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誌丨48张绝版照片纪念近代禅宗泰斗虚云
头部白癜风图片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19/5706553.html 农历九月十二(.10.10)是近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示寂六十周年纪念日。在现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之誉的虚云老和尚。 虚云老和尚(-),籍湖南湘乡人,生于泉州,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十九岁出家,二十岁依福州鼓山涌泉寺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四十岁发心朝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由普陀山法华寺起香,三步一拜备受饥寒而道心愈朗,三年遂愿;终于到达五台山,亲见文殊菩萨金颜。后在滇中阐教近二十年;九十五岁返曹溪,重建南华,中兴云门。历任福建涌泉、广东南华、云门大觉诸大寺院住持。年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被选举为名誉会长。时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虚云老和尚一生一衲、一杖、一笠、一钟行遍天下,由自度而度人。于一九五九年农历九月十二日圆寂,世寿一百二十岁,戒腊一百零一。我们特别整理一组虚云老和尚罕见照片,一起缅怀虚云老和尚的传奇人生。 1、年9月11日,虚云老和尚摄于云门寺。 2、虚云老和尚曾多次造访上海,尤其是年,岁高龄的虚云老和尚应邀来沪,在上海玉佛禅寺主持为期49天的水陆法会,法会期间上千人皈依,与上海结下深厚因缘。图为年,上海佛教净业社欢迎虚云老和尚莅临开示。 3、年,虚云老和尚与来果禅师、法云法师(左一)、佛源法师(右一)等在上海凤阳路侯在里崇德会合影。 4、年,澳洲、缅甸、加拿大、印尼、日本、土耳其、越南、泰国、锡兰等各国佛教代表参加亚太和平会,图为虚云老和尚与圆瑛老法师及各国佛教代表在北京出席“亚太和平”座谈会。 5、年8月7日,虚云老和尚与演成(右一)、宽度(右二)、无可(左一)、戒全(左二)等法师于庐山大林寺合影。 6、年初夏,虚云老和尚从上海赴北京参加中佛协成立大会,时值佛教盛日“浴佛节”,于广济寺主法。 7、年,虚云老和尚岁,是年春建云居堂宇,冬季云居开戒,前来求具者前后有五百余人。图为年,虚云老和尚摄于云居山真如禅寺。 8、虚云老和尚一生护国护教,历坐十五个道场,修葺大小道场数百所。图为年,岁高龄的虚云老和尚带领僧众自建瓦窑、烧制砖瓦,重建真如禅寺。 9、年,虚云老和尚与信众于云居山茅蓬前合影。虚老所住之茅蓬现已改为虚云纪念堂,由一诚长老于年修建。 10、禅门有四大佛事:上殿(课诵)、过堂(用斋)、坐香(禅坐)、出坡(劳作)。在传戒过堂时,要教授戒子过堂之规矩。图为年12月25日,虚云老和尚于云居山真如禅寺冬戒期间,为新戒子持钵诵供养咒。 11、虚云老和尚世寿一百二十岁,僧腊一百零一载。图为年秋,岁高龄的虚云老和尚于云居山真如禅寺天王殿前留影。 12、年夏,虚云老和尚与云居山真如禅寺佛学研究舍全体师生合影,第一排左三为一诚长老、第三排右一为传印长老。 13、禅源于印度而盛于中国,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提升精神文明,上海众居士发起“百年虚云”图片公益展,以缅怀虚老、传扬禅学、净化社会人心。图为年,虚云老和尚岁时,与大众法师摄于云居山,右一为绍云法师。14、年12月25日,虚云老和尚于云居山真如禅寺冬戒期间上殿说法。15、年,虚云老和尚岁寿诞时,与云居山真如禅寺全体僧众合影留念。16、年秋,虚云老和尚与法子性福、海灯两位法师于云居山佛印桥谈心石畔合影。17、年,虚云老和尚圆寂前三个月摄于云居山真如禅寺。18、虚云老和尚一生,以苦修为道契,同时也深研经教,四处讲学,为近现代佛教培养了许多著名高僧。图为年秋,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与部分法徒法孙合影,后左一为性福法师,后右一为海灯法师。19、虚云法师岁时与徒弟徒孙合影。20、年9月8日,虚云在九江能仁寺与信众合影留念。21、虚云法师珍贵的做法事图。22、年12月25日,虚云法师传戒后合影。23、虚云老和尚岁寿诞合影24、虚云老和尚七十多岁时法相(摄于至年之间)25、虚云老和尚道行高深莫测,一生充满传奇。图为民国十五年(年)虚云老和尚在昆明云栖寺春戒期间,殿前枯梅及园中青菜尽放莲花,中有化佛,四众叹为稀有。26、虚云老和尚慈悲无量,异类有情,多有感化,于南华寺传戒时老虎皈依,又为白狐授三皈五法等。图为年虚云老和尚在南华寺春戒期间为白狐授三皈依。27、年4月8日,虚云老和尚与本焕法师于南华寺合影。28、年11月14日,虚云老和尚于桂林月牙山与道安法师合影。29、虚云老和尚坐禅法像。年摄于曹溪南华寺千佛罗汉大戒后。30、年秋,虚云老和尚与意昭法师合影于潮州开元寺。31、年摄于广州邹鲁公馆花园。32、年,虚云老和尚在香港与觉光法师(前左一)等合影。33、年,虚云老和尚在云门寺新起大殿之地上趺坐照。34、年冬,虚云老和尚与美国阿难陀·詹宁士女士合影于南华寺,右为宣化法师。35、年9月,虚云老和尚佛源法师合影于武昌三佛寺。36、年,北京居士林恭请虚云老和尚传授三归五戒,摄影留念于广济寺。37、云居山僧众在虚云老和尚的带领下,大力开展生产自给。(摄于年12月25日)38、年12月25日,云居山冬戒期间虚云老和尚上殿说法。(虚老左后方持钵的侍者为净慧法师)39、年,摄于云居山真如禅寺大殿前。40、年,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真如禅寺与信众合影。41、年,虚云老和尚岁时留影于云居山真如禅寺草地上。42、云居山真如禅寺虚公塔院。43、云居山虚云老和尚舍利塔。44、虚老的袈裟。45、虚老的百衲衣。46、虚老的僧鞋。47、虚老的毯子。虚云老和尚开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藏王菩萨发大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一切菩萨也如此发心。我们每天晚殿,也如此发愿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凡佛弟子无不发此誓愿。证果深浅大小不同,皆由愿力深浅,依愿行持大小而定。佛由众生修成,众生能依愿行持,就是菩萨,就能成佛。既然成佛人人有份,何以一切菩萨发愿度众生,度来度去总度不尽呢?因众生之“众”字,由三个字合成,三人成众。众生之数,无穷无尽,十法界中,除佛法界外,其余九法界都属众生。上三界是圣人,已出生死苦海,不受轮回;余六界都未出生死,九法界内有三圣法界尚有微细习气未尽,所以都属众生。习气有深浅,上三界浅,下六界深。习气深重,业障重,故叫苦恼众生。这些众生,死去生来,不得休息。势难穷尽,其数量亦复难知。嵩岳元圭禅师对岳神说:“佛七能三不能: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道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为三不能也。”又说:“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是一期。众生界本无增减,且无一人能主有法。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尔。既众生界本无增减,则度众生亦无所谓尽不尽也。”《六祖坛经》解释四弘誓愿曰:“众生无边誓愿度,……所谓邪迷心,狂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又烦恼无尽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是也。又法门无量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佛道无上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佛果禅师曰:“究竟佛亦不立,唤甚作众生,菩提亦不立,唤甚作烦恼。”翛然永脱,应时纳枯,古人如此说话,何以我们做不到呢?只是不肯除习气,放不下,作不得主,没有觉照,在不妄中自生虚妄,但能动静忘怀,则水清月现了。政和二年,嘉州奏风雷折古树,中有定僧,爪发被体,诏舆至禁中,译经三藏金总持,令击金以觉之。询其名,曰:“我庐山远法师弟慧持也,因游峨眉至此。”问欲何归?曰:“陈留古树中。”诏以礼送之,因图形制赞云:“七百年来老古锥,定中消息许谁知;争如只履西归去,生死何劳木作皮!”达摩祖师,梁朝普通七年,由西天航海到中国,因梁武帝问法机缘不契,便渡江,居洛阳少林寺,面壁而坐。越九年,以正法眼藏,传付二祖,化缘既毕,遂端居而逝,葬熊耳山,起塔少林寺。其年,魏使宋云从天竺经葱岭回,觅祖手携只履,翩翩而逝。云问师何往?师曰:“西天去。”云归,具说其事,及门人启圹,棺空,惟只履存焉。诏取遗履少林寺供养。后人图祖师像,亦画手携只履。达摩面壁,慧持入定,功夫深浅不同,七百年定功,不可谓不深矣,犹不及只履西归。我们比慧持定功,又相隔甚远。定功一点都没有,怎能度众生呢?努力放下用功吧!选自《虚云和尚全集》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yjfh/9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觉归真写在觉真长老圆寂三周年的日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