摩罗什,是历史上唯一留下舌舍利的一代高僧,他被称为“三藏法师第一人”。 更完整故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dmyj/7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金刚萨埵心咒忏悔一切罪业,消除
- 下一篇文章: 人若欠你,天必还你一定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