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号,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受疫情影响,年的高考推迟到今日开考,同时也是七七抗战爆发之七十五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我背起背包开始了我为其一周的甘肃之行。

甘肃位于陕西西部,也是西北重要的石化工业大省。我的第一站是乘坐动车抵达甘肃省省会城市兰州市。从我的家乡渭南乘坐动车可以直达兰州市。从高铁北站到兰州方向的动车很多,票价元,运行时间大概三小时四十五分钟左右。动车过了宝鸡后基本都是穿越隧道行驶,外面的风光几乎看不到,只能休息了。

下午三点多动车抵达了兰州西站,从网上搜索兰州最繁华的地方就在西关十字和张掖步行街一带,于是下车后我坐地铁到达西关十字这里下车,又从美团网预定了兰州火车站附近一家叫新都的快捷酒店,住宿费69元(连续住了两个晚上)。安排好住宿,我就迫不及待地去附近的和平饭店公交站乘坐1路公交车到张掖步行街和西关十字游逛。本以为张掖步行街很繁华,但是到了才知道很一般。步行街道路狭窄,没有那种繁华景象,西关十字也不是网传的美食一条街。找了一家兰州牛肉面馆吃了晚饭,开始在周边随便走了起来。在太阳快要落山之时我来到了号称黄河第一桥的中山桥。在中山桥看到这里游览的游客很多,拍照的,看黄河桥黄河水的,乘凉看景的。中山桥是位于兰州市内黄河上的一座铁桥,一部《解放兰州》的影片让很多人认知了这座铁桥,但凡到兰州的游客必定要去这座铁桥上走走,感受脚下的滚滚黄河。

在中山桥的黄河河对岸就是兰州著名的白塔公园,公园是因白塔而得名,在灯光的作用下白塔的夜景十分炫耀。白塔由镇守甘肃内监刘永诚在明朝年在原遗址上重建,塔为七级八面,高17米,具有藏传佛教塔与中原密檐佛塔相结合的特征,每一面均有砖雕佛像。传说这个塔是为了纪念西藏一高僧去谒见成吉思汗时,途径兰州圆寂,建塔以作纪念。“隔水红尘断,凌空宝刹幽”“白塔连云起,黄河带雨流”。

因为晚上六点就闭园了,当晚没有机会去登上白塔山俯瞰黄河大桥和兰州市区了,于是坐六路公交车返回酒店休息。

第二天早早起来,坐6路车来到了白塔公园,清晨白塔公园基本都是兰州本地的老年人爬山锻炼的;我顺着公园的道路一路上边看景拍照边往最高处的白塔所在地位置走去。从黄河桥仰看白塔山很高,但是真正爬到白塔位置其实并不高也不累,不到二十分钟我就到了白塔位置处,这是一座寺庙,白塔就坐落在寺庙里。站在白塔前的楼台上,俯瞰兰州市区,俯瞰黄河大桥一切尽收眼底。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白塔再往前走有一个叫牡丹亭的地方,看样子比白塔位置处还高,因其此处栽种牡丹而得名。我继续朝着牡丹亭方向前进,没有多久就到了牡丹亭,拍完照,我顺着山路往下走,这个时候大概八点多,有许多操着南方口音的外地的游客也开始登这座白塔所在的山了。

游完了白塔我坐车返回酒店稍作休息,吃完午饭决定去距离兰州市区不到40公里的河口古镇看看。从火车站坐一路公交到汽车西站,进到西站里面有到永登县的低速大巴车途径河口古镇,司机说10元钱。到河口古镇大约50分钟左右,下车后步行大约米,过一座桥就到了河口古镇。

步入河口古镇,只见古镇行人稀少,除了一些卖小吃和特产的摊位,没有什么店铺。小镇有许多编号X号院子的都是农家饭店,因为几乎没有游客,所以家家生意冷清。小镇很小,从头到尾步行不到半个小时就逛完了,因为没有多少可以吸引我这个摄影师的东西,因此随便拍了一些照片,我就去旁边的黄河边上看滚滚东流的黄河了。感觉实在没有什么好玩的,于是决定返回市区。从河口古镇到市区有路过的路公交车,票价4元,终点站是兰州市西部市场,从西部市场再坐K路公交到我所住的酒店,因为这趟车终点站是兰州火车站,加上途径市区沿线长,所以乘客很多。运行时间也长达一个多小时。

到了兰州不能不吃兰州的牛肉面,据当地人说兰州牛肉面才是兰州小吃,拉面是宁夏的,而非兰州的。兰州拉面在兰州市区基本都是7-8元一碗,因为就这点钱,所以碗里面肯定没有牛肉,最多就是几粒牛肉渣子。如果要吃到有牛肉的牛肉面需要特别说明“加肉”,加肉的一碗大概15-20元。

在兰州市区待了两天,也从网上搜索了一下,实在没有什么知名景点可玩,于是我决定走一趟张掖看七彩丹霞,去一趟嘉峪关看古长城。去张掖和嘉峪关可以说是我在兰州游玩后感到无聊,才临时决定的,并非初始想法。

决定已下,晚上早早预定好次日到张掖的动车票,因为车是次日上午十一点的。第二天醒来时间还充足,我又去了兰州市内的五泉山。五泉山距离我住的火车站附近酒店很近,进入五泉山,我才发现,其实这里就是一个老头老太太休闲锻炼的乐园。公园里人山人海,因为环境很好,有山路有平道,更有很多明清古建筑,所以很适合休闲锻炼。体质好的老人可以爬到山顶,体质一般的老人就在山下平地处跳跳舞,练练嗓子。我沿着山道看完了所有有名的明清古建筑,拍了一些照片,就下山了。看看时间还早,就坐车到中山桥哪里,然后顺着黄河岸边慢慢朝着兰州西站方向走去。一路上看了黄河母亲雕塑,看了水车园,看了羊皮筏子黄河漂流处,拍了几张照片,最后坐公交到了兰州西站。

十一点登上兰州西开往张掖的D次动车。从兰州西到张掖西,票价.5元,动车运行大概四个小时左右。途径西宁,一路向张掖奔去。当列车经过西宁后,继续往西,忽然金色的油菜花一片连着一片,甚为美丽壮观,我以为不是油菜花,我问旁边的旅客,他是本地人,他告诉我这个时候正是他们这里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我连忙拿出手机拍了起来,在炎炎盛夏,能在这里看到四月份才有的油菜花,感到特别的舒心,仿佛又回到了美丽的春天。

快到张掖时,我忽然想到嘉峪关在张掖的西边,我应该先去最远处,最后再从最远处往回走(因为当时还没有想到去敦煌)。于是临时决定改签我乘坐的这趟动车的终点站,最后我在嘉峪关下了车。从张掖西到嘉峪关南动车运行大概一个多小时,票价65.5元。下午16点37分我到了嘉峪关南,下了车,乘坐12路公家车,大概半小时左右,我到了嘉峪关市内的实验学校附近,因为提前看好了骏怡连锁酒店在这个附近。嘉峪关城市不大,环境很好,也很干净,我所住的酒店价格很低,才58元,酒店设施很好。因为这里九点多天才黑,办完酒店入住手续,我在附近牛肉面馆吃了一碗面,开始沿着酒店附近的街道边走边观景,又顺便看了看第二天要去的嘉峪关长城的方向和公交车情况。

第二天,我早早起来就计划坐最早的公交车去嘉峪关关城,因为附近没有直达景区的公交车,我就先乘坐1路公交车到房管局站下车,然后转乘4路公交车直达关城景区。4公交车到景区用时大概半个小时左右,不到八点我便到了关城景区,到了景区才知道景区八点半才开始上班接待游客。

嘉峪关是我此行的第二站,嘉峪关景区门票包括三个景点:关城、第一墩,以及悬臂长城。门票实行捆绑式销售,三个景点相距都在8公里以上,我没有看到有互通的公交车(据出租车司机说有公交车,但是间隔一个小时)。其实嘉峪关长城也就是关城景区最为著名,我们平时在网上看到的嘉峪关长城照片都是来自关城景区。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年),它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

嘉峪关关城整个景区游览完,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走完城墙一圈大概也就半个小时,因为周长只有不到米。在这里打完卡,拍完照,我决定再去看下一个景点,那就是悬臂长城。毕竟元怎么说也要看够两个景点吧,要去悬臂长城景区,关城景区这里没有公交车可以过去,最后我和别的游客我们三个人拼车打的20元,平均每人7元,前去悬臂长城。

据史料记载悬臂长城位于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明嘉靖十八年(年),为了加强嘉峪关的防御,肃州兵备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峡南侧的山头上开始,监筑了一条长15公里的片石夹土墙,使关城防御更加严密,古称“断壁长城”。因城墙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铁壁悬空,封锁了石关峡口,俗称“悬壁长城”。悬壁长城原墙现只余一截,底阔4米,上宽2米,高0.5-6米不等。片石层厚10-15厘米,土层厚10-12厘米。现存米长城经年重修,其中有米城墙悬挂于高米,倾斜度为45°的山脊上,高达6米,片石、土层厚度如旧。在墙头增筑垛墙和宇墙,首尾各添筑一墩台,在首墩和山坡上筑台阶式漫道。游人拾级而上,平坦处如履平地,险峻处如攀绝壁。颇似北京八达岭长城。有诗赞云:“万里长城万里关,迭障黑山暗壁悬”。

从悬臂长城下面仰视,这段长城感觉很高,但是顺着狭窄的城墙往上攀登,却用时并不多,大概半小时左右就爬到了最高处的城垛。不过体力不好的人,爬这段长城却并不轻松,我爬上去时,已经是大汗淋淋,气喘吁吁了。城墙宽度不到两米,进入城垛处的口也就1米高。站在城垛最高处,俯瞰下面,十分壮观。登高眺远,黑山连为一片,寸草不生。

也许是受到疫情的影响,也许是因为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或许是因为捆绑式销售门票的原因,或许游客觉得元门票不值得一看,于是,当日到嘉峪关关城和悬臂长城游览的游客很少,我所遇到的游客加起来也不过百人。元的三个景点捆绑门票价格,我也只能游览最著名的关城,以及附属的悬臂长城,而那个所谓的第一墩也没有兴趣再去看了。据出租司机说哪里就是一个土墩,还有一个练兵场,还说有一部什么电影(名字我忘记了)就是在第一墩哪里拍摄的。因为从悬臂长城这里没有去市内的公交车,无奈我只好花20元钱打的让出租车司机把我送到四路公交车站那里,然后再坐公交车回市区。幸运的是出租车在送我去四路公交站的路途遇到一对夫妻要去市内,最后出租车司机说正好我也顺路把你捎到市内,你就不用再转乘公交车了,其实,我觉得从哪个悬臂长城到市内打的也应该就是20元钱,只不过景点司机都知道没有公交车,所以坐地起价。很多游客也只能掏大价钱了。我个人认为这是嘉峪关旅游景点最大的败笔,也是游客稀少的原因之一。可能嘉峪关这座城市经济不主要依靠旅游吧。

告别了西行的第二个城市旅游景点,吃了一碗牛肉面,我乘车前往嘉峪关火车站,计划乘坐下午13点51分的普速列车K前往第三个旅游目的地城市——张掖,因为赶时间,尽管是普速,好在从嘉峪关到张掖不远,车票37.5元,两个多小时就到了。

到达张掖火车站时,不到下午五点,出了火车站乘坐到市区的1路公交车,不到半个小时就到达了张掖最繁华的钟鼓楼站。在这里下车打开美团网一搜索附近住宿,弹出很好酒店宾馆,价格都在元以下,最后选择了尚客优快捷酒店(张掖钟鼓楼店),房价61元(大床,设施齐全,空调24小时热水等),入住后发现房间布置很温馨,酒店内各种设施比我想象的更好。

登记好住宿,我出门顺着钟鼓楼开始逛街。行走在钟鼓楼的东大街上,如果不细看还以为到了西安的钟楼的东大街。张掖这个钟鼓楼名叫镇远楼,它和西安的钟楼大小以及外观十分的相似,也是和西安钟楼一样的驰名。同样街道也是以钟鼓楼为中心成十字,分为东西南北西条大街。在钟鼓楼附近就是张掖的“金脉步行街”“甘州市场”“甘州夜市”。晚上的甘州夜市灯火辉煌,食客如云。炒拨拉、搓鱼、油糕、豆粉、各种烤肉等等小吃遍布门店摊位。因为没有发现最吸引我的美食,就在一家店铺花六元钱吃了一碗豆粉,感觉还可以。

在距离钟鼓楼不远处的西大街有一个牌楼上写着“明清古风”的美食街,这里也是各种小吃云集,只是人气不如甘州夜市旺。在这条街上有一家西安酸汤水饺馆,我要了一碗羊肉砂锅酸汤水饺,10个饺子半砂锅菜14元,饺子嘛确实不怎么好吃。后来想想应该去吃甘州的那个炒拨拉,或者炒炮,无奈肚子已经填饱了,只能等第二天了。

趁着天色还早,我又步行去了张掖汽车西站,因为明天去张掖七彩丹霞风景区要从这里坐车。到了西站问了一下车站工作人员,她说最早一班到景点的车是7点45分,从景点返回最晚一班是下午18点。往返车票30元,单程15元,时间大概50分钟左右。

做完了该作的功课,回到酒店已经快十一点了,张掖这里也是九点多天才黑。

第二天我七点从酒店出发,因为从我住的酒店到张掖汽车西站步行只需要15分钟,所以没有乘坐公交车。在去汽车站的路上买了几个包子算是早餐了。

当日张掖是阴天,7:48我乘坐的第一班景区直达车发车了,经过五十分钟左右的行驶,上午九点不到,我就到达了丹霞地貌公园,一下车冷风嗖嗖,甚为凉爽,对于我这个短袖短裤的背包客来说不是凉爽而是有点寒冷,毕竟这个七彩丹霞风景区属于山里。

来到售票窗口,游客也不多。景区门票和旅游观光车实行套票销售,总计74元(不含1元保险,保险自愿)。第一印象:张掖七彩丹霞景区配套设施齐全完善。买完票经过刷身份证的闸口,我坐上了开往景区各个打卡景点的旅游大巴车。大巴车是单行环绕行驶,途径丹霞地貌最美丽的锦绣台,云海台,仙缘台,虹霞台,滶河等五个景区。

大巴车每到一个景区就会把游客放下,然后让游客自由下车去游览拍照,当游客逛完一个景点再继续乘车去下一个景点。景点大巴车滚动循环开行,随时乘车随时游览,不受时间限制,游客想玩多久就玩多久,整个游玩结束后,根据游客从景区大门进来的位置不同,旅游大巴车再把每位游客送回景区入口处。

虽然当天早上阴天,七彩丹霞没有特别的色彩斑斓,但是却十分凉快。据说拍照和观景最好是有太阳的朝霞和晚霞,游客基本都选择在上午下午到景区。

在游览过程中还下了几分钟的小雨,但是丹霞的光彩斑驳依然吸引了大家的极大兴趣,拍照的,拍抖音的,录制短视频的随处看见。五个景点的观景台我全部跑到了尽头,临走时太阳露出了笑容,我又补拍了一部分照片。

游览完整个打卡景点,还不到十二点,问了一下回市区的旅游专线车要到13点半才发车,实在无聊,最后又在游客中心附近转了一个小时。在转悠过程中我才发现,原来这里有一个丹霞村,村里酒店宾馆饭店一应俱全,游客自驾游的完全可以头天晚上住在这里,或者当日看完夕阳下的七彩丹霞后住宿这里,我因为是乘车族,只能随着旅游专线车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行程。大约下午两点半,我回到了市区,看看距离下午到敦煌的动车还有一个多小时,何不借此最后的机会吃一下张掖的名小吃,于是,我来到了孙记炒炮店,要了一碗张掖知名小吃——炒炮。其实张掖炒炮就是一种面食,相当于我们这里的断节棍棍面,因为是卤肉炒的,所以感觉还不错。甘肃这里的炒片面,还有这个炒炮不像我们陕西关中这里的炒面是没有汤汁的,在甘肃只要是炒的东西都是带汤的,只是比汤面汤汁少些而已。这个所谓的炒和我之前在浙江吃的炒年糕一样也是有汤汁的,如果你说是烤年糕,则没有汤汁。

吃完了炒炮,坐新1路公交车前往张掖高铁站,一点不顺心的就是看公交站牌的箭头指向方向没有错,上车时也忘记多问一句公交车司机了,结果走了一段路感觉不对,就去问公交车司机他说我坐反方向了,无奈赶快下车。看看四周似乎到了开发区,有点冷清,也没有看到公交站,我就有点着急,因为不知道我下车的地方距离高铁站究竟有多远,就怕赶不上动车开车时间。还好一辆出租车过来了。我立即招手打的赶往张掖高铁站,好在距离不是很远,大概十几分钟车就到了高铁站。出租车司机是打表的,给我说9元2角,收你9元。其实不仅仅是张掖,在许多城市公交车的站牌箭头标志都是和你要去的目的地是相反的,就像去年我去云南旅游,也是遇到公交站牌和实际箭头指向是相反的,只不过当时上车前先问了一下司机,所以才没有坐错方向。这一点也是教训,但凡以后去陌生城市不能只看公交车的箭头指向,上车前一定要问清楚司机后再投币刷卡,要不然多花冤枉钱是小事,耽误了车次才是大事。

下午16点28分坐上了开往敦煌的D次动车,从张掖西到敦煌大约需要4个小时左右,票价.5元。

去敦煌,是我此次西部行的最后一站,因感觉敦煌很远,所以一直没有打算去敦煌,但是走到嘉峪关后,才发现嘉峪关距离敦煌乘坐动车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就是距离张掖坐动车也不过四个小时左右,票价也仅仅.5元,既然已经到了门口焉能有不进的道理?何况那神秘的莫高窟壁画,那神秘的月牙泉鸣沙山都是让人神往的景点。

动车到达敦煌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四十五分,只是敦煌这里晚上九点半后天才黑,所以出了车站太阳还没有落山,天还早着呢。问清楚到市内的公交车,立即上车赶往市内。

从敦煌火车站到市内没有编号几路的公交车,只有一种车,就是绿颜色的中巴车,车头上标有市区、火车站、飞机场双箭头,到市内大概二十分钟左右,票价一口价3元。

九点十几分,车到了敦煌市区,司机说全部下车。我才知道所谓的市区就是敦煌最繁华的夜市旁。一下车正好看到丁字路口有个鑫龙宾馆,在美团上一搜价格,大床房61元,同样房间空调热水齐全,因为天色已晚,我也不想再去寻找其他酒店宾馆了,其实周围很多酒店宾馆都是几十元,包括七天、布丁等连锁酒店。

预定成功宾馆后,我办理完住宿,问询了宾馆服务员周围的美食街,放下背包,我前往敦煌夜市开始逛街吃饭。敦煌的夜市果真名不虚传,夜市晚上十分热闹,煎炸烹煮烧烤,可以说各种小吃都有,尤其以牛羊肉烤肉居多,还有最著名的就是敦煌驴肉黄面。我不知道这个黄面是什么食材做的,决定去品尝一下,进入一家小店铺告诉老板来一碗驴肉黄面,想着一碗面能有多钱,也没有问价,面条端上来后我一看上面覆盖了一层肉,应该是驴肉。我问老板娘这个黄面是什么食材,她说就是小麦粉,忘记多问一句为什么叫黄面呢?管它呢,先填饱肚子再说,吃完了问老板娘多钱,她说30元钱,30元就30元嘛毕竟面里放了那么多的驴肉,有道是“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比牛羊肉贵呀。

吃完了驴肉黄面,继续逛着夜市,看到一家卖甘州麦索的,分量不多由勾起了我的食欲,花8元钱买了一份,吃起来就像蒜泥拌凉面,很一般般。看到在一个香葱牛肉饼的店铺前,很多食客排队等候,问了一下,一个牛肉饼子10元钱,看到店铺工作人员现场制作,感觉远不如西安的5元牛肉饼。不仅这个饼子小而且肉馅也不如西安那个牛肉饼大,决定不去考虑了。走出美食街就是一条长长的商品夜市街区,商品夜市街区最多的就是杨木木雕了,这种木雕工艺品成圆形或者巨型,尺寸大概直径在10-30公分,木雕图案以敦煌莫高窟飞天图案为主,还有月牙泉风景、大漠骆驼风光,价格最低一个在30元,还有卖夜光杯的,各种骆驼小挂件、骆驼布绒玩具,以及敦煌特产李广杏干,李广杏皮茶等。顺着商品街区继续往前走就是回民美食街区,基本全是牛羊肉烧烤,最著名的就是大漠胡羊焖饼,几乎每个店铺摊位都有这道菜,问了一下店铺老板这道菜最低90元左右,大多数在元,因为量大,所以老板说一个人无法享用,只好作罢。

人们对美食的欲望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的,我一直自认为自制力很强,返回酒店时当再次路过美食街区时,又看到一个名吃烤包子,禁不住又想品尝一下,于是10元钱买了2个烤包子,包子呈方形,里面馅子都是羊肉,吃起来口感还是不错的。逛完了整个夜市街区,吃饱喝足了,打道回府。回到酒店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要不是出来旅游,这个点我已经进入梦乡了。所以有人说要想减肥最好的方式就是天南海北去旅行。

第二天早上六点起床,想着7点钟开始网上预约莫高窟景点门票,所以没有早早出门。七点到后,我急忙打开敦煌莫高窟门票网上预约,发现当日莫高窟门票A票仅剩22张,于是抓紧时间抢票,等我注册完一切看了一下仅剩一张,点击购票,居然成功预约上了,退回后再进入一看当日A票已经预约完了。

根据网上提示的预约参观时间是下午两点十五分,所以上午决定去月牙泉鸣沙山景区。看看已经是早上七点半了,立即背上背包向月牙泉鸣沙山景区出发。我住的宾馆旁边就是3路公交车路过站,正好终点站就是月牙泉景区。很快3路公交车就到了,经过二十几分钟的行驶,八点多一点,我就到了景区大门口,进入售票大厅,经过甘肃健康码确认,购买了景区门票,票价元,通过检票闸口进入了景区。

通过景区游客中心时,我取了一份免费的《鸣沙山月牙泉地图攻略》,有了这张图我很快熟悉了进入景区的行进路线。目测达到鸣沙山月牙泉位置最多不超过一个小时,于是对那些的景区内的自费项目如观光车、骑骆驼、坐滑翔机直升机等等没有兴趣。从检票口进入景区不到米右手处就是敦煌民俗博物馆,这里进去前不要看,回来了可以顺路看看,接着往前走50米便是鸣月广场以及鸣月广场牌坊。

山门牌坊是鸣沙山月牙泉的标志性建筑,主体为仿汉唐建筑,整体呈现“八卦”型,顶上是一对头啄相向展翅飞翔的鸽子形状。上方是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的“鸣沙山月牙泉”匾额。

从牌坊大门进入时上面刻有鸣沙山的石头,可以在这里摄影留念,完后顺着景区铺就的旅游专门道路向鸣沙山月牙泉位置行进,行进过程中不时看到游客骑着骆驼从沙漠经过,这样的风景最适合停下脚步拍照。继续往前走,大概0米就可以到达鸣沙山爬山处,爬鸣沙山有一个木梯子,可以踩着向上攀登。抬眼望,这个沙山并不是很高,大概也就不超过0米,但是你要从下面爬到顶上,却并非易事,毕竟爬沙山不同于爬土山,走一步退半步,而且十分吃力,我爬这段沙山用时大概半个多小时,中间休息了四次。有很多女游客爬到半山腰就不再想上去了,要说拍照半山腰足够了,但是你要想领略更好的风光,如果你喜欢拍照那一定要坚持爬到山顶,只有达到山顶,你才会看到更美的景色,月牙泉的神奇以及明月阁建筑群的美景才会完全展示在你的面前,沙山上哪宛如龙脊的奇特风景才会尽收眼底。爬山时注意斜着往上走,尽量踩在前面人刚踩过的地方,这样很容易上去。

鸣沙山的沙子十分的细致温柔,无论你是赤脚踩在上面,还是躺在上面卧在上面跪在上面,它都是那样的舒适松软,完全不会弄伤你的身体,你可以尽情的奔跑跳跃歌唱,甚至翻滚。不过尽情的同时不要让细沙进入你的相机手机里,以免损坏你的设备,也不要让你的贵重物品(尤其是身份证,金银首饰、钥匙等)掉落在沙子里,否则你会找不到的。

鸣沙山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主峰海拔米。远望鸣沙山连绵起伏,峰如刀刃,好似长龙横卧,又如金字塔组成的巨大群落。千百年来这个沙山横卧在敦煌城南,从未向敦煌绿洲靠近一步,在晴朗的天气,鸣沙山山体能发出像“丝竹管弦”一样的美妙声音,声音可传数十里,古人称“沙岭晴鸣”,鸣沙山更神处在于人们登山后脚踩下滑的流沙风吹过后又能自然恢复原貌。真乃天地造化,人间奇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高处看完了月牙泉鸣沙山风景,可以一路赤脚跑下沙山,我看了一下时间从沙山跑下来也就不到十分钟。下山也同样斜着身子往下跑,如果你想体验滑沙的感受,那就直接坐在沙上往下溜或者直接横着身子“滚下来”。

这个景点清晨5点就已经开门接待游客了,如果你想看大漠日出,最好五点进入景区,完后九点前开始返回。因为九点后太阳已经开始热了,再晚一点沙子也会很烫,你要是赤脚脚会被烫伤的。我是不到十点下山的,快到山脚下时,沙子已经开始发烫了。

如果你要拍夕阳下的月牙泉鸣沙山那就在下午五点后再进入景区,因为景区晚上22点才关门。

下了沙山,找一个凉棚,从背包里拿出鞋子,抖落掉浑身的沙粒,穿好鞋子开始近距离去看鸣月阁和月牙泉。

鸣月阁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代,可惜文革时期被毁,现存的是90年代在原址上恢复重建的。

进入鸣月阁建筑群,这里楼台亭阁,名人有关月牙泉的题字碑文匾额随处可见。“鸣沙山日出送暖,月牙泉星下生凉。”“除却灵池何处觅,茫茫千里画平沙。”

“聚粒沙而成山无欺自安,汇滴水以为泉有客乃大。”从鸣月阁走出便是月牙泉,泉池不是很大,也就两三个足球场那样大。月牙泉因其形似半月而得名,历来水火不相容,沙漠清泉难以共存,但在鸣沙山中,却能看到沙漠与清泉相伴为邻的奇景,一弯清泉,碧如翡翠,尽管泉在沙漠中,但是数千年来,泉水始终清澈,从未干过,四周沙山环绕,虽常年烈风劲吹,沙尘飞扬,但是泉水从未被流沙掩埋,简直是大自然的一大奇观。走过月牙泉有一处上书“第一泉”的大石头,石头上记录王立安献,戴武安书,这里是拍照的最佳位置。我在这里稍作停留,拿出手机拍了十几张照片,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一棵神奇的树,从资料介绍看,叫“夫妻树”两棵树根连在一起,互相偎依,就像一对夫妻相互簇拥。

走出鸣沙牌楼,顺路走进敦煌民俗博物馆,民俗馆内除了悬挂在房门顶上的匾额,有四间房内陈设着敦煌民俗的日用生活品,院内就我一个游客,也确实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离开景区,忽然想起来时路过一个“月牙泉小镇”,还有一个“雷音寺”,决定走路过去看看,也算是一个景点吧。从景区大门出来走到这两个地方也就几分钟,月牙泉小镇没有什么东西可看,雷音寺肯定是寺庙了,不喜欢烧香拜佛,所以随便转了几分钟就出来了。

已是中午十二点了,该返回市内了。等了一会3路公交车过来了,我登上车开始返回住的酒店。

在酒店外买了一份快餐,回到酒店第一步就是赶快给手机充电,还有就是脱光衣服洗个热水澡,把浑身的沙粒冲洗干净。

洗完澡吃完饭,稍作休息,12点40分出门前往莫高窟景点。

疫情后开放不久的莫高窟。门票有A,B两种。A类可以观看有关莫高窟的历史介绍影片和现存莫高窟最精美的几个洞窟壁画介绍的球星影片,参观洞窟八个。B类门票元,无影片观看。所有门票价格都包含了到莫高窟景点的往返旅游大巴车费以及导游的讲解费用。

在我住的酒店附近,就有公交车到莫高窟数字中心,从敦煌市区到莫高窟先坐公交车(用时十几分钟,票价3元)到数字展示中心,购票换票观影乘车。从数字展示中心到莫高窟景点旅游大巴车大约运行十五分钟左右。参观途中不允许游客拍照摄影。门票实行网上预约和现场购票。网上可以预约30天内的门票,网上预约可以退票,不能变更门票种类和时间变更。退票根据预约到期时间长短不同实行免收或收取手续费两种方式。不知道B类门票参观了几个洞窟,今天抢购了网上最后一张当日A票,似乎没有游览够八个洞窟。如果你只是来莫高窟打卡或者时间有限,最好购买B类门票,价格便宜还节省时间。因为A类门票当天不一定可以预约得到,且参观耗时三个小时左右。

在参观莫高窟过程中,全程都是由景区讲解员带队,20-25个人一组,每到一个石窟均有讲解员现场打开石窟门锁,然后带领大家进洞窟讲解,讲解完后再锁上洞门,开始下一个石窟景点。整个A票游览完也就一个小时左右。讲解员说不许拍照理由有三:一则拍照对佛不敬;二则壁画享有不可侵犯的版权;三则拍照如果开启闪光灯每闪一下,相当于壁画在阳光下暴晒两天。既然洞窟的壁画不能拍照,那也只能在洞窟外拍拍照了,毕竟来一次不打卡也不行吧。

参观完洞窟可以自由去大巴车乘车点乘车返回了,乘车点有个博物馆可以看看,里面有仿制的几个石窟壁画,也有壁画制作过程工艺流程图,还有中外探访者来敦煌探险留下的影像资料。其中有洞窟里的壁画和经书惨遭外国强盗盗取的介绍,让我们更加看清列强的嘴脸。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是我们应该记住的历史,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观完莫高窟,我在敦煌的行程就要结束了。因为飞机机票比乘坐动车返回更加快捷,更加省钱,于是我返回时购买了机票。

第二天清晨起来,我又走了一圈敦煌的夜市街区,尽管白天街区空无一人,安静整洁,但是晚上夜市的灯火辉煌热闹景象给我留下了深深地印象。

在乘坐公交车前往机场的路上,我不由得感叹敦煌真是一个神奇的城市,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再来。是啊不入边城你怎能看到沙漠里的一弯神泉,不走进沙漠,你怎能领略到沙漠里那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情景,应该说来一次敦煌,不虚此生。

文行天下看子其

为你喜欢的文章点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lyj/6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