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印光法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
点击上方蓝字 本文内容精选自柳师兄往期系列答疑,标题答案可在柳师兄回复中查找。因受时间与知识的限制,回复的内容不一定准确与全面,仅供参考。如有疑问,请以佛经原文及公认的祖师大德的开示为准。 为百姓安身立命:自性佛与阿弥陀佛是一还是二?是否真实存在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谢谢了。心上莲花:从本质上讲,自性佛与阿弥陀佛是一样的,如前人所说的“自家一个弥陀佛,不假修持已现成”。但对你我这般凡夫来说,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及西方极乐世界,都是真实存在的。就如我们眼前这台电脑,你说它是真是妄?它本质是妄,但对我们来说,眼睛能看到、伸手能摸到,砸它一下手会疼半天……电脑是真实存在的。哪天把你眼前这台电脑证空了,把眼前的山河、脚下的大地都证空了,才有资格说极乐世界的空相,才能亲身体证阿弥陀佛与自性佛是一不是二。 匿名:为何说印光法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不是说说某某人为佛菩萨化身之类的就是附佛外道吗?阿弥陀佛,我只是疑惑没有诋毁圣贤的意思。心上莲花:1、佛菩萨再来的话,在临终之前,都不能说的。《楞严经》上说:“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所以一个人要是宣称自己是菩萨再来,但短期内并没圆寂,必定是有问题的。2、若是菩萨再来,到了快走的时候,是可以明确说明或暗示自己是菩萨再来的。比如虚云老和尚临终前,写下临终偈“但教群迷登觉岸,敢辞微命入炉汤;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写完之后,墨迹未干,就圆寂了,回了弥勒内院。在此偈中,“入炉汤”指乘愿再来,“愿无尽”、“又一场”的意思,这样入轮回度众生已经很多次了。本焕长老在将圆寂的那一年年初,才明确说明自己是从一个名叫“无尽微妙庄严世界”的佛国来的,明确说“我要走了,我要回家了”,不久就示疾往生了。而元音老人始终没说自己是菩萨再来,但提前五年预知自己将在公元年圆寂,果然那年大年初一,在没有任何疾病的情况下,站着往生。元音老人的来处,普陀山全山首座道生长老有偈“本是兜率内院主,却在人间潇洒走;临别分明补处去,脚下儿孙浩浩来”。这里明确说明元音老人是弥勒菩萨再来。而印光大师在世时,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菩萨再来,也不允许弟子这样说。只在圆寂后,才以特别的方式示现自己的真实身份,这是完全符合佛的教诲的。匿名:这几天我看了净土一些文章,说念佛拜佛能让身体变好,但要发心往生净土,不能做其它回向。我能发愿(往生净土)还能发关于解决现世问题的愿吗?心上莲花:1、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首席大弟子,但观世音菩萨在世间有求必应,救助很多众生,解众生种种困厄及消除众生生活中的很多疾病、烦恼。如果按照那些净土文章的说法,那观世音菩萨以后都不用救众生苦厄了,只要接引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就行了?写这篇文章的师兄,是不是觉得阿弥陀佛的首席大弟子都做得不对呢?信佛不能信得这么极端的。自己信深愿切,别无他求了,那当然值得十分赞叹。但不能拿这么高的标准来要求所有信佛的人,包括那些初入佛门的人,毕竟大家是凡夫。佛法本身是离苦得乐之道,包括解决生活中的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等苦。我们终极目标定为往生极乐,但平时在生活中,用佛法来解决点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烦恼,乃至许个小小的心愿,又有什么不行呢?2、有的人认为只要拜佛就行了,佛菩萨悉知悉见。照这么说,佛经上还要我们回向与发愿干什么呢?我们回向发愿的过程,就是分配福德成熟方向的过程,就好像安排自己的财务开支计划一样。所以我们回向时,发愿表达清楚是非常必要的。爱要大声说出来,是不?寻寻找自己:最近末学看南怀瑾老师的《唯识与中观》讲八识规矩颂,和一个哲学博士(他研究了佛法的八个宗派,懂得很多了)讨论后我们有这样几个问题解答不了: 1、人死后,第七识会跟着第八识一起组成中阴身吗?还是中阴身里面的意识成分只有第八识? 2、假设此人死后有了中阴身,入胎进入新的名色后,就会执着于这个名色而产生新的第七识和前六识了。我这样理解对不对啊。 3、中阴身也具有五通的,一入胎后,失去了他的觉知宿世的能力了,是怎么失去的?南师说的是:一般情况下入胎不昏迷,住胎会昏迷,住胎不入迷,出胎很痛苦也会昏迷。是这样吗?为什么会昏迷? 心上莲花:1、我个人认为,第七识为根本,照见当下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执为自我,构成当下的“我”;照见过去(包括此刻之前的一切时)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经历为自我,构成过去的业流。我们表象上忘记了过去,潜意识中却将当下与过去照得清清楚楚,只是常人心念粗重,无法觉知而已。若入定较深,则过去的一切朗朗现前,这就是传说中的宿命通。这种照见过去的能力,不是外来的,而是随时都有的,只是我们没看到而已,就如我们在雾霾之中遛狗,只见绳子不见狗,并不表示狗不存在,更不表示我们是在遛绳子。 第七识也是佛性的作用,以第七识为本,第七识迷,则执当下与过去为自我;第七识悟,则当体即空。——这个悟,其实也不玄乎,只是深刻地体证了无我,把无我观当成本能的观念了。佛法万语千言,都是围绕这两个字而论的。其他一切,都只是引向无我的方便法。 2、第二个问题:人的肉体死亡之后,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都随之消失,但第七识依旧存在。第七识是本心的作用,它本质是不生不灭的,也不能被污染的。只是一念迷悟,以奴为主,妄执过去与现在为自我,产生了一个看起来是生灭的现象,实际上,这个第七识是灭不掉的。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指的就是这个第七识的本来面相。有第七识在,就能照见第八识。第七识与第八识一组合,主料与调料放一起拌吧拌吧、搅和搅和,就生起一个临时组合的中阴身。这个中阴身再找个载体,一个新的生命就新鲜上市,又开启一次新的生命流程。如此周而复始,无有穷尽。 3、第三个问题:只有修行好的人,在中阴身才有五通,谈五通经验的,都是修行好的人的个人体会,不要当成普遍现象了。而业障重的人,中阴极短暂,几乎是直堕恶道,根本没有反应过来的机会,更不用说五通了。平常人,也只是短期之中有一些人类不具备的能力。 入胎之后,有这个肉体在,就有粗重的觉受。觉受粗重了,细微的观照能力就被掩盖了,就像在噪音之中,听不到细微的声音一样,又像在奔涌的江河中,看不到水底的水草。所以修行再好的人,一旦入胎,就会迷了。这个迷,不是失去了这种能力,而是被粗重的觉受掩盖了。 柳师兄简介 柳师兄,笔名祇树、西门柳等。于佛学、易理、传统文化等领域均有涉猎。年在昆明筇竹寺高僧清禅法师门下皈依佛门,年受居士五戒与菩萨戒。自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佛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播。是《净土》杂志因果栏目长期撰稿人、《家庭百科报》之“西门看柳”专栏作者。柳师兄是“心上莲花次第开”系列博客、微博、 我们每天推出心上莲花博客文章与柳师兄答疑,欢迎转发。也许您转发的某一篇文章触动了朋友圈的一个人,就从此改变了他(她)的人生方向。一盏灯的光很微弱,但灯灯相传,就能照亮一个村、一座城;一个人影响一个朋友圈,再不断相互传播,利益的人就会越来越广。 如果您有学佛方面的疑问,可以尝试在心上莲花次第开论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jgyj/12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黄石文坛佟炳文的随笔武汉印记
- 下一篇文章: 了圣寺玄峰和尚轶事