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游记NO1晋城青莲寺
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www.xxzywj.com/m/年新春伊始,原计划趁着春节假期,走一趟『冀游记』——考察河北省境内的古代寺庙、石窟、壁画、墓葬以及博物馆等地,因为众所周知的疫情原因,河北省启动了疫情一级预案,原本正常上班的考察目的地,全部临时性关闭。于是已经出发的老王头儿,变成了高速、国道、省道、市道、县道、乡道、村道,各种道路二日游。听着村支书撕心裂肺,苦口婆心,荡气回肠的霸气劝阻,还是乖乖回家,不给支书和国家添乱了。一年前,也就是年己亥春节期间,老王头儿也是从北京出发,从山西最南端的芮城,纵贯三晋大地,一直到最北端的大同。总共历时8天行程公里途经8个市,15个县探访古代建筑唐:3处、宋:2处、辽金:6处、元:7处、明淸:19处古代壁画唐:1处、宋:1处、金:1处、元:5处、明:6处、淸:3处古代雕塑唐:3处、宋:1处、辽金:4处、元:3处、明淸:11处“晋游记”路线图庚子春节,疫情爆发既然不能聚会,不能喝酒,不能串门,不能游玩闲着也是闲着那么就回顾下我的『晋游记』年2月4日,己亥除夕简单吃了年夜饭之后,2月5日,大年初一,05:00,京北开拔有人会问为什么会有这个考察计划呢?源于年的一本书《壁上观》其实,这是一本年上海博物馆策划的“山西古代壁画展览”学术论文集于是按图索骥,带书上路GOGOGO公里,9小时第一站晋城·泽州·青莲寺寺下远眺,还是很有气势青莲寺与中国古代“背山面水”的风水建筑观念十分吻合,整个寺院雄峻秀奇,别具风格,所临山崖肢内的一池清水经年不涸不溢青莲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区东南17公里处的寺南庄北侧硖石山中。青莲寺分为古、新两部分,依傍丹河畔山势展开。古青莲寺在下,新青莲寺居于上。古青莲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年),初名“硖石寺”唐懿宗咸通八年(年),敕赐“青莲”为额新青莲寺始建于隋唐,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年),上院被赐名为“福岩禅院”,下院仍称古青莲寺,至此两寺分立。福岩禅院明代复称青莲寺,之后青莲寺、古青莲寺之名沿袭至今。青莲上寺山门砖木结构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类型,相比于古代西方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形态,经过自然岁月侵蚀,战乱人为破坏等原因,自是很难长期保存。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千年以上的地上建筑遗存,已是凤毛菱角的主要原因之一青莲新寺创始建于隋唐,属净土宗,弥勒净土派。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御赐名为福严禅院,明朝复称青莲寺。青莲寺的修建,是与隋代高僧慧远在这里的活动密不可分的。记住慧远这个名字哦青莲寺藏经阁青莲上寺藏经阁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四椽的二层楼阁,单檐九脊顶,梁架结构非常古老,应为宋、金木构原物,也有说为唐代木构其他木作、砖作都应是明清复修之物宋金时期建筑斗拱结构样式藏经阁上可爱的转角斗拱力士哈哈,有狗止步青莲上寺明清砖构后院大殿,正在修葺,内有宋代彩塑,不青莲上寺藏有各个时期记录修葺青莲寺的北宋石刻随处一块石碑,便是北宋元符戊寅年间石刻,元符戊寅年——宋哲宗赵熙在任时的年这也就是泽州普通文人的书法,但格调素雅,不落俗套貌似受到同时代大文豪苏东坡书风影响不小请自动屏蔽红裤子,重点是拍照对象:藏后院侧厢房的宋金时期柱础有没有一种大红灯笼高高挂,庭院深深深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这个藏经阁,此阁后代改造迹象明显,一层大部分包于砖墙内不可见,二层普拍方及以下木材的风化程度与柱头铺作和梁架明显不同,有后代抽换可能,以梁头伸出檐外为华头子这种结构极少见,北方地区所有保存有明确建造年号的唐至北宋建筑,竟然有敦煌莫高窟,唐代窟檐也采用相同的结构!青莲寺藏经阁斗拱敦煌莫高窟窟檐敦煌莫高窟窟檐建于唐景福二年(年),屋顶部分早年已经散失,现在的屋盖是五十年代加上去的,柱、窗及部分柱头铺作保留了原构,这个梁头砍成的斜面是华头子,与青莲寺藏经阁之结构非常相似。敦煌东去泽州里,为什么会在敦煌出现一座与青莲寺藏经阁结构几乎相同的建筑呢?其实并非偶然于是老王头儿的老乡,即将闪亮登场记得我们前面提到过,青莲寺的修建,是与隋代高僧慧远密不可分吧这个慧远可就是地地道道的西北汉子慧远(—),俗姓李,祖籍敦煌,后迁居建兴郡高都霍秀里(在今山西晋城市境内)。《续高僧传》载:“释慧远,姓李氏。敦煌人也。后居建兴之高都焉(今山西晋城)。”慧远还有位徒弟叫智嶷也是妥妥的西域人智嶷(约—),隋仁寿年间在各地建塔,敕送舍利于瓜州崇教寺(今敦煌莫高窟),塔成后在莫高窟住了三十年,直至圆寂。《续高僧传》卷二六《智嶷传》载:释智嶷,姓康,本康居王胤也。“康居王胤”,即粟特康国王族成员。anyway两座相隔万里的寺院楼阁,竟然在营造手法上如此相似,就是宗教与文明在传播过程中,文化轨迹脉络的点滴体现子抱母古柏青莲上寺后院,有一组巨大无比的子母柏母柏周粗3米,高27米;子柏周粗1米,高24米。相传百余年前母柏枯槁,寺院主僧决定次日将其砍伐。但当天夜里,一株幼柏攀着母柏的躯干缠绕而上,紧紧将母柏抱住,寺僧见之,以为神意。古柏前还有两棵银杏树,东为雄树,周粗5米,高约25米;西为雌树,周粗4米,高约25米。每年夏秋两季,枝叶繁茂,遮天蔽日,以自己无可辩驳的神威,叙述着青莲寺的沉浮兴衰。其实这“新”与“老”,也都是相对而言隋唐对于北齐来讲,为“新”反之为“古”!说完新寺我们再来看看青莲古寺青莲古寺青莲古寺(下寺)大部分地上建筑都为当代新建,古代遗存只有南北二殿、明代舍利砖塔、唐代慧峰灵塔以及唐宋彩塑明代砖砌藏式舍利塔明万历二十四年(年)建造的砖结构藏式八角形舍利塔,高25米此塔建筑奇特:每年夏至(6月21或22日)在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塔会出现十几分钟无影的景象,故又称之为无影塔。细数舍利塔,共有13个相轮,这标志着此塔级别较高,所葬之人一定是当时的得道高僧。舍利塔的塔尖原先是铜制的相轮,只可惜在抗战年代被取下来做了炮弹,如今的塔尖是后世新加的。唐代慧峰大师灵塔唐代慧峰大师灵塔高约5米,由石灰岩制成,该塔平面八角形,塔基为束腰须弥座,上下分别为三层叠涩,束腰部分雕有人物花草等图案,上又置圆形束腰莲座。全塔造型优美,比例适度,雕刻精致而不繁琐,反映了唐代建筑雕刻的高超水平,是晚唐石塔中的杰作。塔身正面开一方门,后面刻有“唐故先师和尚,汝州襄城县人了,俗姓贺兰氏,法号慧峰,于中和戊申岁八月二十八日迁化去。乾宁乙卯年建造灵塔。十月功毕后记耳。弟子及功德主玄藏、弟子玄悟……”。乾宁乙卯年,即唐昭宗乾宁二年(年)。青莲古寺正殿青莲古寺历经沧桑,隋唐规模已不可知。据乾隆十一年(年)重修碑记记载,当时尚有正殿九间,南殿九间,东西禅堂各五间。现在仅存正殿三间,南殿三间,总面积约平方米。正殿现存唐代彩塑六尊,是全国现存唐代寺观雕塑三处中的一处,其余两处在五台山。因彩塑禁止拍照,以下图片均来自网络20世纪50年代拍摄的唐代彩塑老照片青莲古寺唐代彩塑雕塑年代大致不晚于唐咸通八年(年)为唐中晚期作品唐代彩塑垂足大佛唐代彩塑胁侍菩萨殿内所存唐代青莲寺垂腿弥勒佛、文殊、普贤菩萨、阿难、迦叶二弟子和供养菩萨等,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这些塑像面容丰满,肌肉健美,身式微曲,姿态自然,皆与五台山及敦煌莫高窟唐塑风格一致。除唐代彩塑以外,青莲寺还存有部分宋代彩塑骨像清秀,轻盈流畅青莲寺宋代彩塑说到这里插播一个小插曲:年国家文物局批复了青莲寺塑像修复工程的方案,并于年招标后开始施工但经过了将近9年的施工彩塑被修复的有点佛是面非魂不守舍……于是年叫停了施工在我去的时候,依然没有开工,不知下文如何……文物修复最怕的就是,修旧如新,辛辣眼睛修出惊艳文物秀出恶俗审美……下面看几张修复前后的对比照片好了最后,给你们看看这一对超凡脱俗,相依相伴的狗子祝你们,过了春节早日脱离单身狗的酸爽生活……特殊时期,各位看官注意自己及家人的防护新春安康!青莲下寺眺望上寺下期继续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联系我们:baijiahaobaidu.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yjfh/13250.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僧传智者大师天台山隐修佛教放生由此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