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子为何只有高僧火化才有,真要功德圆满
舍利子这个词,最初是从印度的梵文中音译过来的。具有圆满功德的佛教高僧,以及普通的佛教徒在圆寂之后,有的会进行火化,这些僧人火化之后遗留下来的东西,统统都叫舍利,就连生前曾经穿过的衣服,佩戴过的饰品,也被归入了舍利的范畴。舍利这两个字在梵文中的本意是指“遗留下来的”。至于舍利子,则是指僧人火化后遗留下来的精华。因此,像遗物这类东西,就不属于舍利子了。 历史上关于舍利子最早的记载,也是最珍贵的舍利子,就是佛陀释迦牟尼的舍利子。在印度古籍《薄伽梵歌》中记载说:“佛尊(释迦牟尼)圆寂前,特意叫来自己的八位最喜爱的弟子,嘱咐他们,自己死后将会化为颗形态各异的佛舍利子,他们每人要取其中的颗,掩埋到当时印度的七大敕拉(类似于地方性佛教中心)的主塔之下,最后的颗佛舍利子,留在自己圆寂的地方,如果今后其它地方需要自己这些舍利子,就送出去。”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在一九七零年的甘露寺墓穴考古中,发现了许多舍利子,其中有十一颗被确定为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子。这十一颗舍利子是在佛教传入中国时,从印度带入中国的。中国古代也有不少高僧,例如著名的六祖慧能大师。六祖慧能圆寂之后,真身数年之内不腐,最后,新州国恩寺慧能的徒弟遵照他的遗愿,没有将大师火化,而是按照他圆寂时的坐像,保留了慧能大师的真身舍利。慧能大师至今已经入灭多年了,但是他的真身舍利,依然在南华禅寺中保存完好。从某种角度看,慧能大师的舍利子才是最大和最完整的。 那么,舍利子难道只有高僧被火化后才会出现吗?其实并非如此。任何一位僧人,或者任何一位逝者,即便他不是佛教中人,在被火化后,都会有遗骨,只是这些遗骨在佛教之外,被称作遗骨,而在佛教之内则被称作舍利子。因此,舍利以及舍利子,绝不是什么高僧才能拥有的特殊遗物。例如,《南史》中记载说,梁武帝时期,曾经有一次改建长干寺的一座佛塔。在佛塔底部发现了数千枚舍利子,这些舍利子就不是什么高僧的遗物,当时凡是佛教徒被火化后,遗留下来的舍利子都可以放在这座佛塔之下。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修行比较高的佛教中人,这些佛教徒们希望自己死后的遗物,还能和自己的同宗们放在一起,永不分离。 舍利子在历史上曾经一直像谜团一样,让许多人迷惑不解。佛教高僧火化之后留下的舍利子中,有一些五彩斑斓的、类似于珠宝一样的东西,也被称作舍利子,因此许多人认为必定是这些高僧有过人之处,所以火化后才会留下这种与凡人不同的东西。这种说法在历史上广为流传,而且逐渐还演变得非常具有神秘色彩。例如,许多人认为,这些高僧在圆寂之后,已经转世,进入轮回,再次降入人间。如果他们的舍利子被保存下来,那么他们转世的人在长大之后,是能够知道自己的前生之事的,也是能够找到自己的前生舍利子的。 实际上,佛教徒留下的舍利子,的确与普通人有一些不同,但也并没有发生什么玄妙的事情。因为舍利子的成分和构成,实际上早已经被科学解释过了,其形成原理,也是有科学依据的。由于佛教徒长期素食,导致体内积累了数量巨大的纤维素,在这些长期素食的僧人被火化后,他们的骨骼成分和含量,与普通人稍有不同,例如,僧人骨骼纤维素中,碳含量就要远远高于普通人,而一般用于焚烧的火焰温度,在度到度之间,天然纤维的熔点,在度到度之间,因此,人体内一些骨骼中的纤维,是无法被熔化的,所以就保留了下来。至于那些五彩缤纷的舍利子,则都是一些珠宝玉石。佛教徒将这些珠宝玉石与舍利子放在一起,以彰显舍利子的珍贵。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子,就是佛骨,并没有什么珠宝玉石在里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jgyj/5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僧圆寂前说出的秘密,最好背下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