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丰子恺回信承诺“世寿所许,定当遵嘱”。两年后弘一法师圆寂,丰子恺在此后的三十多年中践行承诺,邀请名家题字,接连出版了《护生画集》第三、四、五集。

《护生画集》(四)完稿后,年10月17日,丰子恺在给新加坡的广洽法师的信中提到了一件奇异的事情:“弟迩来常夜梦,无数禽兽前来伸谢,亦玄妙也!”

在创作《护生画集》(五)期间,丰子恺常常梦见成百上千的禽兽前来向他叩谢,表达欢喜鼓舞和感激。年3月31日,丰子恺在给广洽法师的信中写道:“所述梦境,实非偶然,精诚感动万方故也。弟昔年作护生画时,亦常梦见千禽百兽欢喜鼓舞,有时梦中景象助威画幅,其理微妙难言……”

■艰难情况下,也坚持画完最后一集

“文革”中,他只能在每日清晨暗淡的灯光下作画,在艰难的情况下,丰子恺于年悄悄画毕了幅,朱幼兰居士甘冒风险为第六集题字。

年丰子恺去世。年,《护生画集》一套六册在新加坡出版。

该画册在全球华人中流传,起初多在寺庙中供免费取阅,印数之多无法计算。直至年,中国大陆的出版社决定出版此书,找到丰子恺后人。“能在新华书店出售,我们当然希望(画册)能够给更多人看到”,丰子恺的女儿丰一吟回忆了当时的心境,她也说,“如果是免费发行的,你们可以随便印,现在也是这样。”

丰子恺一生怜惜生命,热爱动物,他的作品充溢着一颗童心,单纯美好,安之泰然,处之坦然。

以下节选几则《护生画集》中的作品,聊表对先生的缅怀,对众生的慈爱。

《众生》

是亦众生,与我体同,

应起悲心,怜彼昏蒙。

普劝世人,放生戒杀,

不食其肉,乃谓爱物。

《今日与明朝》

日暖春风和,策杖游郊园,

双鸭泛清波,群鱼戏碧川。

为念世途险,欢乐何足言?

明朝落网罟,系颈陈市廛。

思彼刀砧苦,不觉悲泪潸!

《母之羽》

雏儿依残羽,殷殷恋慈母。

母亡儿不知,尤复相环守。

念此亲爱情,能勿凄心否?

(《感应类钞》云:眉州鲜于氏,因合药,碾一蝙蝠为末。及和剂时,有数小蝙蝠围聚其上,面目未开,盖识母气而来也。一家为之洒泪。今略拟其意,作“母之羽”图。)

《吾儿?!》

畜生亦有母子情,犬知护儿牛舐犊,

鸡为守雏身不离,鳝因爱子常惴缩。

人贪滋味美口腹,何苦拆开他眷属?

畜生哀痛尽如人,只差有泪不能哭。

《囚徒之歌》

人在牢狱,终日愁欷,

鸟在樊笼,终日悲啼。

聆此哀音,凄入心脾,

何如放舍,任彼高飞!

《喜庆的代价》

喜气溢门楣,如何惨杀戮?

唯欲家人欢,哪管畜生哭。

《开棺》

恶臭陈秽,何云美味?

掩鼻伤心,为之堕泪。

智者善思,能毋悲愧?

《乞命》

吾不忍其觳觫,无罪而就死地,

普劝诸仁者,同发慈悲意。

《忏悔》

人非圣贤,其孰无过?

犹如素衣,偶着尘涴。

改过自新,若衣拭尘,

一念慈心,天下归仁。

“如同一首首带着核的小诗,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是朱自清对漫画的形容。

丰子恺的画很便宜,人人能买得起,且人人都能看得懂,无论你是平民百姓、小商小贩,还是文盲、大老粗,他用淡雅常见的线条,寥寥数笔勾画出高尚的人格和深远的思想,简单朴素中画出悲悯和仁爱之情。

“我敬仰我的老师弘一大师,是因为他是一个像人的人。”做一个像人的人,这便是丰子恺一生的追求,他用生命完成了这一追求。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画集,是从悲心中流出的泪水。愿此悲泪能洗涤你我之心,去爱每一个生灵。

一切生灵都有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也有家园,它们拥有和我们一样宝贵的生命。人类所谓的文明难道就是让它们痛苦吗?你是否从美食中看到了对生命的不尊重?是否想放下刀叉走入真正的爱?

这即是《护生画集》带给我们的时代意义。有了爱,我们才有了真正的文明。

欢迎转发,传递正能量

-END-

免责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6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