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滥觞老田吴
新疆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m.39.net/news/a_5748846.html “仰望九华”采风作品 “自是造化一尤物”的佛教圣地九华山自然吸引了大诗人李白的脚步,“三上九华,五到秋浦”家喻户晓,在白沙岭改九子山为九华山已传为佳话,更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等千古名句已妇孺皆知。但李白作的一首题为《壁梅图》的诗我还是第一次知道,诗曰:“洪荒既已判,江天今以图;未有九华图,先有老田吴”。 诗中所题的老田吴是指今九华山管理处九华镇千年古村老田吴村。老田吴村与大愿文化园地藏菩萨99米大铜像隔河相望,是九华山“玉龙戏水”的风水宝地。老田吴家始祖吴栋材于公元前60年从河南唐州桐柏迁此“蓼草湖”开基隐居,至今已历年,相传约80世,明贤辈出,文有八桂堂武有十二家,出了吴文梓和吴襄两位明清朝廷重臣。名流吴襄公,曾作《梅花诗百首》写尽梅花皎洁品性但百首梅花诗中无一个“梅”字,堪称诗坛一绝。 老田吴村24世祖吴孟光用之先生留住金地藏为佛教九华山立下头功。相传九华山初为道教圣地,位列“七十二福地”,首任陵阳县令就是九华山道教开山鼻祖,道教丹鼎派创始人葛洪也在此活动。唐开元十三年(年),古新罗园(今韩国)高僧金乔觉携白犬“谛听”渡海入唐求法,遍行道场,至老田吴家因长途跋涉饥困交迫昏倒在地,老田吴24世祖吴孟光(字用之)慕道相逢,见其神色非凡,便留居石壁庙全力救助其恢复元气,两人投缘成莫逆之交,特为其九子山修行作出周到安排,义捐山场神光岭为其修住所,并每月无偿送去米、油、灯火直至金乔觉寻得黄精,不食人间烟火为止。金乔觉终于修成正果,道教中心九子山从此开辟为地藏王菩萨大愿道场。唐贞元十年七月三十,大师跌跏圆寂,寿99岁,空化三年,肉身不腐,动骨节如撼金锁,僧众视为地藏菩萨转世显灵,建肉身宝殿于神光岭以供信徒朝拜。留下“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从此九华山转向佛教为主逐渐变成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金地藏曾作诗《酬惠米》一首答谢吴用之搭救供养之恩情。诗曰:“弃都金銮衲布衣,修行浮海到华西,原身自是王太子,慕道相逢吴用之。未放扣门求地主,昨叨送米续晨炊,蒙君餮食黄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吴祖用之作《太乙岩》诗回赠。“太乙真人去不回,仙告胜境长莓苔;料得百年千载石,金乔菩萨再重来。” 现九华山佛协每年正月初一或十五都派执事僧到九华行祠庙象征性领取月米灯油,以示对老田吴家的感恩。 近日市作协组织的“仰望九华”大型文学采风活动第二天第一站就是老田吴村。作家们一下车就见到村口水口处可谓佛山发源地吴祖供养金地藏的九华行祠石壁庙,刻有“地藏圣迹第一处”牌匾,两边长横幅图文并茂,介绍了九华行祠和《重建九华行祠石壁庙记》。石壁庙又称吴氏大宗祠,四合大院行列,一直是族人祭祖、集会、唱戏之重要活动场所,曾用作老田吴小学校舍、村部落场所。古祠右手的屋内挂满了吴氏分支到全国各地的旌旗等。 拜谒吴氏宗祠,沿金地藏建议开挖的建于唐至德年间至今已有多年的玉带河。玉带河长米,宽3米,呈S形穿树而过注入九华河,此地藏古道“玉带水街”可谓古村的一路一带,店铺林业,集市繁华。现有古祠堂3幢,碑记3方,石门坊4座,古井4口,古桥3座,古民居13幢,店铺2处,里弄3条,在导游吴氏族人吴中祥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重点参观了吴氏族人密集居住地“老屋弄”之大门,弄幽巷深面临玉带河岸山下石板路,座西朝东,砖石木结构,徽派建筑,建于元代,门宽约3米,高5米,门额楷书“仁里”二字,右侧开一石门,左右分写黄字墨迹的“听毛主席的话”、“关心国家大事”的标语。巷内一斑驳井眼的古井足以见证“老屋”之沧桑久远。“一甲朝门”位于玉带河南侧,建于元代,坐西朝东,为吴氏支族族人居位区的正门,砖木结构,朴实耐用,三开间,分左中右三个过门,东西无墙壁,屋顶盖青瓦,是个纳凉、谈文、赏景的好门厅,门楣上有四个圆木门档并列,档头雕刻成葵花、牡丹等图案,中间门坎和护栏为木质结构,门坎因长期踩踏被磨成下弯弓状,保存上弓石,下弓石,族人红白喜事从朝门出入,门前有半月形放生池。在“老屋弄”和“一甲朝门”中间玉带河的左边我被一古建筑吸引,独立采访参观逗留了十几分钟,典型的古代商铺,店门整块木头拼成,门框凹槽深刻,共两层,楼上全部是整块大木头隔成形成回字型建筑,不得不让人敬佩古人的聪明和才智。店内一老人至今还在经营日杂小店,我问经营的老人她说姓周,今年88岁了,是从枞阳县迁来的,23岁就住在这个木楼了,称这个古建筑叫朱家大院,主人是酿酒的大财主,到他儿子手上时买下此木楼,现仍居住、生活、经营在这里。 站在老田吴村“一甲朝门”可远眺笔架山、狮子峰,左有地藏菩萨大铜像耸立,右有九角尖最高峰,如果说整个九华山景区是一个整体至高无上的大佛,老田吴村子就是托起至尊大佛的莲花宝座。相传老田吴村有古村十景:“九华耸秀、双涧流清、老田渠绕、石壁泉飞、新城精舍、大夫书堂、龙岗喷气、登岫唬岚、赏月幽享、归云古洞”。老田吴村现有近户居民余人口,其中吴氏约占四分之三。依据《老田吴氏宗谱》记载,自西汉至清末,小小老田吴村考中秀才人,大学生人,中举19人,进士6人,习儒业人,可谓贤才辈出,随着时代的变迁,战争、就业、考学需要老田吴族人宗亲很大一部分已迁徒至省内周边地区和全国各地。 陈春明,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理事,池州市作协常务副主席,贵池区作协名誉主席。荣获池州市首届拨尖人才称号。著有个人文集《阅读人生》、《与时俱进》、《心岸踏歌》三部。主编旅游文集《漫步秋浦?魅力贵池》、《贵池民间楹联故事》、文艺评论集《执着与坚守》等,现任贵池区文联主席。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用于商业目的转载。 配图来源于网络 本期编辑:柯萍 投稿邮箱:jhswlvip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lyj/10339.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僧传仙岩东溪草堂处元法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