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行迹玄奘法师传68谒见太宗
往期回顾 《玄奘法师传》卷一 1、出家剃度2、求学蜀中3、荆州讲法4、请求西行5、出发西行6、遇石槃陀7、老赤瘦马8、到达伊吾9、到达伊吾10、迎请高昌11、强留绝食12、上表致谢《玄奘法师传》卷二 13、阿父师泉14、木叉毱多15、凌山险峻16、移风易俗17、前往缚喝18、沙落迦寺19、释迦圣迹20、礼拜佛影21、朝拜圣迹22、初入罽宾23、僧称法师24、诵经法师25、龙树弟子26、恒河福水27、德光论师28、三宝台阶《玄奘法师传》卷三 29、身在祭坛30、真容佛像31、迦毗罗卫32、佛陀涅槃33、到鹿野苑34、摩揭陀国35、菩提树下36、那烂陀寺37、施无厌寺38、三藏结集39、僧雁灵塔40、梵书记论41、菩萨尊像《玄奘法师传》卷四 42、人形石头43、龙猛菩萨44、提婆菩萨45、护法菩萨46、执狮子国47、佛髻宝珠48、国王戒日49、光明佛塔50、胜军论师51、空花外道52、顺世外道53、尼乾教徒《玄奘法师传》卷五 54、鸠摩罗王55、秦王恩德56、聚曲女城57、佛牙舍利58、无遮大施59、辞别回国60、迦毕试王61、翻越雪山62、波谜罗川63、入灭尽定64、罗汉退敌65、佛像自来66、回到大唐《玄奘法师传》卷六 67、遗法之盛谒见太宗 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 高永旺译注 安置妥当,玄奘法师前往洛阳宫谒见太宗皇帝。 二月一日,在仪鸾殿相见,太宗对玄奘法师欢迎和慰问极为殷勤丰厚。就座后,太宗说道:“法师离去时为什么不通报?”玄奘法师谢罪道:“玄奘在离去之前,曾两三上表奏请,只是诚愿微浅,未能蒙恩允准。玄奘不胜求法之心急切,就私自出走,专擅之罪,深感惭惧。”太宗说道:“法师是出家人,已和尘俗脱离,然而能舍身求法,惠利苍生,朕极为赞许,法师不必烦恼愧疚。只是想到这一路山高水远,风俗各异,奇怪法师竟能到达。” 玄奘法师回答道:“玄奘听说乘御疾风,造访天池也不算远;驾驭龙舟,涉渡江海也不算难。自从陛下手握乾符,廓清四海,德治布于九州,仁政被于八方,淳朴之风扇至炎热的南方,圣德之威安定葱山之外的区域。所以戎夷的君长,每看见在空中翱翔的飞鸟从东方而来,犹且怀疑它是来自大唐上国,弯腰鞠躬向它表达敬意,况且玄奘圆头方足,亲自承受陛下教化的呢。依仗陛下天威,所以得以往返毫无困难。” 太宗说道:“这是法师客气的话,朕哪里敢当呢。”于是广泛询问西域的情况。 自雪岭以西,印度之境,四时气候,物产风俗,八王故迹,四佛遗踪,都是西汉博望侯张骞所不知晓,班固、司马迁不能得知而无法记载的。玄奘法师既已亲身游历西域,观看各国的疆土城邑,耳闻目睹,都记忆得很清楚,随问酬答,很有条理。 太宗大为高兴,对侍臣说道:“昔日苻坚称释道安为神器,满朝都尊崇他。朕今日观看法师词论典雅庄严,风节坚贞严谨,不仅无愧于古人,而且超出古人更远。” 当时赵国公长孙无忌对答说:“诚如陛下所言,臣曾经阅读《三十国春秋》,看到里面叙述释道安的事迹,实乃是品行高洁、博学多识的僧人。但那时佛法传来不久,经论不多,虽然钻研,不过是佛法的枝叶,不如法师亲身窥察佛国,探求各种奥妙的源头,尽览诸佛涅槃的圣迹啊。” 太宗说道:“您的话说得对啊!” 太宗又对玄奘法师说道:“佛国遥远,那里的圣迹和法教,前代史书不能详细陈述原委,法师既然目睹,应该定一部专著,给未曾听闻的人观看。” 太宗又发现法师有担任公卿的才能,就劝他还俗,协助自己处理世俗事务。玄奘法师辞谢道:“玄奘从小皈依佛门,虔诚信奉佛道,修习佛法,未曾听觉儒家的学问。如今让我还俗,无异使河流里的船弃水登陆,不仅没有功用,而且只能使它腐朽。希望终身弘扬佛法,以报国恩,就是玄奘最大的福气。” 法师就这样辞谢,太宗才作罢。 线上随喜 杭州灵隐寺定于辛丑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公历年5月26日至8月22日)举行华严法会。法会期间每日诵《华严经》,冥阳两利,普度众生。惟愿生者增福延寿,消灾免难;殁者往生净土,速成佛道;更祈世界和平,灾疫消灭,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长按左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yjfh/9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河北高僧去世后,肉身为何千年不腐专家
- 下一篇文章: 六月初八纪念日这尊大佛前高僧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