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亮嗅到了横亘历史的气味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个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 吴洪亮 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美协副主席。年,他被评为中国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多年受邀作为国家艺术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的评委。 吴洪亮是齐白石及20世纪美术史研究专家及具有影响力的策展人。年,参与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及雕塑项目。在他的主持下,北京画院美术馆入选首批9家国家级重点美术馆并获得工人先锋号的荣誉。北京画院出版的研究成果及推出的展览,连续多年获文旅部等机构颁发的十余个国家级奖项。吴洪亮参与策划将齐白石的艺术带到澳门、匈牙利、日本、希腊等国家及地区展出,获得了业界及各国观众的好评。参与组织“策展在中国”论坛、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等有影响的学术项目。年,吴洪亮担当被称为艺术界奥运会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同年,获得北京社科基金对北京副中心公共艺术文化政策研究项目的支持。年,担任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全球征集项目的策划委员会主任。近年来,有数十篇论文发表在《文艺研究》、《美术》、《美术观察》、《美术研究》等专业刊物,出版专著《一叶知秋》。 吴洪亮还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文旅部干部管理学院、德国海德堡大学等院校授课,以及受邀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日本京都博物馆、韩国毅斋美术馆等机构发表演讲。 嗅到了横亘历史的气味 文/吴洪亮 读了寒碧先生“自然的双重性”这篇序言,字字恳切,他的确希望通过艺术家、策展人、理论家的工作,来逐步解决文中所提到的“历史重负、现实要求、当下困境”种种问题,这是一份担当,虽然寒碧先生说那仅仅是“一篇序言而已”。西安崔振宽美术馆建构此项目,也是在表达某种独立的美术馆态度。作为旁观者,的确是要叫好的,因为钦佩!但假设我作为当中的一个份子,好像也无力真的搅动其正在运行但并不一定完全良性的系统。 然而,观察、思考必是觉悟的开始,冷静的、个人化的分析与改变看待对象的方式乃至转换维度的切入,或许会带来非固化的推演。这些过程,正是一幅作品、一个展览、一篇文字要承担的责任。西安崔振宽美术馆的这一项目严肃的艺术家及作品的选择,尤其是寒碧先生作为业内以不妥协而著称的学者来担当学术主持,我们对这一项目是充满期待的。我盼望着自己与展览中的诸君诸作能同频共振,甚至有化学的反应。因为,在看了画册的PDF文件后,的确有臭味相投的窃喜。故而,更加希望大家在西安相聚,那里的十二时辰如同山水画一样颇有些横亘历史的意味。 年4月20日晨于北京望京 《融通云水间》 ×70cm纸本设色?程大利 《景观之十四》 .5×97cm纸本设色?崔振宽 《松银月》 ×63cm纸本水墨?杜小同 《深水静流》 ×cm纸本水墨?樊洲 《山风林语人家》 ×cm纸本设色?林淼 《天地大美》 .2×cm纸本设色?卢禹舜 《山月如初》 69×cm纸本设色?吕三 《武康石》 49.5×79.5cm绢本水墨?丘挺 《紫气》 68×cm纸本水墨?桑火尧 《山水国度15》 ×58cm纸本水墨?邵泳 当代水墨就像个“老小孩” 文/吴洪亮 作为今天中国艺术中的“显学”,当代水墨就像个“老小孩”:追溯其文脉,可勾连至有千年历史;但若严格考察其历史,又不过短短三十余载。我们常讲三十而立,三十岁的人精力正盛,心智成熟,但困境也多。中国当代水墨的状态与人颇似——有成就,有势头,也有问题。更何况我们有时还会感到当代水墨中渗出的那一丝丝未老先衰的迹象,其自身仿佛都开始范式化。从这个角度讲,当代水墨也面临着再次远离、放逐的需求。 思考的前提是回望。中国的水墨画在近代以来就不断发生着大变革:首先是面对西洋画的冲击而出现“中国画”概念,而后便是各种融合中西的实验和促进中国画学内在演进的努力。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新的意识形态下中国画再次面临改革。八十年代以后,对中国画命运、笔墨、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再次成为热潮,直至当代水墨艺术的兴起。从这个线索来看,当代水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艺术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这一“老根新芽”的艺术在当代艺术大潮中始终“活泼泼地”在逐浪。艺术家们不断地进行创造、实验,水墨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传统中国画的范畴,其固有的边界仿佛在无限拓宽。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作品被纳入水墨系统时,问题也随之而来:究竟何为水墨艺术?与此同时,更深层的问题是,中国的水墨艺术应该何为? 显然,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用简单的定义来解答这些疑问,更不能拟定一个所有人都认同的协议。一边是与传统无法割断的血脉联系,另一边是已然成为当代艺术中鲜活面孔的既定事实。当代水墨的发展,究竟要与古为徒,还是另辟蹊径?在不同的语境中,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往往千差万别。所以,我们常常陷入混乱的争执和无力的评价之中。而在一次次的评论失声后,我们应该意识到当代水墨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问题,其历史、观念、样貌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它与生俱来的复杂性。如果把水墨艺术看作一个谜面的话,它的谜底并不唯一。多维共生是其事实状态,与其争论答案的对错,不如把自己的谜底变得更深刻、更丰富。 对于今天的水墨艺术,无休止地争论孰是孰非并没有太大意义,在多元共存的现状下,专注、耐心、细致地深化各自的实验,对水墨艺术的发展更为实际而有益。 年12月16日完稿于南京 《寂园系列之一》 53×37cm纸本水墨?石荣强 《静默如初·引力场》 ×cm绢本综合?涂少辉 《华山系列之八》 ×cm纸本水墨?王保安 《层波、逆流与浪》 97×cm纸本水墨?王牧羽 《昼静之三》 96×89cm纸本水墨?王绍强 《文心雕龙之一》 ×cm纸本水墨?徐龙森 《富春山色·秋》 70×cm纸本水墨?严善錞 《林隐空间·山水梦境》 ×cm纸本设色?姚鸣京 《诸野之碧》 ×95cm纸本设色?曾健勇 《北山后洼汽车都市》 ×69cm纸本水墨?张志民 展览专题:自然的双重性——第二届西安山水邀请展 由西安崔振宽美术馆、水墨长安艺术博物馆、水墨记共同主办,西安出版社协办的“自然的双重性——第二届西安山水邀请展”,由著名学者、诗人与艺术评论家寒碧担任学术主持,西安崔振宽美术馆执行馆长侯昌恒担任策展人。展览将于年5月22日上午10时在西安崔振宽美术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邀请了国际国内9位著名文化学者和批评家阿克曼(MichaelKahn-Ackermann)、寒碧、鲁虹、彭德、皮道坚、尚辉、王鲁湘、吴洪亮、张晓凌组成展览学术委员会。邀请全国中国山水画和当代水墨领域极具代表性的33位艺术家,展出作品余件。参展艺术家年龄横跨半个多世纪,有、年代出生的著名老艺术家崔振宽、张振学、王劼音、程大利、罗平安、仇德树;也有、年代出生的著名艺术家樊洲、徐龙森、陈向迅、张志民、严善錞、姚鸣京、卢禹舜、桑火尧、张捷、王保安、郭志刚、方向、吕三、王绍强、一了;还有和年代出生的知名青年艺术家成军、曾健勇、丘挺、姚媛、杜小同、邵泳、廖渊、石荣强、赵强、王牧羽、涂少辉、林淼。33位艺术家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表现方式全景式的展现了当下山水画的创作图景。展览在延续年首届“自然的双重性”展览宗旨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山水画的本源及在新时代下与之相契合的新语境,力图呈现在当代艺术语境中山水沿革与重构的现状以及山水精神与水墨基因的关系。 展期自年5月22日起至6月22日结束。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山水精神之沿革重构》学术研讨会、艺术家现场对谈、讲座与其他相关“山水”主题公共教育等系列活动,同时由西安出版社出版发行《自然的双重性——第二届西安山水邀请展画集》。美术馆原创系列展览衍生品也将在展览期间呈现,展览与相关学术研讨活动将免费对公众开放。 “自然的双重性”西安山水邀请展是崔振宽美术馆双年展性质的重要学术活动。自首届年“自然的双重性”西安山水邀请展的成功举办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及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并荣获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提名奖”,已成为西安以“山水”为主题的全国性重要学术展览。崔振宽美术馆开馆五年来,坚持传统与当代并重的办馆理念,为营造西安独特的人文风貌创办了多个重要的艺术展览活动。西安山水邀请展将以“双年展”的形式持续举办,以期将展览打造成西安以“山水”为主题的国际性重要学术展览。 自然的双重性——第二届西安山水邀请展 主办单位|西安崔振宽美术馆、西安市水墨长安艺术博物馆、水墨记 协办单位|西安出版社 学术主持|寒碧 策展人|侯昌恒 出品人|崔迅 学术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阿克曼(MichaelKahn-Ackermann)、寒碧、鲁虹、彭德、皮道坚、尚辉、王鲁湘、吴洪亮、张晓凌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向迅、程大利、成军、崔振宽、杜小同、樊洲、方向、郭志刚、廖渊、林淼、卢禹舜、罗平安、吕三、仇德树、丘挺、桑火尧、邵泳、石荣强、涂少辉、王保安、王劼音、王牧羽、王绍强、徐龙森、严善錞、姚鸣京、姚媛、一了、曾健勇、张捷、张志民、张振学、赵强 展览总监|上官争奇刘玲 展览设计|赵文亮 展览执行|韩昊茹江夏楠李俊琦宫超邹佳俊杨蕾宋阳孙慧平杜璇刘雅茹 开幕时间|年5月22日(星期六)/10:00am 研讨会时间|年5月22日(星期六)/15:00pm 展览时间|年5月22日-6月22日 展览地点|西安崔振宽美术馆(2/3/4/5/6/7/8/9号厅) 《水墨记》主编侯昌恒执行主编邱阳英 点击文字观看精彩回顾 展讯|自然的双重性——西安山水画邀请展 开幕式(3)—终极视频版 开幕式(2) 开幕式 序一:自然的双重性/王平 水墨记:网络传媒·展览·出版水墨记∣水墨文化传播者长按,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yjfh/9451.html
- 上一篇文章: 幽默段子把父爱如山的含义分析得很透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