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论bull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即前论云:“尸罗能得殊胜道,与诸悲性平等修,清净胜智以为性,离过第一庄严具。遍熏三界悦意香,涂香不违出家众,行相虽同若具戒,此于人中最超胜。”又虽未说虚赞邪语,未以勤勇功力积集,所须资财任运而得;不以暴业而令怖畏,然诸众生悉皆礼敬;非为亲属,先未利彼,初本无识,然诸众生自然慈爱,足迹之尘亦为天人恭敬顶戴,得者持去供为福田,此诸胜利悉由戒生。即前论云:“未曾出言未力集,能摄所须诸资具,无怖世人悉敬礼,无功未集得自在。非可说为诸亲族,未作利益及除害,先无相识诸众生,皆礼持戒胜士夫。足履吉祥诸尘土,顶戴接受诸天人,稽首礼拜得持供,故具尸罗为胜种。” 上士道下册法本第页第18行~第页第14行 即前论云:“尸罗能得殊胜道,与诸悲性平等修,清净胜智以为性,离过第一庄严具。遍熏三界悦意香,涂香不违出家众,行相虽同若具戒,此于人中最超胜。” 《摄波罗蜜多论》中说:持戒能得到最殊胜的道,与具有大悲种性的菩萨平等修学,以清净的殊胜智慧为体性,是远离过患的第一殊胜庄严之具,是遍薰三界的悦意妙香,是不违犯出家律仪的涂香。即使都是出家人,具足戒律的出家人也是出家人中最超胜的。 比如像根欠?久美旺布这样的人。根欠?久美旺布的前世就是妙音笑大师,也是我们曾经去过的拉卜楞寺的大活佛。根欠?久美旺布持戒特别精严,所以不管他到哪里都有很多信众。很多没有孩子的人到他那里去求孩子。他老人家用什么方法呢?就是把一小块布,放进一个小布袋里面,让求子嗣的人挂在脖子上,那些人回去之后把这块布当成了护身符,时间长了以后真地就有孩子了。这些人有了孩子以后,非常欢喜,纷纷赞颂根欠?久美旺布大师。 当地的一些瑜伽士们觉得非常奇怪,想看看护身符里面到底放了什么神咒?怎么会这么灵验?这些瑜伽士们说自己受了菩萨戒、受了密乘戒,但是却把别解脱戒扔到一边,认为自己可以娶老婆、喝酒、生孩子。尽管取了一个“瑜伽士”的名字,但是很难说是不是真正的“瑜伽士”。他们认为自己修密法修得成就相当高,但是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他们特别好奇,于是打开一个护身符一看,里面除了一块布什么都没有。 他们觉得特别奇怪,于是就去问根欠?久美旺布:“您给别人的护身符里面除了一块布,什么都没有。为什么戴上它居然有孩子了呢?有什么窍诀吗?”根欠?久美旺布回答说:“这是持戒的功德。如果持戒精严,以持戒的威神力,所愿皆成。因为愿望实现的基础是戒律,戒律还是增上生的主因。精严持戒之后,人天果报自然就得到了。”由此可知如法持戒是多么庄严、殊胜啊!根欠?久美旺布是妙音笑大师的第二世,成就相当了不起! 全知妙音笑大师他老人家出生在青海尖扎这个地方,十七、八岁的时候得了一场病。这时正好隆务寺的夏日仓活佛从拉萨求学回来,妙音笑大师去拜他为师。夏日仓活佛的成就也是相当了不起,他给妙音笑大师灌顶加持之后,妙音笑大师的病突然就好了。后来,妙音笑大师在夏日仓活佛的教诲和指导下去西藏求学。他在西藏的经历我前面讲过了,非常刻苦,一天只吃一粒蚕豆,后来获得了“全知妙音笑大师”的尊称,成就相当相当高。他去的寺院主要是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哲蚌寺上面的山顶上有座寺院,他在那里闭关修行。在这个过程中,他著作了很多论典,是真正的大成就者,是公认的大善知识。 妙音笑大师不仅自己是大善知识,他培养的弟子们也有很多是大善知识。著名的第一世贡唐大师、果牟活佛和赛仓活佛都是妙音笑大师的弟子。赛仓活佛我们现在还能够有缘得以亲近。妙音笑大师离开西藏到安多的时候,来到拉卜楞寺收了赛仓活佛作他的心子。赛仓活佛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善知识,显密都精通。那个时候贡唐大师、隆务活佛、赛仓活佛还不是活佛,而是大善知识,是从第二世开始,也就是他们圆寂之后,才开始寻找转世灵童。 我们去甘丹寺的时候,见过一个小寺院,那就是贡唐。本来第一世贡唐大师要陪同妙音笑大师一起来到拉卜楞寺,妙音笑大师没有同意,是在赛仓活佛等很多大善知识的陪同下来到拉卜楞寺的。贡唐大师后来在拉萨宗喀巴大师的金座上坐,成为第五十任甘丹赤巴,登上最高的法座。贡唐大师是从第二世才开始来到拉卜楞寺的。 赛仓活佛为什么跟随妙音笑大师来到拉卜楞寺呢?有一次,赛仓活佛这个大善知识昏过去了,有很长时间没有醒过来。在这个期间,师父们很着急,就告诉了妙音笑大师。妙音笑大师在他的水壶里倒点水,这个是加持过的水,让人把水捎过去给赛仓大善知识喝。结果,赛仓活佛马上就醒过来了。醒过来之后,他说:“有很长时间,我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人跟在我后面,是一个将军,非常威武庄严。他告诉我有人来害我,所以不能再往前走了。他叫我跟着他往回走,是这个将军把我叫回来的。”妙音笑大师听到后笑笑说:“我给你安排的玛哈嘎拉怙主,把你从中阴死亡里边救过来了。”所以,赛仓活佛非常感恩妙音笑大师,就追随妙音笑大师,陪同他一起来到拉卜楞寺。 前面说过,根欠?久美旺布非常了不起,表现在哪里呢?他对前世妙音笑大师的一些论典继续完善,该添加的内容补充添加,和大家一起来修订妙音笑大师的著作。他的弘法利生事业非常圆满,被邀请到各地给大众灌顶,讲经说法。我们在青海的很多寺院,比如拉卜楞寺的下院等等,每年都有很多人听他派去的高僧们讲经说法。他是事业非常圆满的一位大善知识,相当了不起。 拉卜楞寺有很多大善知识,现在也可以看到很多。以前的还有阿克?根登加措,包括大阿克?根登加措、小阿克?根登加措、阿克?拉荣加措、阿克?加样尼玛等等。这些大善知识都已经圆寂了,现在还没有圆寂的有阿克?华登、阿克?卓华、阿克?降杨加措。这些大善知识都是拉卜楞寺的,非常了不起!可见妙音笑大师的愿力和成就多大呀!今天给大家讲讲这些公案,也可以让大家了解一下拉卜楞寺的历史。 又虽未说虚赞邪语,未以勤勇功力积集,所须资财任运而得;不以暴业而令怖畏,然诸众生悉皆礼敬;非为亲属,先未利彼,初本无识,然诸众生自然慈爱,足迹之尘亦为天人恭敬顶戴,得者持去供为福田,此诸胜利悉由戒生。 持戒的人即使不去说虚假夸赞的邪命语,不去阿谀逢迎,也不去辛勤劳苦地积集财富,却能够任运地获得所需的资财。持戒的人即使不以猛暴的方式令众生怖畏,众生也会自然地恭敬礼待。即使不是亲属,先前也没有提供过什么恩惠给别人,本来就不相识,但是众生们也会慈爱地对待持戒者。持戒者足迹所踏过的尘土会被天人恭敬顶戴,拿去当成福田供养。这些功德利益都是由持戒产生的。 元朝的时候,萨迦班智达的侄子八思巴是元世祖忽必烈的上师。忽必烈对八思巴不仅是供养财物,连整个西藏都献给了八思巴,让八思巴统领西藏十三万户。八思巴在进行时轮金刚灌顶的时候说:国王将这些广袤的土地供养给我,并不是因为我有强悍的军队武力,而是因为我受持戒律,没有别的原因。可见,持戒的功德多大呀! 即前论云:“未曾出言未力集,能摄所须诸资具,无怖世人悉敬礼,无功未集得自在。非可说为诸亲族,未作利益及除害,先无相识诸众生,皆礼持戒胜士夫。足履吉祥诸尘土,顶戴接受诸天人,稽首礼拜得持供,故具尸罗为胜种。” 在《摄波罗蜜多论》中说:未曾说虚诳的邪命语,也未曾辛苦地积集财富,却能摄集所需的财富资具;不需要令众生怖畏,世人却悉皆敬礼;没有用功积集却能够得到自在;并不是亲属,也没有作利益或帮助祛除苦害,先前并不相识的众生,都会礼敬持戒的殊胜士夫。持戒的人,足迹踏过的尘土也会变得吉祥,被诸天人恭敬顶戴,拿去当成顶礼供养的福田。因此具足戒律是最为殊胜的种性。 往期链接: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10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11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12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13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14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15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16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17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18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19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20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21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22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23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24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25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26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27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28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29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30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31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32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33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34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35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36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37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38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39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40课 《广论?上士道》笔记第二期 卷十一第41课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9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