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師與雲谷禪師之契緣
僧释明河《补续高僧传》是我国佛教史上一部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佛教史籍。《补续高僧传》是释明河未竟之作,历经多人襄助才最终成书定稿和付梓,厘清此问题对我们研究释明河《补传》是有所裨益的。憨山大師所著《雲谷傳》就收在《補續高僧傳》裏。第十六卷所載雲谷傳如是寫道:云谷禅师,法名法会,号云谷。祖籍浙江省嘉善县胥山镇,俗姓怀,出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三年()。幼年便有出尘之志,发愿出家修行,解脱生死,投在本乡大云寺一位长老座下,剃度为僧。起初云谷禅师仅在寺中学习经忏佛事。他常这样想:既然出了家,应该以了生死大事为重,又何必为一日三餐赶什么经忏呢?所以,在19岁这一年,便决心到各地去参访善知识。不久,他受了三坛大戒,听说天台宗有智者大师2所著的《小止观法门》这本书,他便努力精研,学习止观法门。当时有一位法舟禅师,承袭了宋代大慧宗昊禅师的遗风,在本县的天宁寺闭关修行,他便去参访问道。法舟禅师说:“止观的要诀,不着于身心气息,内外都要放得下。而你所修行的方法,落于下乘,哪里是祖师西来意呢?”即学佛必定要以明心见性为主。云谷禅师听了,感动得难以自持地请求教导,法舟禅师教他切实去参“念佛者是谁?”,叫他当下发露疑情。他便依着法舟禅师的教导,不分日夜地参究,连吃饭睡觉的也常常想不起来了。有一天正在吃饭,吃完了饭也不知道自己已经吃完了,还端着空碗扒饭,手里的碗忽然不小心摔到地上。落地一声巨响,猛然打破黑桶,仿佛大梦初醒一样,豁然开朗。他再向法舟禅师请教他所证的境界,得到法舟禅师的印证。接下来,云谷禅师读《宗镜录》,便对三界唯心的真理有了彻底的觉悟。从此之后,对所有佛经,历代禅宗祖师的公案,都清楚得如同旧识,如数家珍。到此时,云谷禅师便隐遁到佛教大丛林里,做一些煮饭挑水出劳力的工作,来磨炼自己的身心。有一天,云谷禅师读宋代契嵩(别号明教)大师名著《镡津集》,见到这位大师护持佛法的深切用心。起初契嵩大师礼拜南无观世音菩萨,并且每一昼夜念十万声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因此,云谷禅师也发心效法契嵩大师的行持,马上开始顶礼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像,整夜不睡,除了礼拜,便是绕像恭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直到圆寂以前,从未停止。当时大江以南的禅宗,已经很没落了,云谷禅师初到南京,住在天界寺毗卢阁下的行人道上,看到他的人都带着惊异的眼神。其特立独行引起了被封在南京的明代宗室魏国先王的注意。魏国先王恭请云谷禅师到西园的丛桂庵去受供养。云谷禅师住在这里,静坐入定达三天三夜。可见云谷禅师的禅定功夫很高,其思想境界有扎实的修行基础。住了没多久,西林永宁大师迎请他到报恩寺的三藏殿居住。云谷禅师整天默然端坐一龛,从来不做任何迎来送往的俗务,足不出寺门,整整三年,以至于默默无闻,无人知晓。偶然有些名人大官到这里游览,看到云谷禅师端坐不动,认为禅师高傲无礼,受到了无礼慢待,就对禅师出言不逊。因这里人很杂,云谷禅师便拄着拐杖到南京的摄山栖霞寺去住。栖霞寺是南朝开山建寺,当时梁武帝命工匠在山崖上雕凿出很多佛像,命名千佛岭。后来历代王朝都对栖霞寺加以赏赐,并封赠农田。但是这座道场到明代已经荒废很久,大殿变成了野兽的巢穴。云谷禅师喜爱这里的环境幽雅清静,便铲除乱草,在千佛岭下,盖了一间小茅蓬,住在这里修行,整天不出山。嘉靖四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年,憨山大师20岁了。这一年的冬天十月,云谷禅师在天界寺里,举办禅期,召集国内的禅宗大德,一共五十三人,共同修行坐禅的法门。“禅期”,现在通常叫做“打禅七”,以七天为一期,有时连续打几个七,是禅宗的一种修行办法,目的就是克期取证。云谷禅师与德清是老朋友,感情很好,知道他虽然年轻,却是根器很好,就想着重培养他。这次举办禅会,云谷禅师就通知了德清,让他去参加。德清禀告了住持艮山和尚,获得了同意,他就去天界寺,参加这次难得的禅会。德清在当初刚刚修行之时,曾经试图参禅,但是不得要领,只好改用了念佛的方法,这次正好有云谷禅师教他,机会难得。按照禅门的规矩,德清恭恭敬敬地拈香在手,向云谷禅师礼拜,请求得到指点。云谷大师了解了他以前的情况,知道他与“念佛”这个法门有缘,比较适合参“念佛禅”,就给他做了开示,关于“审实念佛的公案”,也就是以一句佛号(阿弥陀佛)作为话头,来参究“念佛的人是谁?”于是德清开始认真参究念佛,一念不移,如同是在梦中。但是德清毕竟年轻,还是有些用心太急,没有几天竟然生了病,背部长出一个大的红肿疽jū疮,疼痛难忍。云谷大师见了,也没有什么办法,就打算让德清暂时退出禅会,回报恩寺去调养。德清可是不愿意离开,因为这次打禅七的机会太难得了,一旦失去了,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遇上,云谷禅师又要回他的栖霞山闭关去了。德清认为,在这个关键时刻生病,一定是自己过去生中,积下的业障和冤仇,前来讨债捣乱,破坏自己的修行。于是德清撑着病体,穿起了袈裟,跪在了韦驮菩萨像前,诚恳的礼拜祷告:希望用念诵十部《华严经》的功德,向韦驮菩萨请三个月的假,可以顺利地完成打禅期,而宿世冤业欠债,希望以后再偿还。寺庙中的韦驮菩萨,曾经发过大愿,就是保护道场和修行人的安全。在德清的虔诚祈祷下,果然起了作用。当天晚上躺在床上,忍受着疼痛,到了后半夜,德清困倦了,就慢慢地睡着了,等他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背部已经不疼了。天亮以后,云谷禅师特意来看望他,询问他的病情,德清高兴地说“已经好了。”并且脱下来衣服让云谷禅师察看,背部的疽疮果然消失了。众人都感到不可思议。云谷禅师面带微笑,同意了德清继续参禅。随后在禅期的三个月中,德清一心参究念佛,用功得力,了不见有大众,亦不知有日用事。就是忘了周围的环境和人事,物我二忘。每天该吃就吃,该睡就睡,该行就行,该坐就坐,一切如常,让心念安住在阿弥陀佛的奇妙境界中。这个就是永嘉大师在“证道歌”所说的:“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三个月的禅期结束以后,德清告别云谷禅师等人,从天界寺里出来,回报恩寺。一路上,仍然没有离开自己的念佛禅境界,南京城里的车马喧嚣,行人熙熙攘攘,对他毫无影响。在《續補高僧傳》(《卍續藏》第冊)卷十六雲谷傳如是記載:有子嗣憨師,為小師時,師侍彌謹。一日請曰:‘説者謂某甲夀不長,奈何?’師曰:‘夀夭乃生死法,參禪乃瞭生死法,若一念不生,則鬼神覷不破,造化何能拘之耶?第患不明道眼耳。’憨師將北行,師誡之曰:‘古人行腳,單為提明,已躬下啑。爾當思他日何以見父母師友,慎毋虛費草鞋錢也’。”如是師道契緣,可見甚深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9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净土宗省庵大师圆寂纪念日殊胜吉日,作何
- 下一篇文章: 高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