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官位越高,财富越多,著作越出名,就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当把外部的东西作为自我价值的体现的时候,人就永远处在了不安宁的状态,所以人要向内心寻找满足,寻找自我价值的肯定。自工业化以来,社会有一个很麻烦的现象,市场经济引发人的贪欲之心,企业的运作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这个时代,评价人的价值都是功利主义的,看你赚没赚到钱,笑贫不笑娼,古代的道德标准、审美标准在这个时代黯然失色,更何况宗教的价值。我们每天都在这种求不得苦中备受煎熬!学佛的人一定要透过这一关,不需要求啊。不需要求并不是说我们不要去积极努力地工作,不是这个意思。在我们心里一定要有把这个世间看成梦幻泡影的智慧,要有一种出世胸怀,所谓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事业,只要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努力,结果怎么样,不要过于执著,宠辱不惊,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因为你命中有没有这个东西,跟你宿世有没有修德是有关系的。命中没有的,你虽求不能得,如果你命中有的,却之也不可免。人有一种“命”在里面哪,当然这个“命”是可以转化的,所以叫命运。一个人现在的主观能动性和行为的种种选择,能够对原来的命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改变的力量不是很大的话,命运的轨迹还是循着原来的轨迹走。现在修善的业力很大,或者造恶的力量很大,命的轨迹就偏移了。现代的分子生物学、遗传基因学也在反映“命”这个问题。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生命是什么》的小册子,他在书中明确地提出DNA可能是生命信息编码的载体。这一思想极大地影响和鼓舞了当时的年轻科学家。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在DNA的双螺旋分子结构当中保存了人一生的信息编码,未来一生的行为就是对这个遗传密码译码的过程,所以生命是有定数的。薛定鄂在写《生命是什么》的时候,也谈到生命不是一张白纸,它是带着一个蓝本来到这个世间的。然而离开这个世间时,这一世的业力又在遗传密码中加进了新的信息,我们带着一个新的蓝本又去到下一世。我们寿命的长短、健康与否、福报多大、官位多大都是原来的遗传密码在起作用。所以我们要了解,生命现象就是众生虚幻的业力产生的梦幻之相,我们要把它看空,不管是好是坏,反正都是虚幻的,都是在做梦,我们只不过是在尽量做一个好梦而已,好梦也是梦,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心理中对这种求不得苦加以化解。现在很多人过于执著,天天去比较,生活得太痛苦了。原来没有电视看,现在有了一台十四寸的彩电,看人家有二十四寸的彩电,心里就不平衡了,一天到晚去比较。如果我们要比较,就一定要全方位地比较。当我们骑着毛驴的时候,看别人骑着马,固然是很不平衡,为什么他骑高头大马?但是你也要回头看一看,后面还有推车的人啊。推车的人满头大汗,很辛苦,步行着还要推那些重物,推车人看到前面骑着毛驴的,心里也很不平衡啊。但他也可以回头看一看,还有一个残疾拐腿的人在后面拄着拐杖呢,这时候他应该想一想,我还能够六根完备啊,心里就平衡了。我们对幸福往往是失去的时候才感觉到,没有珍惜。身体比较好的时候,我们不会珍惜,觉得很正常,一旦有一天病倒了,才会感觉身体健康就是幸福啊。我上个月忽然腰闪了,弯都弯不下来,才感觉到腰能弯下来屈伸是一种幸福啊!当我们都不能起身,动一下就疼得呲牙裂嘴的时候,才会觉得实在是太痛苦了。所以我们每天都要感恩,感恩佛菩萨对我们的加持,让我们还能够活得没有多大的痛苦。如果我们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彻底离开了求不得苦。我们这个世间的一切资生用具、一切东西都必须要辛勤劳作才能得来,是必须造作才出来的。然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涅槃的大解脱、大自在的境界,一切资生用具的获得不需要我们去劳作,念头一动就在面前了。想吃饭,念头一动,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想穿衣服,念头一动,衣服自然就披在身上。而且衣服都是七宝做成的,那个七宝可以像纱一样地柔软。想住房子,念头一动,七宝宫殿自然现前。想到他方世界去旅行,莲华就像飞碟一样带上我们到他方世界去旅行。所以就没有求不得苦啊。那个世界黄金为地,到处都是七宝黄金,也不需要货币。我们在这个世间有一点钱就赶紧要藏好,甚至钱拿得多一点,带了几十万、几百万在身上,就会有生命危险,可能就被人盯住了。“钱”字是金字旁边两把戈(錢)啊,钱真的是令人痛苦,因此要离开货币交换。西方极乐世界没有私有制,所有房子、街道也没有门牌号码,没有所谓的产权、继承这些东西。我们想去供养诸佛各种花、香、幢幡、宝盖,如果我们福报不够没有这些东西,不能在无上的福田种福,内心就会懊恼。阿弥陀佛会慈悲加持,我们只要念头一动,手中自然出现种种供养诸佛的上妙供具,离开了求不得苦。第八个苦就是“五阴炽盛苦”。我们娑婆世界众生一切的心行都离不开五阴的范围。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就是我们身体,只要有这个地水火风四大假合的身体,我们就苦——身为苦本。有受、想、行、识这四种心理精神的现象,就必然会有烦恼——心为恼端。我们众生有这个虚幻的身心,必然会烦恼,这种色、受、想、行、识身心的现象每天都像沸腾的开水,让我们不得安宁。尤其这个时代,我们的攀缘心、虚荣心、竞争的压力、种种的恩恩怨怨、人我是非,使得五阴炽盛的程度更为猛烈,我们哪有一刻的安宁,睡觉都睡不安稳。现在有个现象,很多人——尤其是文化人、知识分子都离不开安眠药,不吃安眠药就睡不着。你看这种心理上沸腾的状态到了什么程度!忧虑、焦躁、不安,整天东想西想,坐不下来啊。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就是这个世间妄想杂念的人太多了,所以生起了种种的事端,使这个世间很不安宁。由于我们内心的五阴炽盛,感应到外部环境炽热、不安宁、不安全,这是我们心里变现出来的。然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是无量寿,清凉、稳定,离开了一切贪执,无我相,无众生相,离开了五阴炽盛。这个世间的苦难要罗列起来,真是太多了!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没有世间的三苦、八苦、一百零八苦乃至八万四千苦。娑婆具八难,极乐离诸难我们这个世间富贵学道难,如果一点苦难都没有,每个人都会醉生梦死、放逸懈怠。然而西方极乐世界的往生者有智慧,极乐就是离开了苦乐对待的绝待的乐、法性的乐,在法性的乐当中有般若智慧,所以他会把修行作为唯此为大的事情,把涅槃的常乐我净作为生命的最高目标。我们再来看看八难。八难是指障碍我们闻信圣道修行的八种障难。第一个障难就是地狱,如果堕到地狱去,很难闻到佛法,万死万生;第二个障难是饿鬼难,每天饥渴不已;第三个障难是畜生难,愚痴暗冥。如果堕到这三恶道里,基本上很少有闻信佛法修行的机缘。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就离开了障碍闻佛法修行的这前三种难。四十八大愿第一愿就是解决这三难。八难的第四种是长寿天难,就是有一类外道的修行人修禅定,像用石头压草一样地压住心想,能够修到无想天,寿命五百大劫。在这五百大劫中就像冰冻的鱼一样,不能见佛闻法,不能去修行。而且在他的感觉当中,他还以为到了涅槃的最高境界,所以叫长寿天。在西方极乐世界有无量寿,但是他不会像冰冻的鱼,他有无量光,寿即寂定,光即照用,寂照不二,就是实相佛性,这就离开了长寿天难。第五种障难是生在北俱卢洲。一四天下的四大洲有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四洲里面最享福的就是北俱卢洲,人寿是一千岁,他们出生后很快就长大。那里也不需要耕作,其地有自然粳米供他们食用,在树上有衣服自然长起来。这一千岁当中不会生病、不会夭折,所以生活得很快乐。也正因为太快乐了,他就生不起出离心,没有出离心,佛法在那个地方就没有办法弘扬。所以诸佛菩萨示现,三洲感应,就是不到北俱卢洲去,去了也没用。我们这个世间太享福的人也很难修行,富贵学道难,他闻到佛法都不会相信,也不会去修行。比如生到夜摩天的天人,天天唱着快乐歌,快哉,快哉,去游玩种种公园,一天到晚都在忙着五欲的享受。大目犍连有一弟子耆婆,医术非常高明,他一般治病的对象都是国王大臣,也曾经为比丘治病,结果他去世就生到了忉利天。有一次,人间的一位比丘生了一种病,很多医生都治不好,大目犍连想可能还是要请耆婆来治这个病。大目犍连神通第一,他就一下子飞到天上去。这时正好碰见天人驾着华丽的车到欢喜园去娱乐,大目犍连在路旁侧立,一切诸天没有一个看他的。耆婆后面也过来了,看见了目连尊者,认识这个人曾经是他的皈依师,但他没有下车,只是招招手给大目犍连打了个招呼。大目犍连就想:这个人本是我的弟子,现在耽着天乐,都丧失本心了。他就用神通把耆婆的车挡住了,责备他:“你是怎么回事啊?车都不下呀?一点礼貌都没有。”但是天人有天人的理由,说:“师父啊,我对您已经够客气了,我因为做人的时候是您的弟子,所以向您招手打个招呼,您看其他人根本看都不看您一眼。我们游玩的地方多,时间紧呀,哪有闲功夫下车理您啊?”在这种心态当中怎么样去修行?虽然人在这个世间有种种的苦难,但人是一身的道器啊,所以佛说人身难得。诸佛如来以八苦为师,如果这个世间一点苦难都没有,每个人都会醉生梦死、放逸懈怠,就生不起出离之心和修行之心。唯有苦难才给他当头一棒,让他想一想:“怎么这么苦啊?是不是有解决苦难的方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前不久,有一个同修的岳母打“不得了呀,我这个身体不好啊!你能不能找一个寺院让我去念佛?”医院去检查,突然发现有个肿瘤,据医生说可能还是恶性的,她就害怕了,赶紧要找个寺院去念佛。这个同修一听,“你要念佛,好呀!”就赶紧联系了东林寺,我也答应了。但联系好了再打电话叫她过来念的时候,她就开始推辞了,说:“哦,我这个商店刚刚开张,我有很多事情啊!以后再说吧。”她怎么又要干事业了呢?医院重新检查了一下,发现上次检查是误诊,她没有恶性肿瘤,这时候她就还要干事业,不来念佛了。所以,修道难啊。我们每天要把死亡放在面前,提醒自己今天就要死了,我们还会琢磨着干这个事业、干那个事业吗?还会琢磨我的家人怎么样、我的孙子能不能考上大学这些事情吗?这时候突兀在我们面前的一定是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是一个人孤单单,如果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也是孤单单啊。谁能替代我们?各人业力各人负啊。北俱卢洲人就是太享福了,没有智慧,享的是愚痴的福。我们现在很多人也是修些痴福,下辈子享到大福的时候,没有智慧,就用这个大福来造作种种的恶业。如果没有钱,他还能吃得比较简单点,少造点业;一有钱,吃东西都要山珍海味,要吃穿山甲、大龙虾,要吃各种进补的东西,那不造大业了吗?所以我们即使在福当中,也要看到福的虚幻性,对生命要有苦难感和紧迫感,把求出离的心提起来。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北俱卢洲这样的难了。西方极乐世界享乐程度超过北俱卢洲,然而西方极乐世界的往生者有智慧,他在享乐当中没有享乐之想。为什么叫极乐?极乐就是离开了苦乐对待的绝待的乐、法性的乐。在法性的乐当中有般若智慧,所以他会把修行作为唯此为大的事情,把涅槃的常乐我净作为生命的最高目标,离开那种愚痴的享福状态。第六是盲聋喑哑——眼瞎、耳聋和哑巴,构成闻法修行的障缘。盲聋喑哑难,此等人或虽生在有佛法的国度,而业障深重,盲聋喑哑,诸根不具,虽值佛出世,而不能见佛闻法。第七是世智辩聪难。我们这个世间的有些读书人也很聪明,聪明就是他的大脑、小脑很灵活,跟智慧不是一个概念。现在很多人反应非常快,听你一句话就知道你下句话了,眼眨眉毛动,你稍微不小心,他把你卖了你都不知道,太聪明了,第六意识的逻辑思维非常发达,分析、归纳、概括非常迅速,但这种人一般都是很少有智慧的。我们现在所谓创新的时代,就是这种世智辩聪用得非常猛烈的时代。当一个人很注意局部的时候就不会注意宏观,所以现代人一般都是见小不能见大,知近不能知远。在这种思维方式当中,搞科学发明,治理国家,往往是祸多于福,因为看得太浅、太局部了。当这种逻辑思维(所谓的理性思维)发展到很极致的时候,就会生起傲慢心,认为整个大自然都可以重新改造。现在自然界真的是被他们弄得面目全非,肢解了,又重新组装,世界都被虚拟化了。世智辩聪者所做的事情,就好像是锋利的刀刃上有一点蜂蜜,他要用舌头去舔这点甜头,刚刚尝到一点甜味的时候,舌头也受伤了,甚至割断了。他看到的是表面的一点利益,看不到深层的祸害。几百年工业化的过程中,我们都为工业化、为经济增长指标欢呼,为种种改造自然的科技力量而去迷信科学,我们想没想到灾难接踵而至?无有穷尽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物种锐减问题、人心险恶问题、道德沦丧问题、信仰真空问题、战火连绵问题、天灾人祸问题……这些灾难一起蜂拥而至的时候,就不是一般的常规性灾难,而将直接威胁到人类在地球上继续生存的基础。现在的工业化、科学技术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这需要我们深刻的反思。人们都在追求幸福和安宁,但在这种科技物质化的世界当中,我们能得到吗?我们这个地球的文明是进步还是退步了?为什么西方人要向东方文化学习?现在有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回归,他们也在反思那种所谓的逻辑思维、理性精神和强烈地要用科技力量改造自然、把贪欲作为社会发展杠杆的功利和实用价值观到底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东方圣人的智慧——佛陀的慈悲开示、孔子的学说确是疗救现代工业社会的最好药方。一般来说,这个世间将是一代不如一代,五浊恶世愈演愈烈,我们在这世间要生起出离之心啊。我们一定要淡化世智辩聪,不要太受这种仅仅是知识教育、技能教育的影响,一定要通过心性的回归,消除那种能所的对待,契入到离开能所对待的不二的清净心里面。这里面才是智慧。离开妄想杂念,离念才有灵知,灵知就是佛知见。在那种二分法的能所对待当中产生的都是众生的知见,众生的知见都夹杂着贪瞋痴厚重的烦恼。西方极乐世界众生开发的是本有的般若智慧,实相的智慧,离开了世智辩聪难。第八是佛前佛后难。像印度很多外道的修行人也很精进,出离心也很强,也出家作了沙门,然而他生在佛出世之前,没有生在佛的时代,就很难有正知正见,即便通过禅定的功夫到达梵天,也没有解决轮回的问题。生在佛前是一个障碍,生在佛后也是一个障碍,我们现在就属于生在佛后。由于业力所致,我们没有生在佛应化的时代,但是还算有点侥幸,生在佛的末法时代,还能听闻到佛的遗教,还可以修学佛法。末法一万年,此后佛法最终要在这个世间消失。当众生因恶业所感没有善根、不相信佛法的时候,佛经自然无字,最先灭的经是《首楞严经》和《般舟三昧经》。《般舟三昧经》还真是讲念佛法门的,《首楞严经》也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然而,诸佛如来慈悲,让救度众生的最后一个法门——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净土的法门最后消失,独留《无量寿经》再住世百年。所以,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既不幸又荣幸,这是很难得的一个机会,不要错过了。如果今生还不能够念佛成就往生,一转眼会到哪一道就不知道了,再有机会生到人道,又不知经过多少劫了。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离开了佛前佛后难,因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每天跟我们讲经说法,观音势至跟我们是同修道友。虽然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无量劫之后会入涅槃,而观世音菩萨会继位作佛,住持法道,号曰普光功德山王如来。普光功德山王如来涅槃,大势至菩萨继位成佛,号善住功德宝王如来,永不涅槃,表明西方极乐世界永远有佛在那里住持。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离开了佛前佛后难。欣厌心,是般若智慧,往生正因我们常常要进行心灵的训练,要放下!厌离心就是般若智慧,有了它,你就在这个五欲六尘当中像鹅鸭入水,不受水的沾湿。你没有般若智慧就是落汤鸡。我们真心把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世界的心发起来,这样念一句佛就是一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正因,每一声佛号悉是令莲华灿烂的正因。通过上面的种种比较,我们要深切地把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提起来,这两种心一定要提得很真切,才会使我们临命终时神识如箭离弦,直接指向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要闻熏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通过对业因种子的熏习,使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跟我们非常亲近,阿赖耶识中这颗种子就会在我们临命终时现前,西方极乐世界马上就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欣慕之心要提得起来,带着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来念佛,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才会恳切。厌离娑婆就像落水之人呼喊救命,欣求极乐就像囚犯从牢狱里出来奔向故乡慈母的怀抱,不容迟疑,不容耽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属于智慧,由般若智慧构成了愿的本质内涵。念佛法门难就难在这点,这种智慧很难很难生起,“阳春白雪和者寡”。如果叫他念佛求点人天福报很容易,叫他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会认为你是让他去死。原来我在佛学院讲净土课的时候,比较年轻的学生说:“我们这么年轻就让我们念佛求往生?未来生活这么灿烂、这么丰富,我都没有去品尝过,你就让我去往生?”所以,真的是不容易。我们天天说:“阿弥陀佛接我啊,阿弥陀佛我很愿意往生啊。”如果阿弥陀佛真地现前说:“我现在带你走。”这时候可能就会有人向佛说:“我还有某某事没做完,能不能请几年假呀?”这个娑婆世界有很多让我们牵挂的,只要有一个牵挂,它就会像木桩子一样把我们钉在这个地方,不容易啊。要发起厌离心和欣慕心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所以我们常常要进行心灵的训练,要放下!我们只有放下对这个世间种种人事因缘的牵挂,才能把厌离心彻底地提出来。厌离心就是般若智慧,有般若智慧,你在五欲六尘当中就像鹅鸭入水,不受水的沾湿,没有般若智慧,你就是落汤鸡,这是不容自欺欺人的。我们通过讨论,真心把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发起来,这样念一句佛就是一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正因,声声佛号悉是莲华灿烂的正因。第6集《净土资粮信愿行》第5集《净土资粮信愿行》第4集《净土资粮信愿行》第3集《净土资粮信愿行》第2集《净土资粮信愿行》第1集《净土资粮信愿行》你要把娑婆世界放下,只有一种情况智谕法师《佛七影录》目录净界法师短视频目录

漫谈发心和正信(四)

漫谈发心和正信(三)

漫谈发心和正信(二)

漫谈发心和正信(一)

再谈信愿行(下)

再谈信愿行(上)

真正的出离心,是世间任何东西都不能诱惑的

印光法师:在世间,犹如蛆在粪坑里

真正拥有出离心的标准

印光法师:平时念佛,如丧考妣,如救头燃

你的傲慢,其实是自卑念佛往生的七大误区宁可千生不悟,不可一旦着魔看平时的表现,就知道你是否真心想往生西方净土难信的三个原因好吧,咱们就从“是真修道者,不见世间过”说起“才华”,一不小心,就会害死一个修行人!修行不难,持之以恒才是最难的黄念祖居士:进一退九道友之间的“对练”,能增长彼此的功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yjfh/9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