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全国重点寺院,安徽有14座,九华
年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转《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关于确定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的报告》,列出了座中国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名单,后来没有再公布第二批全国重点寺院。这座全国重点寺院中,安徽省有14座,占十分之一,和山西、福建并列第一。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中,九华山以9座全国重点寺院位居第二,仅次于山西五台山的11座。远超峨眉山的5座,普陀山的3座。 他们分别是:合肥市明教寺,安庆市迎江寺,潜山县乾元禅寺,滁州琅琊寺,芜湖市广济寺和位于九华山的:化城寺、肉身殿、百岁宫、甘露寺、祗园寺、天台寺、旃檀林、慧居寺、上禅堂。 以下为您介绍安徽省的14座全国重点寺院: 本文作者:九华山白马亭客栈掌柜吴建新,QQ,欢迎转发分享,请勿盗用。 合肥市明教寺,始建于南朝梁时,至隋末,寺院荒废。重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为合肥市有影响、规模宏大的古刹。位于合肥市市中心的淮河路步行街路口。坐落于消遥津公园边上的明教台上,相传此台曾是曹操的点将台。寺院目前是安徽省佛教协会的所在地。现任方丈是安徽省佛教协会会长妙安长老。 安庆市迎江寺,建于后晋天福二年(),整座寺院建筑在长江岸边的高地上,殿堂巍峨,寺内有著名的振风塔,从十里开外即能见其雄姿。为长江中下游重要古刹。近代名僧月霞于九华山翠峰寺创办中国第一所佛教院校以后不久,即来到迎江寺担任方丈,在其住持期间,留下了著名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月霞方丈公案”。月霞离去之前,派弟子心坚来迎江寺担任方丈。“塔影横江”是安庆胜景之一。民间有“过了安庆不说塔”的说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迎江寺方丈皖峰老和尚是当时国内名僧。和合肥妙安长老,九华山仁德法师并称当代安徽三大高僧。 潜山县乾元禅寺,系南朝梁武帝(—)时高僧宝志禅师所建,为禅宗祖庭之一,又称三祖寺。位于天柱山南麓,潜山县城外。春秋时这里曾是大夫皖伯封地,封地内有“皖山”与“皖水”,今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隋朝僧璨(-年)师承禅宗二祖慧可衣钵,隐居在这里,并扩建寺庙,弘扬禅寺,故世称“三祖寺”。室内古建筑有古建筑有藏经楼、觉寂塔、立化亭、三高亭等。山谷流泉摩崖石刻有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题刻,为重点保护文物。现任住持宽容法师毕业于九华山佛学院,取得了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是安徽当代著名青年高学历名僧。 滁州琅琊寺,唐大历(—)年中建造,因坐落在滁州市西南5公里处的琅琊山而得名。与琅琊寺毗邻的是著名的天下第一亭醉翁亭。寺周边还有多处历史遗迹值得游览。 芜湖市广济寺,建于唐乾宁(—)年间,位于芜湖市赭山西南麓,世称“小九华”。唐至德二年(年),唐肃宗为九华行宫颁赤砂金印一枚,重八斤八两,印纽饰以九龙戏珠,刻阳文“地藏利成方印”,另刻有“唐至德二年”字样。旧时凡来朝拜九华山的香客必先在此烧香盖印,再登九华。寺内有一栋两层阁楼“滴翠轩”,传为宋朝书法家黄庭坚隐居读书处。 以下着重介绍九华山的9座全国重点寺院:化城寺,月身殿,百岁宫,甘露寺,祗园寺,天台寺,旃檀林,慧居寺,上禅堂。 化城寺位于九华山九华街中心,老街的中段。门前的化城广场是九华山的中心广场,周围是一圈古色古香的店铺。站在广场上可以看到群山环抱,左为东崖,上有百岁宫、东崖禅寺,前面是芙蓉峰,上有回香阁、万佛塔,右为神光岭,上有月身殿。化城寺是九华山的开山祖寺,公元年就已经有僧人杯渡在此建寺,唐开元末有僧檀号建寺曰“化城”,至德初年(公元年,金乔觉时年六十)青阳人诸葛节在东崖石室发现了苦修的金地藏,于是买下此地,建寺请大师居之。自此,化城寺成为九华山的开山祖寺。此寺是金地藏唯一亲自修建并长期居住的寺庙。一直位居九华山诸寺的中心地位。清乾隆时曾有僧人三四千人,建有东西各三十六寮房。这座寺庙历经废兴,最后一次大修是在清光绪十六年(),由贵池居士刘含芳捐资重修。我们目前看到的殿堂基本是这次修建的。它分为四进,依次抬升,是典型的皖南徽派民居建筑风格,灰瓦白墙,天井回廊,年化城寺又被辟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在第二进集中展示数百件佛教文物。第三进大雄宝殿庄严古朴,三世佛上方有三口藻井,中间一口“九龙盘珠”藻井为艺术珍品,九华山独此一处。第四进藏经楼是九华山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朝建筑。 月身殿亦称月身宝殿、老爷顶,原为金地藏的墓塔,位于九华山神光岭,从化城寺广场沿老街前行一百多米,就可以选择从南门或北门爬上去,皆约五百个台阶。僧金地藏贞元十年()于化城寺圆寂后三年,肉身不腐,弟子们认为他是地藏菩萨降生应化,于是在他晚年常读经的南台建塔供奉,因塔基处曾见佛光,将南台更名为“神光岭”。唐时为三层石塔,宋代扩建塔院,后又建大殿以护塔。现在所见的大殿为清末重修,重檐歇山顶,铁瓦木梁,石柱石墙,北门悬明神宗赐,赵朴老题写的“护国月身宝塔”匾额和青阳杨田书法家施玉藻题写的“东南第一山”匾额,南门悬明青花瓷“月身宝殿”四字和黎元洪年题写的十六字篆书地藏大愿。内有七层八面木塔,供有56尊地藏菩萨塑像。塔内是金地藏肉身所在的三层石塔。写作“月身宝殿”,读作“rou身宝殿”。月(rou,第四声)里面应该是点和提,这是古汉字,常指人的身体的肉。现代汉语里,“脸、腿脚、胳膊,肠胃肝脾”等字,应该都是rou字旁。 本文作者:九华山白马亭客栈掌柜吴建新,手机,欢迎转发分享,请勿盗用。 百岁宫位于九华山前山的东崖插霄峰,从九华街到达百岁宫有两种选择:可以在九华街乘坐百岁宫地面观光缆车也可以从祇园寺徒步登山到达。乘缆车快捷方便,单趟运行时间仅需4分钟,票价是来回元,单趟55元。登山需要40分钟左右,如果路上参观西天寺等一些寺院,则需要一个多小时。百岁宫始建于明,为五层走马通楼式徽派建筑,整个建筑把山门、大雄宝殿、肉身殿、库院、僧舍、客堂等融为一体,坐落在巨大的岩石上,寺内寺外都可以看到裸露的岩石。年,主持僧慧庆在百岁宫南五十米新修五百罗汉堂,重檐歇山顶,二层供五百尊真人大小的罗汉像,这是四大佛教名山的首创。万历年间,北京宛平僧人无瑕到此搭建茅棚苦修,取名“摘星庵”,无瑕在此用自己的鲜血抄写《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天启三年,无瑕岁时圆寂,后肉身不腐。崇祯三年敕封为“应身菩萨”,徒弟慧广扩建寺院成为丛林大寺。无瑕肉身是九华山目前唯一能看到的文革前的肉身菩萨。 甘露寺位于乔安以上,盘山公路边。一般游客多是乘车经过此寺,并不下车参观;正常的旅行社线路也没有这个景点。因为这座寺院自年起,已作为九华山佛学院,现在仍然有学僧在这里读书。清康熙年间,玉琳国师云游九华,说这里环境很好,如果建寺,必代有高僧。当时在伏虎洞苦修的洞安法师遂发心在此募建丛林。开工之夜,满山松顶皆挂甘露,故以“甘露”命名,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光绪末年常恩法师91岁圆寂,三年后肉身不腐,装金供奉,后毁于文革。甘露寺是九华山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寺院之一,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精美的壁画和书法作品。佛学院院长、住持僧藏学写得一手好字。 祇园寺是进入九华山检票口之后的第一座寺庙,是九华山宫殿式建筑与民居式建筑组合的典型寺庙,也是规模最大的寺庙之一,是九华山四大丛林寺庙之一。祇园寺始建于明,清时为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嘉庆年间隆山禅师住持祇园,香火日盛。后隆山禅师肉身未腐,装金供奉,可惜毁于文革。年仁德大和尚在此升座为方丈,使得祇园寺再次大发展,祇园寺现任住持道源。祇园寺由十余座建筑组合而成,它们巧用地势,高低错落,回环曲折,结构精巧,气宇轩昂,是九华山寺庙建筑的杰出代表。山门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和徽派建筑的马头墙巧妙糅合。天王殿是亭阁式重檐方殿,殿后是“入三摩地”的院落,高达35米的大雄宝殿就坐落在这里面,上方悬挂着的匾额是于右任于年题写的。殿内的三尊大佛高12米,法相庄严。还有法堂、禅堂、斋堂、衣钵寮、云水寮等建筑一般不对游客开放,东南还有光明讲堂、藏经楼等,也是引人入胜。 天台寺位于天台峰顶,也就是天台正顶,海拔米。从九华街到天台寺需要先乘车到达凤凰松,再乘索道或登山。天台寺又称地藏寺,始建于宋,清朝中期天台寺周围有众多寺庙,香火甚旺。-年九华山一代高僧义方重整仪轨,大振沙门。年新修了大雄宝殿,号称万佛楼。后面有观音殿,观音殿下方是地藏古洞,但是要从一线天边才能下去。一线天在天台寺后方,由两块大石构成,人站其间,仰望天空成一线。这里是九华山最高的寺院,站在寺前平台,九华街,柯村尽收眼底。天气晴好时可以观日出,为九华十景之一天台晓日。 旃檀林位于九华街中段,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最初是化城寺七十二寮房之一。建寺时在寺院后面砍的树木质坚硬细腻,有异香,喻之为佛家珍品旃檀树,故名“旃檀林”。原建筑为砖木结构,由四座厅堂式建筑和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而成,年,住持僧慧深觉得过于破旧,难以为继,于是发心募建三大殿,并于年首先建成大悲宝殿,自此,旃檀林被当地百姓俗称为大悲楼。现在这三大殿已经全部建好,呈品字形布局,分别是华严宝殿(供华严三圣),大悲宝殿(供9.19米四面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愿宝殿(供9.9米四面地藏王菩萨)。还有一个用老建筑部分部件重建的老大雄宝殿在后面。里面供奉明净和尚肉身。 慧居寺坐落在中闵园东,天台峰西麓,从凤凰松需要攀登约一千个台阶才可到达。慧居寺原名“慧庆庵”,始建于清朝,清末住持僧仁琳扩修,年住持僧普明募化重建大殿,扩允寮房,安单接众,始具丛林规模,易名“慧居禅寺。抗日战争期间,青阳中学迁于此地。大雄宝殿高10米,宽约15米,进深约10米。全部由鹅卵石和黄泥砌成且不粉刷,别有特色。殿北有角门,可供出入;旁有僧房,为专事殿堂管理的执事僧所居,大殿正面供着释迦、药师、阿弥陀三尊高大的“三世佛”和文殊、普贤菩萨像,两旁是造型优美、神态逼真的十八罗汉坐像。佛像全用干漆夹苧制成。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些年新建了韦驮殿、藏经楼等建筑。由于年天台索道的建成,很多游客直接乘索道上了拜经台和天台,这里香火反而不如山上的那两座寺院。 上禅堂位于神光岭月身殿南门外,从九华街可以经净洁精舍步行约个台阶就到了。一般游客来此都是为了去月身殿,顺便看一下上禅堂。上禅堂原名景德堂,始建于明。上禅堂一直有三最之说:“九华香火甲天下,唯上禅堂最贫;风景唯上禅堂最佳;院宇唯上禅堂最丽。”庙宇座南朝北,其山门开在东山墙,与众不同。山门上接一披间,即弥勒殿。弥勒大肚坦然,笑迎十方宾客,游乐自在。在左边有一道小门,当你绕过这道门后,你的视野会豁然开朗起来,这就是上禅堂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由两厅堂并连,四落水屋顶,有天井。正殿释迦、观音、地藏塑像,两侧为十八罗汉。80年代老版西游记,曾在此拍摄《误入小雷音》。从大雄宝殿出去,有一个幽静的院落,金沙泉上有一尊滴水观音,旁边还有一棵巨大的金钱树,为九华三宝之一。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举世公认的地藏菩萨道场,目前有99座寺院,除了以上介绍的9座全国重点寺院以外,还有30座省级重点寺院和60座普通寺院。 了解九华山,请长按下面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hyj/9778.html
- 上一篇文章: 九华山佛教的主要宗派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